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抢救大明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拆除这些堡垒是为了避免在下一次的围城战斗中为敌所用——现在已经没有足够的人力给史可法、孔胤植他们在下一场战斗中运用了。因为席卷东南的粮荒,同样没有放过山东。

    山东的难民多,而且又处于和清军斗争的第一线,大片适合耕种的平地又被清军占据,成了大清正绿旗的田庄。

    虽然史可法、高宏图、左懋第三人努力引入蕃薯,但还是无法解决越来越严重的粮荒。

    所以从今年夏天开始,聚集在曲阜周围的难民就开始如潮水一般涌入了淮北、徐州、海州,然后再向淮河以南涌去。

    不过在团练军人数减少的同时,他们的装备水平却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不仅得到了许多来自日本的鸟铳,还自行铸造了许多“一斤”和“三斤”大将军炮。

    他们的日本鸟铳都是郑森使团买来的,郑森在长崎的时候似乎很不屑威力不足的日本铳,但是当他到了江户,受到了德川家光的隆重接待后,出于平衡中日贸易和促进中日友谊的考虑,还是勉强采购了一万支日本鸟铳。

    现在郑森还没返回,但是他订购的一万支日本鸟铳倒是急急忙忙运回来了。

    而大元帅府同时又收到了荷兰人运来的西班牙轻型火绳枪,两者一比,自然高下立判——西班牙轻型火绳枪的一点不轻,威力很大,在三十步距离上打穿盾车也没什么问题。甚至可以淘汰斑鸠脚铳,从而减轻新军在后勤上的压力。

    所以大元帅府就看不上这批日本鸟铳,没有收货(经费也紧张啊!)。郑家就把它们转卖给了沈廷扬,而沈廷扬又将其中的一部分卖给了比较有钱的史可法——史可法占领了曲阜孔家的金库,当然有钱买军火了。

    得到了三四千支日本火铳的曲阜团练军,就开始抄袭模范军步兵团的战术,用长枪和火铳组成了方阵步兵。还从沈廷扬的登州炮厂进了一批改良了炮架的大将军炮,有“一斤”的,也有“三斤”的,还自行打造了一批虎蹲炮。

    在搞到了不少火铳和火炮的同时,史可法也没忘记加强军队的训练。不过他不屑朱慈烺抄袭西方的路线,而是寻出了《纪效新书》、《练兵实纪》和《练兵杂记》仔细研究,用戚继光的方法组建了车步骑营。

    史可法就凭着这一万多装备了火铳火炮的练军和“总督七省军门”的官职,摇身一变,成了“六节镇”(史可法、高宏图、左懋第、高杰、黄得功、朱以海)之首。

    不过和走了精兵路线的曲阜练军不同,高宏图、左懋第、、朱以海高杰和黄得功四人的军队并没有因为粮荒而削减。因为他们四个军阀的军队都是和土地挂钩的——高宏图、左懋第、朱以海都是山东本土的地头蛇,所占据的地盘也大,下面一群大大小小的地主,个个都反对大清的圈地和计口均田。自然要全力以赴维持团练军的规模了!

    哪怕粮食不够,赶走一点难民去讨饭,也得喂饱团练去保卫自家的土地啊!

    不过高宏图、左懋第、朱以海三人的军队都是为了保护地主阶级的土地设立的,他们自然就没办法去解决普通团练兵的土地需求了。。。。。。所以在大清圈地授田、计口均田和高、黄两军实行授田的双重压力下,他们的军心都有点浮动。

    另外需要提一下,高宏图、左懋第、朱以海三家的军队装备虽然比不过史可法(其中朱以海的军队装备好一些),但是采取的练兵、编制之法,都是学戚继光的,走的是车炮步骑混合的路子。

    而高杰、黄得功两个军阀被朱慈烺改造了一半——从雇佣军改造成了封建土地军,但军阀的性质却没有根本变化。

    经过改造后的两家军阀的账面兵倒是少了许多(本来就不存在),但还是能维持一两万人(户)的战兵规模,也都授予了田庄,还按照模范军的编制进行了调整,组成了落干个团。战术当然都是“莫里斯”式的,只是火铳和火炮的数量不足。

    有了田庄的土地兵当然不会被饥荒给逼死,所以席卷淮北、徐海的粮荒对他们的打击并不大,在某种情况下甚至加强了这帮土地兵的实力——许多流落过来的北人难民都成了高、黄两军地主兵的佃户。

    不过高、黄两军也都有各自一本难念的经。

    高家军的难处是钱有点多了!高杰和刑娘子投靠朱慈烺比较早,而且他们夫妇又是北府集团流寇派的大角儿,朱太子有意扶植他们去平衡辽镇派(就是吴襄、吴三辅、吴国勇那帮人),所以给了他们一块好地盘海州——这是个新设立的直隶州,包括原来的海州(属州)、宿迁、邳州、沭阳一带,沿海沿运河,水网纵横,土地肥沃。可以算得上是“淮北江南”了。

    在得了这块地盘后,高杰、刑娘子两夫妇就花了不少功夫好生打理。他们倒也不折腾什么官田、军屯,只是把土地仔细理了一下,然后按亩收粮,旱田收一斗,水田收两斗,也没什么免税的优惠。。。。。。可别小瞧了海州,仔细清查一下也有不下七百万亩,以平均一斗半计,光是田赋就不下一百万石。

    而在朱慈烺“改造”高家军的过程中,海州府的统治权并没有被剥夺,也没有去触及海州的税收和土地,而是拿了徐州的土地(徐州因为被清军攻破和占领,人口数量大减,荒地很多)分给高家军的将士。

    所以高家军的约两万人既有徐州的地,又有海州的税,全都阔绰了起来。。。。。。阔是阔了,可惜胆子也变小了,不大愿意和清军去打生打死了。

    他们什么都有了,就缺战斗力,哪儿还有和强大的清军去决战的勇气?

    而黄家军的难处则是钱有点少!

    黄得功因为投靠朱慈烺有点晚,而且又是崇祯的嫡系勇卫营出身,一直不被朱慈烺待见,也没有好地盘去捞,分给他的淮北本就穷苦,还给清军蹂躏了一遍,所以只能分地,没地方去收税。

    而且黄得功所部分到土地的时间比较晚,误了去年的农时,造成淮北大面积歉收。而今年淮北又闹了旱灾,春播的面积又小(刚刚分完土地嘛),所以没熬到秋收就闹粮荒。

    黄得功没办法只好向高杰这个阔佬借粮,高杰不肯相借,于是两人就闹起了变扭。

    而黄得功就在双方争议的睢宁、桃源(两个县都在南流黄河的西面)做起来文章,直接派兵占据。

    高杰则不知道从哪儿听来了黄得功庇护朱慈焕的风声,一道密折把他给告发了!

    而史可法并不知道这事儿(朱慈焕托庇高杰的事儿),他又自以为诸军领袖,所以就在纪坤纪大密探北来的同时,在曲阜召集高杰、黄得功、高宏图、左懋第等人,以迎接参觐归来的朱以海为名,想要就朱慈烺进步和大明天兵北伐这两个问题统一立场。

    不过现在黄得功、高宏图、左懋第、朱以海都已经到了曲阜,却不见高杰的踪影。。。。。。而一大堆军阀在朝廷钦差抵达前搞这种聚会,怎么看都是在密谋啊!

    skbwznaitoaip

第560章 我们的感觉都很好啊!() 
“高英吾(高杰)怎么还没来?他磨磨蹭蹭的在干什么呢?”

    “还能干什么?太子爷派御史来查他了!他在想办法应付呢!”

    “御史?谁啊?”

    “纪阎王。。。。。。高英吾这回可惨了!他在海州这两年多贪了多少?两三百万都不止了!纪阎王来北边一准是查他的!”

    “也是啊。。。。。。咱们都是两袖清风啊,纪阎王来了也查不着咱们啊!”

    “可高英吾是总戎啊,手下有两万敢战之士,现在又是用兵之际,太子会和他计较贪污的事儿?”

    “这两年折在贪污纳贿上的带兵之员还少吗?新军的团长折了都有五六个了。。。。。。各地的指挥使和总兵、副将不知道倒了多少了!”

    “是啊!而且高英吾哪是什么敢战之士?都叫富贵磨尽斗志了。太子殿下眼看就要等级,新君上台三把火,第一把就得烧他了!”

    曲阜总督七省军门的衙署中堂之上,高宏图、左懋第、黄得功、孔兴燮(孔胤植之子)、李化鲸、刘肇基等人趁着史可法、孔胤祯和鲁王朱以海三人未到,正在一边喝茶,一边高谈阔论。

    他们谈论的事情就是山东道监察御史纪坤纪阎王将要赴任的事儿。出乎朱慈烺的预料,这几位军阀的感觉都好的很。没有人认为纪坤是来对付他们的——他们捞得又不多,高杰才是大贪官,在郁州山岛上的庄园华丽的都快赶上皇宫了,据说还在上海上埠建了一条陕西街,一条街上的房子都是高家的!在南京和武汉也建了豪宅,还有他老婆的名义在盐商银行存了巨款。

    除了贪污纳贿,这个高杰还消极避战,身为徐海总兵,却没有好好和东虏打过一仗。上回史可法汇集诸军想要打破清军的沂水大营,大家都出了兵,就是高杰敷衍了事,送了点粮食和火药就算尽力了。

    现在太子爷马上就要登基当皇帝了,然后一定是北伐中原了——现在流寇已经受了重创,李自成很可能死了!襄阳、南阳这两个被流寇盘踞了两三年的巢穴也被官军占领。湖广和中原西南一带的形势一片大好。

    与此同时,山西方面的抗清形势也相当不错。吕梁山上的代藩愈发壮大,大同府虽然再次被清军包围,可目前形势尚可支撑——大量的清军也因此被牵制在山西战场。

    另外,李若琏、苏观生和沈廷扬对辽地沿岸岛屿的攻掠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目前已经占据了觉华岛、獐子岛、石城岛、大小长山岛、王家山岛、广鹿岛、铁山岛,甚至还在今年夏天登上了复州湾内的大岛长生岛!摆出了一副要攻打金州卫、复州卫的姿态,在辽东引发了极大的恐慌。

    就眼下的形势来看,太子殿下即位后多半是要北伐立威的。。。。。。而且赢面还是蛮大的!

    而在出兵之前,少不了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