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代枭雄-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忽然,天牢里变得骚动起来,李弘冀竖起了耳朵,隐隐听见有“陛下”的声音传来,李弘冀立刻站起身来,把藏在门梁里的绳子拉了出来,又搬来一个软墩,站在上面,观察了一眼外面,发现父皇离他已经不远了,大约还有二十多步,李弘冀无形冷笑了一声,迅速把头伸进套子里,然后双腿一蹬软墩,做出一副要自杀的架势!

    软墩倒下,发出声响,几名狱卒赶了过来,看见李弘冀挂在门梁上,人人都吃了一惊,已经年约四旬的汉子张大了嘴巴,惊慌失措地喊道:“不好了,燕王上吊自杀了!”

    李暻听见了,心中一紧,加快了脚步,到了狱房,抬头看去,燕王正吊在门梁上,身子正在本能反应地挣扎着。

    李暻扫视了一眼慌乱的狱卒,喝道:“都愣着做什么,还不快救人?”

    狱卒们反应过来,赶紧打开狱门,抢进去,抱着燕王李弘冀的身体,把他抱了下来,放在软塌上。

    李暻也走了进去,一脸阴沉地看着燕王,燕王躺在软塌上,忽然猛烈咳嗽起来,半响,燕王看见李暻,先是惊讶,随后扑了上去,抱着李暻的脚,痛哭流涕。

    “父皇,儿臣知错了,儿臣一定改。”李弘冀说的很是真诚。

    李暻看着长子,犹豫了片刻,道:“燕王,你先站起来说话。”

    “是,多谢父皇。”李弘冀说着,站起身来,双手垂下,一副很老实的模样。

    “你当真知错了?”李暻问道。

    李弘冀点点头,道:“儿臣知错。”

    “好,你说说,你错在什么地方?”李暻问道,让一众狱卒退下,身边只留下了高泽。

    李弘冀抿着嘴,仔细想了想,这才说道:“父皇,儿臣嫉贤妒能,因为杨琏夺了福州功劳,因此怀恨在心,设计害他,是不对的。”

    李暻冷哼了一声,问道:“还有吗?”

    “还有就是,儿臣不该偷挖了那个人的坟墓,让人盗走了他的尸骨!”李弘冀又道。

    “你呀你,真是让父皇失望!”李暻恨铁不成钢地说着,又道:“那杨琏刚到金陵之际,朕就派人查过了,这个杨琏是关中人,根本不是那个人!你当真以为父皇是老糊涂,不知道分辨?全天下就你一个人聪明?”

    “你的心本是好的,是为了大唐的基业,可是,你这件事终究是做错了,杨琏这一次立下功劳,朕还没有来得及封赏,你就诬陷他是前朝的那个人,不要说朕不信,恐怕整个朝廷都不会有人信!如果真的是他,他怎么会数次为大唐江山立下功劳,数次出生入死!你如此行为,会让朝廷的臣子们觉得,凡是有战功的臣子,都有可能被诬陷,随时有可能身首异处!如果是这样,这大唐还会有良臣辅佐吗?”李暻说了一长串的话,以表达他的愤怒。

    李弘冀及时地低下了头,轻声道:“父皇教训的极是,儿臣愿意领罪。”

    “领罪领罪,你要怎么领罪?难道让朕杀了你不成?”李暻气呼呼地道。

    李弘冀急忙跪下,道“父皇,儿臣知错,以后一定兢兢业业,为大唐效力,以杨节度为榜样,为大唐开疆拓土,完成大唐的千古霸业!”

    “哼!”李暻冷哼了一声,在狱房里踱起步来,足足过了一刻钟,李暻这才停了下来,道:“燕王,从今开始,你就在燕王府里好好呆着,多读诗书。”

    李弘冀微微一愣,很快半跪下,斩钉截铁地道:“儿臣谨记父皇教诲!”

    “好,朕希望你能说到做到!”说着,李暻一甩衣袍,慢悠悠地走了。

    燕王李弘冀忙道:“儿臣恭送父皇。”直到李暻消失了,李弘冀这才慢慢站起来,双手握拳,父皇让他在家里读书,意味着润州的兵权拱手让给了别人。这大半年的努力都化为了泡影!但只要人还在,一切都还有可能!

    李弘冀想着,离开了天牢。(。)

第七十七章 民夫与队正() 
楚州的三月,已经是万物复苏,春暖花开,一大早,杨琏便出了门,带着陈铁、朱琦等人在城内巡视,离开楚州将近半年,需要好好了解楚州一番。

    经过去年的努力,楚州的田地都分了出去,与福州的情形差不多,百姓分到土地都非常兴奋,这不,一大早不少百姓纷纷出城,去田间忙碌。对于一般百姓而言,土地就是一切,是安家立命的地方,所以历朝历代,有钱的人都喜欢大量购置土地,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土地兼并的加剧。

    百姓们有了土地,才有了生存的希望,杨琏巡视了一番之后,见楚州百姓大多脸上带着喜色,心中稍安。

    楚州分田,杨琏为了得到楚州、海州当地乡绅的支持,没有动他们的田地,杨琏的意思很明显,他要促使海楚两州尽快稳定,所以在田地足够的情况下,乡绅土豪是杨琏可以借助的力量。

    巡视了城内一圈之后,杨琏带着众人出了城,城外,连绵不绝的土地里,种满了小麦,绿油油的让人喜爱。田间,不时有农夫在忙碌着,脸上虽然挂着汗水,但嘴角的笑意足以证明他的心情。

    杨琏巡视着,下了马,走到农田边上。杨琏的打扮并不像一般百姓,很快,几名农夫走了过来。

    “这位官人,你这是需要帮忙吗?”一个年轻的农夫过来问道。

    杨琏笑了笑,道:“这位小兄弟,这田里的小麦长势看起来很不错啊。”

    “嘿嘿。”年轻的农夫笑了,道:“托节度使的福,去岁在节度使的协调下,官府收集了耕牛,及时赶制了农具,又统一犁地,今年的收成如果不出意外,应该会很不错。”

    年轻农夫说着的时候,憨厚的笑了笑。

    杨琏点点头,他不是农业出身,只能看下大概,具体并不清楚,但农夫说的,就相对靠谱了。

    “这也多亏了节度使抓紧时间兴修水利,加固了淮河两岸堤坝,今年一定是个丰收年。”一边,一个年约五旬的汉子说着,满是褶皱的脸同样带着笑意。

    杨琏点点头,去年他以工代赈,抓紧时间把淮河两岸加固,并修建了引水渠,环绕在农田四周,利于灌溉,在地势较高的地方,还安置了引水的器械,所以整个楚州城四周的农田不缺水。

    这时,一名比较年迈的农夫认出了杨琏,有些惊慌的跪下,道:“老汉不知是杨节度,还请恕罪!”

    其余的人听了,都大吃一惊,也都纷纷跪下,道:“小民见过杨节度,杨节度的大恩,小民没齿难忘!”

    杨琏摆摆手,道:“诸位乡亲不必多礼,都起来,起来再说话!”

    老汉起来,擦着眼泪,道:“杨节度,小老儿本是汉国人,去年大水,汉国不发赈粮,我等只能逃到大唐,若非杨节度收纳,小老儿一家恐怕都要饿死。”

    另一人说道:“杨节度不计较小民不是唐人,同样分田给粮,杨节度一定是万能的菩萨,才能救小民等于水火之中。”

    两人的话引起不少人共鸣,余下的人纷纷赞同,田间一名农夫喊了一声,四周的农夫听见,都纷纷赶来,跪在地上,感谢杨琏。

    杨琏看着四周越来越多的百姓,心中有些感慨,百姓永远是最单纯的,只要你对他好,他就会对你好。

    杨琏示意众人起来,高声道:“诸位乡亲,都起来。如今虽说度过了难关,但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如今淮北群盗有南下的趋势,随时可能惊扰四方。”

    “杨节度,那些个淮北群盗最是可恶,杨节度一定要灭了他们。”有农夫高声说道。

    余下农夫也七嘴八舌的说道,其实民间也有传闻,不过在没有确切消息前,谁也不敢肯定。如今杨节度说起此事,恐怕是真的。

    杨琏点点头,高声道:“诸位乡亲放心,淮北群盗虽然厉害,但我并不放在心上,他们若是敢来,一定把他们抓住,统统杀头!”

    杨琏说的凶狠,却和这些农夫的心意,当即有人高声附和,甚至有人高声道:“杨节度,我等愿意从军,保家卫国,还望杨节度收纳!”

    一人想要从军,七八人立刻也表示要从军,甚至两个长满了白发的老人也想要从军。

    杨琏笑了起来,其实他一直都有建立新军的想法,一来是刘彦贞在海楚两州的时候,为了贪墨军饷,士兵多有虚报,一队士兵十人,实际只有七八人甚至更少,而且这些士兵战斗力不佳,不少士兵更是年迈,根本不足以保家卫国。

    二来嘛,自然是杨琏的私心,他之所以要出镇海楚两州,是想要建立自己的势力和根基,若是新建新军,这忠诚度自然要高很多,很有可能成为自己的私军。

    农夫见杨琏沉默,纷纷叫了起来,表示不怕死,一定可以当个好兵。

    杨琏摆手示意众人安静,高声道:“诸位乡亲,当兵的,可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随时可能丢掉性命的。”

    农夫见杨琏说的有趣,先是都笑了起来,然后道:“杨节度,我等都不怕死。”

    杨琏点头,道:“诸位乡亲的心意我已经知晓,我在这里告诉大家,近几日官府就要征兵,不过,我征兵有几个条件,家中独子不收,兄弟有当兵者不收,其他的就要看身体条件,是否强壮之类了。”

    农夫们听了,有人神色黯淡了下来,有人兴高采烈。

    杨琏又道:“诸位乡亲,当兵可不是简单的事情,国,有国法,军队也有规矩,若是当兵,就要遵守军队的规矩,不得欺压百姓,不得拿百姓财物,不得当逃兵等等,如果有感兴趣想要当兵的,过几日去县城看告示。”

    农夫们应着,杨琏又与他们说了半响话,这才带着陈铁等人朝着北方走去,沿途依旧是农夫在忙碌着,偶然还有商队经过,不过随着越往北,百姓越来越少,村落也变得更加稀疏,城堡和哨塔越来越多。

    杨琏抬手,一指前方,道:“走,去看看。”说着,一拍战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