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主宰江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联系,最最主要的是他还是《大公报》的法律顾问,那背后主使者也不能完全一手遮天。等到朱世海不服判罚申请上诉的二审期间,法院本身在两股力量的支配下已经变成了摆设,让背后一直对这件事表示关注的陈鸣黯然的叹了一口气。

    时间还是太短暂啊。要全社会法制谈何容易!连司法部门自己都会习惯性的屈服于权势。纵然后者不能空口说白话,要把一切证据都夯实了。对比之前的各朝各代,这似乎也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陈鸣安然接受了这一切。对于法制啥的他有很高的耐心,因为他清楚中国社会的劣根性。何况他也知道欧美世界在近代时期那混乱**的法治,这让他在面对眼前情况的时候心情好了许多。

    这件事的主使者那明显就是顺丰,后者很搞朱世海,让朱世海把自己的律师证都被吊销了,二审后五年的有期徒刑是没有了,却要给发配去朝鲜至少干三年普通的司法公员。

    这可不仅仅是顺丰集团对朱世海的打击报复,更是为了杀鸡骇猴。作为现今中国有数的地产集团,顺丰在未来的时间里少不了要做更多地拆迁,除了上海、宁波和福州这三家最初的分公司外,这几年顺丰地产还多了广州、南京、北京、天津、青岛五处分公司,可以说公司整个产业规模都扩大了好多倍。

    这种情况下他们当然要防患于未然了。

    要是哪次拆迁都有朱世海这样的人跑出来,这对整个地产公司的利益损害太大了。

    就以上海的哪个拆迁案件来说,按照顺丰的原计划,整个赔偿也只有八万块,可现在却又补了整整十万块,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再加上这个时代的房地产,所有资金大部分都来自自己的钱包,不像陈鸣上辈子,可以伸手从银行借款,现在整个施工建设全部是自己出钱,那每一个工程对于地产公司来说都是不小的压力,那种情况下每一分钱都是珍贵的。

    而且只要是法院审理期间,施工地是不能继续动工的,这对地产公司的压力更大。

    所以顺丰完全有理由出手对朱世海杀鸡骇猴。

    现在的结果是朱世海要远渡重洋到遥远的朝鲜去了,他当初从西北来到南京,然后从南京去到上海,朱世海就从没有想过再厉害中国政治经济的舞台中心。

    中国政治经济舞台的中心是哪里?那是江南,那是南京。

    上海也可以说包裹在江南这个地理名词之内,而且上海还有着南京不具备的一些优势——它这儿更加开放,更加多的接触一些外来文化,而不像南京。整个气候都是沉闷和带着保守的。

    结果这个从大西北来到舞台中心的年轻人,他还不到三十岁,现在就要远去朝鲜了。

    陈鸣没有插手这件事。

    他看过朱世海的简历,让国安专门去找的,这份简历给他一个很没有由来的感觉——这个人不简单。

    他不是一个愿意服输,愿意承认失败的人。这是一个倔强、坚强又有能力的人。

    这样的人适当的接受一些磨练,陈鸣并不认为是坏事。虽然从整体来讲这对朱世海真的是不公平。

    但是谁让他自己手下的兵被策反了呢?

    那个周仕丰,显然就是故意做出那些事儿的。而这样的事情按照现在的国家法例,朱世海经营的律师事务所是一定要遭受惩罚的,朱世海本身也要遭受惩罚。

    虽然这个事务所属于朱世海所有呢?那他就要对之付全责。

    现在陈汉的法律相关条例里就是这么规定的。

    王三川捧着一碗参茶扶着朱世海服了下,当年甘肃的一对好朋友,现在又成了同一条船上的人。只是他们的身份有别,在科考中明明早先一大步的朱世海现在的身份只是一个司法公员,要不是他名气的确不小,同在宝船号上的一百多位官员中也有认识和同情他的人,朱世海都登不上宝船号这艘船,更不要说还有一个相对舒适的小房间了。

    这个房间里就王三川和朱世海两个人,王三川考中了工科,他去朝鲜主要的工作是规划城市建设,修建石灰窑和水泥工厂,外带给朝鲜南北修路修港口。

    朱世海在登上宝船号之前,人在监狱里关了一个多月,虽然没受什么拷打,可也虚了身子。再加上西北人就是不习惯坐船,不想王三川,王三川坐船不晕,而朱世海名字里有一个海字,坐船却是晕船,人立马就躺到了。

    “这路啊,是走了一大半了。下一站旅顺之后就到朝鲜了。这几日你可要抓紧时间养身子……”到了朝鲜,王三川担心朱世海连养病的时间都没有。

    “你放心。我这条贱命硬着呢。阎王爷他不收!”朱世海的双眼中充满了怒火。他不会死的,顺丰,他们之间还没完!

    朱世海可一点都不知道,他因为这场官司已经进入了皇帝的眼中了。这是不是一场另类一些的因祸得福呢?

第七百零五章 南京来的精英() 
东北的初春依旧寒冷,或许春寒料峭这个词语就是用来形容这里的吧!

    二月的江南已经春光明媚,二月的东北刚被一场大雪覆盖,走到中旬,地上的积雪没有融化。就像南京的政治变化一点影响不到东北的‘平稳安宁’一样,对于南京那个风云跌宕的中国政治中心来说,东北太遥远了。

    朝鲜内附的消息,这个让南京一片欢悦的大好消息,在东北也只是吹动一片雪花,迅速的湮没在了二月的大雪当中。就仿佛是生活在两个不同的天地一样。

    这里生活的百姓,包括去年刚刚抵到的移民,除了那些迎风冒雪的猎手余外,人们也很少走出屋子。冬天野外为这些猎手提供了良好的猎场,无数野味在这里活动,甚至还有凶猛的猛虎。冬季里也敢在野外活动的猎物,那全都是人类皮裘大衣最好的来源。

    将碗里的烈酒喝掉,吃了一口炖在锅里的狍子肉,曾明笑着道:“以前总是听人说,这东北苦寒,现在看来也不尽然。要是没有了兵患,这里的生活还是不错的,山上有肉,河里有鱼,过的比老家滋润。”

    作为国防军中的老人,曾明出身很牛逼,原本是鲁山县衙的衙役,最早在抄土门集陈氏老家的时候被抓的,然后为活命是第一的投靠陈家的人。

    但是他在复汉军中的期前程走的很差劲曲折,当初曾明三十五六的年纪,性格是早早的定型,很滑头滑溜,衙役出身么,怎么可能不滑头?在军队里不好好干,得过且过。所以在军队里混了好几年也没有大前程,后来转到地方警察局,干起了老本行。而现在他是黑龙江最大最重要的对俄陆路口岸满洲里的警察局长,同时也兼任着东北边防总队二支队的副队官。后者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巡哨中俄边境,严防双边不法分子的走私行动。

    随着中俄停战,大量的旗人退出了外兴安岭,中国虽然夺取了贝加尔湖大片区域,但是还不至于跟东北整齐相连,贝加尔湖地区是中国刺入西伯利亚地区的一把匕首,这把匕首跟外东北相夹的一块土地是依旧处于俄罗斯控制的。那块土地的最南端就挨着满洲里。

    协议达成之后,东北的局势再没有大的战争出现。

    不论是中国还是俄罗斯,双边都进入了生产恢复阶段。虽然满洲里的年交易额度还不到恰克图的四分之一。

    但是中国从来不贩卖粮食给俄罗斯,东北地区的移民每年都生产着大量的粮食,这些粮食被用来酿酒和喂养牲畜,再或是交易到蒙古地区去。中俄交易还停留在原先的布匹、大黄、茶叶等项目上,最多再加上一个酒水,这些东西利益更大是不假,但它们代替不了粮食。俄罗斯人在外兴安岭地区的农业本就很差劲,只是因为他们的人口少,而且有很多的鞑靼部落供他们压榨,这才没有出现粮食危机。可是一场战争后,他们丢失了宝贵的贝加尔湖,大部分的鞑靼部落重新回归了蒙古族群,连一些哥萨克族群都没有了合适的落脚地,俄罗斯人本就丢失了相当比例的粮食物资来源,而大批的旗人的涌入,更加剧了俄罗斯人的粮食负担。

    中国不贩卖粮食给俄罗斯人,这就是在最大限制的制裁俄罗斯。

    这两年冬天,每每都有不少的旗人从俄罗斯人的地盘跑回中国,向边防总队不是边境地方官府投降。对比饿死的危机,进入劳改营劳累而死也不显得多么不可接受了。

    据他们交代,外兴安岭以北地区的旗人是天天都有人饿死、冻死的。反正都是一个死,他们还怕下劳改营吗?至少那也能做个饱死鬼不是?

    时任满洲里海关监督的何华章缓缓的点了点头,这个本来显得文弱的书生,现在喝起酒来也是一碗接着一碗。他之前都待在温暖的广州,本来都决定退出暗营的他最终没有抵挡过当官的诱惑,出任了广东海关职务,然后就给调到了满洲里这个陆路海关。后者在整个中国海关体系中算是三级关口,中小型类。

    寒冷的天气逼的他一年里有半年都怀着揣着银质酒壶。从十月里开始,一直到次年的四月。

    何华章最初的时候还为自己准备了一个精美的锡壶,在广东时他就喜欢锡制品,对比铜壶、银壶,锡制品更受他喜爱。

    可是寒冷的天气能让锡壶由银白色逐渐地转变成一种煤灰状的粉末,何华章只能放弃了这种自己喜欢的金属器。

    他拎起酒坛为自己满满的倒了一碗酒,笑着道:“东北的确是一个好地方。这里虽然冬天寒冷,可是老天爷给了这里人太多的东西。“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皇帝虽然没亲自走过整个东北,可这句话真的是对头。咱们皇帝英明啊,硬顶着俄国人把这块地给夺回来了,如此风水宝地落在蛮夷之手,可惜这片沃野了!”东北的黑土地是中国最好的土壤,性状好、肥力高,适合植物生长,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得天独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