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最佳闲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紧接着,这把已经凸显了雏形的横刀,换了一把已经初步矫正过的横刀,然后被交给了另一位工匠,对此的解释是,矫正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却会浪费一定的时间,所以演示中这一步就给省去了。

    而这位工匠只是利用工具在上面花了条线,然后便放在一个台子上,将其下部固定起来,然后调试了下位置。

    再然后,被改造成圆筒状的磨刀石就旋转了起来,巨大的噪音随之而来,取而代之的,是肉眼可见的速度,刀刃正在迅速的形成。

    大约半个时辰的功夫,轰鸣声终于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把锋利的横刀,在军士的操纵下,可轻易的砍断一根手臂粗的木棍。

    再往后就是淬火之类的工序,而这个已经没必要继续看下去了,况且这里也并没有准备这个掩饰,因为所有人都知道,锻刀最大的麻烦就在于雏形的锻造以及接下来的磨刃,其他的都只能算是小问题,可以批量进行的,余下的所有工序加起来,也用不了半天的时间。

    可是在这里,他们却看到了这辈子都难以置信的画面,一把横刀从无到有,竟然只需要半天的时间就能完工?

    “好刀!”把玩着手中这把并没有真正完成的横刀,程知节不禁大呼了一声。

    随后,这把刀被传阅给其他大臣们观看,他们都有玩刀的经验,所以也都能看出一把刀到底是不是好刀。

    人工锻造的刀具,必然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磨刃的时候,有些地方用的力气小了,或者少磨了几下,刀刃就会出现一些微微的不平整,虽然这并不影响使用,制式的装备也没那么多的苛刻要求,但这的确是个问题。

    可眼前的这把刀却没有这个问题,整个刀刃两侧平整如线,锋利程度更是不用多说。

    最重要的是,效率。

    如果说一把刀就让他们大开眼界的话,那么后面的演示,却是彻底的征服了这些高傲的大臣们。

    一小锅钢水被倒入磨具,然后通过滚动的铁轴自动向前运转着,接着精准的进入机器内,等到再出来的时候,一段钢筋的雏形就已经出现了。

    跟之前一样的方式,来回几次的拉伸之后,一段圆钢筋就已经成型了。

    不过这还不是最终的结局,再次经过回火,整体被套在磨具上,然后直接的冲压,等到再出现在众人眼前的时候,一根圆钢筋就成了螺纹钢。

    方法可能有些老套,但是在经过最后的回火淬火处理之后,它的质量是不存在太大的问题的。

    反正现在又不建那些几十层上百层的高楼大厦,这种质量的已经算是最好的了。

    而在此之前,钢筋靠的是人力拉伸出来的,是的,纯人力,远比打铁锻造还要费时费力,且产量也很是个问题。

    但是现在,全程只有几个操纵机器的人,以及在一旁等着搬运的人以外,并没有见到那些大堆等着拉伸的苦力们。

    而无论是质量还是效率,便说是超越了人力一百倍,那也是毫不夸张的。

    “高到吓人的产量,省时,省力,省心,就好比火车,只要确定了故障的原因,所需要做的,只是更换一个同样的部件,然后它就可以继续开动起来,统一的标准,让任何一个部件,都可以用在任何一台机器上的同一部位,知道什么是工业化了吗?这就是工业化,一台蒸汽机,带来的不只是火车,而是整个社会的进步……”

第四八三章:流水线() 
    “这就是工业化?”萧瑀愣了下,打一生下来便是贵族,直到现在到了花甲之年,也还是贵族。

    这一生就从未体会过普通百姓的日子是怎样的,这也就是说,萧瑀这一生都是站在至高处去瞭望这个世界的。

    所以他知道李元吉说的这些到底有多难做到,而现在,而就是他们眼前看到的这些东西。

    两三个人的配合,半天的功夫就能抵上两个人十天的工作效率。

    这又意味着什么?

    这个答案不仅让萧瑀找到了,其他的大臣们心中也同样有了答案。

    那就是两个人可以做到之前需要二十个人,甚至四十个人才能做到的事情,而且还比他们做的更好。

    至于李元吉所说的那个统一的标准,这些大臣们心里依旧是有些不太明白,而最主要的原因,则是因为他们自身对此的了解并不多。

    但大臣们不懂,不代表其他人不懂。

    “陛下说的可是像制作螺纹钢那样去制作这些零部件?”老许兴奋的问着,甚至短时间的忘掉了自己的身份。

    “正是!”李元吉点了点头,虽然有些差别,但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螺纹钢这玩意儿在这个时代的标准并不算高,而且加热后利用磨具冲压成型,虽然算是一个统一的标准,但问题在于,钢铁本就不是容易加工的,有时候磨具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不可能保证每一根螺纹钢都是相同的标准。

    但话又说回来了,因为材料没有掺假,所谓的不统一标准,只是螺纹钢的外形,其自身的质量什么的是不存在问题的。

    而螺纹钢多用于建筑,螺纹则是为了可以使混凝土与钢材更好的结合在一起,以此来提高建筑的坚固度。

    对于那些百层的高楼大厦而言,要求可能会更严格一些,但是对于现在最多也就一二十米高的建筑,外形上轻微的差距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但对于其他的一些精密仪器就不行了,而蒸汽机上的那些零部件,则被李元吉列为精密仪器。

    “好,太好了!若是能有足够的模具,臣敢保证,半个月内便可做出一台火车来!”老许兴奋的立着军令状,李元吉对于火车的认可,对于他们工作的认可,让老许异常的兴奋。

    而这还并不是最让老许动容的,统一的标准有什么好处?

    别人不知道,可在这方面吃尽了苦头的老许又怎么不知道?

    就拿面前的这台火车来说,这里面几乎每一个部件,都进行过二次加工甚至三次加工,最多的一个部件甚至进行了不下于十次的加工。

    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相互无法结合,因为这些部件都是人工打造的,大多数只能在外表看着没有问题,可实际上对接的时候,一小点的偏差都不行。

    这就需要他们拿着锉刀一点点的去打磨,打磨的同时还要不断的去比对,以防止将整个部件报废。

    而为了防止这种可能,到了后面那些工匠在打造的时候,干脆就直接超出标准一些。

    比如说规格为十厘米的铁柱,就打造成规格为十一厘米的,多出来的一厘米就等组装的时候再去打磨,而需要镶嵌这根铁柱的地方,本该是一个十厘米的孔,同样为了防止出错,就会留下一个九厘米的孔,两者一来一去的,公差就有两厘米那么多。

    这可都是需要人工一点点的打磨掉的,就算是搞好了,顶多也就是可以确保两者可以结合在一起,但距离十厘米的标准差了多少,只能说的确有偏差。

    但是如果全部改用磨具来冲压的话,那这个问题基本上就可以解决了。

    如果能有足够的磨具……

    李元吉表示巨汗。

    “效率,大唐现在最需要的便是效率,同时又要保证质量,当工业化全面到来的时候,你们就会发现,今日你们所说的这些,是有多么的可笑。”李元吉忍不住的打击着众人。

    倒不是不满意,而是作为御下的一种手段,该敲打的时候就要敲打,该鼓励的时候就要鼓励。

    半个月制造一台火车出来,这个效率已经很高了,不知道高到哪去了。

    但李元吉却并不这么认为,很显然,老许虽然意识到了统一标准后会对火车头的生产速度有较大的帮助,但却没有意识到,他的这种思维跨度,还是太过拘谨了一些。

    “就拿这把刀来说,正常的工序需要十天的时间才能完成,可现在呢?只需要几个人,半天不到的时间就能完成,十天的时间就能打造出二十把这样的刀具。这台火车头你们用了多久?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去制造的话,一台就需要三百天吗?”李元吉摇了摇头,这是一个简单的效率转换公式。

    虽然并不算严谨,也没有考证的地方,甚至是不合理的,但总归是有些参考意见的。

    全面采用机械化之后,打造一把刀的效率被提高了二十倍,而火车头真正投产的话,就算是按照先前的模式,最多也就一百天的时间就足够了,按照二十倍的效率去计算,两天的时间就足够了。

    当然,这有些天方夜谭,火车不是刀,即便是效率提高,也不可能提的这么高。

    虽然半个月内造一台出来已经算是高效的了,可在李元吉看来,这还远远不够,而且还是在有足够设备的前提下。

    “让人去准备膳食,今日朕与诸位大臣就在这里待着,朕要让你们好好的瞧一瞧,当工业的机器开动起来的时候,它的效率到底有多可怕!”原计划是一个上午就可以结束的,但现在李元吉却改变计划了。

    因为他发现,尽管当下展示给他们的东西,已经对他们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可这还远远不够。

    工业化所需要的,不仅仅只是设备和资源,同时还需要一些方式,一些正确的方式。

    李元吉没打算等着后人慢慢的去发现这种高效率的工作方式,那样只会耽误当下,以及更多的时间。

    所以他决定,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去彻底的改变他们的思想,让他们真正的认识到工业化的恐怖,不仅仅只是眼前所看到的这些。

    用来展示的还是一把刀具,不过这次却不仅仅只是一把刀具。

    “打造一把横刀需要多少个步骤,就去找多少个工匠过来,每个人只负责自己最拿手的一道工序!”李元吉看了下炉子内剩余的材料,当下便点了点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