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悍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方安生。

    这样的情况下,白羊部落一直处于吃亏的状态,因为黑牛部落比他们大一点,战士多了几十个,牛羊也多一点。现在既然自己都成了这群自称是匈奴后裔的人的阶下俘虏,那么他们也别想跑。

    所以这一次消息很正确,黑牛部落被直接攻下了,因为他们的青壮也被抽调去打仗了,现在就只剩下一群老弱妇孺在部落之中,按照俘虏白羊部落的流程,直接被引进了大营之中的军队一下子发动,直接就降服了这一群突厥牧民。

    于是两个部落被迁徙到了一块儿,现在就有了马匹接近两百,牛七百头,羊有一千八。黑牛部落果然什么都比白羊部落多一点,这两个部落人口加起来也有八百人,再加上刘仪伟他们这一千假冒的匈奴人,足足有一千八百人,总算是有了一人一头羊的平均水平,但是还是不够啊!

    所以他们还需要继续扩大,虽然在一天之中他们就和平的收拢了两个小部落,但是接下来就需要小心一点了,一旦这些被统治的牧民数量超过了他们战士的数量,那么这些人就会进行反叛了,这些突厥人不一定会愿意被匈奴人统治。

    但是刘仪伟想到了杜绝的方法:他让这些牧民彼此之间相互监督,他们虽然所有的人都还和原来一样住着自己的帐篷,放牧着自己的牛羊,但是却多了一套规矩:不能够有逃走,或者反叛的行动。

    这一点需要相互监督起来:白羊部落的人要是揭发了黑牛部落有不轨行为,那么举报要是属实的话,黑牛部落就要付出五十头羊的代价,这五十头羊会转移到白羊部落,当然黑牛部落也是一样,可以举报白羊部落。

第十三章 发财了() 
实施了相互监督,匿名举报之后,这个部落之中的这些人就绝对不会联合起来反叛了,而且还会帮着刘仪伟他们相互盯着对方,只要对方有什么出格的行动,那么机会马上上报上去,毕竟一次就是五十头羊,那么多来几次,自己这边的牛羊就会多出好几百。

    草原上的牧人眼中最值钱的东西就是牛羊了,一个没有牛羊的牧人绝对不是合格的牧人,只能叫做卡克,而且在寒冬之中就是最先饿死的。因为在严寒的冬天大家都没有吃的,谁也不会给这些没有牛羊的牧人提供食物,他们就只能饿死。

    当然这么做也不是没有隐患,可是他们又不是要一个长治久安的部落,而是一个看起来是大部落的部落就行了,因为只有一个大部落才能够和其余的大部落进行交易的时候不被坑。

    而且交易些什么,刘仪伟他们还没有想好,当然用牛羊交换战马是不可行的,这样会造成突厥人的警觉,这些家伙也不是蠢蛋,那么该换些什么?战马是最有用的,不然换血什么金银珠宝回去,也没什么用处,虽然那也能完成任务。

    所以刘仪伟就在想着怎么将自己需要的战马从哪些部落首领那里交换过来,而不是自己去抢。当然等自己的部落强大了之后,也可以抢,只是出战的是哪些突厥人。

    现在只要等草原上的战争打起来,那个时候就有机会了。他们打仗,自己发财。

    等待的时间没有多久,草原上的战争爆发了,先是薛延陀和回鹘联合,两方拥兵十万,朝着突厥王帐威逼而来,一路上旌旗滚滚,十万控弦之士恍如潮水一样席卷一切。

    而突利也召集了麾下的将士,聚起了十万兵,和薛延陀对峙,双方在王帐以西三百里的地方进行了一场大会战,这一战打的是天昏地暗,无数的突厥人彼此厮杀,战马冲击,箭矢如铺天盖地的黑云一样直接从薛延陀和突利的大营之中飞出,蝗虫一般扑向了对方的阵营。

    但是这还是彼此之间的一种试探,颉利留下来的地盘和人口大多数被突利占据,薛延陀和回鹘占据了北部的一些地方。两个部族之间的战斗并未竭尽全力,虽然参战的人数众多,但是却并非是全都上场厮杀。

    更多的是一种态度,一种威逼,薛延陀和回鹘妄图用这种方式让突利让出更多的领土和人口,而突利也这样表明自己的态度,寸土不让。

    相持之下谁也没有妄动,因为他们并不是无脑之人,在南边还有一个大唐在等着呢,这个国家比起他们随便那一方都要强大,他们不可能不考虑到大唐的举动,虽然刚刚经过了他们的抢掠,大唐现在不大可能挥师北上。

    双方保持克制,虽然大军对峙,但是却真正的大战打不起来。这就让刘仪伟的发财计划有了可乘之机,因为这两个庞然大物针锋相对的时间越长,他收拢的小型部落就越多。他的势力就越发壮大。

    一千人的队伍不时地外出,将一个个的部落全都迁徙到了原来白羊部落所在的区域,这个地方现在聚集起来的突厥人甚至是突厥草原上第三多的地方了,前两名是双方大军所在的位置。

    当人口多了,那么就难以保持之前的状态了,刘仪伟将这些突厥人以每一家每一户为单位,彼此之间混编到一起,然后成为一个大杂居的格局。这样一来这些突厥人相邻而居的都不是熟悉的那些人,最大可能避免了抱团的情况发生。

    当然这些人全都是登记造册了的,这样等到他们的不足的青壮打完仗回来,也能够找到彼此的亲人,用这些人胁迫那些装备完善的突厥士兵,这也是刘仪伟制定下来的一个策略。

    他知道突厥草原上这一场仗其实更多的是一个闹剧,这些人不大可能真的打起来,除非是有人在其中煽风点火才行,因为彼此之间的力量相对平衡,打下去就是两败俱伤,到时候谁捡便宜还不知道,所以薛延陀的夷男也好,突厥的突利也罢,都不会真的打起来,只是宣告自己的统治地位的手段罢了。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种情况,才给了刘仪伟可乘之机,他带着这一股自己绑架而来的临时部落开始在草原上迁徙起来,因为牛羊多了,现在有着数万牛羊,数千人口的部落,待在一个地方,就只会饿死。

    一路迁徙,沿着水草的生长不知道要去向何方,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刘仪伟在半路上却发现了一个让他可以实现自己目的的东西——盐。

    这是一片山崖,在草原上比较少见的一个光秃秃的山丘,当来到这里的时候,一群牛羊都去山崖上舔舐,牧民们习以为常,但是却让一路上细致观察的刘仪伟发现了其中的非比寻常的地方。

    数万牛羊不肯离开这片地方,被牧民们强行赶走了,而牧民却对这里不屑一顾。刘仪伟上前查看了一下,结果发现这里是一大片卤盐石层,这个发现让他欣喜若狂,这可是一个天然的盐场,只要控制了这里,那么就能够源源不断的开采出盐巴来,草原上盐巴多么的稀缺他这段时间是深有体会。

    军中使用的盐巴是粗盐,石头一样的东西,这还是因为大军作战必须要优先供应才有的。当然刘仪伟不会知道在他来到左武卫的时候,就是直接成为程咬金的亲兵,之后又率军进入草原获得了优先供应,并不知道其实大军之中也是缺盐的。

    他们食用的还是粗盐,至少是盐巴的一种,而更多的底层士兵就连粗盐都没有办法供应,他们使用的是什么?叫做醋布,就是把布匹放进醋和盐里面,浸泡过后捞起来,在做饭的时候剪一块一起著,然后就得到了有盐有醋的食物,这东西才不是人吃的。

    既然知道了这里有一大片的卤盐,那么刘仪伟怎么也要将这里掌握在手中,于是大部队之中留下了两百人,其余的和牧民一起迁徙,这两百人就留在这里制盐,用盐巴换取战马。

第十四章 制盐() 
在一千四百年前,这个世界上什么地方都缺盐,普通人家醋布都要计划着用,真正的上好的青盐是世家大族,达官贵人在清晨漱口方才会用那么一点点,这玩意儿价格不贵,但是却是每家每户必备。

    一个人不吃盐,那么就会四肢无力无力生产,而士兵不吃盐,就会失去战斗力,从汉朝开始盐这东西就被收归朝廷官营,唐朝时期的食盐价格不贵,一石不过二十文,但是那是在贞观之治,开皇盛世的时候,贞观初年盐价虽然不高但是却也没有那么便宜,尤其是中原地区对草原上进行盐铁禁运。

    这一点造成的就是草原山盐巴稀缺,虽然有,但是需要靠去中原抢劫才有,他们自己可不会制盐,所以这就是刘仪伟可以做文章的,制盐的事情,只能让自己带来的大唐士兵来做,其余的那些突厥人胆敢靠近的就直接杀无赦,而且这东西很简单,就是几层过滤,再加上煮沸结晶的工艺,可以说是操作最为可行的,也是最不需要成本的。

    “将这里划成禁区,胆敢靠近这里的,杀无赦!”刘仪伟去考察了一圈之后,回来就下了明林,并且让牧民继续前行,这里的秘密需要保守,他们不能够在附近。

    这一片卤盐的储存量不低,足足一个山丘都是,一块块的岩石层全都是富含盐分的矿石,这东西他只要做一遍别的人就可以操作,这种秘密必须要进行保密处理,不然突厥人要是掌握了对于中原大唐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大当家的,这里到底有什么?”程处默问道,他可不懂这些。

    “盐,非常多的盐,这简直就是一个天然的盐场,记住了这里绝对不允许除了我们的人之外任何人来,如果保不住这里,那么全部毁掉!”刘仪伟面色凝重地说道。

    “真的……”听到刘仪伟这番话,顿时整个队列全都激动了,盐这东西在这群军伍中人的认知之中实在是太重要了,大军出征,全带的是醋布,他们这一次来草原带着粗盐就已经是军队里最好的盐了,这里居然有盐。

    “是的,只要简单的提纯就可以使用的盐巴,这是我们从突厥获取我们的利益的根本,一定要保护好。”刘仪伟说道,他更是带着这一群人去看了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