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主宰江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颂堪那真是叫语出惊人,话音未落就镇住了比里·帕侬荣。古色镇的南方竟然还隐藏着一支缅甸军?不知道这一情况仰光南路军是否已经发现?

    这真是有危险又有机遇啊。

    眨巴了眨巴眼。比里·帕侬荣张了几次嘴都没说出话来,最后拍了拍额头想了会儿,才极为肯定的说道:“一定可以抓得到。仰光是有骑兵部队的。”是骑兵,而不是笨拙的象兵,即使这些马儿素质相当的那啥,但是在帕依荣的脑海里,骑兵的速度也是远远要超过步兵的。

    暹罗军队的骑兵在郑信当初起兵反抗缅甸军队入侵的时候就有了,后来跟暹罗步兵一样其中的精锐接受了中**事教官的教导,并配以了火枪,战斗力大增。

    颂堪嘿嘿一笑道:“团座英明。英明。”他为什么来向帕依荣报告这件事?那是因为团部这里是存的有飞鸽的,只要多放飞几支就可以把消息传到仰光军去。如果这个时候那支缅甸军队还没有远远地逃开,真就是老寿星吃砒霜——活的不耐烦了。

    不过帕依荣并不知道,此刻仰光出发的南路军已经虽然进度没有北边的勃固军快,刚刚行到一个叫栋瓜的地方,但是被郑信直接掌控的南路军却正在做一件大事——郑信要组建一支伪军,从仰光登陆后俘获的诸多缅甸战俘中挑选出一批人来,组成一支为他们效力的队伍来。不求有多么强的战斗力,只要求他们可以协助暹罗军肃清地方即可。

    这是一项很重要的事情。

    不管是历史上的满清入关,还是不久前的缅甸军席卷暹罗,或是现在的暹罗军进攻缅甸,正面战场的战事或许都可以用‘势如破竹’这个词来形容。正面战场上的仗打的是顺风顺水,但困难在于正面战场之外,如何才能在完成既定目标的同时,以确保了缅甸民间的平稳过渡。

    伊洛瓦底江三角洲是缅甸的鱼米之乡,是缅甸的精华所在,这里要是变成了一副烂摊子,不管是暹罗还是中国都有的事情要收拾了。

    人总是贪得无厌了。陈鸣一开始只是对缅甸这块土地上心,后来就觉得缅甸是国防军经营印度的最好根据地,在这里远比藏地对印度更方便伸手。慢慢的,陈鸣把这里看做是国防军立足于南亚次大陆的根本之一,从这里沟通锡兰,可以很好地对印度的东海岸造成影响。所以保证其民间的安定稳固也变成了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陈鸣不希望的到的是一个破烂摊子。陈汉国库的钞票本身就捉襟见肘,可没有余钱去填那个无底洞。

    古今以来数千年,每到政权更换之时最苦的就是民间,战乱祸及到的生灵何其之多。之前发生在中国、朝鲜和日本的一幕幕已经充分表明了这一点,这其中即包括一贫如洗的平民,也有家有余财的地主、商人。兴亡天下百姓苦嘛!

    民间大乱,受影响最深的是地方的占领军。战争是一个十分耗费金钱的事情,如果占领区内没人再去缴纳赋税,那绝对是一件十分糟糕的事情。如果战争中的军队在补给、军饷各方面不能得到充裕的满足,这些占领军会去乖乖的喝西北风吗?当然是不会了。那么自然而然的‘抢掠’这一现象就出现了。当初的复汉军都免不了的一些事情,暹罗人处于对缅甸的痛恨,那更不可能完全禁止了。于是乎,一个恶性循环就出现了。

    正是考虑到这一方面,中暹联军才没有在占领初期就进行清洗活动。那怕这样一来会在地方上留下许许多多的忠缅派。可为了地方城镇的安定,他们也只能如此了。当然了,基本的、必要的清洗还是需要做的。比方说那些生命差劲的、祸害一方的家伙们。暹罗军队乐意铲除了这些家族,好给自己的金库多增加一份资粮。再有就是平反一些冤假错案,一些民意较大的冤假错案很快就的到了纠正。如此一来中暹联军在缅甸民间的声誉多少就会获得一些,再添上联军相对的严守军纪,很少有扰民之举。所以仰光、勃固这些城市中的缅甸人反抗情绪已经在削弱了。

    人,始终是要生存下去的。不论在怎样一个环境下。三角洲的孟族人在经受了二十来年前的亡国之痛后,现在再经历了第二次,这感觉可要比第一次轻得多。

    而且在另一方面看,只要联军能够在战场纵横披靡,赢的一场接着又一场的胜利,让这些人看到改朝换代的希望,那么他们最终会倒向胜利者的,这将是必然的。

    这个世界上还没出现过全民族面对外来者侵略都宁死不屈的人。在敌人强大的不可比拟的时候,所有人都会跪下自己的膝盖。

    但是想要在缅甸战场上赢的一次次的胜利,又要尽可能的减少战争支出,单靠联军的力量明显是不够的,他们要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所以招募伪军就是在所难免的。

    缅甸的南方是孟族的传统聚集地,仰光、勃固、勃生,整个三角洲地区都居住着大批的孟族人。前文中也有介绍,缅甸的历史就是缅族和掸族、孟族的争斗史,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有自己的文明和国家。

    中国的隋唐时代,孟族在缅甸南部建立了直通、堕和罗、弥臣、昆仑、土瓦、丹老等国,其中最著名的是“汉达瓦底”勃固王朝。几百年后的宋仁宗时代,缅族蒲甘王朝(缅甸第一统一政权)国王阿努律陀统一了缅甸全国。他以直通国拒借上座部【缅甸佛教传承】“三藏佛经”并出言侮辱为由,出兵南下消灭了直通国,活捉孟国王“马努哈”为蒲甘佛塔奴。后来这个王朝为蒙古忽必烈所灭。当时孟族就以勃固城为中心,复兴了“汉达瓦底”勃固王朝。明朝中晚期,“汉达瓦底”勃固王朝再次被缅族的东吁王朝(缅甸第二统一政权)莽应龙征服。随后只要有机会,“汉达瓦底”勃固王朝又东山再起。如此一直到孟族反过来灭了东吁王朝,却最终一了百了的被雍籍牙永远消灭了——从此孟族就成了亡国奴。

    现在时间才过去了二十来年,孟族对比联军的抗拒那明显是弱于缅族的。

    缅甸的三大民族对于联军,更准确地说是对于中国,那真是三族三个态度。掸族是主体支持,孟族就是大体中立吧,当然反抗者肯定是少不了的,最坚定的反对者是缅族。

    在缅甸陷入危险境地之中时,贡榜王朝可以把整个缅族暂时的团结在自己的身边,可对于孟族就很难保证他们的想法了。

    有中国的帮衬,联军的安民措施很是的力。孟族与缅族的世仇,外加军队里丰厚的待遇,这使得三角洲东部一带的招兵工作进行的很是顺利。以仰光来说,迄今为止已经有一千新兵已经走进训练营了。

    按联军总指挥部的计划,他们要尽快的招募到五千人以上的新兵,如此分成五十个地方守备队,分守地方,必然能极大地减少联军的压力。同时尽最大的努力来收编被俘的缅甸士兵,把这些反正的缅甸士兵将被直接编入地方守备队。

    仰光,原孟莽的指挥部,现在成为了联军的军部的驻地。

    “朱濆老弟,这小一万缅甸俘虏光养着可不是一个事啊?咱们要尽快的那处解决方案来。”俘虏里头要投降的人不是一丁半点,但是对这些俘虏如何的‘规范行为’,那就是一个很麻烦的事儿了。必须把他们跟新兵部队杂编、混编,要真的招募俘虏的话,后者的忠诚可不如那些新兵。

    朱濆苦笑一声,抱拳对郑信求饶道:“大王你也看到了,俘虏当中虽然有不少人叫着要投降,但从咱们埋下的细作反馈的消息看,这还是有很多人心存抗拒的。可以说这些俘虏人心还不稳定,总部【南洋水师】的意见是要再熬一阵子。”

    “再熬一阵子?”郑信不同意了。“这些人中明明很多人已经愿意服软了,我们把愿意跟我们干的人都召集起来,中间就算有跑的,那也跑了就是嘛。”郑信对于中国方面力求做到最好这一点很不以为然。跑了就跑了,要在民间搞事,再抓起来的时候不就能下狠手了?

    当然这些缅甸人被打的军气全无,斗志低落,现在就是捏合起来了也是战力匮乏。不经过大力整顿却不能编入地方守备队的。

    不是所有的战俘都是兔子当年的‘解放兵’的。现在这些被俘虏的缅兵很多人打仗都贪生怕死,可私下斗殴,逞凶斗狠却是拿手好戏。很难说他们中的那一部分人会乖乖接受整编。

    不好生的熬上一阵子,给足了下马威,让他们吃足了苦头之后,事情就不好办。

    眼下可不是原始的冷兵器时代,这年头不仅有火枪,还有线膛枪,隔着好几百米都能置人于死地的。为了安全考虑,必须要慎重。

    “除非大王有办法收住这些俘虏的心。那朱谋立刻就能在军令上署名。”联军的一些事儿,不是单纯的朱濆本人签字或郑信本人签字就能结束的。

    郑信沉吟一会,脸上掠过一丝厉容。沉声道:“治军莫若严。从联军中选出五百人充任地方守备队的基层军官。再用些副职圈来一批顺服的,分裂俘虏内部。至于不服从、带头闹事的,全都杀无赦,以慑其心。”郑信看了看一脸苦思的朱濆说道。“不能直接把他们放到地方,要先带着他们打几仗。只要带着他们打上几仗,肯定能稳定军心。”然后再分配到地方上去。这还可以根据他们在战争中的功勋来决定他们即将被分配去的地方,以此激励着他们在作战时表现英勇。

第六百九十五章 大收编() 
“郑信的这个法子不妥。”南京皇宫里,陈鸣想了半响儿,并不赞同这个意见。“从严治军固然是没有错,但难免没有怀恨在心却又藏而不露之辈隐于军中。这类人心思阴沉,打仗杀敌或许不行,煽风点火却很有天赋,以后极可能会闹乱子。不论大小,都不可取。”那是典型的一颗老鼠屎坏一锅汤。

    缅甸战场再度传来急报,也就是郑信的法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