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校尉。”将士们大喜,有的一屁股坐在地上,有的人干脆找了块大石板躺在上面舒服的哼着家乡小曲。
“刘三郞,你说咱们从多伐岳城出发后到底赶了多少里路?”
张小五无力的躺在草地上,寻问躺在身旁的同乡好友。
刘三郞给自己瓘了一口水清了清嗓子,“俺都记不清了,咱穿越室韦十七部之地,每部之间距离短者两三百里,长者六七百里,咱少说走了七八千里地了。”
“那他娘的不是快万里了吗?”张小五愕然:“俺前半辈子加起来走的路都没走这么远。”
“按原计划,咱跟本不需要走这么远,只需沿黑水顺流而下至入海口与其他两路探险队汇合即可。都是龙校尉……”刘三郞心中颇有怨气愤愤道。
张小五看了看其他人,见没人注意到他俩时悄声道:“小声点,这要是让别人听见了告知龙校尉,小心给你下绊子。”
“哼”刘三郞愤愤然不甘的闭上了嘴,背坐在刘三郞两人身后不远的张孝云恰巧听的一清二楚,摇了摇头心里叹道:人心不齐了啊,再这么走下去见不到尽头,这队伍恐怕就得生乱了。
休息了一会儿的将士们找了些干柴火准备生火做饭,可从仅剩下来的三十几匹马背上取下干粮袋发现,他们所剩的干粮不多了。
干粮不多的消息迅速传遍全队将士,一个个急忙从地上爬起来跑去看干粮袋。
看着不多的干粮,将士们情绪极其低落,望着周围茫茫群山,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一路走来数百里,连个室韦小部落都没有,在这荒野断了粮,全队非得饿死不可。
将士们对前景的担忧和不满越发高涨,议论纷纷,不少人指桑骂槐,矛头直指龙治。
原本他们早在两月前就该顺黑水而下至入海口与右、中路探险队汇合。
可当他们行至结雅河与黑水交汇处,身为北进探险队副总管,左路领队的龙治却要坚持前往大室韦部,争取一次北上探险将室韦诸部地域探查清晰,再东至入海,沿海岸南下。
可北室韦部分布在黑水以北的广大地域,比黑水以南室韦诸部所据之地还要广袤,人烟更为稀少。
哪怕同为室韦居住于黑水与结雅河之间的落坦部都不清楚大室韦部情况,只道沿结雅河北上就可到达。
龙治的毅然坚决北上大室韦,行程近千里,历尽艰辛,路上为了节省本就不多的干粮,不得不杀马充饥才抵达大室韦部。
大室韦部占据的地域虽然广袤,但人口稀少的可怜,又是渔猎民族,除了些干货根本没有足够的粮食交换给左路探险队。
结束大室韦部之行,一部分将士们并不赞成龙治提出的东进到海的计划,提议按原路返回。可回去近千里路让不少将士担忧。原一百多匹的马只剩三十来匹,即使杀马充饥也未必能走到黑水。
左路探险队两方意见相持不下时,龙治交好的大室韦部首领指明,向东走,翻过一片山梁有一条河,顺河而下可到达兀的改人聚居地,可向他们交换食物,且那离海不远了。
将士们才大部分同意按龙治的计划朝东入海,再沿海岸返回安东。
可离开大室韦部一路走来,目光所及不是远在数十上百里远的茫茫群山就是一望无际的荒野,一个人影都看不到,荒凉的景像令人心碎。
交换来的吃食也在离开大室韦部这几日内消耗的差不多了,别说海岸,连那个大室韦部首领所说的兀的改人聚居地都没影。
怨气冲天的将士们令几个忠于龙治的军官急急忙忙跑去禀报。
“校尉,咱们快断粮了,将士们心有怨气,如果再看不到希望,属下恐……”
“吾以知晓。”
龙治挥了下手示意他们离开,来到张孝云身前寻问道:“道长,你觉得我们还可能活着回去吗?”
岭北之地,华夏从未有人涉足,龙治率队踏上这里可谓前无古人的开创之举。
可毕竟华夏从始至今就龙治到达这里,没有前人的史料可依,仅从一些听父辈讲述的室韦人口中得知这一带情况极其不靠谱。
龙治自己都害怕他们此次恐怕走不出这蛮荒大地了,也许大室韦部首领所说的兀的改人聚居的海岸一带实际上离大室韦部有上千里之遥也说不定。
“在困境中总得要有希望,诺没了希望,我们还真走不出这里。”张孝云一挥手中的拂尘说道。
“可如何给将士们希望?”
“龙校尉可知曹操望梅止渴的典故?”
“这?”龙治脸色尴尬,自己就一普通府兵家庭出身,少时虽读了点书可并不多,历史上的典故更是很少涉及。
张孝云见此呵呵一笑,讲解了下望梅止渴的典故。
“道长是说咱学曹操?”
“即以领会,何必明说?”
龙治心中配服修道之人的明智,拱手对张孝云三拜,谢道:“多谢道长指点。”
由于干粮不足了,将士们只吃了个半饱,人人一脸忧愁、愤懑的神色,垂头丧气无精打彩的向东走着。
在蛮荒之中走了几千里路,原本衣着光鲜亮丽的探险队将士,除了军官还有一身不太破烂的衣甲外,普通士兵身上那一身玄甲早以经拿来和室韦人换了吃食。
眼下大部分士卒身上就了裹一身兽皮,穿的就根室韦野人一般无二,毫无精气神。
龙治看着这一切,心道诺不想办法,恐怕粮断之时就是探险队奔溃之时。那时,这支一路团结行进数千里的队伍恐将要发生惨绝人寰之事了。
龙治可不想目睹他的部下像龙朔年间追击铁勒诸部的郑仁泰部在返回时没了粮食,部下间饿得相互厮杀吞食的惨剧。
找来两名亲信,龙治将他们派出去探路,过个一两天回来禀报说再走个三四天就能到达兀的改人聚居地,就如张道长所讲的曹操望梅止渴一般激励士卒前进。
两天后,探险队将士们对粮食快见底越发不满时,龙治先前派出去的两名哨骑回来谎报称沿着小河再走三天路程就能到达兀的改人聚居地,可以从他们那交换食物。
不明真相的将士们大喜过望,即使没吃饱走起路来也是虎虎生风,巴不得三天路程用一天赶到。
龙治见此不但没高兴,反而忧心忡忡。谎言要是破了非得被愤怒又断粮的部下们撕成碎片,他这百十斤肉还会成部下们活下去的食物。
当左路探险队将士们忍饥挨饿三天后,龙治和禀假消息的两名亲信忐忑不安中,意外出现了。
探险队碰见了一支刚打猎回来,与室韦人打扮一般无二的当地人。
两方人马就这么奇怪的对视打量对方。
相比起土人对探险队将士的好奇,探险队将士们无疑兴奋多了,这是他们半月来第一次见到当地人,意味着目的地快到了,他们的苦难也快结束了。
当龙治操着蹩脚的大室韦话与对方交谈时,对方居然听懂了,并回复,他们确实是生活在这条小河入海口附近的兀的改人。
当龙治将对方的回复翻译过来时,探险队将士兴奋的突然仰头高呼起来,吼叫声在河两岸山谷中久久回荡不息。
第190章 台湾、琉球都督府建制()
七月间,李煜接连收到部下们送来的惊喜。
先是下令驻守星州岛的赤凤卫攻占的对马岛竟是倭国的领土,这回让李煜都不好收场了,这事肯定会被倭国遣唐使捅到朝中去不可。
后是遣薛茂勋率混沌卫出征琉球,结果传回来的捷报却是,琉球在今年初就以被去年末东南海探险队留守冲绳岛,以叔孙康为首的五十一人所征服。
薛茂勋等混沌卫将士自觉无战功愧对李煜的赐土,便私自决议出征台湾,现以占据台湾北部的基隆湾和台北盆地。在基隆湾筑成基隆城,基隆河边筑台山城。
关于基隆河中上游金矿一事,薛茂勋自不敢隐瞒,如实上报。
留守琉球负责编户为民,丈量土地的混沌卫司马谢廷也以上书奏明关于琉球化夷为夏,州县设置的相关情况。
其中,谢廷考察琉球各岛和岛夷分布情况后,做出在琉球各岛设一州五县的行政建治。
做为主岛的冲绳岛南北各设天顺县(那霸)、归仁县(名护),石垣岛设石垣县,宫古岛设宫古县,奄美岛设龙乡县(奄美市)。天顺县以筑城二…治所天顺城和灵宫城,其余各县的县城则在选址修建中。
关于琉球群岛设州的州名,谢廷则奏请李煜赐名。
“该取个啥名才配呢?”李煜捏着下巴想道,琉球群岛在后世怎么说也是一处风景名胜的岛群,行政建制名怎么也得取好听点。
李煜为取好名自言自语惊动了一旁正拿着《山海经》看的津津有味的杨诗雁,一双凤目看着深思的李煜,细细的柳眉微皱。
李淳风仙逝,李采灵收到李煜送去其祖父遗留给她的信后,心痛下挥泪辞别杨诗雁,奔回巴蜀老家阆中奔丧。
李采灵走后,没姐妹陪伴的杨诗雁也失了采东珠的兴趣,把采东珠之事丢给成立的东珠商行就回了平壤,每天无事就赖在李煜身边。
“四郞,取个名何必太过麻烦。古人以在书中给后人留下了那么多好听的名字,从中摘抄一个不就行了吗?”杨诗雁抿了一口清茶,恬静红润的脸旁嫣然笑道,说着还晃了晃手里的《山海经》。
“雁娘,你的意思是从《山海经》里选地名?”
“正是。”
杨诗雁离开坐榻,凑到李煜身边,一袭香风迎面而来,李煜深吸一口气颇有点陶醉的神色。
杨诗雁嘴角微翘,内心有点小得意,将手中的《山海经》翻到《海外经》篇放在李煜面前,指着书上所列一大串国名说道:“瞧,四郞,这书里所列的海外国名够你挑一个好听的名字了吧!琉球也是海外,两者正好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