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代枭雄-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威得到消息,隐隐觉得不对劲,这伙忽然冒出来的乞丐偏偏在这个时候生事,很不正常啊。郭威写信令人加强巡逻,搜捕一切可疑的人,同时,他决定对杨琏发动进攻,夺回大汉天子。不管大汉天子是死是活,总算有一个交代。

    郭威把突袭的时间选在了清晨,这个时候天色已经亮了,士兵能看清道路,雀儿眼的影响降到最低,当夜,汉军饱餐一顿,早早休息,三更时分起床,造饭、准备器械,赵匡胤亲自请命,愿为先锋。

    郭威答应了,赵匡胤天色蒙蒙亮的时候出发,骑兵一路疾奔,到了唐军大营外围,便看见哨楼上零零星星的有士兵正在巡逻,营内篝火熊熊,赵匡胤令神射手张弓搭箭,瞄准了几名哨兵,一箭就将他们射倒。哨兵来不及发出一声喊,便倒在了地上。

    赵匡胤大喜,一挥手,铁骑蜂拥而上,最前面的骑兵开道,费了一番力气清扫了铁蒺藜,搬走了拒马,余下的士兵开始冲击营寨大门。汉军来得突然,唐军似乎没有反应过来,就被汉军骑兵攻破了营寨大门。

    “杀!”赵匡胤举着新造好的木棍,大声喊杀。

    话音未落,铁骑已经杀进大营,清晨时分,马蹄声显得格外的清脆,可是整座唐军大营死一般的沉寂。赵匡胤有些迟疑,但立功心切的他究竟没有多想,率兵直奔唐军主帅大帐。

    等他冲进了大帐,不由目瞪口呆起来,大帐里并没有人,他搜寻了一番,除了大帐里的几个瓦罐,什么也没有。

    “可恶!”赵匡胤大怒,一脚把瓦罐踢破,瓦罐里奇怪的液体渗了出来,赵匡胤有些好奇地蹲下身子,伸出手指,沾了沾液体,这种液体有些稠密,颜色有些黄,也不知道是什么。

    赵匡胤正在奇怪的时候,就听见大帐外士兵惊呼的声音,他急忙跑出去一看,印入眼帘的,是一片火海!天知道这场大火是怎么烧起来的,而且大火居然在液体上燃烧。难道这些东西是火油?赵匡胤先是吃了一惊,很快他发现火势朝着自己这边蔓延,他不敢多想,立刻骑上战马,奔了出去。

    一路上大火熊熊,不少被火烧中的士兵想要灭火,却发现身上的皮甲十分厚重,一旦点燃,很难扑灭。惨叫声连天,赵匡胤十分狼狈的逃了出去,马尾巴点大火点燃,疯狂跳跃着,战马朝着火里狂奔,赵匡胤急的满头大汗,急忙跳了下来,落地的时候没有站稳,摔倒在地,额头也破了皮,但他顾不得疼痛,急忙冲出了大营。

    赵匡胤的先锋士兵逃出来的不足一半,只有三百多人,看着惨叫着在火里挣扎的袍泽,赵匡胤的脸色十分难看。

    这时,郭威率领主力杀来,看见唐军大营的大火,不由便是一愣,等到看见赵匡胤等人神情萎靡地站在那里,脸上颇有几分呆滞,郭威便明白了。他又中计了,只是唐军什么时候走的?竟然悄声无息?而且,唐军竟然能在夜色下行军,难道他们能看清楚夜晚的情况吗?

    郭威百思不得其解,稍后一些时间,郭威在汴河边上看见被损坏的浮桥,唐军又回到南岸了,他们究竟是要做什么?郭威握紧了拳头,额头上青筋暴露,很是生气。

    这个时候,杨琏带着部下正在急行军,经过两日的休息,士兵们恢复了大部分的体力,昨夜他带兵偷偷渡过了汴河,转而朝着南方进军,走了大约二十里,折向东方,下午,黄昏时分,杨琏再度赶到了汴河边上,三军驻扎了下来。杨琏派出斥候,打探消息。

    唐军行踪不定,使得汉军没有及时跟上来,斥候天黑之前回报,依旧没有汉军的消息,杨琏派人在驻地四周散布了大量的铁蒺藜,每隔十几步竖起木桩,小腿位置高的地方系上了铃铛,起着警戒的作用。

    守夜的士兵巡逻着,以防汉军偷营,不过杨琏的担心并没有成为现实,汉军被火烧之后,郭威让石守信、郑恩带兵追踪唐军的下落,自己却带着赵匡胤一路急行,赶回了开封,主持大局。

    石守信与郑恩在跟踪的路上,对唐军的行踪产生了争执,郑恩认为唐军继续南下,是要回宋州,然后逃回大唐,断然不会向东而行。石守信则坚持认为,唐军必然是向东,有脚印为证。两人争执了半响,停了下来,只是派出斥候刺探军情,大军却驻扎了下来。

    杨琏休息了一日,次日再度渡过汴河,直奔楚丘县,楚丘县令得知有大批军队,吓得脸色都白了,他还以为是郭威的大军,当即开城投降。等他得知真相,一边惋惜,一边觐见天子。

    刘承祐对此很是满意,好言安慰了一番县令。唐军在楚丘得到补给,士气大振,三军好吃好喝休息了一日,斥候传来消息,郭威已经返回开封,主持开封大局,石守信、郑恩正在追赶的路上,兵力约有五千,全部都是骑兵。

    楚丘是小城,而且离兖州比较远,不符合杨琏的利益。唐军搜刮了楚丘府库之后,得到数十万钱,杨琏赏赐一部分给士兵,大军继续朝着兖州赶去,沿途单州、金乡等县不战而降,杨琏尽取钱帛,扫荡而归。抵达任城已经是五日后。

    任城靠近梁山泊,县内有运河经过,这里离兖州不过百余里的路程,杨琏先让慕容彦超回到兖州,收拾军队,以准备大战,慕容彦超心中欢喜,告别了天子,匆匆赶回兖州。

    杨琏在任城停下,这时天气越加寒冷起来,杨琏派人收购寒衣,准备粮草、柴薪,打算就在任城过冬。杨琏积极准备的同时,让刘承祐以天子的名义,传檄天下,四方勤王,共讨郭威。

    慕容彦超首先响应,,随后,密州校尉皇甫择端起兵杀死想要依附郭威的密州刺史,宣布效忠大汉天子。有了这二人的支持,山东各郡县也都表示支持天子刘承祐。

    消息传到开封,郭威神色凝重起来,他被唐军利用河流甩了几次,偏偏有开封出事,以至于他没有及时歼灭唐军,以至于生出祸端。如今天子在山东招募兵马,号召四方兵马勤王,对郭威很是不利。

    郭威急忙召见心腹,商议了一番,最后决定不承认天子还在,赵匡胤四处寻找,找到一个与刘承祐个头差不多,相貌有几分相似的人,一刀杀了,又把脸颊割破了,谎称天子已死。太后得到消息,信以为真,大哭不止。

    冯道、侯益等人知道郭威势大,就算看出端倪,不敢得罪,也都大哭不已。郭威请太后发丧,并昭告天下,另立新君。太后答应了。群臣商议了半响,河东节度使刘崇、许州节度使刘信、忠武节度使刘赟、开封尹刘承勋都是人选,开封尹刘承勋就在开封,偏偏生了病,不适合做皇帝。最后商议,决定立忠武节度使刘赟为帝。

    太后令太师冯道去迎接刘赟回京登基,冯道心有顾虑,借故拖延不前。

    消息传来任城,杨琏不由冷笑了一声,郭威如此,摆明了是想要独揽大权,他让刘承祐再度写信,号召天下,并让他暗中写信给太后,表明自己未死。这一来一往,大半个月又过去了,天气越加寒冷,下起了大雪来。

    这个时候,杨琏始终没有得到林仁肇的消息,不免心中奇怪,按照行程,他应该早就进入了黄河,怎么会消失不见?难不成是出了什么事情不成?可是黄河两岸,山东河北,都没有任何消息传来,杨琏只得派人去打探,林仁肇究竟遇见了什么麻烦。

    开封那边,冯道磨蹭了数日之后,终于赶赴许昌迎接刘赟,郭威表示,如今天子不在,暂请太后临朝听政,主持国家大事。太后迫于无奈,只得答应下来。开封事情定了下来,便是封赏功臣,王峻出任枢密使兼右神武统军,郭崇威出任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曹威出任步军都指挥使。战死的王殷也得到了抚恤。

    郭威部下掌控了禁军,牢牢把开封控制在手中。(。)

第九十八章 拉锯战() 
任城,一场大雪纷纷扬扬,几乎是在一日之间,就把天地都染白了,唐军进驻了之后,接管了任城的布防,随着sd各郡宣布效忠天子,任城一带的局势看起来有所好转。

    当开封的消息传回任城,杨琏知道事情的严重性,郭威借着控制了开封的优势,掌握了汉国大部分的臣子,而最为重要的是,太后在他的手上。所以,郭威随意找出一个人杀死,说他是大汉天子刘承祐,太后群臣为了活命,就不得不承认死者是天子。既然天子已死,接下来的事情就容易了,那就是要另立天子。

    当然新天子只是郭威的傀儡罢了,甚至他很有可能不等新天子登基,就取而代之。稳定了sd的局势后,杨琏把注意力放到了徐州,如果镇守徐州的符彦卿选择刘承祐,以徐州的优越地理,唐军就能把楚州徐州兖州连成一片,利用sd一带的丘陵布局,如果符彦卿不如此选择,唐军只能走沂州再转达兖州,比较耗费时间,尤其是粮草运输更加艰难。

    走徐州却可以充分利用运河泗水来运输军队粮食,比较快捷。杨琏让刘承祐给符彦卿以及河东节度使刘崇写信,以天子的名义令二人勤王,不等天子的诏书抵达徐州,符彦卿的折子先递了上来,他表示要告老还乡。

    符彦卿十分清楚,如今局势微妙,他夹在其中,有些不好做事,尤其是在目前的局势不明朗的情况下,令他难以抉择,只能退一步静观其变。杨琏立刻让刘承祐答应了,并派人心腹接替了武宁节度使的位置,唐军很快进驻了徐州,李金全率兵五千守住徐州重地。

    符彦卿早就料到这种情况,他将徐州兵权拱手相让,只在家中玩乐,李金全得到杨琏授意,派兵保卫符彦卿的府上。

    去河东的使者稍慢一些,加上大雪纷飞,道路难行,将近春节,使者这才抵达河东,传达了刘承祐的旨意。这时候的刘崇颇有些犹豫,他已经得到朝廷的消息,郭威打算以刘赟为天子。刘赟是他的亲子,如果能当上天子,自然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