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来吧!”
“臣多谢主公!”
马谓、陈诺、赵吟站了起来,身姿笔挺,犹如松树一般,显然从小开始便受到了严格的训练。那三营的首领一向眼高于顶,他们既然说这三人是年轻一辈最强的战力,想必修为不凡。这三营的杀伐之术并不外传,皆是自小修习,军中一脉又与其余三脉不同,学得很杂。
“我欲成立一支近卫队,便由三营人马组成,由你们担任首领。”
“臣等代兄弟们多谢主公!”
三人站了起来,又转瞬跪了下去。
所谓近卫队,便是行军作战之时跟随在主帅身边的精锐部队。例如桓武,他的身边便有何车与金凤两位亲卫首领,手里各统帅着一支精锐的兵马。这两支兵马的数量并不用很多,但是必定实力高强。他们或许不需要上战场作战,但是一定有着压阵督军之用。
便在此时,夏宫涅小跑了进来,刚从兽苑回来的她肚子空空的,从厨房拿了根猪蹄,便跑了进来。
“相父,我跟你说,今天我碰到了一个很奇怪的家伙,说是要让我成为他的魔后。”
杨羡看着夏宫涅,微微轻咦了一声。
“魔帝么?”
第三百四十七章 困难重重()
神都,梁侯府。
“主公,杨检乃是杨慈之弟,怎可以他为尚书令?”
“主公,我桓氏与他杨氏九世之仇,难道您都忘了么?”
“主公,天下贤才大有人在,便是我桓氏之中也大有人选,您为何要选杨检?”
桓武的面前是一张张的脸,或贪婪,或疑惑,或愤怒,或不平。自从杨检担任尚书令的消息正式宣布,近千杨氏族人迁徙神都之后,桓氏族人便如炸了锅一般。
便是以桓武的威望,想要平息这股怒潮,也不是容易的事情。桓武默默不言,一个个桓氏子弟脸色激昂。
直到最后,屋子之中彻底没有了声音,只等待着桓武开口。
“主公,您至少要告诉我们一个理由啊!”
桓武在桓氏之中地位崇高,一向独掌乾坤,桓氏族人早已经习惯,可是这一次,却不同。
“你们要我给一个理由么?”
“是的,主公!我们不明白,为什么要让杨检担任尚书令。”
这屋中的几位桓氏耆老白发苍苍,都与杨检是旧识,不过是关系很不好的那种。当初杨检等人被杨慈放逐到塞北,他们可没少幸灾乐祸。
“简之,你自己说说吧!”
杨检从侧屋走道之中走了出来,一身公卿袍服。他面虽沧桑,可是打扮起来,自有一种久经风霜之后的独特气质,很是有格调,与在场的一众桓氏耆老不能相提并论。
一众桓氏中人个个面露讶异,他们没有想到杨检会突然出现在这里。刚刚议论的时候,他们可没有少咒骂杨检。
杨检倒是面色如常,走到桓武身边,行了一礼,告了一声主公,而后面向了一众桓氏子弟。
“桓礼,当初杨幼庵逐我出杨氏,贬谪塞外。我记得临行之前,你还特意到城门去奚落了我一番。怎么,这么久了,你当初说的话自己都忘了么?”
名叫桓礼的老者满头白发,他与杨检年纪差不多,只比桓武大几岁,打扮得溜光水滑,风度翩翩。
然而,作为桓氏之中耆老中年龄最大的一员,除了身份和一副好皮囊,桓礼便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
杨检一言,桓礼愣愣说不出话来,却见得杨检一笑,不屑说了一声。
“桓礼啊!过了这么久了,你还是一个废物啊!”
杨检肆无忌惮的话语让本是安静的屋室又沸腾了起来,一众桓氏子弟又沸腾了起来。
桓礼不知道哪里来的胆子,借着身后的气势,快步向前,一拳击向杨检。
杨检却是连理会的功夫都没有,一把握住了桓礼的拳头,轻轻一扭,便听得剧烈的哀嚎声。杨检的一双眸子却是如鹰隼一般犀利,在他的目光之下,一众还叫嚣着的桓氏子弟都闭口不言,仿佛失去了勇气一般。
桓武自始至终都在看着这场戏,既没有阻止,也没有出声,仿佛是一个外人一般。一众桓氏子弟本想要等桓武出头,可最终却只有失望。
杨检松开了手,脸上露出了笑容。桓礼吃痛地握着手腕,飞速向后退了好几步,退入了桓氏众人之间,面露畏惧,不敢再出头。
“你。。。你。。。”
“我杨检以及诸位兄弟的后嗣早已经不是杨氏中人,桓杨两家九世之仇也算不到我等的头上。”
杨检说完,便重新站回到了桓武的身前。桓武看着身前畏缩不前的桓氏子弟,缓缓开口。
“简之投效于我,我很放心,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敌人,也有着共同的志向。简之为我大梁守卫北境多年,十数年舍生忘死,负伤十余处,立功无数。而你们呢?”
桓武的目光看向了一众桓氏子弟,说道:“前些时候军中简拔军官前往北境镇守,你们有一个报名的么?我桓氏还没有到能够高枕无忧的时候,再看看你们现在的样子,若我军上下的军官都学你们,大梁怕是早就亡了!”
桓武说到这里,不禁咳嗽了几声,身子颤动。
“主公,我等知错了!”
这一众桓氏子弟中年轻一辈都跪下了下来,叩首认错。桓武挥了挥手,这样的场面他已经看了太多。
桓氏族人数量众多,其中有菁才,也少不了眼前这些纨绔子弟。
“都下去吧!”
一众桓氏族人退了下去,桓武的身体又忍不住咳嗽了几声。
杨检拱手劝道:“主公切莫动怒,身体要紧。”
桓武一笑,“就凭这些废物,还没有让我动气的资格。妖族的事情你都知道了么?”
杨检面色一肃,说道:“妖帝乌昊已经将妖域附近的妖方都整合完毕,聚齐妖兵十余万。日夜训练,南下之心,昭然若揭。”
妖帝的势力一天天在增长着,桓武却有些鞭长莫急。他的手里虽然有骑兵,却不是像西凉铁骑或是幽宁铁骑这样的精锐,以之攻伐妖族,根本不足,但如果调集军力前往塞外,一来需要大笔的粮草,二来也会给杨羡可趁之机。
桓武已经定下了休养生息的国策,短时间内不会改变。
“主公暂且放心,杨羡虽然破了灭魂阵,可妖帝乌昊也想要破灭魂阵,却没有那么容易。乌昊一旦统合妖族,下一步必然是散落在塞外的蛮族。这两者若是结合起来,才是我大梁的大患。”
“这小子有这个本事么?”
桓武看向了杨检,问道。
“乌昊和他的父亲一样,志向很大,身边也不乏才能卓绝的谋士,可终究还是嫩了许多么。虽见豪气,不见心中丘壑。这些年主公一直在暗中分化塞外的蛮族,若形势没有变化,乌昊短时间内要收服他们根本没有可能。便是他能够聚集十余万众,妖族内部仍有许多大妖不服,他想要南下依旧困难重重。时间与大势,并不在乌昊那里。当今天下,可虑者仍然是杨羡。”
“杨羡!”
提起这个名字的时候,桓武便忍不住剧烈地咳嗽了起来。他用手捂着嘴,等到咳息,手掌之上却是殷殷的血迹。
“主公,你?”
杨检只知道桓武的情势不好,却没有想到已经这么严重。
桓武握住了拳,低着头,似乎有些痛苦,声音嘶哑。
“不要声张!”
桓武心中有些无奈,时间固然不在乌昊那里,可也不在他啊!
第三百四十八章 河湟之地()
杨检和他的几位兄弟本是谋逆贬谪之流徒,乃是大周帝国廷尉档案记录之中的反贼。
杨慈将他们逐出了杨氏,启帝不忍将之全部诛杀,改判为流亡塞外。可那与死也差不了多少,甚至比死更可怕。
本来以杨检等人的罪愆,是不可能重新回到神都的,更不用说再度在朝廷担任官职了。然而此时天子都成了傀儡,神都乃至整个中原都是桓武说了算。几十年前的谋反案子,但毕竟是当年启帝亲定,桓武是大周的臣子,也不可能明着推翻这个案件。
累功积勋,御敌于外。洗心革面,再世为人。国家多难,不废良才。
桓武用的是这个理由,将杨检等人重新启用。然而毕竟杨检等人已经被杨慈逐出了杨氏,乃是有名无氏的流徒,身份甚至比奴隶还要卑贱,就算是桓武也不可能让他们重新回去。桓武做不了杨羡的主,更不会做这个主。而且,为了表示与过去作为切割,也为了表示让他们重新做人,桓武上奏天子,为这些对大周居功至伟的臣子重新赐氏。
天子回旨,赐氏为羊!
这一切其实早就已经拟定,上奏天子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
于是,杨检与上千族人重新取得了姓氏,更氏为羊。而羊检也正式担任了大周的尚书令。
桓武为表与这位大周新任尚书令的亲厚,不顾众人非议,将桓氏之中的嫡女加入了羊家。
一时间,神都之中除了桓氏之外,苏、常、羊这三家与桓氏联姻的家族风头正劲,一下子成了显赫高门。
苏哲虽亡,桓武对苏家的恩遇却未减少半分,想比过去还更优厚了。常虞没有了太傅之位,可是大周老臣的地位毕竟在那里,没有人敢轻视。而新任尚书令的羊检也成了神都炙手可热的人物。
与苏哲这个维系天子与梁侯府的纽带不同,羊检可对夏氏没有半分好感。桓武每次议事,都会将这为亲信召到身边,信任无以复加。
当然,桓武下这么大的本钱,自然不会无的放矢。他清楚,羊检以及羊氏一族,对于大梁十分重要。
梁侯府内,桓武将几个亲近的属臣以及羊检召唤到了近前,商议国是。
“我军既然已经决定休养生息了,诸位可有建言?”
梁军从战略进攻转为了战略防御,自然上下的政策都与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