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抢救大明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能饶。。。。。。”

    行宫大殿之上,一片喊打喊杀,一群大顺军的将军个个咬牙切齿,恨不能杀去大同府结果了王永吉和姜瓖。

    不过他们这回真是冤枉坏人了,王永吉和姜瓖虽然虚报了斩首数目——这对明军来说不算什么——但除此之外啥也没干。

    而且第一次大同之围的确可以判定为明军获胜——围了一个冬天,没有伤着大同城半分,最后清军丢下好几万奴隶,灰溜溜的撤退,怎么不是失败?

    “莫说这些没用的了!”李自成看着部下瞎咋呼,也有点烦了,一挥手道,“说点有用的吧!”

    “皇爷,”罗虎第一个发言,“榆林的军报上说威远堡还没丢。。。。。。咱们马上派兵去救,或许还来得及!”

    威远堡的确没有丢,这场威远堡之战一直持续了八天七夜,直到大顺永昌二年四月初五才城破。。。。。。守城军民三千余人,全部被屠,无一幸免!

    而大顺在榆林卫的大据点榆林城的陷落则要拖到永昌二年的七月。因为清军是在攻破威远堡后,才转用兵力围观榆林城的。而榆林城的守军比威远堡多太多了,城池也更加坚固,所以清军围攻了三十多天,才打破了榆林城。。。。。。榆林城内的军民,也和威远堡的军民一样,被屠杀一空!

    “来不及了。。。。。。”刘芳亮摇摇头,“榆林镇边墙的守军太少了,拢共就三四千,鞑虏一定可以寻到破墙而入的地方。”

    他说的也没错!威远堡和榆林城虽然坚持了不少时间,但是负责攻打的不过是阿济格手下的汉军。阿济格率领的主力,在威远堡附近的怀远堡突破了榆林边墙。然后沿着边墙突破榆林城以南的银州关险要,留下一部看守榆林城后,先头部队现在已经占领了李自成的老家天保县(米脂)。

    但是威远堡和榆林城的抵抗,还是迟滞了阿济格的步伐——因为带兵打来的是阿济格,不是多铎。后者用兵大胆而果决,而阿济格则偏谨慎。在拿下威远堡,并转用兵力围困榆林城之前,他不敢大举南下,因此就给了李自成调整布署的时间。

    “那就撤军回防长安!”田见秀建议道,“皇爷,丞相这些日子在长安府的乡间征了三十万石粮食,都送到了长安城内。。。。。。而且这些日子长安城内的百姓跑了不少,咱们只要回军防守,再把咱们自己的家眷送去襄京,也许就能凭着长安坚城把清军熬退了。”

    明朝的西安府城的城墙也是异常坚固的——明朝初年的时候朱元璋就喜欢修墙,那时候国家也有钱粮,也能动员民伕,所以能修的地方都给修了。西安又是秦王府的所在,一度还是大明都城的候选,所以城墙修得非常坚固。后来隆庆年间又加固了一次,用青砖包了夯土。到孙传庭当了秦督再次加固,已经到了固若金汤的地步,城防绝不在大同府之下。

    如果阿济格几个月都拿不下大同,那么他一样拿李自成的长安没办法。

    况且牛金星刚刚弄了三十万石粮食进城,如果李自成把城中的百姓赶走,家眷疏散,只留三万人守城,三十万石粮食省一点够吃五年。。。。。。

    “皇爷,”罗虎道,“高一功有一万五千人,再给额一万五千。。。。。。额守他个三五年的,就不信鞑子还能在长安城外养娃过日子了。”

    这倒是个打败清朝的办法,八旗人口少啊,如果这个城要围三年,那个城要困五年,等不到他们把全中国都打下,就得把生养八旗接班人的事情给耽误了。。。。。。

    李自成也有点犹豫,看了眼宋献策,大军师道:“皇爷,大顺还有襄京府,那里也是都城啊!而且亳侯和二军师在襄京经营的不错,人心归附,百姓安乐。”

    什么?李自成不大相信,襄京府百姓都成了老营兵的佃户还能安乐?

    “皇爷,”宋献策又道,“不如先把家眷转移去襄京,然后再看情况决定守不守长安城吧!”

    李自成浓眉深皱,似乎在苦苦思索,所有人都看着他,过了半晌,才听他说:“全伙退往湖广,再许图江南如何?”

    “不可!”罗虎摇摇头,“襄京府是额们的老巢,须得时日好生经营方能固若金汤,若是骤然弃了长安,鞑子必然压向襄京,到时候如何是好?再弃了襄京府吗?那额们不就成了丧家之犬?至于图谋湖广江南。。。。。。湖广的江北部分兴许好打一些,但是长江不容易过啊!皇爷您难道忘记了天津卫之战?”

    在天津卫之战中吃足了苦头的陈永福附和道:“潼关伯所言极是,朱贼太子已经得了北洋沙船帮,南洋十八芝和江淮运河军,水军比流落天津时可强多了。咱们在长江上能打败朱贼?若是不能,又如何许图江南?”

    “这。。。。。。”李自成沉吟着,“襄京、陨阳、德安、承天。。。。。。就这几个府也太局促了,若许不了江南,终究不是办法啊。”

    “皇爷,”宋献策道,“自古取江南者,多是自上游、中游,顺水而下,形成破竹之势。我朝欲图江南,就必须在襄京打造战船,训练水师,积二三年之力,才能一鼓而荡。。。。。。在这二三年间,长安府可不能丢了,要不然鞑虏全力攻打襄京,我等就再无立足之地了。”

    李自成眉头皱着:“只怕迁延日久,朱贼太子在江南的根基扎稳了。”

    “不至于,”宋献策笑道,“臣得到消息,朱贼太子荒淫贪婪,远胜过昏君崇祯,在东南横征暴敛,百姓多有怨恨,再过个二三年的,怕是人人西望王师了。”

第373章 大明万税() 
太子忤逆不孝,残暴不仁,荒淫贪鄙的劣迹,来自山西的陈永熙早在进入湖广时就听人说了。不仅是襄京府的大顺官员和武昌府的左家门下在说,在陈永熙雇船东下的汉口商镇,也有不少人这么说。

    “陈纪善,您要是去年乘坐草民的商船东下,草民自是求之不得,怎会向您要钱?就凭一面藩王府属官的招牌,此去南都便畅通无阻了。草民运上一船湖广的白米,说是替王府贩卖,一路上剩下的钞关税就足矣抵偿船费了。可如今情况不同了,便是官船,也要免税通关得有户部总税务司开具的免税单,免税单上还要注明船型和所运载的货物、人畜情况。。。。。。所以您就算得了税司的免税单,草民一船的货物,还是没办法跟着沾光啊!而且这免税单也很难开具,得是实有公务军务之船,才得开具。”

    正在汉口码头附近的一处茶馆中,向陈永熙解释大明最新的税收政策的,是个名叫姚大桥的米商,他有两艘五百石的江船,一次能装运一千石湖广产出的白米东下——大明东南的南直隶、浙江两地虽然素称鱼米之乡,但是近几十年来,丝棉大兴,所以在浙江和南直隶的江南各府,许多稻田都改成了经济效益更高的桑田、棉田。

    由此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东南鱼米之乡的米面渐渐不能自给,需要从湖广、江西、江淮等地购入。运米的商船在贩卖了白米之后,又会购入丝绸、棉布、各种生活用品、食盐等物品销往湖广、江西、江淮等处。

    所以每年通过长江转运的货物极多,交易额极大。可是因为“三不征”的陋规,使得长江这条黄金水道几乎不能为大明朝廷带去多少税收。

    “怎会那么严厉?”陈永熙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样收税,就不怕官逼民变吗?神庙老爷那时,东南百姓可没少折腾啊!现如今天下都这样了,朝廷就不怕东南乱起来?”

    “乱?怎么个乱法?”姚大桥苦苦一笑,“和南京那帮二百多年的勋贵一般?送死外带送家产送妻女?”

    “就没有人挺身而出抗税砸税关吗?”

    姚大桥摇摇头,“谁敢啊?那等事情得有地方上护着。。。。。。要不然当场就得叫人打死!”

    万历年间那些抗税事件,固然有官逼民反的可能,但更多的还是官商勾结,抗税闹事的人都有地方势力包庇着。譬如那个“领导”了苏州抗税事件的葛贤在事发后投案自首,判了徒刑,在苏州府大牢里面呆了十二年。。。。。。闹了那么大的乱子居然不杀头,只判了十二年。有苏州一府的官绅庇护,他的牢狱生涯是什么样的也可想而知了。

    要是地方上的豪强士绅都和万历老皇帝一心,十个葛贤也被当场打死了!

    “现在地方上不敢护着了?”陈永熙吃惊的问。

    “护什么呀?”姚大桥连连摇头,“至少湖口关、安庆关、芜湖关、龙江关(南京)、镇江关、江**、上海关这长江七关所在的地方,是不会护着的。谁敢在那里闹事,当场打死没商量!”

    “为什么呀?”

    “因为这七处江关所得的税款,是和七个县的秀才、举人、进士名额挂钩的!”

    姚大桥顿了顿,又说,“而且哪里的税关被砸,哪里的地方就要包赔,如果不赔,该地的秀才、举人就会被暂停功名,幕职官吏就会被陆续罢免。。。。。。一个月不赔,就免三分之一,三个月不赔,就全部免职,由邻近各县派员接任!您说说,地方上的士绅官员闹个啥?闹完了让外乡人来捞油水?”

    这当然也是缺德带冒烟的魏藻德“想”出来的损招了。现在东南许多重要的州府县都开始行新政了,就有了大批的幕职官,这可都是地头蛇。只要他们出力,地方上就闹不起来了。

    啊!还可以这样!陈永熙的眼珠子瞪得老大,嘴巴也张圆了,简直可以把自己拳头塞进去了。

    姚大桥的话还没完呢,他叹了口气,又道:“而且这七处江关,都配了带刀护卫,全都来自孝陵卫新军,他们要砍人的。。。。。。您知道孝陵卫新军是什么来路吗?”

    “什么来路?”

    “宗子!都是各地落难的宗子。。。。。。被太子爷收进孝陵卫新军调教,吃足了苦头,一个个都变得如狼似虎,都他n的憋着股邪气!他们可是能从税关提成的!谁要挡他们的财路,等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