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王侯的荣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轨道:“军费不足,没有饭吃,总不能让他们出去偷出去抢不是。”

    郭勋冷哼了一声,到底没有点破。

    人员很快就到位了,经过实地勘察和测量,共为李轨推荐了六块地。

    六块地一起开发有困难,李轨便挑了水土条件最好的三个地块先期开发。

    这些地块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水源充足,距离居民点也近。

    备选的三个地块也没有闲着,种植牧草用于发展畜牧业。

    为了统筹推动垦荒事业的发展,李轨特设农垦司,选派精兵强将坐镇。

    一切准备就绪,李轨就带人扛着铁锹上战场了,经过一个冬天的奋战,修了十六里长的水渠,开凿了四口当家塘,平整了三百公顷的地块。引河水入当家塘,再通过水渠把水引进农田,为了鼓励开荒热情,李轨宣布所有新开农田五年内不收租赋,连续耕种满七年则归个人所有。

    创业的热情一旦被激发出来,很多事就水到渠成了,规划者所要做的就是顺势利导,借势达成自己的期望。

    除了在工农业上的巨额投入,还有一件事也迫在眉睫,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永远是最可宝贝的资源,人才除了招募,重点还在培养。

    创办一所学校,培养各类人才是李轨一直以来的愿望。

    过去没钱,没人,办学只能流于空想,现在则不同,手里有钱了,请几个先生早已不在话下。李轨在常平镇创办了常平书院,每年招收七到十岁的儿童五十名,准备用十年之功锻造成才。

    校址位于镇子的西南角,靠山面水,风景最是秀丽。

    随着常平镇人口的激增,围墙之内已经没有多少空余的地块,这块地李轨一直留着,众人都以为他是留着自己营造府邸的,却没想到最后盖了学校。

    学校是一座五进五出的大院,外加一个露天操场,实行封闭化管理,学生免费入学,食宿由学校全包,设保育照顾起居饮食,每月放回家一次。

    李轨亲自参加了开学典礼,向全体师生发表了讲话。

    然后他满怀期待地离开。

    他在这里种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他相信早晚有一天它会发芽结果,开出一朵美丽的芬芳的奇葩。

    本章完

第52章 筑墙() 
潞县黄巾扑灭之后,幽州一度太平无事,郭勋决定抽调兵力南下助剿。

    公孙瓒第一个跳起来反对,他认为幽州的任务是驻守边境,抵御外族入侵,平定内乱是内陆州郡和朝廷的事,怎能随意抽调兵力南下呢,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殊为不妥。

    邹靖和胡群也不想自己的力量被削弱,所以也明里暗里的反对。

    刺史郭勋很尴尬,平定黄巾之乱的过程中,武将实力剧增,一个个拥兵自重,已经不大买他这个刺史的账了,长此以往,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这个时候李轨站了出来,主动请缨南下青州助战。

    郭勋大喜,令李轨组织兵马南下。

    李轨趁机将所部人马扩充至三千人,然后一分为二,留周府率一千人驻守常平镇,自己亲率两千人出征南下。

    甲胄、军械、粮秣自然要最好的,良驹宝刀也必不可少。毕竟代表的是幽州的脸面,不能给边军丢脸不是?

    李轨顺利掏空了刺史府的军器库后,便慢悠悠地开进了渤海郡。

    此刻黄巾势力已衰,因为“天公将军”张角死了,“地公将军”张宝死了,“人公将军”张梁也死了,残存的黄巾已经不足为惧,此时朝廷最大的对手是活跃于太行山的黑山军。

    但在朝廷的眼里,黄巾是叛逆,黑山是匪寇。

    叛乱之火是必须要扑灭的,因为处置不慎会烧着你的江山,但对付贼寇就未必要那么拼命了,因为贼寇惦记的是百姓的身家。

    李轨率部在冀州、青州转悠了近一年才回到幽州,出征时有两千兵马,回来时有五千,不仅军力增长了一倍有余,质量更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他现在拥有骑兵八百,战马一千两百匹,甲胄、军械、训练、经验都是一时之最。

    另外也捞了不少钱,黄巾起义对地方破坏虽然残酷,但河北毕竟是富庶之地,认真刮的话还是能刮到不少好东西。

    仗是打赢了,河北之地已经很难见到成股的黄巾军。

    饱受折磨的洛阳终于松了一口气。

    为了褒奖李轨的这番辛苦,授其折冲校尉。

    校尉,官名。校,军事编制单位,又称营或部。尉,军官。校尉为部队长之意。战国末年已有此官。秦朝为中级军官。汉朝时达到鼎盛时期,其地位仅次于各将军。

    西汉时汉武帝为了加强对长安城的防护而置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八校尉。八校尉之秩皆为比二千石,属官有丞及司马。

    其中,中垒本为中尉的属官,武帝时从中尉下分出而升为校尉,掌北军垒门内外;屯骑校尉掌骑士;步兵校尉专掌位于长安西南郊上林苑的苑门屯兵;长水校尉掌长安西北郊的宣曲胡骑;胡骑校尉掌池阳胡骑,不常置;射声校尉掌射声士;虎贲校尉掌轻车。

    八校尉统领的军队是从地方或少数民族中选募来的常备兵。八校皆属精劲之旅,而胡骑、越骑尤为重要。西汉时统领者多为皇帝的亲信。

    东汉时将中垒校尉省去,又将胡骑并入长水,虎贲并入射声,只剩下五校尉。

    史书中常见的“五营”、“五校”,即指五校尉所属的军队。两汉时的诸校尉都以戍卫京师为主要职责,东汉时五校尉多由宗室担任,兼任宿卫宫廷的任务。

    黄巾之乱后随着军权分散各地诸侯并起,校尉的名号开始泛滥起来,诸如骁骑校尉、折冲校尉、鹰扬校尉等。

    世人也将五校尉之外的其他名号校尉称之为杂号校尉,校尉本身并不能为武将带来职权和势力,只是对功成名就者的一种褒奖。

    像李轨现在,实职只是一个曲的军侯,却可以打着校尉的幌子招摇过市,身份上是高贵了一大截。

    幽州刺史郭勋觉得这样对李轨不公平,他决定重赏李轨,给那些反对他的人看看,幽州谁才是老大。

    郭勋下令升李轨所部为广阳右部军。

    按照汉军流行的编制,部是地方军队的最高编制,在曲之上,内陆大郡,一郡设一部,编制是一千人,长官皆加校尉名号。

    边郡可酌情增设,譬如幽州有九郡,却有十部人马(不含战时临时增设的),因为右北平郡有两部人马,统归公孙瓒一人。

    郭勋对公孙瓒已经越来越不满,这次借着李轨立功的机会抬举他,就有发展自己的势力对抗公孙瓒的意思。

    广阳原来的驻军则被整编为左部军。

    汉朝官场和社会上以右为尊,但在军中却以左为尊。邹靖资历比李轨老,照顾老人的面子,所以将他的部队整编为左部军,李轨为右部军。

    至于编制上的事,战争时期一切从权,额定编制是很容易被突破的。

    只要你有本事筹措到足够的军费,莫说四千人,就是四万人也没人问你。

    而李轨现在虽然算不得富裕,但养活五六千人的钱粮还是拿的出来的。

    这得益于一年前他在“透瓶香”上的巨额投入,现在“透瓶香”销量非常好,几乎取代“千里香”成为塞外游牧民的首选,仅此一项每年获利就近五十万贯。

    除了“透瓶香”之外,李轨名下还有一个实力雄厚的工商业集团,每年也获利丰厚。

    而在粮食方面,常平镇连续两年夺取大丰收,已经能基本解决居民和驻军的需求。

    这是李轨对自己能够供养如此庞大军力的官方解释。

    事实当然不全是这样,“透瓶香”的收益虽然在稳步增长,但其实并不多,一年赚个三五万贯是没问题的,多了就是吹牛。

    至于他名下的其他买卖,多半还在赔本赚吆喝的起步阶段,不亏就不错了,赚钱现在还只是一个美好的预期。

    至于粮食能自给自足则完全是在说谎,荒了几千年几万年的土地,哪那么容易一下子开垦成熟地,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常平镇每年都要从市场上购买大量的粮食,只是操作的比较隐秘,外人难窥深浅罢了。

    李轨真正的底气是他这一年来在冀州和青州的收刮。

    他率领的幽州军每到一地就发挥边军不怕吃苦不怕麻烦的优良作风,挖地三尺,良贱不拘,一文钱也不放过。

    这一年他们整整收刮了价值一千二百万贯的物资!

    足够六千军队开支三五年了。

    至于以后的事,李轨也想过,那就得扩充地盘了,一个镇养不起这么庞大的军队,那就侵吞一个县,一个县不够就吞一个郡,一个郡也不够的话,那就把整个幽州吞下来,这总够了吧。若是还不够,南面还有更加富庶的冀州呢。

    这一年来的征战让李轨的心野了起来,扫荡黄巾残余树立的自信让他无法再平庸下去,天下将乱,诸侯即将崛起争雄,这样的机会他不能错过了。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郭勋跟他谈过,鉴于黄巾之乱已经大体平息,他已经决定应诏回京出任司空一职,为战后经济社会恢复建设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郭勋是李轨的恩公,看在他的面子上,李轨一直表现的很乖巧。

    他若一走,李轨没理由不吞几个县压压惊。

    郭勋离开尚有时日,这段时间,李轨决定加高加固常平镇的城墙,用砖石替代夯土,这一年来他游走于青州和冀州各郡,看了很多城墙,总体的感觉是夯土墙虽然远比想象的要坚固耐用,但到底还是不如砖石墙来的长久。

    三国的时间很漫长,有那么多的仗要打,必须提前准备啊。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开设的砖石场因为判断失误,积压了太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