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代枭雄-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人出现固然是不好的消息,但王彦超也做出了准备,他已经堵塞了河道,延缓唐人南归的路线。郭威对此很是满意。这里是开封,如果像大唐的后花园一样,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大汉的颜面往哪里搁?

    冯道最为老奸巨猾,立刻道:“郭侍中,唐人无礼,还望郭侍中把这股唐人截杀,以扬郭侍中之威。”冯道说话很有技巧,他没有说扬大汉之威,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他承认了郭威的统治地位,如果有一天郭威自立为帝,冯道也会支持。

    郭威哪能不明白这个意思,他点点头,不管是哪一方面,他都不能让唐人逃走。郭威立刻做出了部署,石守信、郑恩、赵匡胤等一干邺都旧臣各自领兵两千,赶去支援王彦超,务必要把唐人留下。而他,会在明日一早亲帅大军支援,彻底将敌人消灭。

    石守信、郑恩、赵匡胤等人听命,星夜点齐人马,沿着运河搜索,准备强留唐人。

    在太后面前,郭威再三表示了忠心,只要诛杀了谗臣,迎回天子,他依旧是大汉的臣子,对大汉绝对的忠心。李太后听了,心中稍安,好言安慰了一番郭威。郭威要得就是这种效果,达到目的的郭威站起身来,以明日要出兵为由,告退。(。)

第九十五章 兵不厌诈() 
夜,渐渐黑了下来,王彦超带着二十多名士兵藏在北岸,注视着南岸的唐军,隔着运河,他只能看见南岸火光点点,隐隐有黑点在移动着,对岸正在造饭,饭香从对岸不可抑止地传了过来,王彦超咽了咽口水,觉得肚子也在咕咕叫着。身边几名亲兵也在咽着口水,厮杀了半响,又在这里埋伏,腹中早就饥饿,偏偏都没有携带干粮,一个个都觉得十分饥饿。

    可是再饿也只能忍着,王彦超目不转睛地盯着对岸,生恐一个不小心,唐人就逃走了。王彦超等了两个多时辰,赵匡胤、石守信、郑恩等一批年轻将领赶来,他们不仅带来了干粮,还带来了一个消息,郭大帅让他们监视唐人,如果唐人撤退,就要想法设法阻挡,明日一早郭大帅就会带兵赶来,围歼这股入侵的唐兵。

    王彦超吃了干粮,腹中饥饿稍减,可是对岸的香味不停飘过来,除了米香还有羊肉的香味,此外还有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味道,让吃着没有什么味道的汉军士兵很是垂涎三尺。

    王彦超、赵匡胤、石守信、郑恩四人围着商议了半响,觉得守在北岸行动不便,还不如去南岸,方便监视。王彦超虽然不反对,但他知道这一带的桥梁已经被拆毁,恐怕只有去上游才能找到渡河的地方。

    当下王彦超、石守信、赵匡胤三人找地方渡河,郑恩留下来监视对岸。天色越发的阴沉了,只能看见对岸的火光不时移动着,郑恩蹲在地上,凝视着对岸,情绪有些复杂。

    赵匡胤与石守信关系较好,两人一起引兵向西,寻找桥梁通往南岸,王彦超则带本部人马向东,在夜里,视线并不明朗,虽然有战马,但速度并不快,足足花费了三个多时辰,寅时末,赵匡胤这才在马头屯以西找到桥梁,大军花费了足足半个时辰,这才过了河。赵匡胤率先领兵东进,留下石守信等待后军。

    深夜时分,马蹄声显得特别响,赵匡胤在奔跑了将近十里后,觉得离唐军已经不远,便放缓了脚步,亲自率领三十名弓马娴熟的士兵,慢慢摸了过去。这三十多名士兵眼睛没有问题,能在这样的黑暗中看清路,余下士兵全部留守在原地,抓紧时间休息,恢复体力,他们眼睛不好使,去了也没用。

    赵匡胤下了战马,小心翼翼地朝着前方摸了过去,走了五六里路,这才看见前方的篝火,赵匡胤仔细观察着,唐军似乎没有什么防备,只有燃着的篝火表示那里有人,虽然唐军似乎不设防,但赵匡胤没有冒进。这个时候突袭虽然有效果,但他的部下,很多都有雀儿病,晚上看不清楚路,更不用说厮杀了。明日一早,郭大帅就会带兵赶来支援,他只要成功拖住唐军,就是大功一件。

    为了防止被唐军的斥候看见,赵匡胤在一处密林旁停下,天气寒冷,他也不敢燃起篝火,生恐被唐军发现。北风呼啸着,不少士兵瑟瑟发抖,所有士兵都希望能尽快熬过夜晚。

    时间仿佛凝固了,等了很久,天色终于蒙蒙亮了,赵匡胤一个激灵醒了过来,凝神向远处看去,前方依旧燃着篝火,随着视线的逐渐清晰,他隐约看见在篝火之间,有很多黑点,想来是躺在地上休息的士兵。唐军的情况也不怎么样嘛,赵匡胤想着。

    这时,石守信匆匆来到他的身边,告诉他郭大帅的兵马已经赶来了,最多再有半个时辰。赵匡胤精神大振,立刻带着百余名骑兵向南方绕去,百余名骑兵虽然不多,但对于以步卒为主的唐军来说,威慑力还是不小。只要选择在适当的时候出击,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石守信留下来,等待着郭威大军,郭威来的速度比预想的要快一些,他带着五十多名骑兵,先抵达了,在石守信的带领下,他凝神朝着唐军的驻地看着,篝火逐渐熄灭了,天色也亮堂了许多,郭威看见唐军的战舰一溜烟排开,足足有二十多艘。唐人很有可能都龟缩在战舰里,不过仗着人数众多,郭威还是很有信心。

    郭威立刻下令,石守信率铁骑两千,冲击唐军驻地,唐军驻地没有什么防御设施,很容易攻下。郭崇威则带兵截断唐军南归的线路,两人领命而去,郭威这才在数百名亲卫的拥簇下,慢慢朝着唐军驻地赶去。

    石守信立功心切,快马杀了过去,这一带又是平原,战马的速度很快就提了起来,清晨时分,马蹄声有如雷鸣,响彻天际,战马的速度很快,不到半柱香的功夫,就冲到了唐军的驻地。汉军如此强势的冲杀,石守信原本以为唐军一定会十分混乱,可是唐军驻地却没有什么动静,距离更近一些的时候,运河上的船只突然冒起了熊熊的大火,石守信吃了一惊,四周看了一眼,隐隐觉得不妙。等他离唐军驻地只有两百多步的时候,他终于看清楚了,唐军驻地根本没有人。

    这时怎么回事?石守信不解,他加快了速度,到了唐军驻地的时候,他这才看清楚,唐军驻地果然一个人都没有,地上,到处都是篝火留下的灰烬,此外,还有几只羊在四处闲逛,都上到处都是差不多一人高的木材,木材上还套着衣裳,原来这些就是唐人!

    石守信心中升起一股被羞辱的感觉,这时,被点燃的战舰附近,有十几名唐人跑了出来,他们迅速骑上了战马,朝着东南方向狂奔。

    石守信来不及多思考,一挥手,道:“追!”这股汉兵本来憋了一肚子气,听见石守信下令,呐喊着追了上去。

    唐军士兵也不愿意多纠缠,拍马就逃,石守信领着三百多人追击,一点都不放松。激烈的马蹄声响彻天际,唐军士兵不时回头射出箭羽,阻挡汉兵的追击,石守信也下令士兵还击,双方骑在战马上,射箭精度不足,厮杀了半响,没有人死亡。

    郭威接到消息,大吃一惊,他迅速赶到了唐军驻地,看着满地套着衣服的木桩,知道上了当,又听说石守信已经率兵追击,生恐石守信吃亏,忙让身边的赵凤率兵去追。赵凤得令,带着两千多骑兵山,沿着石守信留下的马蹄跟踪而去。

    郭威看了看运河上已经被点燃的船只,心疼的无以复加,战舰建造不容易,唐军说毁就毁了,也真是能狠下心。郭威停留了半响,河对岸的郑恩得到消息,带着两三人小心翼翼地过了河,去见郭威。

    郭威神色有些凝重,仔细地问了问郑恩,郑恩表示,昨夜他就在河对岸,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与郑恩一同过来的人也都表示,唐军一直没有异动。

    这个消息对于郭威来说,一点都不好,唐人的狡猾超出了他的想象,郭威觉得不能轻视对手,他想了想,让郑恩回城,再带五千兵马赶来支援。唐军抛弃了战舰,转而行走陆路,这意味着宋州很有可能已经陷落,唐军第一时间,肯定是赶去宋州,接下来很有可能要打一场攻坚战。

    郭威又仔细想了想,一连下达了几个命令,派人去徐州、宿州等地查看情况,如果这几个地方还属于大汉,就让各地的节度使务必要把大唐的军队截杀在汉国境内。

    军令传达下去,郭威继续带兵前行,务必要把这股唐军死死咬住。

    赵匡胤原本想要堵截唐军,他带着百余人经过一番搜寻之后,藏在了唐军溃败之后很有可能要走的地方,他带着人埋伏在密林里,一旦唐军可以摆,他就立刻杀出,给唐人一个教训。

    等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一名是士兵匆匆来报,西边出现了一批的骑士,看他们的模样,应当是汉军。赵匡胤有些诧异,他还没有看见唐军,怎么汉军就赶来了?他急忙带着士兵出来,等了不一会,果然是汉军杀来了,为首的正是石守信。

    “石将军,唐人呢?”赵匡胤问道。

    石守信摇摇头,道:“唐人狡猾,昨夜已经偷偷溜走。我奉大帅之命,前来追击。”

    赵匡胤凝神想了想,道:“唐人既然已经撤退,很有可能是去宋城,我等当赶往宋城,截杀唐人。”

    两人议定,带着骑兵继续追击。

    陈留以南,官道两旁有着无数密林,唐军正在急速前行,昨夜,杨琏派出探子,查出运河下游有十几处都被堵塞,他知道,他疏通河道的速度根本比不上汉军堵塞的速度,所以当机立断,选择了撤退。

    杨琏利用篝火以及假人,成功吸引了汉军的注意,在子时十分,开始选择撤退。杨琏的主力部队没有雀儿病,由他们开路,带着李金全的镇海军直奔南方。走到天亮,离陈留县已经不远。

    这时候陈留依旧属于大唐,不过由于战乱,陈留县相对荒芜,前些日子看见许多船只路过,县令不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