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最佳闲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元吉有些疑惑,这些人自己并未见过,但从穿着打扮来看,想必应该是世家的人。

    联想到马周提醒自己要小心些,心中不免有了些底。

    “这位是郑家三老爷郑善奇,这位是……”马周接连为李元吉介绍了几人,来的全是世家的嫡子,而且还都是头脑精明的家伙,这一路上马周正是深有体会,所以才会提醒李元吉要小心一些,这些家伙可不是好对付的。

    “诸位远道而来,本王甚是欢迎,来呀,快去准备火锅,今日本王要好好招待一下诸位贵客!”李元吉脸上笑容不断,热情的招待着。

    “不急,咱们还是先交接一下吧。”郑善奇老重持成的眯笑着,从身后仆人的手中接过册子递给李元吉,道:“此次共有船舶五十余艘,粮一万九千三百石,水泥一万袋。”

    世家倾尽力量,从各地调集船只只为了这次的运粮,但运粮只是其次,他们的主要目的还是将这里的牛羊马匹运回去。

    本来说好的是派人随军,但条件的糟糕让世家不得不暂时放弃,只能在代州附近就地等待,只是现在的情况似乎出现了一些变化,郑善奇微眯着眼睛,继续问着:“不知殿下可否准备好牛羊马匹?”

    “这些待会再说,咱们先回营歇息片刻。”李元吉哈哈一笑,朝着马五道:“马五,安排人卸船,要找个好地方,千万不能受潮了。”

    “殿下可是毫无准备?”李元吉就算是说出了已经准备妥当这样的话,郑善奇也绝不相信,世家的消息还是很灵通的,齐王这次是被朝廷给坑了一笔,现在他手中的那点东西,根本就不够支付的。

    “整个塞外都是本王的封国,诺大的齐国,难道还凑不齐这点东西不成?诸位无须担心,便是牛羊马匹不够,本王还有别的东西可以给你们。”即被看破,李元吉也没打算继续藏着,直截了当的说着。

    一众世家嫡子像是吃了黄连般的难受,虽早有预料,可真的说出了实情,心里却又很不是滋味。

    这一路上众人就是争吵不断,有嚷嚷着要把粮食运回去的,也有觉得都已经到了这里,再运回去就太不划算了,总之就是各种各样的争吵,意见越来越大,分歧越来越大。

    各怀心思的随着李元吉通过浮桥前往了黄河南岸的大营,这里条件的简陋程度,简直让人难以置信,坦白的讲,这里的确可以被称作为不毛之地,对于李元吉的未来,不少人也在心中蒙上了一层阴影。

    巨大的沙盘前,整个草原被缩小的放在了这里,虽看不清楚,但每一片都有什么东西,在这里却一目了然。

    “这里是天然的牧场,也是上等的耕地,只要被开发出来,便是整个中原的产量,也绝抵不上这里。”指着沙盘,李元吉面色坦然的说着:“牛羊马匹现在本王的确是拿不出来,但这里的土地,却可以作价抵给你们。”

    “突厥未灭,北部依旧存在隐患,与其要了陛下的地,我等何不在丰州买地?价格或许会比殿下便宜些。”郑善奇一双鹰眼死死的盯着李元吉。

    想法是好的,只是不太现实。

    齐国,说白了就是李世民把李元吉丢在这里,让你自生自灭的同时,顺便帮助大唐抵御一下来自北边的威胁,一旦突厥恢复实力,齐国必然首当其冲,而那时,留给大唐的时间也更多,他们可以从容的从关中各地调兵北上,等突厥人抵达丰州的时候,却发现这里早已是严阵以待,就算要拼,也只能在丰州边境死拼,对关中内地的影响微乎其微。

    天然草场的确有很大的吸引力,养马,比种地更划算,但世家却无法接受这样的风险。

    ‘老狐狸~~~’李元吉心中一阵暗骂,难怪世家能越做越强,影响力也是越来越大,单单只是这份谨慎,就不是普通人能相比的。

    “两石粮换一亩地,或者一亩牧场,诸位只需两三年不到的时间,便可收回成本,再往后,大可每年通过漕运将粮食运往关中腹地。”李元吉淡定的说着,世家有想法,自己也同样有对策,缓然一笑,继续道:“这里气候适宜,地力肥沃,最重要的是,这里很少出现干旱。除此之外,齐国的商路,本王可以交给诸位,齐国所需的一切,皆可由诸位从关中地区运来。”

    郑善奇等人心中黯然一愣,这个条件,他们好像没有拒绝的理由。

    商业是上层阶级所不齿的,但又是人人都不肯放弃的,这里面所带来的利益,绝对可以让人疯狂,但齐国人口太少,甚至还比不上一个长安,但总体上换算下来的话,他们还是稳赚不赔的。

    “不知殿下当如何保证安全问题?”几经权衡,郑善奇的心中还是出现了松动,没有拒绝的理由,本来也就没打算拒绝。

    李元吉微微一笑,与世家合作并不是最明智的选择,但却是当下最好的选择,带着他们来到了另一侧的一副沙盘面前,上面的绸布被掀开,一个放大版的沙盘展现在众人面前。

    “五十里一堡,三百里一城,二十年内,北边没有任何一股势力可以突破这样的防御。”脸上忽然出现一抹邪恶的笑容,继续道:“况且,本王也不会给他们二十年的时间。”

    李元吉的话让众人心头一惊,虽是普普通通的一句话,但听在他们耳中,却有着不同的寓意。

    不会给他们二十年的时间,也就意味着不会给大唐太多的时间,能以绝对劣势的兵力,打败颉利可汗,足以证明李元吉的才能不弱于李世民,而在关外发展农业,更是可以钳制大唐的命脉,而且,如今的大唐,已经出现了旱情,而往往大旱都要几年的时间,这也是世家担忧的地方。

    “一石粮,换一亩!否则我等无法接受这个风险。”郑善奇终于是开口说出了条件。

    “两石粮换三亩,本王总得考虑一下其他人吧?”

    “好,就这么定了!”郑善奇果断的点头答应道。

    三十万石,可以换四十五万亩,比郑家现有的耕地还要多几十倍,而一年的产出,便是亩产不如关中中原地区,也绝对比郑家现有的收入更高。

    李元吉也同样是淡然一笑,那点地对于整个草原来说,实在是太渺茫了,地给谁结果都是一个样,该有的税收,一样也不能少,最重要的是,世家在这里换了这么多地,总要派人来打理吧?郑家的四十五万亩地,至少也得移民五千以上的丁男过来,但拖家带口的,少则也得有个几万人。

    人口,才是自己最需要的,只是不知道世家知不知道一句话叫做卸磨杀驴?

第一七八章:老铁,还入伙不?() 
一顿热乎乎的火锅宴,吃的人人满头大汗,可却连呼过瘾。

    “吃到了火锅,就像是家乡的味道一样。”郑善奇撇撇嘴,不忍擦掉嘴边剩下的一丝油渍。

    茱萸的辛辣与花椒的麻,辣而不燥,苦而不艰,后有余香,自打离开长安以来,差不多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尝到过这种熟悉的味道了。

    “既然诸位喜欢,那以后咱们就顿顿吃火锅,别的不敢说,本王绝对保你们吃到不想吃为止!”李元吉愕然一笑,看来火锅的生意还真是不错嘛。

    前段时间杨氏与自己来信,说是自作主张将太平坊的店铺留了两间,然后打通相连,开办了家火锅门市。

    因为之前自己有提过这事,杨氏也只是偶然的听到,但也还是按照自己听到的那些部署去安排,主打中高端消费,在这里面吃上一顿的开销,足以他们在外面吃上三顿不止。

    可自从火锅门市开业之后,生意便是络绎不绝,排队的人更是从早到晚,有些人甚至让家仆连夜去排队。

    生意好的说是日进斗金都毫不为过,杨氏打算在坊内再开一家分店,但苦于门市已经全部售出,想开分店就只能找一些偏僻的地方,杨氏写信来问自己的主意。

    “哈哈,老夫倒是敢保证,就算连吃上一个月,老夫也绝对还会想吃!”崔士哈哈一笑,抚摸着圆圆的肚子笑言道。

    唐代的食物构成比较简单,主要就是蒸、煮、烤三样,炒菜现在已经有了,但却并没有推广开,食用油什么的也还没出现,所以炒菜的味道也并不好。

    火锅这种简单而又方便,且味道让人难以忘怀的新式食物,刚一出现便席卷了整个长安城,连李世民都忍不住的带着太上皇李渊去吃了一次,足以预见火锅的崛起是势不可挡。

    一名仆人脚步匆忙的跑入营帐,直接在郑善奇耳旁低声说了几句,旋即,郑善奇面色骤变,看向李元吉的眼神也有了一丝不满。

    突如其来的变化,让不少人纷纷摸不着头脑,但郑善奇显然没打算将这件事情瞒下来。

    直勾勾的看向李元吉,语气不善道:“不知帐外正在搬运的,可是水泥?”

    “水泥?”崔士愕然一愣,猛然看向李元吉。

    “正是!水泥乃筑城必备品,建造速度快,使用耐久,可多年不必修缮。”李元吉坦然的点头承认。

    “老夫临行前曾到过水泥作坊观摩,也一并参观了账簿,好像没有听说有水泥被运往北地?”郑善奇脸色不善道,李元吉这是明目张胆的坑人。

    水泥的造价其实已经降了下来,一袋水泥也用不了多少钱,以往一袋水泥的价格放在现在足以购买五袋,这样的价格,即便是普通人家省着点,也能用的起。

    但李元吉这种偷偷摸摸的私自开设作坊,却是极大的损害了其他股东的利益。

    李元吉虽说是占了大头,可塞外筑城,所需要的水泥也绝非少量,便是利润降了下来,这一座城下来,他们也能赚到不少。

    世家是讲究利益的,李世民有种损害世家利益的苗头,他们就立即跑来恭维李元吉,哪怕此行明知道拿不到钱,也拿不到牛羊马,他们也依旧还是要来,拿到地对他们来说也是一样的,这都是利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