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悍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在这吐谷浑的鄯善城外面已经盘踞了一点时间了,这一点从吴长春他们已经端了吐谷浑好几个部族就知道了。这一次将吐谷浑的军队引了出来,那么他们就要把这一支军队给彻底的吃下去,而在此期间刘伟也悄悄地潜进了鄯善城里。鄯善城这座城池的防守相对于中原的城池差了好几个级别,不管是巡逻方式,城墙高度,厚度等等都差得远了去了。

    这也方便了刘伟的行动,他整个人就像是一只狸猫一样毫不费力的翻上了城墙,甚至在城墙上面大摇大摆的走了一截,然后才翻身下了城墙,朝着城池里面的低矮的房屋走了过去。这一路上因为他不懂得吐谷浑的语言,所以只能悄悄地抹黑前进,甚至抓舌头这样的事情他都没有做。

    毕竟他这一次做的事情不是一夜之间能够搞定的,而是需要好几天甚至半个月的时间。此时高原上已经是雪花飘飘的季节,这已经是到了初冬。刘伟来到鄯州已经马上一年的时间了,这段时间刘伟觉得没有白费,至少他差不多找到了对付高原上的这两个少数民族的方法,只要有了这个方法,那么吐蕃和吐谷浑就已经无法对大唐造成威胁。

    当他一路潜行到了城池里面最大的那一间屋子的旁边这次啊缓下了身形,这里是鄯善城的首脑参赞的府邸,这些都是参照大唐边关的那些城池修建的,花费了吐谷浑这个民族差不多五十年的时间。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个布局让刘伟很熟悉,因为鄯州城就是这样的布局。现在他所在的位置,换成鄯州城的话,就是他的太守府所在。

    一翻身,刘伟上了屋檐,然后猫在了屋檐下面,准备观察一下在这城主府里面的这些地方巡逻的规律。毕竟作为这鄯善城的撑住,参赞也是派了巡查队,并且比起城墙还要严密得多。城池是吐谷浑整个民族的,但是这宅子里面的人全都是参赞自己的部族的。他是吐谷浑的几个大部落之一的首领,吐谷浑境内的几个城市都是这些大部落修建起来的。

    在屋檐下猫着,刘伟整个人就像是完全融进阴影之中了一样,此时他呼吸缓慢,甚至几不可闻。一双鹰隼一样的眼眸紧紧地盯着院子里面的巡逻队,要寻找到他们的巡逻的间隙。

    这个过程耗费了刘伟差不多一个时辰,然后摸清楚了这些巡逻队的规律之后,他整个人直接冲了出来,在刹那间越过了院子里面的那一条宽阔的道路,然后闪身躲在了一旁的一间小屋子的阴影之中。几个这样的起落之后,他就已经进入了内宅,这里是参赞的私人空间,防守反而没有那么严密了。

    毕竟不管是什么民族,只要是男人,自己的后宅怎么都不可能放心的让别的男人进去,就像是现代社会了不是关系亲近的人都不会让对方进自己的房间一样。所以刘伟到了这里之后反而变得更加的自在了一些。

    他这一次就是要找打参赞,然后悄悄地控制住他,让他把城里面的兵力一点点的派出去剿匪,这样消耗掉鄯善城的守城兵力。而他已经派出人去寻找段志玄,让他派兵前来,这样就能够拿下鄯善城,用最小的代价。而在拿下这里之后,高原上的最寒冷的冬天也就来了,这个时候根本就不适合打仗,不管是吐谷浑的人怎么适应了高原环境,但是寒冬时节大雪纷纷的高原上,想要大军前进,那就是拿小命开玩笑。

    不仅仅是草原上会有白魔王一样的大雪,高原上也是一样,而且因为周围有很多的高山,非常的陡峭,造成了这里更加险峻的道路,一不注意就会滑下万丈深渊。所以冬天基本上是不会有战争发生的。

    而段志玄他们可以再这一个冬天的时间之内训练大唐士兵,让他们习惯高原气候,这样虽然不能全然发挥大唐士兵的全部战力,但是却也能够守住鄯善城。因为吐谷浑的军队实在是不多。当然这个过程之中也有漏洞,那就是段志玄他们上了高原,可是山脚下就变得空虚了,到时候吐谷浑要是下山,那么山下的那些大唐州府就要遭殃了。

    这一点刘伟没有考虑到,但是段志玄作为一个统兵宿将,对于这一点却是想到了,所以在接到刘伟的来讯之后,他就一封奏报上奏朝廷,让李二派兵来援。

    这一次李二对于这件事情并没有痛斥刘伟胡闹,而是换了一个眼光去看待这件事情,他这个时候也已经对刘伟看开了,并不觉得刘伟的所作所为是在挑衅。反而李二这一次感觉很高兴,因为刘伟这些年做的事情其实绝大多数都是他一直想做,但是因为一些原因没有做到的事情。所以他觉得刘伟是在为君分忧,而且是主动去做这些事情,虽然有逾越权限的嫌疑,但是他却不觉得刘伟做这些事儿别有用心了。

    这就是一种心态的转变,在看一个人不爽的时候,不管对方做了什么,那就是不爽,反正他做的事情绝对不是好事儿。当看一个人觉得他行,他可以的时候,不管对方做什么,这件事情看在眼里都觉得有可取之处。自己的孩子自己爱这种事儿不管是谁都免不了。李二也是如此,他自从有了将刘伟招婿的打算之后,这种事儿就完全换了角度了。

第十三章 鄯善城破() 
寒冬,雪花淅沥洒下,就像是一粒粒的粗盐一样在空中随风飘荡着,一支军队在缓慢的爬山。他们之中有骑着战马的骑兵,也有穿着盔甲用双腿前行的步兵,当然也有穿着浑身铠甲在马背上一直督促的将军:“快点,再快点,我们今晚争取在往上爬一截,前面有一个平台,那里可以休整!”

    段志玄这一次亲身上阵,因为这是一件可以让他兴奋起来的事情,这是大唐军队第一次反攻高原,这是他们第一次准备在高原上立上一根钉子然后狠狠地插在高原上成为大唐前进的哨站的第一步。这是一个大唐军人最想要看到的事情这是扩土封疆的功劳。所以在这个时候段志玄虽然身躯疲惫甚至头疼欲裂,但是他的精神却非常的旺盛。

    和段志玄成两极分化的就是这些士兵们,他们非常累,非常的痛苦,甚至有的人已经在吐了,但是将军没有让休息,他们就只能前进,在军队里面军法永远是悬在所有人脑袋上面的催命符。当然这些士兵也知道这件事情对于大唐来讲是怎样的一件盛事,他们虽然累,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停下来。哪怕是死在半路上也绝对不当逃兵。

    段志玄的兵就是这样,他们永远是有着一种誓死效忠的精神,这和段志玄一直在统领着李二的亲卫队玄甲卫有着密切的关系,能够成为李二的亲卫队的三千玄甲,是李二最为忠诚的士兵,作为玄甲卫的统领,段志玄是最忠诚于李二的将军。这一点不是说别的初唐大将不效忠李二,而是这些人虽然忠心,但是却做不到想段志玄这样把自己的儿子都塞进了玄甲卫的程度。

    在长安城勋贵子弟的二代里面最有出息的就是段志玄的儿子,现在已经是玄甲卫的什长,手底下有着十个百战老兵,而且一身本事更是超绝,长安城刘伟没有回去的话,小一辈的就属他的武力值最高。哪怕军神李靖的儿子都没有办法和段志玄的儿子相比,因为李靖立下了祖训,自家的子孙绝对不能够到军中效力,更不能学习兵法韬略。

    这是为何?因为李靖讲究因果循环,在他看来自己一生已经杀戮无数,将李家祖上的阴德都已经耗费了一干二净。自己的子孙要是在走上这一条路,那么没有了祖宗庇佑,将会是马革裹尸都难以保全,恐怕最后是死无葬身之地。

    所以李靖不让自己的儿子孙子修习他的兵法,甚至愿意传给侯君集这个在他看来生有反骨的将领也不愿意传下去,最后虽然坐了《六军镜》这部兵书但是却不是李靖真正的必胜的军法。他最后把自己的兵法带进了棺材板里面,因为他觉得他留下来的《六军镜》已经足够了,再多那就是要谋朝篡位了。

    这一条是有历史记载的,就是教导侯君集,李靖传下来的兵法在侯君集看来没有倾囊相授,所以他要求李靖将所有的兵法全都教给他。但是李靖却是跑到了李二面前告状,说侯君集生了反骨,要谋朝篡位,因为他要学习自己的所有的兵法。他之前教给侯君集的兵法用来守卫大唐已经足矣。

    这不仅仅说明了李靖的自负,也说明了他确实是有着几分的识人之明和自知之明。因为这件事情,李靖在李二的心中也没有了最开始的忌惮,让李靖晚景虽然凄凉,但是却还是平平安安。

    当然说了这么多好像是然并卵。刘伟这个时候已经悄然而控制了吐谷浑的鄯善城主——参赞,这家伙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在刘伟抓住他的时候,他就一下子叛变了。

    所以参赞对刘伟的话是言听计从,这也是刘伟之前设想的最好的局面。因为参赞,这段时间段志玄的援军没有到的时候,鄯善城里面的军队是一小股一小股的被派出去,然后被常山他们给吞下。当然这也引起了城池里面的别的军队的恐慌,但是不得不说参赞对于欺软怕硬的事情非常的在行,他强行的将这种不安给直接镇压下来了。

    这完全是一个最好的吐谷浑奸的代表,他一个人葬送了吐谷浑在高原上的少数几座城池之中仅次于国度伏俟城的鄯善城。这段时间当兵力下降到一定程度之后,刘伟就没有再让参赞继续下去了,因为这样的话,真的会让城中的军队哗变的,这不是刘伟愿意见到的事情,所以现在就只需要让参赞稳住鄯善城的局面,等到段志玄的大军来到就可以了。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高原上的第一场大雪在这个时候落了下来,无数的雪花像是精灵一样在空中飘飞着,在山岚的吹动下,摇曳着自己的身体嬉闹着飞过了高原。

    这个时候段志玄的军队总算是到了鄯善城左近,和等待在外面的常山他们会师到了一处,这是大唐军队在高原上第一次会师,也是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