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王侯的荣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章完

第115章 培根固本() 
贾诩劝李轨道:“辽东,偏远小邑,自保有余,进取不足,今公孙伯圭已据冀州半壁,幽州是势在必得,若因此而使两家失和,实在是得不偿失。所以我擅做主张,替将军做了抉择,将军勿要见怪。”

    李轨道:“先生这个抉择做的好,长痛不如短痛,换成李轨仍然迟疑不决,岂不要误了大事?索性丢开辽东,来并州大干一场。”

    同来的苏霜道:“辽东只是暂时放手,先生临走时做了安排,只待他日时机成熟,将军遣一支偏师便可收复辽东、玄菟、乐浪三郡。”

    细问之下,李轨才知道,贾诩离开辽东的时候对地方做了妥善的安排,他扶植公孙度在辽东为主,以此吸引公孙瓒的注意力,以掩护隐蔽在辽东的李轨势力。另一方面因为公孙瓒的压力,又逼迫着公孙度只能采取依靠李轨的路线。

    而“放弃”辽东之后,李轨和公孙瓒之间可以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盟友关系,这对双方都是有利的。

    果然,在得到李轨放弃辽东的承诺后,公孙瓒立即承诺断绝跟并州北部几个郡的贸易往来,逼迫他们彻底倒向李轨,同时承诺对李轨在幽州和辽东的权益给予特殊保护,绝不让兄弟受一丁点损失。

    两家盟友关系愈加巩固,这种情况下,公孙瓒就对幽州牧刘虞下手了。

    初平三年初,公孙瓒以刘虞私通董卓,斩其于幽州市中心菜市口,自封为幽州牧。

    有了公孙瓒这个盟友做靠山,李轨在太原的日子明显好过起来。

    未出正月,太原郡还在冰雪覆盖的时候,李轨的车马悄然离城,向南巡视。

    太原之南有大湖,环绕大湖有八个县:大陵、平陶、京陵、兹氏、界休、邬县、中都和祁县。

    无一例外的都是土地肥沃,人烟稠密之地。

    这大湖几千年后已经干涸,但此刻却碧波荡漾,一望无际,让人生出许多遐想。

    李轨对同车的贾诩和凌嵘说:“这里就是太原之肾,并州的腹心,只要这里不闹饥荒,我们就不愁吃穿用度,现在八个县,管理太过分散,我决定在此设一个机构,把八个县统一管起来,实行特殊政策,你们二位意下如何?”

    凌嵘道:“将军所言极是,索性将其划出来单独设立一郡。”

    贾诩道:“不妥,不妥,果然另设一郡,一则增加冗官冗吏,二来也不利于统一管理,还容易引起外界猜疑,我看就分一个郡丞来此专领此地事务,对外呢就说湖中有盗匪,不易剿灭,故而设分台以镇压之。”

    李轨道:“先生此言甚妙。”

    凌嵘道:“既如此,索性设一将军主持地方剿匪,设将军府在湖畔,令各县县令为招讨使,统一归属该将军调度。名为军旅剿匪,实际兼管民政,以民政为主,既便捷,又能掩人耳目。”

    贾诩赞道:“此计大妙。”

    李轨于是采纳二人的主张,设讨贼校尉府于平陶县,派校尉驻守讨贼,沿湖各县县令兼任招讨使,统一听从驻军校尉调度。

    讨贼校尉由太史慈兼任,但太史慈另有重任,并不在平陶县办公,而是由长史实际管领政务,校尉府的长史才是这里的真正话事人。

    第一任讨贼校尉府长史叫钟峪。

    是贾诩推荐给李轨的,是个干吏。

    除了环湖八县,李轨还在晋阳以北的榆次、以东的榆次进行大规模的军垦,以解决庞大驻军粮食问题。

    这人做了官尤其是做了大官之后,还是有很多好处的,譬如过去李轨在广阳郡常平镇时制造点军火还要偷偷摸摸,现如今就不必了,做了州牧之后可以光明正大的去制造了。

    看过很多穿越小说的李轨,也曾意淫过在这个时代弄点热兵器出来,枪啊,炮啊,手榴弹啊,甚至是双翼飞机,铁甲战舰什么的,但他很快就发现意淫不能强国。

    三国时代,中古时期,连个枪管都制造不出来,你拿什么造枪,靠两片嘴皮子?

    做人要脚踏实地,有所为,有所不为,制造出优良的刀枪弓弩,一样能克敌制胜。

    不过也不是说穿越者就一无是处,在科学技术无法短时间内获得突破的情况下,改变一下生产的组织形式一样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譬如过去制造军械都是小作坊模式,一个师傅带几个徒弟,敲敲打打,又造刀,又造枪,既锻刀身也制作手柄,质量虽有保证,但效率很差,

    大争之世,强者为王,这个强除了体现在人多势众上,还要体现在效率上。

    一个工匠一天制造十把刀,和十个工匠每人每天制造一把刀,在结果上是一样的,但成本却大大缩减了。

    怎样提高作坊的效率,这牵扯到生产组织上的事,认真地说李轨也是个二把刀。

    但几千年的经验积累在那摆着,还是很容易做出成绩的。

    在李轨的精心规划下,军工厂的组织结构很新颖,很实用,效率很高。

    这是属于李轨的专利,他不想与外人分享,所以故意设置了密码锁。

    密码只有他一个人掌握。

    别的人,纵然在里面干一辈子也未必能窥透其中的诀窍。

    因为这种理念上的差距不是一年两年,而是一千八百多年!

    粮食问题解决了,军械问题也解决了。

    然后李轨就对现有的军队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整编。

    新的军队整体上分为两大部分,正规军和乡军。

    一切吃粮当兵,把打仗作为职业,指着从军出人头地的人都是真正的战士,由这些真正战士组成的军队就是正规军。

    反之,那些寓兵于农,有一定训练和战斗力,离土不离乡的军队就是乡军。

    正规军里又分两大派系,李轨的嫡系中央军和边郡的边军。

    这其中自然是李轨的嫡系势力最强。

    时间反复证明,盲目照搬照套后世军队,尤其是现代军队的编制是极其愚蠢的行为。

    这里是三国,有它的特点,军队需要接地气,不能听凭某人的喜好搞一些花架子。但这并不表示,李轨在军队的编制上就一定要循规蹈矩,不能越雷池一步,事实上他的军队在编制上从来都是古今混搭的,好用就行。

    李轨把军队的首脑机关统一整编进军府,军府者,军队最高统帅部也,与最高行政机构司农府、最高司法机构法堂并列。

    军府之下细分若干职能部门,基本上还是沿用辽东时的那一套。参谋部执掌作战,军务部负责军需粮草。变化也是有的,那就是把护军院一分为二,将军事审判机构独立了出去,单独成立军法法院。

    另外就是加强了军事情报机构,入关之后的情况表明,这一块以前做的很不好,形同虚设,犯了很多致命的错误。

    军府之下,辖前、后、左、右、中五军,每军下辖若干部,军为虚,部为实。部的编制也突破一千人的限制,改为保底一千,封顶一万。

    军、部的设置是李轨的创新,用来弥补大兵团作战时编制上的不足,而部以下的编制跟其他汉军别无二致,这种细微处的东西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并不容易撼动。

    五军中,中军是嫡系中的嫡系,原本就是辽东军的主力,其最核心的则是追随李轨一起入关的原辽东军中军右厢,人数约五千人。

    中军主将由李轨亲自兼任,主要将领有赵云、太史慈、周兴、王攀、皇甫存、朱骏等。

    除了中军,前军地位最高,前军主力也是辽东军,但入关后征募的健儿也为数不少,前军主将是管亥,大将有胡靖等人。

    挨着前军的是后军,后军地位虽然很高,但战斗力一般,不过资格很老,跟李轨的关系也非同寻常,其源头可以追溯到涿郡哭宋寨时,军中很多将领都是李轨那时期培养出来的。

    后军的主干是铁旗部,由李轨的结拜兄弟石重、夏侯忠统领,军中有很多人都曾是刘琰的部下,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又十分排外,一般人根本不敢沾身。

    左军主要是李轨在河内时整编的河内军,有相当一部分是胡轸投降时带过来的凉州军。

    主将文丑,副将有胡轸等。

    排名最后的右军,组建时间不久,主干是被改编的乐浪郡和太原地方军队,由大将张辽统领,副将有张扬的旧部张成等。

    这只是一个笼统的划分,每军下面也是山头林立,军与军之间,部与部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扯也扯不清的关系。

    但这些都是次要的,要紧的是经过这次整编,众将各得其位,关系理顺了,人心也顺了,向内已无利益可争,下一步就只能向外扩张。

    而就在这个时候,长安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吕布跟王允密谋把董卓给杀了。

    本章完

第116章 取河东() 
此消息一出,举世震惊,各方诸侯纷纷表态,有支持的,有反对的,有保持中立看笑话的,有提兵准备进关捞取好处的。李轨意识到这将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董卓死了,关中乱了,李傕、郭汜将驱逐吕布占据关中,然后汉献帝出逃,最终落入曹操手中。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军阀割据局面就此形成。

    “趁关中混乱之际,咱们进关中。”

    李轨也说不清进关中要做什么,但直觉告诉他浑水摸鱼一定会有所斩获。

    从太原起兵去关中,最便捷的通道是走河东郡,河东郡太守空缺,大将占荣掌权,占荣为人奸猾,一面向李轨示好,一面又跟董卓勾搭不清。

    而两家又都无力动他,都以拉拢为主,所以占荣的日子过的很滋润。

    李轨这次要来个搂草打兔子,顺手解决掉河东。

    出征大军以李轨本部人马为主,文丑为先锋军,太史慈局中为主力,管亥负责增援和接济前军给养,这一路是主力,攻占永安县后,直向襄陵,目标是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