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代枭雄-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审思点点头,道:“这也有道理。”

    杨琏闭嘴不言,等着两人发挥想象。

    李征古又道:“再说,我如果是杨琏,好不容易活得性命,又怎会到这金陵,让众人怀疑?”

    杨琏淡淡一笑,道:“或许,这个世界上,就有这样的人呢?”

    “只要是一个正常人都不会如此,这可比深入虎穴还要艰难。杨琏,你难道不是一个正常人?”李征古笑了笑,在他心中,其实已经有了答案,最后那句,只是调侃罢了。

    杨琏哈哈一笑,道:“杨琏自然是个正常人。”

    这个话题就此结束,李征古道:“恐怕陛下已经得到消息,也不知道他会如何。”

    “还能怎样?”高审思摇摇头,道:“陛下虽然是个文人,琴棋书画无所不精,但在内心里,还是想要建功立业。接到这个消息,必然是天子震怒。”

    李征古点头,陛下继位之后,一改烈祖保守的政策,主动出击,的确是想要建功立业。可惜闽地一战,虽然占了不少土地,但福州一战,还是便宜了吴越人,想一想,都觉得不甘心啊。

    杨琏也点头,道:“如今战事对大唐不利,回到金陵之后,恐怕会有小人落井下石,李副使、高统军,不得不防啊!”

    李征古叹息了一声,道:“这是必然的,韩熙载、徐铉等人不弄出来点事情,又怎会甘心?”

    “这一次是他们最好的机会,自然会拉拢心腹,上书弹劾我等,回去之后,恐怕金陵城中,难免会腥风血雨。”

    “李副使,高统军,我等决不能让韩熙载等人做大。”杨琏说道,想了想,又道:“我有一个办法,也不知道成不成?”

第六十一章 天子震怒() 
四月初的金陵,已经是莺****长,天空湛蓝的如同一块碧玉,最优秀的纺织能手都自叹不如。

    位于金陵中轴线的皇城,已经是绿叶满枝,一眼望过去,让人心情十分舒畅。大唐的主宰,第二代天子李璟正在院子里走动,这几****的心情非常不好。

    先是福州传来消息,白暇浦一战,冯延鲁的本意是要引吴越军上岸,然后将吴越军全歼,但却低估了吴越军的作战能力,不得不弃阵而逃,裨将孟坚战死,余者尽皆崩溃。吴越军趁势与李仁达合兵一处,士气大振,出兵夹击城南的冯延鲁军队,冯延鲁力不能支,逃亡而去。王崇文、魏岑等见势不利,也先后焚营而遁。这一战的结局,基本上就定了。

    余安率军乘胜追击,杀得大唐士兵血流成河,南唐兵战死有两万人之多,被缴获的军资器械更是不可胜数。福州一战,最后以失败而告终。李璟不由握紧了拳头,这是他第一次出兵,想要彻底灭掉闽国,但最终,福州这个桃子被吴越人摘了。吴越人就像一只讨厌的虫子,总是给自己一些麻烦,令李璟愤怒。

    可是吴越国在南方各国中,实力不菲,大唐要想灭掉吴越国,只有倾尽国立才有可能。但李璟又不可能倾尽全力去打这一仗。福州的战事让李璟觉得李征古的出征已经没有了意义,所以他派出了使者,让李征古撤兵,可是不好的消息接连传来,李征古在撤退的当夜遇伏,损失不小。从常州刺史眭匡符的折子来看,李征古、高审思以及朱匡业等人下落不明,不然就不会任由败兵围城。

    常州是大唐与吴越国交界的重镇,城池高大,也有一定的防守兵力,这些败兵是拿不下常州的,但让李璟郁闷的是,这些败兵居然敢攻打常州!这是他不能忍的。这些败兵居然背叛了大唐,背叛了朕,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李璟决定等常州事件平息之后,杀鸡儆猴,将这些士兵满门抄斩,但目前,他需要解决掉常州被围的事情。

    李璟已经决定派兵出征,但还没有想好人选,大唐名将死的死,亡的亡,让他一时之间,选不到更好的人。

    院子里的李璟已经没有了欣赏景致的心情,脑海不停地转动着,这时,脚步声响了起来,查文徽快步走了过来。前几年查文徽率兵攻打闽地,擒获王延政,立功不小。李璟多有赏赐。此时查文徽仍是枢密使副使,掌管大唐军机。

    “臣查文徽见过陛下。”查文徽过来,施了一礼。

    李璟回头,见是查文徽,心中一沉,料想不是福州的坏消息,便是常州那边又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只得郁郁的摆摆手,道:“查爱卿,有话不妨直说。”

    查文徽一愣,见陛下不开心,显然是受了福州、常州战局不利的影响,当即禀告,道:“陛下,这一次的消息是个好消息。”

    “哦?好消息?”李璟总算有了一点精神。

    查文徽笑道:“常州刺史眭匡符派人送来急报,常州之围已经解了,根据描述,是吴越人在煽风点火,败兵又都惶恐不安,于是都失去了理智,围攻常州。”

    “哼!”李璟心中微微有了一丝喜气,但依旧不悦,败兵惶恐不安,就可以围攻常州吗?若是那日心情不好,是不是也要围攻金陵,围攻皇城?

    查文徽说完,不多话了,递上常州刺史眭匡符的折子。李璟接过,翻开仔细看着。眭匡符不仅写的一手好字,文章也是写的极好。常州发生的事情,在他口中,变得波澜起伏。

    败军如同蝗虫一般,铺天盖地地袭来,想要夺取常州,常州军民无不是惶恐不安,更有数人提议,放弃常州。在这个最为黑暗的时候,一个英雄出现了,他单枪匹马,擒获了贼首,并将贼首的阴谋揭破,成功化解了一场危机。随后,以高超的手段,安抚了败兵,将他们安置在常州城外十里的地方。

    在折子的后面,眭匡符话锋一转,却是在告罪。因为他擅自动用了常州的储备军粮,请陛下降罪。

    李璟能从众位皇子中脱颖而出,又不是笨蛋,岂能不知动用常州储备军粮是那人与败兵商议的结果?

    “这个眭匡符,倒是对那人有爱护之意。”李璟说着,看向下一页,顿时就愣了。

    那个英雄的名字居然叫做杨琏!这个名字,还有很多年没有听过了,前朝旧太子的名字,在本朝是一个禁忌,尽管杨吴朝廷已经消失了数年,族人也被关押在海陵。李璟知道,那些被关押在海陵的杨氏族人,由于与外界不能接触,因此开始**,民间也一度有同情杨氏、反对朝廷的声音,但李璟作为一个帝王,根本不可能因为民间的反对声音就有所改变。

    杨行密虽然对先帝有大恩,但那些都是往事,李璟才不在乎。

    杨琏的名字在李璟的心中荡起了一番涟漪,勾起了他心中的往事。他的妹妹,皇室的长公主,后来因为杨琏的死,坐化而亡,如今葬在了樱洲,与杨琏的坟墓隔着一条人工挖掘的河流。生,他们曾经同床,死,他们不能同穴,或许,这是人世间最大的折磨吧。

    曾经的文学青年,如今的文学大叔李璟心中感慨了一番之后,与大多数的人同样认为,前朝旧太子已经死了,而且被葬在樱洲,这也就意味着,折子上出现的这个人,并不是前朝旧太子。

    李璟心思活络,更是想的很透彻,如果这个人真的是前朝旧太子,那么他只需要煽动败兵,夺取常州,然后献给吴越人,就能获得更多的好处,又怎会单枪匹马,解除这场危机?

    常州之乱已经解了,让李璟有些郁郁的心情得到了一丝安慰,既然福州的战事已经落定,苏州战事又不可能再起,李璟想了想,道:“传朕的旨意,即日起,神武军、天雄军会师金陵。”就算要算账,也不是此时。

    查文徽点点头,道:“遵命。”

    李璟突然想起了什么,又道:“查爱卿,朕记得前几年,就是你抓了王延政?”

    “正是微臣。”查文徽说道。

    “福州一败,宵小得志,朕的心中着实不安。查爱卿,你用过兵,对福州有什么看法?”李璟问道。

    查文徽想了想,道:“福州之败,看似是冯延鲁政策错误所致,但实际上是对局势判断不准,诸将争功,这才导致半年未攻克福州。”其实查文徽觉得,便是陛下令多人统兵,有多个主事人,诸将争功,因此才有此败,只是这话不能说。

    查文徽说的隐秘,李璟不通军事,只听出一句诸将争功,并没有多想。沉吟片刻,道:“查爱卿,福州之败,朕绝不能忍。若朕以你为建州留守,统领建州兵马,你将如何做?”

    查文徽想来对此事已经有过了解,道:“李仁达引吴越人进入福州,只是为了对抗大唐。若大唐兵马退却,吴越人又赖在福州不走,两者之间,必定心生龌蹉。微臣去了建州,必当整顿军备,静待福州有变,寻机会攻打。”

    “好。”李璟见查文徽说的头头是道,不由赞美了一声,又道:“既然如此,爱卿整理一下,即日便是建州就任。”

    虽然是离京,对于查文徽来说,却是升迁,当即拱拱手,道:“微臣领旨!”

    查文徽告退之后,李璟又拿着眭匡符的折子,目光凝视在杨琏二字上,此人能进入神武军,必然有一番本事,也罢,这次立下大功,就召见一番。这个名字,终究让他心中有些不安。

    此时的常州,杨琏并不知道金陵发生了什么事情。在经历了最初的****之后,常州逐渐稳定了下来,败兵都得到了有效的安置,逐渐也有败兵回到常州。周弘祚也回来了,乱战中,他奔往了宣州方向,还斩杀了几名追击的士兵,不过与杨琏斩杀了指挥使以及都头的功劳,就差了许多。

    杨琏甚至隐隐感觉到周弘祚对自己的敌意,但他不在意,一个周弘祚都对付不了,何谈复国大业?在常州等待了几日,败兵都回来的差不多了,点了人数,最后这一战损失的有两成半左右,也就是死伤了将近三千人。

    考虑到是被突袭,这个损失还能接受,而且吴越人也损失了大约五百人,其中有一名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