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最佳闲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过战报,李元吉没有理会马周的质疑,直接打开。

    颉利部和梁师都部同在一起,共计约七万大军,少量后勤,正在南下,具护北城约有两日的路程,昨日苏定方便派出了大量的斥候四散侦查,但却没有发现异常,这才发出了这封急报。

    “颉利只是败了而已,又不是彻底的失去了他的实力。当日本王战胜颉利之时,他与梁师都部汇聚一起,大约还有十万左右的兵力。”李元吉微微眯着眼睛,眼光不由的看向北方。

    “殿下曾说过夷男的野心,难道是……?”李元吉这么一说,马周瞬间想到了当日李元吉与自己提起过的北征,不由为之一惊,满脸质疑的看向李元吉。

    “不错!夷男早就想干掉颉利,然后好让他的部落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地方,痛打落水狗,夷男不可能不知道这个道理。当日的十万,如今的七万,答案已经很清晰了。”漠北的事情自己没怎么关心过,一是没有时间,而是没有精力,只是向北侦查七日的距离做好警戒即可,然后跟随着筑城的速度,一步步的将脚步向北踩去。

    颉利失去了后勤,这么一个大好的机会,机关算尽的夷男又怎么可能会放弃?

    很显然,当日自己撤军以后,夷男率部继续围追堵截颉利部。

    双方肯定经过大战,不然不可能一个夏天过去,颉利部就损失近三万兵力,这又不是冬天。

    忙于躲避夷男的攻击,没有时间去扫荡周边的弱小部落,颉利能将那十万人带到现在已经算是不易,但眼瞅着冬天要来了,打了整整一个夏天的颉利,若是在搞不到后勤,他的这十万人怕是熬不过这个冬天。

    所以,南下的事情就能解释的通了。

    一个是兵力比自己多,什么也不缺的夷男部,一个是仅有两万兵力,却还处处受朝廷排挤的齐国,选哪个?这还用选吗?

    “看来本王的计划又要泡汤了!”李元吉甚感无奈,留着颉利与夷男不停的争斗,消耗他们的实力,等自己发展好了以后在北上渔翁得利,但是现在看来,这个如意算盘显然已经不靠谱了,继续淡淡的说:“传本王令,召集南军,明日于镇北集结……”

第一九八章 :挥师北上() 
齐国的军队被分为三个部分,南军、北军和卫军,三军同归齐王李元吉统领。【。m】

    但北军的节制权被下发给了苏定方,虽然对于苏定方是可以绝对的信任,但李元吉也还是没有一如反顾的去信任。

    他给苏定方的权力,是在全军中公开的,驻守北方,有权调兵进攻一切可以威胁到北地安全的势力,军中的一切事物都由苏定方负责。

    而南军则相对较为清闲,也是由李元吉直接统帅的,日常的任务就是种地与训练。

    卫军人数较少,主要负责镇北城的治安,以及未来北边两座城的治安以及周边地区。

    南北军各有兵力一万,但若真论起来的话,事实上南军还是略胜一筹,甚至连南军自己都不知道,他们的装备早已被悄然更换一新。

    翌日,南军的府兵成群结队的在镇北城外集结。

    “啧啧,这也就是在这里,如果换作以前的话,现在咱们怕是还在家里准备着呢!”望着密密麻麻的集结队伍,同为府兵中一员的孙胜忍不住的称赞道。

    “那是,以前打个仗什么心都得操,现在不一样了,接到命令拿着装备集结就行了,其他的上面自会解决。”另一名府兵点着头,显然是认同了孙胜的说法。

    以前的府兵集结的时候要准备自己的干粮,以及战场上所有要用到杂七杂八的东西。

    但是现在,什么都不用准备,只需要从家中拿出自己的装备即可。

    粮食,上面会亲自准备,后勤物资,也由上面统一负责,府兵只需要安心打仗即可,其他的,什么也不用管,自然是省心省力,集结的速度超快。

    这些对于上面来说是很大的负担,但对于府兵们来说,却是最好的福音。

    “那是什么?投石车吗?”有府兵指着队伍后方忽然出现的大家伙,好奇的指着问道。

    “不像,投石车没这么小,而且这玩意儿看起来好像也不太笨重啊。”孙胜摇了摇头,投石车他见过,比这个大,还比这个笨,往往需要很多人操作。

    再看看这个家伙,身边只有四个人,还是被安置在一台马车上,小型投石车?砸自己人的么?

    “有点类似一张大弓,应该是投掷类的装备吧?”又有人对比着模样猜测道。

    “管他什么装备呢,反正这些都是给咱们用的,到时候就知道了!”

    府兵们的讨论并没有因为现实而停止,对于打仗,他们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恐惧。

    能够站在这里的,都是当了不少年的老府兵,自然不可能像那些新兵蛋子那样的畏手畏脚,什么样的阵仗没有见过?又岂会因为这些而束缚了自己?

    只是有些不舍,打仗,就是要死人,现在的日子虽说苦,但好歹还有个念想。

    不过他们既然享受着国内百姓最好的待遇,付出的自然也要比其他人更多一些。

    讲那些不舍深深的置放于心中,然后,拿起武器登上战场,做出他们应该做的事情,尽到他们应该尽到的责任。

    他们是不怕,但李元吉却怕,他担心自己手下的士兵会有太大的伤亡,所以只能拼了命的催促科学院不断的去对装备进行改进,现有的,没有的,科学院对于装备的研发,始终是排在第一位的。

    尽管花费了数百贯的资金,最终才研制出了这么一款看起来并不怎么先进的投弹车,李元吉也还是心满意足,并且毫不嫌弃的下令建造一百架。

    对于李元吉将重金投入在这些并不能带来多大改变的东西上,马周也只能是摇头叹息,曾经拒绝过,可却没有任何的效果,李元吉根本就不听自己的建议。

    没有将资金全部用于民生的研究方向,反而只将不足三分之一的资金用于民生。

    “哎!”看着这百架投弹车,马周便是一阵叹息,几百贯就换了这么个玩意儿?老式的投石车也一样可以做到,虽说效果差了些,但数量多一些不就可以了?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望着下方正在集结的军队,李元吉颇有感慨,继续道:“现在投入的是很多,但其实也并不多,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作为支撑,我们就只能是别人眼中的大鱼大肉,什么时候饿了,就会上来啃上一口,到头来我们又得到了什么?浑身的伤痕?还是那所谓的美好?”

    再次谈论到这个问题,马周有些不大适应。

    每一次的探讨,最终都以自己失败而告终,可没过多久,自己就会找到新的理由去继续辩论,然后继续失败。

    如此日复一日的重复着,李元吉的想法依旧在进行着,从辩论的失败,到实际上的失败,马周一次又一次的亲身经历着。

    虽然总是败,但马周却有些隐隐的喜欢上了这种感觉。

    败了又如何?自己败了,齐国却一天比一天好了,这就是自己失败的价值,而自己也从中学习到了很多的理论,并且得以在施政中将其展现出来。

    “民生方面的投资也并不少,至少比在长安的时候还要多,而现在我们也并不需要在民生方面投入的太多,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需要适应,百姓也需要适应。”李元吉继续讲着自己的大道理,渐渐的,自己也迷上了这种说教的感觉。

    一个后世搬砖的,却能以自己那半斤八两的水平去给历史名相马周带来实质化的改变,李元吉还是觉得自己挺有成就的。

    虽然不知道马周最终会被改变成什么模样,但至少他可以比历史上的更能干,做出更大的政绩。

    “你总是有理的!”马周无奈的回应道,自己又败了。

    但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这句话却深深的烙在了自己的心中,身处齐国这段日子,让自己深深的明白了这个道理,尽管李元吉只是做出了总结归纳,但自己依旧是感激不尽。

    望着李元吉的背影,马周嘴角微微抽搐着,许久过后,这才开口道:“可以不去吗?”

    “什么?”李元吉微微一愣。

    “没……没什么……”马周连忙摇着头。

    “本王给你留下两千兵力,加上卫军的四千,另外那个投弹车,也给你留下十台。本王不在的这段日子,城内一切军政要务,都由你全权处置。”李元吉朝着马周淡淡的说着。

    ……

    “前队列阵,今日夜宿中城!出发!”随着李元吉的一声令下,一声声军令向着四周扩散着。

    府兵们迅速的进行着行军前的列队准备,军阵本就是排好的,并不需要特别的麻烦,整队即可。

    之前每人发了三天的口粮,炒面,就是那种将面粉直接放入锅中翻炒,至金黄色即可,食用时需要就着水一起,炒面中还有一些绿色的粉末,谁也说不上来那到底是什么?大约半斤的熏肉,此刻被冻的硬邦邦的。

    中城,并不是城池的名字,而是位于镇北与护北之间的那座城池,目前还没有命名,但又位于中间,所以暂时被称作中城。

    中城因无防务压力,规划又要远超两座城池,所以建设的速度也特别的慢,远不如护北城那么快。

    但受制于突厥的突然南下,苏定方已经下令护北城和中城的劳役全部南下返回镇北,但走的时候却不准带走任何东西,他们留下的这些居住点,被褥之类的,也就成了大军路过之时的装备。

    不过这些也只是借用的,大军也同样不能带走。

    南北两军都是骑兵,得益于上一次北征李元吉强行留下的战马,所以速度方面倒是不用担心,加上距离本就不远,所以这一趟行军,李元吉是一点也不着急。

    “报……颉利已经率部抵达了护北城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