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抢救大明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基本上来说,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是存在的。只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皇帝的直辖区域非常广阔,由封臣统治的地区和人口较少,而让人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中央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可以管辖到整个国家的每一个角落。

    可惜,这仅仅是一种错觉!

    而大明帝国如今的最高统治者,抚军太子朱慈烺,就没有办将大明还剩下的半壁江山完全捏在手中。

    没错,朱慈烺的确打造出了一支比较能打的嫡系新军,在籍军将的总数现在已经超过了二十万。而淮安、扬州、凤阳、江浦、安庆、九江、武汉、岳州、荆州、襄阳、南昌、长沙、衡州、广州、福州(目前尚未设立)、杭州(目前也没设立)等十六个将军府在未来的一两年间,至少还能再为朱慈烺提供二十万新兵,从而将大明朝廷的直辖新军数目增加到四十万。

    其中的半数大约可以完成模范化,成为战斗力强大的野战军队——将四十万新军全部模范化是不可能的,一方面各地需要中央驻军以维持治安;另一方面模范化需要配属大量机动火炮和骑兵,这就需要大量的马匹,可南明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得到的马匹数量是非常有限的。

    而没有骑兵和机动炮兵,训练水平也远不如模范军的驻防新军,充其量只能应付低烈度的治安战。可以用来震慑地方(吓唬人),但是却没有办法用他们去推平拥有强大地方割据力量的地区(真的大打出手是不行的)。

    所以即便朱慈烺的军队按照预期达到了四十万人的规模,他依旧没有能力在全境建立起强有力的官僚统治。

    四十万军队只是看起来很多,在分出一半作为野战军去对付北方的清兵和四川的流寇之后。余下的二十万人要分驻江北、江南、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山东、河南(大明在山东、河南也有地盘)等十三省,外加武汉、应天两都,平摊一下,每个省或是都,也不过就是一万三千多人。。。。。。这点军队摆在野战模范军集中布署的长江沿岸和两淮、江汉地区,倒是可以依托主力部队,支撑起中央官僚的有效统治——考虑到目前的形势,大明的野战军主力是不能过于分散的。最好布署在可以通过水路迅速集结的长江、运河、汉水、淮河沿岸,以便在需要的时候,立即集结起一支大军。

    可是湘西、广东、广西、福建、云南、贵州、四川不可能大量布署模范军的地方,以及存在强大军阀势力的山东(包括淮北)。只靠一万余人的驻防新军,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支持中央官僚的一元化统治。

    所以和地方封建势力的合作共存,就是不得已的选择了。。。。。。而要合作共存,就不能没有规矩和法度。

    。。。。。。

    “太子殿下,臣仔细读了《谏封建议政疏》。。。。。。”何腾蛟在收到朱慈烺亲笔抄写的《谏封建议政疏》后,就很仔细的和自己的幕僚们一起拜读了。

    读了几遍之后,他就明白自己的湖南巡抚快到头了——因为湘西的问题不是很大,根本用不着他这样的大能人,广东才是他大显身手的地方。

    何腾蛟斟酌着说:“臣以为广东的土客宗族抱团而居,割占一方,是可以视之为士或国人的。所以巡抚广东之臣,应该耐心仔细,为各处土客宗族分配土地、水源,合理摊牌兵役、税赋。巡抚之臣还应该限制宗族私斗,公正裁定各宗族之间的争端。。。。。。

    另外,官府还应该命令各处强宗大族在广州府城中建设宅邸,使各宗族之长老久居广州,并代表宗族担任议政。凡涉及土客宗族事务,抚臣都应该充分听取议政之言。”

    朱慈烺连连点头,这个何腾蛟果然是内斗专家,应该也比较了解强宗大族的那点屁事(贵州那边也是这个调调),广东巡抚非其莫属了。

    然后朱太子又扭头看着未来的广州将军兼提督广东军务的曹友义,笑问道:“副军师以为朝廷应该如何制广东?”

    大明朝廷在广东可不能只有宗族分封,没有直辖的地盘,能够直辖的地方,还是要尽可能直辖的。

    而支撑大明朝廷在广东的流官治理的,当然就是即将去那里就食的一二十万北地难民和从中挑选出来的一万余驻防新军。

    曹友义对自己的“钱途”,也已经有了点数目,听着朱太子的话,立马回答道:“殿下,以臣之见,朝廷治广东之法,应该是占广府、据三江、压服濠澳、严控海关。

    广府乃是广东之腹心,东、西、北三江乃广东之血脉,濠澳和海关乃广东商埠大利所在。占腹心,据血脉、控财源,广东之地之利,自然为朝廷所有。”

    朱慈烺笑了笑,这个答案中规中矩,但是说得容易,做起来却困难重重啊!

    他沉吟了一会儿,又说:“何卿、曹卿,二位都是朝廷肱骨,克难功臣,广东之事,就有赖二位实心用事了。。。。。。切记要精诚团结,千万不可操之过急。”

第557章 怎么又有人图谋不轨?() 
说好了广东的事情,朱慈烺就将话题转到了湘西和施州卫。

    他斟酌着说:“本朝的卫所之制,其实就是一种封建,只是法度不严,权责不明,层次不清,因而多有糜烂。好在湘西和施州卫等处因为赶蛮之役持续多年,颇有收获,因此得以维持。。。。。。如今要制定法度,约束封臣,不如就从湘西和施州卫开始吧!”

    “官府者官府之,封建者封建之”就是大明所面对的现实,所以制定一套可以“封建之”的法度,就成为当务之急了。这大约也是“一国N制”吧?

    后世新中国那么强大,也用这样的办法。如今的朱慈烺还能有什么招?推平碾压是不可能的。。。。。。湘西大山和夔东大山在原本历史上,到新中国才完全被中央政府控制!

    朱慈烺那点实力哪儿能和新中国比?真要砸进湘西和夔东大山去打治安战,那一准掉进个泥潭出不来。

    而且那些山区也没啥油水,打下来也得不偿失,硬要打下去,保证打到破产。

    另外,湘西、夔东的大山也不是能出帝王的地方啊!那里的地形就是高山、深谷、密林,特别容易出称霸一方的山谷之王。但同时又很难统一,所以不能形成合力,对中央政府也没有什么威胁。

    “太子殿下,臣以为应该在湘西、施州卫废卫所之制,行土司之法。同时设平蛮将军府总统各处土司,制定统一可行之法度,并允许土司遣族中耆老常驻将军府,既为人质,又为议政。”

    说话的是酷吏纪坤,他今天显得非常兴奋,因为朱慈烺显然已经采纳了他的建议。他的酷吏生涯,估计很快就能结束了。。。。。。

    现任翰林院侍读的王夫之是湖南人,对湘西的情况也比较了解,当下拈着胡须道:“臣以为纪御史所言甚善,湘西、施州素来蛮荒,山高林密,黎苗凶悍,非国人武士不足以镇压。而卫所之封,向来不及土司之封。无论是湘西、施州、云贵、四川,凡遇兵事,都是土兵强过卫所之兵。究其原因,无非就是土司名至实归,卫所有封无建。因此土司之长能实心经营,而卫所之指挥都心不在任,只想着多捞油水。”

    朱慈烺连连点头,他也研究过土司和卫所。在他看来,土司就是家族企业,卫所就是内部人控制的企业。

    家族企业当然也有搞砸的,内部人控制的企业也有欣欣向荣的。但是明朝的卫所内部人的产生和激励机制很负面,要当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什么的,首先就是会投胎!当然了,土司家族制也要投胎。但是明朝的一个卫往往有一堆“指挥之家”,有资格当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的人往往有很多,谁能当上就得看上面的意思。。。。。。就是看谁能行贿了!

    而当上一卫之长后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又烂到了家。除了边军要打仗,稍微要用点心,其他卫所考核标准还是上面的喜好——也就是继续行贿!而激励机制基本没有,把卫所经营好了,当权者一点好处都没有。和土司家族的代代相传不一样,卫所不一定能传给子孙(通常是在一堆家族之间转来转去),搞好有啥意思?还不如自家多捞点!

    所以朱元璋的这个卫所制。。。。。。真心不如堂堂正正的封建算了!

    也许依着朱元璋的本意,三百多个卫中的绝大部分就是筹功和维持一下治安的。真正保卫国家的还得是九边塞君——如果没有朱允炆、朱棣的削藩,他们倒是“家族企业”,塞王是世袭的。

    王府经营好了就可以传子传孙啊!如果九边塞王之中有一家可以实心用事,以三四个卫大约两万户精兵,足够消灭没有做大的努尔哈赤了。如果九家塞王都能用心,十八万精兵。。。。。。呵呵,天下无敌了!

    可惜塞王和皇帝之间的平衡合作,因为朱允炆的削藩而完全被破坏——要是没有削藩,朱棣这个燕王会受到其余八藩的制约,只要有点搞平衡的手腕,基本可以维持局面。

    朱慈烺已经拿定了主意,对常延龄道:“怀远侯,你上回说要去四川平乱,本宫没有同意,一则是因为四川的局面不易应付,你在那里又无根基。二则是想叫你出任平蛮将军,把湘西和施州卫的担子接下来。。。。。。就照着变卫所为土司的路子来吧。不过卫所官多,土司官少,一定会有许多人没有去处。所以本宫稍后会让人在武汉举行一场面向湘西、施州诸卫的武举,招募一批善于翻山越岭的湘西、施州武士从军。”

    朱太子想要从湘西、施州招募一支善于在山地、丛林地形作战的军队。他的新军模范军并不适合在山区作战,因为方阵战术、飞炮战术和步骑炮协同战术在平坦地形上才能发挥,到了山高林密的地方,许就玩不转了。

    朱慈烺接着又对堵胤锡道:“堵藩台,等武举结束,山地之兵成军,你就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