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最佳闲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选其一,集十府最优者加入其中,经选拔加入其中者,口分田曾为一倾,永业田曾为三十亩,朝廷每月支付士兵一定数量的钱财,并由朝廷全部支付其口粮等开销。而入选其内者,需常年居于军中训练,每年可有一月假期用于与家人团聚。如此,战时一军便可有一府善于各种环境下战斗的部队,对于统兵大将来说,也更容易做出战术选择。

    除此之外,伤者若不影响行动,便是丧失战力也无所谓,这些人可加入普通军府,充当这些军府的眼睛……”

    “就像你在渭水北打的那一仗那样?一旦敌军发现,立即转暗为明,迫使敌军丧失骑兵奔袭的优势,与我军纠结在一起?”李世民大为惊叹,有李元吉先前在渭水北打的那一仗打底,李世民顺着这道思维很轻易的便想通了其中的关键。

    伤兵在以往的命运只能是回家退役,然后交出府兵授田,然后混吃等死。

    但李元吉的这个提议却是将伤兵也利用到了极致,而且这么算下来,他们本来计算好的开销,也并没有多花多少,但取得的效果却是成倍的增加。

    一支千人规模善于夜战的部队,在一场战斗中能起到什么样的效果?答案显然易见,若是统帅得当,他们有可能让一个数万人的大营炸营。

    “是那样,也不是!”李元吉再次摇了摇头,李世民只说对了一半。“夜战与白日战斗不同,所以对这个军府的要求要更高,不要步兵,全部以轻骑兵为主,装备只配备弓箭与横刀。”

    “那样的军队,老夫只需两个军府便可将其全歼!”程知节再次冷哼一声,冷不丁的讽刺道。

    轻骑兵的主装备是弓箭,横刀,马槊这三样,如果只要弓箭与横刀,即便不要陌刀阵,两个军府也能轻而易举的将其收拾掉,上千杆长枪往地上一扎,你的骑兵根本冲不过来,天上箭雨纷飞,除了死以外,你还能咋滴?

    “错!倘若他们经过一个完整的训练,只需一个军府,本王可击溃至少三个军府的步兵,若只是两个军府,全歼也不过是早晚的事情而已。”李元吉微微一笑,唐人对于骑兵的思维还在于集群冲锋,以强大的冲击力去打破敌军的军阵,撕开一道口子,让敌军自乱阵脚,然后疯狂的杀戮。

    这种战术的确很爽,很震撼,很让人热血沸腾,但给自身带来的伤亡也很大,可以说,这是个两败俱伤的战术,在渭水北的时候,自己已经向他们展示过这种战术的劣势,但是很显然,在场的这些文武大臣们,显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李元吉饶有兴趣的挑逗道:“除非你是重甲步兵……”

第一零四章:摊上事了() 
重甲步兵很牛掰,牛掰到让人见了便想绕路的冲动。

    唐朝目前仅有一支重甲部队,但不是步兵,而是骑兵,也就是李世民手中的精锐部队,玄甲军。

    玄甲军是李世民一手带出来的,历次战争都为李世民带来了巨大的帮助,而往往玄甲军出现的地方,那里的敌人便会闻风丧胆,甚至弃阵而逃。

    李世民很清楚重甲部队在战场上所带来的影响力,而按照李元吉所说的,一支轻装骑兵部队,除非是拿出重甲部队去硬抗才能战胜,其余的部队上去也只能被人吊打,反正李世民是觉得有些不信。

    而以大唐现在的财力,便是砸锅卖铁,也不一定能凑出一万套重甲步兵的装备。

    李元吉的声音再次传来,将众人从思绪乱飞的思想中强拉了回来:“除非你是重甲步兵,但即便是重甲步兵,也仅仅只能是让这支军队束手无策而以,想打败这支军队,只有两个方法。”

    “什么方法?”李世民下意识问道,他很好奇这支部队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放火!让他们始终在安全距离以外。提升自身的装备,臣弟正计划下令研制一种射程远,威力大,且携带方便的新型弓,如果能够成功,在面对突厥骑兵的时候,只要我们兵力足够多,可以保证箭雨不间断,便是遇上冲锋的骑兵,我们的步兵也可以一步步的向前推进,彻底碾压敌军。”李元吉缓缓开口道,军队的强大,往往与装备离不开关系。

    唐军固然强大,唐军的装备也很强大,但在李元吉看来也依旧是问题重重,唯一值得庆幸的,也只有唐军的弓箭装备率超过了百分之百,也就是说,有人弓箭坏了,军中也有准备好的补充弓箭。

    “照你所说,岂不是只需升级装备即可?还花那么多钱训练那什么军队有什么鸟用?”侯君集也忍不住站出来讥讽道。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在实际运用中却是大为不同,夜间远程袭扰,让敌军不得安宁,日间主力进攻,结果会如何?本王就不用多说了吧?”李元吉一声冷笑,看也不看侯君集。

    这货太装逼了,跟人李靖学兵法,学到手以后竟然诬陷人家要造反,原因竟是李靖没有把他会的兵法全部交给侯君集,这也是个唐朝时期的另一个奇葩人物,没兴趣搭理这货,保不准哪天也给自己来个造反。

    李世民面色一紧,大家都是行伍之人,即便是文官,也是常年行走于军中。

    李元吉所说的战术,如果真的能够实施起来,对敌人绝对是毁灭性的打击,只要己方兵力足够多,任何敌军都不可能撑过三天的时间。

    而李世民也隐隐察觉到后背似乎已经被冷汗打湿,李元吉实在是太可怕了,如果他真有反意,仅凭现在展露出来的这一手,自己便不是他的对手。

    此刻李世民也不得不相信了日前李元吉与自己所说的那些话,也同样更加坚定了不杀李元吉的想法,但戒备还是要有,否则以李元吉的才能,自己若是放任不管,说不定哪天真的就反了,而到时候自己也只能束手就擒。

    紧接着,李世民遇到了一个新的问题。

    建议是李元吉提出来的,他们心中对这个提议了解的也很懵懂,只有将建立新军队的任务交给李元吉,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出最大的效果,李世民急于反击突厥,所以时间是绝对不能耽误的。

    可将军队交给李元吉去负责训练,李世民又很不放心,甚至寝食难安。

    “此法虽强,可却未免有些纸上谈兵,军国大事,岂能马虎?臣恳请陛下于军中挑选千人,于长安城外划分营地,交由齐王殿下亲训,成军之日,便在校场检验,倘若真如齐王殿下所言那般,便可全国推广。”心中冷哼一声,长孙无忌站出来提议道。

    训俺训的跟条狗似的,到头来你不还是得仰仗着俺?长孙无忌知道李世民的担忧,也知道该如何化解李世民的担忧,所以他站了出来,说出了自己的建议。

    听闻长孙无忌的提议,李世民心中大喜。

    此策甚好,从长安禁军中挑选出千人交给李元吉训练,并派出一员大将全程参与,若这支军队真如李元吉所说那样,自己派去的大将也已经学会了如何去训练,到时候便可将李元吉踢出局外,推广全国的任务交给自己的心腹,军权依旧在自己掌控之中。

    李世民看了眼在场的众人,武将中最适合的人选是秦琼,但秦琼身体已经不行了,这项任务难以保证。

    李靖也是个不错的人选,善以出奇策而制胜,但玄武门之变这货竟然保持中立,不肯帮助自己,李世民虽然爱才,但也心怀嫉恨,这种人按理说是最合适的人选,以后也不会做出背叛自己的举动,但李世民就是很不爽李靖。

    至于程知节那个‘大智若愚’的家伙,这种事显然是不会干的。

    刘师立倒是个不错的选择,但这货与李艺关系密切,最近李世民正想杀李艺呢,所以也不能选。

    其他人要么有安排,要么就是不合适,一时间在人选上面,李世民还真觉得挺为难。

    “此事便交与你负责,长安禁军任你挑选,朕派程知节与侯君集二人从旁辅佐,若有人不服,可命二人斩之,无需汇报。”想来想去,还是觉得这两个家伙比较合适,但这么明目张胆的不信任李元吉,至少在面子上也要说得过去不是?

    “那费用问题……?”李元吉露出一副难为情的表情。

    太平坊那三千军队的费用自己出了,原因是帮自己做实验,这一千军队的训练费用可不能再自己出了,会赔的连裤衩也不剩的,况且那又不是自己的兵,没道理啊。

    “你呀你……”李世民气的直接乐了起来,指着李元吉一通乱点,“这一千人的费用由朕付了,另外这秘方朕也要了,这钱呢,短时间内朕是拿不出来的,朕给你两个选择,从水泥作坊日后的税目上扣除,或者朕再给你二十座山。”

    “能换个不?”李元吉恨不能紧捂小脸,老子五十座山头都还没拿回来呢,又想给山?作坊是大家的,凭什么要俺出钱去购买?这买卖不划算,太不划算了。

    李世民微皱眉头,生怕李元吉提出什么让自己为难的条件,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也不好不给李元吉开口的机会,只得无奈问道:“你想要什么?”

    “臣弟有个新的想法,不过这个想法跟朝廷没有关系,所以想在长安周边搞个百倾耕地用于试验……”千万别拒绝啊,漫天要价,坐地还钱知道不?李元吉心中暗暗嘀咕着。

第一零五章:侯君集的挑衅() 
好说歹说,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子,兄弟二人上演了一场贩夫走卒之争,最终以三十倾土地的价格成交。

    一倾为百亩,三十倾即三千亩,在长安地区,可没这么大片区域的耕地给李元吉,而且这年头连在一起的地,要比分散开的地更值钱。

    “啧啧,花费数百贯,却换回三十倾耕地,这笔买卖挺划算的,像是你齐王的风格。”人群散去,接下来各自有着各自的忙活,就剩下尉迟敬德与李元吉两个闲人,继续坐在大殿上,尉迟敬德颇感无奈的感叹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