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最佳闲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朕这就颁布诏书,令天下军民皆听你令!”李世民脸上突然露出了笑容,欣喜若狂道。

    “不必了,军权可给敬德,我只担负监军即可。”李元吉摇头道。

    李世民这番举动再次引起了自己的怀疑,幸福转变的太快,以至于自己根本没有时间去反应,李元吉下意识的认为这就是个坑,李世民绝对没安好心,所以下意识的拒绝。

    况且军权自己倒是想要,可没那个能力去指挥调度,一个监军就挺好的,随时与尉迟敬德待在一起,表面上是随时处于尉迟敬德的监视之中,可实际上却可以统揽全局,甚至是在此战之中树立自己的威名,从而一举打破当下这种局面。

    马车上,孤身一人的李世民奋力的抬起自己的左臂,可却发现依旧是毫无反应,右手狠狠的掐了下,更是连一丝丝的痛意也察觉不到。

    许久之后,神色颓废莫落的李世民低声喃喃道:‘难道这真是报应吗?’

第六十六章:齐王领军() 
诏书来的很快,当日天黑之前,来自东宫的诏书便被送抵齐王府。

    诏书有两份,一份是任命尉迟敬德为泾州道行军大总管,统帅全军抵御突厥,任命齐王李元吉为监军。

    监军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字面上的意思,监督全军,所代表的是皇帝,关于军中的任何状况,监军都有权直接向皇帝汇报,若是情况紧急,也有权直接做出处置,然后再汇报皇上。

    但是李元吉还接到了另外一份诏书,诏书中告诉他,李元吉可以在一切他认为合适的时间内,取代尉迟敬德,成为新的统帅,有权处置任何事情,在突厥正式撤军之前,李元吉可全权负责。

    这份诏书的意思就更简单了,李元吉不仅有监督全军的职责,还可以对尉迟敬德的指挥进行干预,甚至可以取代他,也包括了之后的谈判,这些都将由李元吉一个人来负责。

    这份信任,便是太上皇李渊身边的红人裴寂都从未享受过,而裴寂在李渊身边到底有多红?

    裴寂曾领军征讨宋金刚,因刚愎自用,导致大败而归,可李渊却并未迁怒于他,反而令事件冷淡一段时日之后,升任其为左仆射,司空等要职。

    但是与李元吉此刻肩膀上的信任,便是裴寂也无法相比。

    至此,民间与朝廷,完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反应。

    民间这是第一次正式的听说突厥人打了过来,朝廷虽然派了一位王爷前去迎战,可齐王被幽禁的事情民间可是也听说了,所以民间更多的还是担忧突厥人到底会打到哪里?长安到底守不守的住?

    而朝廷那边则是乱成了一锅粥,李世民给予李元吉的这份信任,瞬间在朝堂之上掀起了一阵巨大的风波。

    而原本的派系也隐隐有重新划分的趋势,齐王李元吉突然得到了权力,虽然明眼人都知道这可能不是什么好事,但依旧有不少人仍未死心,因为他们先前效忠的便是李建成与齐王,或者是李渊。

    关于玄武门的一些内幕,这些大臣们也并不知道,他们至今仍是认为齐王是按照计划前往的军中,阴差阳错的躲过了一劫。

    而李世民一派的大臣们,则是纷纷抱怨不已,暗暗埋汰李世民为何要重新选择李元吉?难道就不怕李元吉借此机会直接反了吗?

    而真正知道真相的人,只有区区数个,李世民,李元吉,长孙无忌,长孙皇后,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外加一个不明所以就被卷进来的马周。

    随着两份诏书的到来,齐王府也渐渐的热闹了起来,车队来来往往,车水马龙,门前停下一辆辆的马车,院中也更是布满了车辆。

    程知节,李勣,李靖,柴绍与段纶五人最为忙碌,不仅人来了,同时还各自带来了不少的钱财。

    程知节带来了三千贯,李勣带来了两千贯,李靖带来了两千五百贯,柴绍与段纶各带来了一千五百贯,不足五千贯的部分,则全部从齐王钱庄进行贷款,而贷款的本金以及利息,则从日后的分成中扣除。

    两位驸马爷只是留下了钱财便匆匆离去,接下来这里将与他们没有任何的关联,虽然这两人也能带兵打仗。

    段志玄的战败,为这些不可一世的李世民集团武将们带来了深深的刺激,段志玄地位不如他们这些国公,可段志玄的能力却丝毫不差,差就差在他的资历。

    而段志玄又是出了名的善打硬仗,曾追随屈突通打的李渊闻之头痛,甚至到了后面都要绕道离开。

    这么一位能打恶仗的将领战败身死疆场,怎能不为他们带来巨大的震撼?

    麾下猛将如云,战意傲然,可李元吉此刻却如何也高兴不起来。

    “长安城中兵力本就不多,段志玄带走了三千,除去长安必备的守军力量,暂时能够调用的兵力不足一万五千人,只能凑足一纯战斗军多一点的部队。(一军战斗人员12500人,满编20000人)”李靖隐隐担忧道,兵力不足,这是硬伤,稍有不慎,便会引来更加悲惨的后果。

    “我军虽骁勇善战,但一万五对二十万,便是除去非战斗兵力,突厥主力至少也在七万以上,这样悬殊的力量对比,想要获胜,可谓难上加难。”饶是心中不爽的长孙无忌,此刻也没有心思再去使坏,同样说出自己的担忧。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突厥人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对,怕个鸟?”同样不爽的还有程知节,不过他不爽的原因却是因为自家人的担忧,未战先怯,要是在战场上,完全可以斩了他们。

    “话虽这么说,可咱们现在却败不起,也不能再败了。”李勣摇头道。

    程知节就这个鸟样,说话什么的毫无头脑,给人一种愣头青的感觉,可你若真的信了他这幅天真无邪的嘴脸那也就真的离死不远了。

    程知节属于那种嘴上没毛,脑袋瓜却很细腻的人,真若是比起心机,就连长孙无忌也未能比的过他,李勣很清楚程知节的为人,所以也没有反驳,只是道明了他们自身的情况。

    “府库中还有多少兵器铠甲?”李元吉开口询问道。

    所有人皆是一愣,这才反应过来,李元吉才是此次反击的核心人物,虽然心中很难接受,可这就是事实。

    “约有五万左右!”房玄龄记得日前自己曾查阅过一次府库账簿,旋即说了出来。

    “五万……”眉头紧皱,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凑活一下的话,勉强够用。

    但先前的战略目的已经失败,这就使自己必须要重新制定一个新的战斗任务来完成这个战略目的,同时还要为考虑到大局,五万兵器铠甲,要完成一场惊天逆转,这就显的有些势单力薄。

    “殿下何不派人前去与突厥二可汗联络,倘若能够说服其和谈退兵,岂不最佳?”杜如晦建议道,这本就是李世民准备的举措。

    “如果你是突厥人,现在你还会答应吗?”李元吉直接反问道,“这一仗必须要打,不仅要打,还要打的漂亮,不仅要打的漂亮,还要令突厥人闻之丧胆,不敢再有南下之胆。”

    杜如晦暗暗摇了摇头,要兵没兵,要装备没装备,突厥人以兵临城下,怎么打?

    “敬德,从城中点三千兵士,五百陌刀兵,一千百步兵,一千五百骑兵,所有军士配战马一匹,携三日粮草,由你我二人亲率,前往北地与突厥人交锋。”李元吉想了下,最终还是决定用冒险一些的方法去打这一仗,而除了这个办法,似乎也没什么更好的办法,未等其他人反驳,便继续开口道:

    “宿国公,曹国公,由你二人率京中余下兵力,从城中征召百姓,组建四个军,穿盔带甲,训练队列,无需战斗力,但远处一看,必须要是精锐,你等就驻扎在泾水一线,距离可稍远一些,但必须要能一眼看到。”说完,将目光看向大唐战神李靖,他的这些安排全是历史上本来就有的,但那些兵力是不是临时拉来滥竽充数的暂且不知,不过自己没有选择。

    “药师!你率人前往北地……”

第六十七章:我们被齐王骗了() 
“不行,这个计划太过冒险,一旦被突厥人识破,大唐便危险了。”房玄龄猛的摇头反驳道。

    房玄龄并不是那种善于谋划战略的智慧型人物,房玄龄的主要特点在于他对地方上治理的长远目光。

    早年间,房玄龄追随李世民一同征战,虽也有提出过不少的建议,但这些建议大多数都是关于之后该如何管理,在战争中应该去避免哪些问题的发生,以免彻底摧毁一座城池。

    所以,每当唐军冲进城中之后,房玄龄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到各地官府抢夺户籍与地图册,只有掌握了这些,才更方便日后的管理,而这两样东西,都在之后为大唐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此次房玄龄依旧是站在这个立场,所以对于李元吉提出的这个极为冒险的计划,他只能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也并非李世民提出便可,李元吉提出便不行,两者提出的时间不同,前者失败还有弥补的时间,后者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那你说应当如何?”李元吉脸上有些不悦,这些文人就是喜欢啰嗦,事情都发展到这一步了,还想要用稳妥的办法去解决,可问题是,有稳妥的办法可用吗?

    “这……”房玄龄愕然一愣,他只是习惯性的去考虑这个问题,并没有想的太多,被李元吉这么一问,当场愣在那里。

    “此计可行,但对各方调度要求极为苛刻,特别是前两个,但凡有一步出错,便有可能让我们此番的努力化为泡影。”房谋杜断,可不仅仅只是说说那么简单,杜如晦只是在听完了李元吉的安排,便意识到了这一计的可行性,甚至是当下唯一的办法。

    但事实可没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办法虽有,可各方条件却很苛刻,这是杜如晦的担忧。

    “征召四军,训练队列,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