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最佳闲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现在,机会真的来了。

    再简单点说,孔颖达就是现在儒门的领袖,不管实际上怎样,精神上是这样的。

    一个孔子三十一世孙的身份,就足够了。

    况且孔颖达在国子监这么多年,所积累的人脉,也更不是某一支能够抗衡的。

    ……

    儒家真的就一无是处吗?

    当然不是。

    如果真觉得儒家是一无是处,那么早在最开始的时候,李元吉做出的就不是打压这一举动,而是跟秦始皇那样,直接来个焚书坑儒。

    打压,只是不想看见他们一家独大,毫无竞争的样子,而焚书坑儒,则是彻彻底底的毁灭。

    而秦始皇与汉武帝,采取的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极端,而最终的结果,表面上看,有很大的差别,实际上来看,两者并没有什么差别。

    秦朝之后是亡了,汉朝虽然继续延续了几百年,但却始终未能恢复到往日的盛世,甚至到了汉武帝死后的几十年内,便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断层。

    凡事没有绝对,出现即合理。

    这就是李元吉对世间万物的感触,合理的,未必是好事,坏事未必不能变成好事。

    封杀了大量的儒家思想,但也保留了一部分。

    所以,李元吉选择的是秦始皇与汉武帝两者中间的那条路,不坑杀,也不推崇。

    但是李元吉的这种态度,却给下面的官员们带来了比较大的困惑。

    虽不说是谈儒变色,至少大多数官员在谈到儒门这个话题的时候,都会选择避开,同为官员,在一起讨论的时候,没人会主动提起这个话题。

    而在施政中,一些带着浓郁儒家思想的东西,也被刻意的忽略掉。

    虽然有些东西根本就是抹不掉的,但现在却出现了这么一副怪相,所有人都在努力的抹掉儒家在这近数百年的时间内,在华夏大地上留下的痕迹。

    “宣!”李元吉没有拒绝,对于孔颖达和于志宁二人的求见,他是直接答应了。

    他倒是要看看,这两个人到底在搞什么鬼?憎恶谈不上,在他们身上,能够看到一些让自己欣慰的东西,也能够让自己看到反感的东西,简单点说就是集爱恨于一身的结合体。

    “草民孔颖达、于志宁拜见陛下~~~”两人的姿态放的很低,与之前那种当代大儒相比较起来,完全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根本让人找不到两者间一丝丝相似的地方。

    “二位爱卿有何要事急于见朕?”谈不上的感觉,李元吉还是给了二人最大的礼遇。

    并未因为他们辞官回乡,便以对待普通百姓的方式去对待他们,而是依旧将他们看作是官员。

    或许,李元吉是从那封告全体同胞书中看出了点什么。

    这次,不是李元吉,也不是马周等人将他们召入长安的,而是他们自行前往长安的。

    暗卫刚将消息传回来,马周还未做出抉择,便接到了二人踏上开往长安的列车的消息,后面的,自然也就不用他去做决定了,人都已经来了,还能咋滴?

    两人都在朝中有一些自己的人脉,加上近期又在外面搞了这么大的动静,就算他们不主动出面,早晚有一天,皇帝也是要见他们的。

    所以,当二人找到房玄龄,请求拜见李元吉的时候,房玄龄便直接来通报了。

    “小民此行是来向陛下道歉的……”孔颖达努了努嘴,低着头,身体微微颤抖着,挣脱了内心的拒绝,放下了高傲的头颅,艰难的说出了这句话。

    而这句话对于他来说,无异于难于上青天。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道歉,而是放下了作为当代大儒的尊严,地位,放下了儒门的尊严,傲气与骄傲。

    这不是他一个人在低头,而是相当于整个儒门在低头。

    这不是在为他做出的某一件事而道歉,而是为千百年来,儒门所有的作为而道歉。

    为千百年来,数以万计,十万计,百万计的儒门中人的所作所为而道歉,这又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做出这个决定?

    难道他们真的就做错了吗?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辈子谁都不可能没有一丝的过错,难道就这样否定了他们这么多代人,毕生为这个民族所付出的贡献了吗?

    孔颖达自身来说,他是不愿意来道歉的,也不愿意做出这样的妥协,他否定的不是自己,而是整个儒门,而是整个儒门的先辈们。

    以儒门的思想来看,这大概也就算得上是欺师灭祖了吧?

    可不这么做又能怎样?

    人都是自私的,孔颖达也并不例外。

    于志宁是个很好的说客,他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未来的大势,包括他们自身的问题以及优势全部说了一遍。

    如果不作出这个妥协,儒门至少在百年内,将会是极其黑暗的。

    而百年的时间,足够让儒门从当代第一大派系变成一个不入流的小门小派。

    而到了那时候,儒门想要崛起,又谈何容易?

    况且,谁能保证,即使百年以后,朝廷对儒门的态度就会发生改变?

    在这一切都是未知的前提下,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放弃那不切实际的梦想,丢掉过去的辉煌,忘掉那些所谓的理想,脚踏实地的,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

    焚书坑儒没有让儒门倒下,儒门能够从百家争鸣之中脱颖而出,成为数百年来华夏大地的统治学派。

    现在,他们也有信心重新站起来。

    最终,孔颖达被说服了,或者说,孔颖达只被说服了一半。

    他会出面道歉,但道歉过后的事情,他不会在管了,而且此事过后,他便会返回衡水老家颐养天年,再也不问世事。

    “陛下,儒门之错,错在于目光短浅,错在于狂傲自大,错在于无法真正的认清自己的位置,一个找不到自身位置的人,走到今日这一步,也在预料之中。陛下对儒门的厚爱,小民万分感激,倘若不是陛下给儒门破了这盆冷水,怕是到现在,儒门还无法认清自己的位置。

    而陛下继位以来,便多次提起能者居之这句话,而在之前,儒门在没有那个能力的前提下,依旧幻想着往日的辉煌,忘记了本该属于他们的位置。

    小民要待天下儒生为陛下道一声谢,若不是陛下挽救儒门于水深火热之中,此刻的儒门,怕是早已不复存在。

    可陛下为了儒门,却无意间引发了另一个问题,为此,儒门深感愧疚,而对于此事,其实正是儒门最擅长的地方。

    所以,小民恳请陛下能够授权于儒门来辅佐朝廷解决这件事情!”于志宁站了出来,孔颖达已经做了他答应的事情,剩下的就是于志宁的事情了。

    于志宁不是个喜欢阿谀奉承的人,但是在这一刻,他又不得不奉承几句。

    虽然说的有些让人脸红,但若是仔细去想一想的话,又会发现这些话其实并不是单纯的奉承,而是确确实实的存在的。

    李元吉也在考虑,事实上早在几天前见到那封告全体同胞书的时候,他就在思考着一个问题。

    自己是不是真的错了?

    然而,现在李元吉有了答案。

    自己并没有错,打压儒门这一行为,并没有错,即便是放在现在,自己依旧还是要打压儒门。

    问题并没有出现在打压儒门这件事情上,而是在于自己对保留儒学的选择上。

    中庸,是一门好学问,但是用来辅佐治国,这门学问就不合适了,甚至还会反其道而行之。

    自己不是儒生,对儒门的了解也并不多。

    但自己也知道,儒门最大的优势,在于对思想的引导和控制。

    于志宁没有明说,但是前面的那封告同胞书,加上现在的这一番话,让李元吉明白了一个道理。

    大唐之所以有现在这种问题,原因就是出在自己对儒门的打压上了。

第五四四章:儒家的未来() 
    战略选对了,战术却选错了,最终终究是会出现问题的。

    现在问题已经出现了,不过好在出现的时机很好,出现的时间很早。

    一切还有挽救的机会。

    而更加庆幸的是,儒门中的两位重量级人物,勇敢的站了出来。

    于志宁的一番话,算是承认了儒门之前的一些失败,同样的,也给了李元吉一个台阶。

    所有人都很清楚,皇帝是神,皇帝是不会犯错的,就算真的犯了错,也必须要有人站出来背这个锅。

    而在此之前,李元吉已经站了出来,替天下苍生背了一口黑锅。

    作为神一般的存在,李元吉都能放下身段去下罪己诏,那么儒门还有什么还高傲的?

    难道他们真的就比皇帝还要重要吗?

    这世间就算没有儒门,只要皇帝发现了问题,最终还是会解决这个问题的,就算不需要儒门出面帮助,他们也可以解决。

    导致这一问题的发生,其根本原因在于,皇帝的态度,导致了下面的官员对儒术全面弃用。

    一但皇帝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就可以下令让下面的官员适当的注意下这方面。

    对于皇帝来说,人才是不存在问题的,大唐所有的官员,对于这方面都有些心得,这也是儒家这些年来的功绩。

    就算有些官员不是儒家培养出来的,可这么多年的时间,在这个大染缸里,也被熏陶上了一些儒家的气息。

    皇帝只需要一句话,便可以彻底解开官员身上的束缚,那么在通过几年的时间,这个问题自然而然的也就解决了。

    但是对于儒家来说却不是这样,正是因为这个问题有没有他们都会最终被解决,所以才会让他们感觉到急切的压迫感。

    错失了这个机会,接下来他们还会有这么好的机会吗?

    要想让儒家恢复到以往的繁荣盛况,现在来看是不可能了,而儒家唯一的出路,就是摆正自己的姿态,将自已放在与其他百家相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