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大官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铭这时不敢轻易答话,这种时刻如果乱说难不得会不对这知县的胃口,走稳健路线反倒是最好的。

    稍稍垂头,偷偷的用余光打量着眼前的这位父母官,从脸型、身形上看,这知县也是也应该是世家出身,隐隐的透着一股子秀气,不像是北方汉子,倒有些像南方水土养活的士子。

    “此卷,可是你心中所想?”王知县拿着手中的卷子在空中晃了晃,正是他第二次的答卷。

    范铭点了点头,“是的,大人。”

    “那你给我说说,你卷中说的以资代养是为何意?”王知县对范铭卷中所答的句意似明又晦,又不好直接将心中所滤之事讲出来,只得以所出的考题来质询。

    范铭沉吟稍许,接着道:“资是为资本资助之意,养是为通行商帮之进纳,从商之道无非是逐利、低买高卖,然后考虑如何达到利益最大化,是为资为之本也,万事由本而成基业,养不过为枝末而已。”

    王知县沉思半晌,在思量着范铭这番话的意思。

    显然这段话已经不是一般的人可以理解,而是世代从商的商贾世家的一套经商理论,他不由的再次抬头看了范铭两眼,这个后生难道是哪个世家的公子,但清河乡除了曹家仿佛并没有什么大户人家,难道是曹家的外戚?

    王知县不由嗤然一笑,曹家的还用得着到县学来么,“这番话可是有人教你?”

第61章 赏识() 
范铭怔了怔,随即回答道:“此为我远方表叔所授,其家世代从商,小民只是从表叔的身上偷得些许遗慧罢了!”

    王知县顿时释然,要说虽然清河乡是这方圆几个县里最为富庶的地方,但也不至于能出什么经天纬地自学之才,即便如此,眼前的这个后生也真不一般。

    王知县的心中在盘算着是不是要将这个后生调到身边来做个帮手,初来乍到总得有个人在身边跑腿,有个本地人做参随,或者出谋划策的,也不至于成个睁眼瞎,一想到初上任就接下了前任留下来的烂摊子,他的头就一阵发疼。

    而且这种年纪的少年好掌控,县衙的那些油滑吏员早就不知道纠缠了多少盘根错节的关系,他们还不如靠这种未出过世的少年可靠。

    看这篇策论这少年是有才能的,只是不知道他的心性如何,能不能在县衙这种浑浊的地方立下足来。

    王知县接着问道:“你自小从商,应该颇知天下时政,你说说本县有何优劣之势?”

    范铭思量稍许,回答道:“今上锐意进取,是为天时,本县是为官道通行之要道,是为地利,然人和却有稍稍欠缺,徐州、毫州商帮虽强盛,但终究不是本县自己的人,不是长久之际,形不成对其的约束,如果培养本地的商帮,是为世代受益,亦可造福一方。”

    “好,好!”王知县胸怀大开,站起身来,踱步来到范铭的身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入县学之后好生读,今后如有机会入州学,本县给你做个引荐人如何?”

    “多谢大人栽培!”范铭深深一躬,行了一个学生对老师的大礼。

    按照本朝定律,所有入仕的士子科考被录取后都不得称监考官员为宗师,自称学生,皇帝亲自充当考官,所有录取的进士都成了天子门生,如今这种风俗已经扩散到了整个大宋官场,上官对下官或者要入仕的士子明面上都不得称师,只得用引荐来代替,王知县对自己的这种表态显然是要提拔自己。

    “嗯!”王知县微笑着点了点头,兴致明显的高涨了许多,这些天来总算能有一件让他高兴的事情了,“去罢,春分过后来县学,有何不便之处尽管寻孙学正。”

    “是,小生告辞了。”范铭倒退着轻步走了出去,艰难的忍受着心中的激动,能够拉上知县的这条线,也就意味着最少今后三年会有比别人更加好的一份起步,这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梦寐以求的际遇。

    在出门的一刹那,范铭抬头看了一眼,却发现孙学政也突然朝他这边看来,嘴角露出了一个让人意味深长的笑容。

    林长帆心中一凛,赶紧又躬身一礼,退着走了出去。

    他知道这次能够被知县大人召见肯定少不了孙学政的敲边鼓,不禁愈发为自己那天决定赞叹了起来,要不是那天的谋划,说不定就没这么个机遇了。

    对于王知县的行为他倒是可以理解,这个时代科举取士多数还是看的一份实力加一份运气,一旦科考通过,就意味着跃入龙门,身份地位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官员之间关系的建立就是靠的这种名义上的师徒关系,能够有一份关系就代表着未来就多一份位置的保障。

    待范铭走出去之后,王知县这才回头问孙学政道:“茂林,此子如何?”

    孙学正微微沉吟,点头:“不卑不亢,胸中有经纶,倒是可造之才。”

    先前拿到卷子的时候他早就记起这个在笔墨铺子给他找回面子的少年来,原本还想着是不是要暗中提携他一把,好还了那天的恩情,不过在拿到范铭的考卷尤其是第二试的百言书之后,他的知道自己多虑了。

    这个少年未来不可限量!

    出了县学的大门,范铭一眼就看到陈嗣良及同乡的几人,加上香雪让他带来的曹家铺子伙计小七正在县学对面的一棵大槐树下等他。

    见他出来正朝他招手,刚走过去陈嗣良顿时就迎了上来,迫不及待的问道:“如何了,如何了?”

    “什么如何了?”范铭故意故意装傻道。

    “你小子少跟我打马虎眼。”陈嗣良忍不住骂了一声,急吼吼的接着说道:“县尊大人谁都不见就招了你一个人进去,肯定是有啥事问你了,到底问了啥了,问了咱清河的物事么?”

    “没问啥,就问了我一些书上的事。”范铭顿了顿,脸上依旧带着微笑,“对了,他还问了你呢,说陈耆长办事利索,以后要单独邀你赴宴。”

    “真的?”陈嗣良半信半疑的望着范铭,脸上的表情却是生动了起来,忍不住的搓了搓双手,“县学大人要邀我吃饭,这哪儿能呢,应该是我们来招待他老人家才是。”

    范铭忍不住笑了出来,“县尊大人正当壮年,什么老人家。”

    “得了,得了,不扯了。”陈嗣良摆了摆手,“今次咱们乡出了三个县学,也算是长了脸了,你刚才没看到隔壁连里乡的何大,那脸臭得跟鞋拔子似的,这次他们乡一个县学都没选上。”说着说着陈嗣良忍不住放身大笑了起来,那微黑的脸上在这一刻异常的充满了红润。

    “陈叔,咱们走吧,时候也不早了,早点回去还能赶得上天黑。”

    “对对对,看我都乐糊涂了。”陈嗣良哈哈一笑,拍了拍脑门,招呼了另外五个学子准备要走,这时候一直随在身旁的小厮凑到范铭的身旁,小声的说道:“香雪姑娘吩咐了,公子若是不急可到城里盘桓两日,转一转买些喜欢的物什,先让熟悉下,将来也好来往方便。”

    范铭凝眉想了想,终归还是摇了摇头,香雪的意思他心里清楚的很,他一直以来很刻意的回避一些钱的问题,即便是最困难的那一刻他都没有想过用她的一个铜钱,这是一个男人的尊严。

    也是他心底最低的一条底线,他要靠自己的能力来养活自己以及自己的女人。

    而且最主要的是他不想和曹家有太多的关联,这份人情受不起。

    不过小七提的事情倒是提醒了他,还真得在县城盘桓一两天才行,当下转身对小七说道:“不必了,我还是先回去,你也去罢,你的铺子不是就在城中么,就不必跟着我了。”

    “可香雪姐”小厮顿时急了,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一时间被噎得脸涨红。

    范铭摆了摆手,“你放心去吧,香雪那边我去说,不会责怪你的。”

第62章 生口牙人() 
小七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只能顺从了下来。

    范铭转身对陈嗣良道:“陈叔,你们先回去吧,来之前夫子让我去拜访一下各家先学,还要请一些诗词,要晚一些回去。”

    陈嗣良眼珠转了转,在范铭的身上打量了一番,最终还是点了点头,“你们读书人的事我也不懂,不过陈叔在这里多一句嘴,如今虽然入了县学,可不要让这花花世界给眯了眼了。”

    范铭知道陈嗣良的意思,忙道不敢,“放心吧陈叔,我是咋样的人你还不知道嘛。”

    陈嗣良点了点头,“你心里有数就好,早点回来,你娘还在家等你。”

    听到这句话,范铭心中顿时有了一丝牵挂。

    同陈嗣良和小七告别,尽管范铭不回去,陈嗣良一行人都十分的高兴,两人是因为升到了县学,而陈嗣良是因为今天露了脸。

    其他的三个虽说是有小小的遗憾,但总归也出来见了世面,再说他们心中原本也就没把上县学的事放在心上,乡里人家,能够识字就已经了不得了。

    只身在县城中闲逛了起来,之所以留下来,是因为他打算找个长期的来钱渠道。

    县学虽然是由楚丘拨出田赋来供给,但也只是维持基本的读书资费,别的县学学子或许这点资费足够了,但他却不行,毕竟还有个老娘和小嫂子要养活,而且他要是来县学,肯定不会放心把老娘长期留在乡下,这势必要增加许多支出。

    要是不早点找一份收入,将来的日子会很艰难。

    况且他也已经答应了香雪,先要挣下一份家业,这也是将来成家立业的资本。

    最主要的是他要在城里寻个住处,他之前打听过,县学提供吃食,但却不提供住宿,以后长期在县城立足总不能总是寄人篱下,还是的找个安身之地。

    来之前他的心中就有了一些灵感,但具体能不能实施还得要考察过后才能实现。

    县学在东城外,范铭进了城之后却是直接往码头的方向走去,一般来说依运河而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