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北大唐帝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来抢功的。”

    听了一番李文柏的分析,秦景倩差点笑出声,与黑齿常之相处这段时间,可没看出他有讨好媚上之能。

    ……

    查看了各卫军的军容军姿,黑齿常之又令各将各回本军,在校场上演习战阵,又不断跟据战场可能的情况下达各卫军临敌时阵形变化。挥动旗帜指挥各军,鸣鼓而进,检阅各卫军能否在鼓、旗指示下进攻或有序后撤,军中各兵种在战阵时相互配合的情况。

    总体来看,各卫军的训练确实达到强军的标准,唯一不足的就是各卫军的实战经历太少,有四分之一的兵马甚至没上过战场,面对新罗百战之师,黑齿常之认为当以谨慎为先。

    一支真正的强军除了有严格的训练和军纪外,还得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否则未见识过战场血腥的新兵,训练的再好心理素质也未必过关,战事稍有不利,就可能因士兵的心理脆弱承受不住血战而崩溃,致使全军大败。

    在征战时,一直为领军将领所顾忌的就是士兵承受不住战场死伤,精神高度紧张,最终导致营啸而全军溃散。

    检阅完诸军的黑齿常之再次召集诸将,开始根据得来的情报下达作战计划。

    据哨骑来报,金元述率军以经占领了唐军主动放弃的边境城池,目前正屯兵于礼成江西岸的多谷、海谷一线,不断派遣斥候西入,打探前往汉城沿途的山川地貌、唐军军情。

    汉城虽处一片广阔肥沃的河流冲积平原上,但四周的地形属于半封闭状态,除北部有一条山海相间的低矮狭窄丘陵通向平壤所在浿水沿岸平原外,四周不是临海就是群山环绕。

    故通往汉城的道路只有东、南两条道,一条道是从多谷城西进,通过内陆崎岖山岭直达汉城,此路最近。另一条就是从海谷城向西出方,沿海岸平原抵达汉城所在的载宁平原南部的几个山口,翻过这片隔断载宁平原与沿岸之间的东西向山脉,就可兵临汉城。

    因此,黑齿常之决定派遣李尚旦、刘仕江所率的白虎卫和飞虎军前往镇守通向载宁平原的南部几处山口。高崇德所率朱雀卫在通往汉城的东路丘陵地带择有利地形固守。自己则率北海铁骑左右卫、天狮军坐镇汉城,再根据新罗进军情况前往迎战。

    此时的金元述除留下两万大军仍镇守新罗北境各要城外,亲率八万精兵西时,占领唐军主动放弃的阿押珍、牛岺、冬比、多谷、海谷几座大城。大军分作南北两路屯驻于礼成江西岸的多谷、海谷城。

    “眼下唐人畏我如虎,我军则士气高涨、战意激昂,正是一血前耻之时。”

    金元述志得意满的叫嚣道:“我军当乘此天赐良机,一举拿下汉城,再下平壤,进取辽东。待为大王尽取高句丽旧地之时,就是我新罗称雄天下之时。”

    仗中一众新罗将领为金元述气吞山河之势的豪气所打动,人人自信满满,相信此战必将一举打败唐军,乘胜追击将唐国势力赶出高句丽旧地,为新罗的霸业打下坚实的根基。

第291章 唐新战争一() 
考虑到通往汉城仅有两条道,没海岸西进的南道虽平旦开阔,易于大军通行,但进入载宁平原处却被一道山脉所阻,可通行的几个山口易常险要,极易被唐军凭险扼守。北道虽然一路都是丘陵地带,但只要翻越多谷城西十多里外的险峻山梁,再往西的丘陵地带地形趋于平缓,并无可扼阻新罗军西进的险要地形,反而成了金元述最佳的进军路线。

    金元述能对通往汉城的沿途地形如此了解,这还多亏了他在出征前就从新罗王扶持的报德国安舜那征调的三千兵马,其中过半人是汉城一带居民,对沿途地形了如指掌。

    为了攻取汉城,更为了迷惑驻守汉城的唐军,金元述决定兵分两路进军。以现驻守海谷城中的两万大军为偏师,从南路进攻汉城,吸引汉城守军,自己则亲率余下六万大军从北路直逼汉城。

    无论汉城的唐军会不会分兵御守,金元述手中的兵力都处于优势地位,在唐军增援前拿下汉城并不是太困难。

    南路虽是偏师,但金元述特从军中挑选两年前在进攻百济中立下大功的品日、文忠二将为正副,统军前行。北路方面则以骁将众臣、义官为先锋,统兵一万开道。

    从多谷至汉城,北路大概一百四十里,新罗军急行军下要三日可达汉城,慢一点则四日可达。南路海谷城两日路程就可达载宁平原南部的山口,诺唐军未在此驻守兵力,新罗军穿过山口就可进入一马平川的载宁平原。

    届时,两路军会和于汉城下,在平原地带展开激战,正好发挥新罗军人多势众的优势。

    绵延十里的新罗军大队人马通过多谷城西十数里外的险峻山谷,金元述笑指山谷两侧的茫茫群山,戏称:“唐军诺是在此筑一道关卡,驻守三四千人马,我军要想安然通过,竟将付出惨重代价。现在看来,安东唐军无将啊,如此险要之地竟不懂遣兵筑关扼守,实乃我新罗之大喜。”

    “诺非金将军在朝中向大王谏言主战,我等今日哪有机会看清唐军虚实?”善于逢迎拍马的将领不忘借此好机拍下金元述的马屁。

    其他新罗诸将闻金元述所言,各个喜形于色,对安东唐军情况颇有兴致的议论起来。

    “据我所知,唐军中名将大多老故,名将渐缺,就连灭高句丽的薛仁贵两年前征吐蕃战败被贬,至于李谨行、高侃之流,早被唐国皇帝调去西北防备吐蕃了。这安东的唐军啊,都是些无甚名气的将领镇守,可谓一年不如一年。”

    “听说,守安东的唐军诸将都是唐燕王这几年提拔的一些权贵子弟和他府中侍卫亲信,看来这些人也就打打高句丽那些乌合之众有点能耐。”

    ……

    高崇德率领朱雀卫离开汉城朝东,准备在通往汉城的东路寻有利地形扎营驻守。可沿路来发现大道两旁虽是起伏的丘陵,但起伏的坡度不大,构不成险要地带,高崇德决定继续前进寻找地形险要的位置筑起营垒。

    “报,将军。”派出去的哨骑纵马奔来,神色慌张的禀道:“二十里外发现上万的新罗军正朝我方而来,预计骑兵有三千之众。”

    朱雀卫诸将校一听慌了神,他们仅有三千兵马,又不占地利,何以抵御新罗军等待汉城驻军来援。

    “将军,周围数里都是低矮的丘陵,不利于我军立下营垒阻击新罗军,还请将军速做明断。”

    “新罗军万人,骑兵都有三千,眼前的丘陵跟平原没太大区别,诺是与新罗军击战,我军胜算不大,建议将军在我军与新罗军还相隔二十里,赶紧撤退。”

    诸将校个个一脸忧色,高崇德一时举旗不定,本意是来寻有利地形阻击可能到来的新罗军,待黑齿将军率北海铁骑前来截击。可险峻地形没找到,新罗军却快到眼前了。

    “快看,是新罗哨骑。”

    诸将校闻声朝东边的小山丘望去,八名新罗哨骑出现在山丘上观望朱雀卫。

    “高湛,你去把这伙新罗哨骑留下。”

    “喏。”

    高崇德的亲卫高湛领命后,带着十五名骑兵纵马朝新罗哨骑奔去,新罗哨骑一瞧不好,调转马头就朝来路逃去。

    高湛追了五里路也没能追上,靠一手精湛的箭术射死了六名新罗哨骑,另两人还是让他们给跑了。

    无有利地形下,新罗军又人多势众,迎战必对几不利,高崇德最终决定先行撤回汉城。

    与此同时,载宁平原南部最利于数万大军通行的山谷却喊杀镇天,数之不尽的新罗军冒着如飞蝗的箭矢前仆后继猛攻立营垒于卡在山谷左侧的半山腰处的唐军。不断的有人中箭惨嚎中倒在地上,成为同伴往山上冲的踏脚石,使一片原本草丛茂密青青如野的山坡逐渐变成一处鲜血横流的修罗地狱。

    山坡下,新罗大将品日、文忠瞧着对山坡上的攻势屡次被唐军打退,阵亡的士卒尸体一个接一个的顺着山坡滚到山脚下,堆起一座尸体铺就的缓坡,一股股在阳光下闪烁着妖艳红色的血水顺势流进低洼地,逐渐汇聚起一潭潭血浆。

    再次打退了一波新罗军的进攻,李尚旦执刀而立,笑道:“新罗军还真是执着,攻了一天,伤亡估计都上千人也不准备休息一下。”

    “将军,新罗人都是死心眼,估计是不耗光他们的兵力就不会罢休。”

    “毕竟新罗人兵力多嘛,足足两万人马朝咱们杀来。”

    “幸好这条山谷两侧的山脉险峻,不然我军还真无法抵挡两万新罗军。”

    “你应该替新罗人感到庆幸,黑齿小儿夺了某的指挥权,导致某麾下仅有白虎卫可用。不然,本将率汉城万余兵马非在此将其全歼不可。”李尚旦虽是一脸平淡的说道,但话语中满满的怨气。

    “将军所言有理,要是殿下委任将军担任此次大军先锋,此刻早以立下首战大捷了,哪像那个百济蛮夷,就会龟缩在高大汉城中等待殿下的大军到来。”

    “就是,待殿下率军至汉城时,我等定为将军向殿下请命。”

    白虎卫一众将校义愤填膺囔囔道,誓要为自家郞将讨回公道。

    李尚旦摆了摆手,“算了,黑齿常之任先锋是殿下的意思,你们跑到殿下面前说此番话,不仅让殿下没面子,还给人说咱们白虎卫不服上令,导致将帅不和有误军机的口实。”

第292章 唐新战争二() 
新罗南路军猛攻李尚旦驻守于半山腰的营垒一日不克,伤亡两千余,顿足于山谷而不得进。

    新罗军主帅品日遣人去探此谷右侧,在山林间另一条可通行的山谷情况如何,结果斥候一进入山谷就被埋伏于山林间的唐军射死。

    刘仕江率领飞虎军正好镇守于此,同样在山谷最狭窄地带的半山腰处立下营垒。因此谷本身就比李尚旦防守的山谷更为狭窄,两侧山岭更为陡峭,从唐军营垒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