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主宰江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了。

    当然,沈国贞想要上位,也面临着很强大的竞争,谢瑚、郑闻,那可也是老资格。

    尤其是谢瑚,早年的岭南副留守,柳德昭年代他就入阁为民政大臣,五年前外放吕宋任巡抚,现在重新杀回南京,瞄准的必然不是一般的内阁大臣。而且邮政、农牧林水产、司法、文教、财政、内务、民政、外交这八个位置当中,外交、财政,那都不是一般人能奢求的,谢瑚在地方上任职经验丰富,可在外交和财政上就差点了。这俩位置显然不适合他。内务更是军情局和国安的自留地,也不可能由谢瑚担任。

    剩下的农牧林水产是吴学礼的,那要是瞄准了普通的内阁大臣的话,还可选择的就只有邮政、司法、文教和民政四个位置了。

    这是个位置当中,民政大臣的重要性比邮政和文教是重多了,排位比司法也要重。这个时代的民政部门可不是陈鸣上辈子的民政部,在地方上,民政局的排位是政府部门中第一位的。民政局长的绰号还是小天官,寓意指的是过去的吏部,吏部天官。一定意义上民政局就是小一号的县丞,强势的民政局长可以在政务的很多方面插上搜,还兼任组织部长,牛逼着呢。

    而郑闻也一样不可小觑。因为郑闻的背后有熊炳章的支持。而熊炳章不仅自己在皇帝跟前比较有脸,他同汪辉祖的交情也很好。郑闻跟熊炳章、汪辉祖都出身前清官员的幕僚,幕僚系或者说师爷系,在陈汉政坛上的力量是很强大的。

    官职、资历和功绩上,郑闻的份量还差一些,但他要是有了前任首辅和右次辅的共同推进,那赢面就比沈国贞厉害了。

    既然入阁了,他们彼此间的资历、功绩就不会差多少。这个时候人脉的重要性也就尤为重要。

    沈国贞现在面临一个抉择点,他要不要跟他手中翻阅的这本书的‘作者’联系一下?

    这也是豫王殿下的意思。

    一本《推选法》竟然扯上了刘文,这家伙可是全天下众所皆知的陛下心腹啊。在文教部侍郎的位置上一坐二十年,在陈汉政坛的顶尖层次中的位置不高,权力却不小,在朝堂上的份量更重。

    他的亲兄弟刘武,三十多年里始终待在陈皇帝左右,侍从室的大主任已经做了好几年了。而侍从室的品阶名义上低部级尚书半格,但谁会真正的这样看?刘武的绰号可是‘刘御前’!

    刘文的出现似乎就可以看做是皇帝对这份《推选法》的最直接态度。从某个侧面上也说明了新儒党异类们的价值。

    在沈国贞眼中,这世上的东西截然两分,于己有用,以及于己无用。

    而人,也一样如此。

    在还没等到一个有用之人的回复前,沈国贞就算躺到床上,也是一样睡不着。

    油灯中灯油一点点的减少,但沈国贞等待的消息却始终不见回音,今夜或许还是一个空等。最后他在又一次看完了手中的书后,将手上的书丢在了桌案上,躺在床上呆然的望着窗外。

    不知过去了多久,窗户外的漆黑被一抹灰白给代替……

    又一天过去了。

第九百六十三章 中国的官儿() 
透过玻璃窗,一盏灯笼飞快的接近庞振坤的书房,而灯笼后的光影中,两条人影疾步前行。

    很快,门外传来了一嗓熟悉的声音:“老爷,戴大人回来了。”

    就在沈国贞连连活动的时候,庞振坤也在活动,只不过他的目的是巩固地位。皇帝已经为他搭好了台阶,庞振坤还需要给石头做的台阶上刻上一些花纹,让它变得更加威严。

    庞振坤停了一下才出声回应:“荷之【戴衢亨字】啊,进来吧。”现年四十五岁的戴衢亨是庞振坤的秘书,同时也兼任着内阁办公厅副主任。

    他原籍是安徽休宁隆阜人,但因为战乱逃到了江西大庾。父亲戴元第是满清翰林院编修,可以说就算没有陈汉革命他也没啥大前途。叔叔戴均元、哥哥戴心亨都是由进士而步入仕途的满清官员,戴家可以说是书香门第,官宦世家。但戴衢亨则不一般,他不是满清的进士,而是陈汉的进士,才二十二岁就中了陈汉朝的进士,并且是一甲第三名,也就是探花。

    入仕二十三年,戴衢亨如今已经是从三品官员。等到下个月庞振坤正式成为陈汉朝的第六任内阁首辅大臣,戴衢亨也很可能会再高升一级。内阁办公厅和皇帝身边的侍从室是一个级别的,一把手官比大部侍郎衔。换到兔子时代,就等若是副部级的。

    “相爷。”戴衢亨进来后对着庞振坤行了个礼,递上一封书信:“这是沈阁老的回信。”

    戴衢亨口中的沈阁老就是沈初,乃现任的文教大臣。当然这一任之后也是要去资政院的。

    沈初也是江浙人,但跟沈国贞是完全两码事,崩看他们同出江浙,还一样姓沈,还一样是书香门第,可血缘上俩人是八竿子也打不着的关系。前者是遭了秧,被鞑子判罚于披甲人为奴,后者可是正儿八经的江浙官宦世家。

    庞振坤很清楚沈国贞的人脉和影响力,沈家在江浙都能称得上第一名门了,汪辉祖如日中天的时候,汪家的名头在江浙也要弱沈国贞一筹。庞振坤就很有必要跟第二沈拉一拉关系了。

    沈初的家族名头是还要弱沈国贞一头,但沈初家族也是有资格与沈国贞家族并列‘江浙二沈’的。

    “嗯。”

    庞振坤的神情出奇的平静,似乎眼前的这封信根本不是他等候了俩仨小时的回信,表情完全看不出一点急切和烦躁。伸手从戴衢亨手上接过回信,打开来看。很快的,笑容就浮现在他的嘴角,庞振坤便难以自抑叫了一声,“好!”

    信里的笔记充分说明了沈初的态度。

    庞振坤在内阁的人选定论上有自己的算盘,他所中意的左右次辅里头可没有沈国贞的位置。现在沈国贞在这儿上蹿下跳的,这让庞振坤很不高兴。

    虽然从某种方面来讲,他们应该算一国的。与豫王都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但具体到实际事物,那还是有着不小的分歧的。

    戴衢亨垂首待问,聪明的秘书是不会去关注上司的失态的。

    庞振坤兴奋了须臾片刻,便放下了信,和声问道:“沈阁老还说了什么?”

    “沈阁老赞同相爷支持法国人的看法,说欧洲事,两强争霸比一家独大更有利于我朝。但是法国之政乃歪门邪道,与华夏之道南辕北辙,法兰西可用而不可取!”

    沈初说的看似是对欧洲局势的看法,但实际上又那里真是在褒贬欧洲的英法争雄啊,这实际指的是江浙的情况。而沈国贞同新儒党的异类们虽然还没亲密的接触,但无形中已经走近了三分。沈初是坚定反对这一点的。

    而新儒党异类归异类,他们依旧有着不小的影响力,同沈国贞搅合在一起了,沈国贞的实力自然就再加强了。沈家在江浙的影响力过于重大,对于中枢政府可不是太好。欧洲是两强争霸,江浙也该学一学欧洲的啊。而沈初的家族是愿意做这个挑战者的。

    庞振坤嘴角微微扯动,在灯光下露出了一个嘲讽的微笑,官员啊,天生的演员,就没一个不虚伪的。但沈初既然如此有自知之明,他就可以安心了。

    “辛苦荷之了。今晚就在客房歇息一宿。”这是庞振坤对戴衢亨的表扬。不是谁都能在下任首辅大臣的家里睡觉的。

    戴衢亨自然满是感激的退下了。庞振坤从桌上抽出一本账簿,打开来端端正正的将这笔‘交易’记了下来。

    当庞振坤可以放松下来休息的时候,一股安心感涌上他的心头。

    又给自己拉来了一个同盟。

    沈初在文教部多年,亲自主持了多所大学的建设、筹备工作,在如今社会可以说影响力很大的。能把这样的一个人拉到自己的船上,那是在给船舱底儿增添了一块大压舱石啊。

    只要这几日的情况持续下去,庞振坤不愁在廷推的最后关头插不上手,自然也不会发愁在新时代来临的时候,控制不了内阁。

    沈初已经七十了,他早就在为自己的家族考虑了。现在他进了资政院,与庞振坤几乎没有利益冲突,但实际地位却真真的再弱了沈国贞老大一截。

    当一个人走到一定地位的时候,那他就代表的不是自己本身,而是一个集群的利益。

    后世的人常说,灯塔国的总统乃只是大财团手中的傀儡而已,是被人推到前台的玩具。但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政治人物,背后岂能没有力量支持呢?这么说他们也是背后力量的傀儡吗?

    那当然不是。因为这当中有一个区别。有一个以‘自己’为主和以‘自己’为辅的区别。

    江浙二沈的背后都有强大的经济力量,他们与后世的灯塔国总统的最大区别就是他们自己才是这个利益集团的核心。

    中国还是标准的官本位社会,你想要拉起一股力量,想拉起一个山头,只有你坐上了某个位置之后才有这样的资格。‘人走茶凉’和‘人未走茶先凉’是一个道理。那个‘位置’才是一切的关键!

    现在沈二集团的核心沈初要掉队了,而沈一集团的核心沈国贞还能再干一任,这对两个集团的利益影响就大了去了。沈二集团为了保持自己的既有利益,现在就攀上了boss庞集团,企图以此抗衡沈一。而boss庞集团也需要沈二做个带路党,让他们好更方便的进入江浙,同时也希望沈二集团能作为他们的一部分牵扯着沈一集团的一部分。

    庞振坤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沈初离开了政治舞台的中心资政院还远远不能够跟真正的政府相比,沈二集团朝堂上丢掉了自己最大的支撑点,沈初在中枢培养的几个后辈早早的就在转着‘外放’的想法,只是光是‘外放’,背后没有实权人物遮风挡雨,那‘外放;就很可能真的会变成地方任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