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同样希望做出大展宏图的北海道开拓使袁佐一商议,决定武力开拓石狩县的辖地,争取早日将整个北海道岛纳入王化之地。
石狩县有军士四百人,囚徒三千八百五十三人,九成为青壮,多为不法份子和贪官污吏,本身就不是什么善人。
王虎未来时,袁佐一商人出身,虽海上打拼十数年,可也非战场上的撕杀汉,没有镇的住囚徒的虎狼之气。一直不敢放心使用那些囚徒,以免失控,以至石狩县的开拓进度极为缓慢。
一身杀气、不怒自威的王虎到来,一番虎威下来把那群囚徒镇的服服贴贴的,无人敢炸刺。
王虎把这些囚徒们按军队的组织模式组编成一支团结兵进行训练,用以征剿当地毛人,拓展辖地。
短短五个月,王虎领军出石狩县,凭凭攻伐周围山林里的毛人部落,破村灭寨五十余,奴隶抓了三千多。强制那些没有被抓为奴隶的毛人村落每月到石狩县上贡,贡品主要为名贵的毛皮和灵芝、山参等药材,并提供青壮服劳役。
对毛人的抓捕奴役,使方圆百里的毛人不堪王虎的压榨,相互联络共同抗击华人,才有了今日一战。
虽然激起毛人的反抗,但对于深处蛮荒人力短缺的石狩县来说,仍是利大于弊。
有了这些被抓来的奴隶和征来的毛人劳役,以石狩县为中心,足足开垦出十二万亩的土地。虽然开垦时以过了春耕,但明年耕种后无疑将获得大丰收。
开荒时砍伐成片的原始森林,很多杉木、松木的树龄都在数百年甚至千年以上,树干笔直粗大,十几丈高。
做为蛟龙海航出身,现担任北海道开拓使、石狩县令的袁佐慧眼识珠。在他眼里,这些木材可都是上好的船材岂可浪费。令人将砍伐的大木收集起来阴干,足足存储了万根。袁佐打算向殿下请奏,调派些船匠,明年在石狩县建立一座造船坊。
北海道虽大,却有一个让人糟心的地形,平原之间被险峻山脉分割成一个个孤立的地理模块。诺没有船从海上前往,那开拓岛的其它地区就需要翻山越岭,岛上毛人的存在危险不说,也不利于两地的联络。
今日一战,是华人在北海道立足以来,与毛人发生的最大规模战役。是不堪华人奴役的石狩平原与上川谷地中的毛人部落的联合,奈何却遭到得知消息的王虎率军千余三日急行军两百余里,于后世上川谷地中的旭川河滩处将其歼灭。
此战的胜利标志着王虎彻底拿下上川谷地,石狩平原与上川谷地中的毛人部落元气大伤,再也没有了反抗的实力。
战场尚未清理,王虎战后高兴之余发现此地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水草丰美之地。四周虽群山环饶,但中间的谷地却地形平坦开阔,登高远望,面积还不可小觑。河流虽以结冰,覆盖上厚厚的积雪,但平坦纵横交错的河道仍清晰可见,从谷中各处西来的大小河流交汇于出谷的谷口,形成了纵贯石狩平原的石狩河。
刨开积雪,王虎抓起一把泥土捏了捏,蓬松的土壤捏在手里犹如要捏出油来,一刀插进土里,直接没入刀柄,土层的深厚令王虎眼前一亮。
判断土壤的肥沃就看其蓬松度、所含水份、土层的深厚和地上生长的植被是否繁盛。
四点上川谷地无疑均达标,王虎喜上加喜,不由感叹:“要是老家有如此肥沃的土壤,咱也不至于穷得去当兵拼命。”
说来还真是奇怪,在大唐,那些官僚士绅们对海外之地的看法无非是充满毒虫蚁兽不能耕种、环境恶劣的蛮荒,总之就是比之中原差远了。
可到北海道几月来,王虎发现除了冬季比中原寒冷些,其它条件不说不比中原差,甚至可以说比中原更为优越。如石狩县的土壤,比之关中,那真是肥沃了不知多少倍。今年种下的小麦亩产五百多斤,比之关中良田多了四成。除了野兽丰富外,所谓的毒虫更难踪迹……
王虎不知,北海道处于北温带气候内,四季分明,冬季这杆大杀气令毒物难以生存,适于人类的生存繁衍。
再加上北海道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带,岛上拥有众多的火山,虽然大部分成了死火山,但上古的火山喷发带来肥沃的火山灰,越是靠近曾经的火山土壤越是肥沃。
诺是他到南洋走一遭,估计就对官绅们对海外之地的看法信以为真了。
第345章 蛮荒中的文明二()
面对上川谷地百里沃野,王虎真忍不下心留待以后开垦,心里琢磨着留下多少人在此筑城屯垦。
召集部将开会,王虎在会上做出接下来必须对那些参与反叛的毛人村落予以镇反,该杀的杀,该抓为奴隶的抓。
“此处乃石狩河的上游,虽是群山环饶的谷地,却是一片沃野,诺是将其开垦出来,倒不失为一处良田万亩的宝地。”
王虎将心中的想法娓娓道来,诸将听在心里,大致猜到自家主将想在此地垦荒。眼下正值北海道寒冷的冬季,冒雪奔袭两百余里来此打仗,诸将心中本就不太乐意,对于垦荒一事,就更不情愿了。
诸将眼观鼻,鼻观心,一幅不上心的样子,就王虎一个人在那自说自话。
王虎顿时有些气恼,拍着桌子吼道:“除一营兵马清剿毛人村落外,所有人都给某留在此处将城池筑起来,垦出一千亩地才能返回石狩县。”
大雪天的住在帐篷里,在雪地里筑城垦荒,诸将颇为不乐意,但看到王虎那一幅要杀人的凶样,诸将心中再不乐意也只能照办。
好在王虎也没要求在此地筑一座占地方圆一里的县城,只需以土木筑成一座高1。5丈,可驻兵五百的土堡就行。
开荒也只需以土堡为中心,将四周一千亩地上的植被砍伐掉就行了,至于将土地翻耕,还是来年春季再弄吧。
抓有一千多俘虏可用,筑好土堡垦出一千亩地也就耗费十来天。
至于留守人员,王虎心知这帮杀才没人愿意主动留下来为己分忧的,也懒得寻问他们的意见,直接指任打仗勇猛,为人颇为老实的水阳带五百人留驻此地,继续垦荒。
水阳苦着一张脸只得领命,但想到土堡刚筑成,堡内用圆木搭建的房屋御寒有些差,只得向王虎请道:“还请将军为我们多留些御寒衣物和够三月的粮草。”
王虎想也没想就答应:“没问题,从毛人那缴获的毛皮足够多,给你们每人留三套,粮草除了军中拨一些外,从毛人那缴获的干肉之类的吃食全留给你们。”
好吧,水阳认了,那些毛皮大部分是从死人身上扒下来的,听着就晦气。
待大军即将离去时,水阳才发现现土堡尚未取名,急追着王虎给取个名。
王虎肚里就没几两墨水,想取个好名搜肠刮肚就没想到一个字,只得转身求助队伍里唯一出身不出,乃卑沙城刺史之子的柏水衡。
柏水衡观土堡筑于谷地五条河流交汇之处,又恰逢艳阳从东部群山之颠冉冉升起,金色的阳光印射在冰封的河川上构成一幅心旷神怡的冬日雪景。
“旭日始旦,普照河川。不如称之为旭川堡,王使君意下如何?”
王虎职衔为北海道开拓副使,故称刺史一般称其为使君。
旭川二字道尽此情此景,王虎连忙点头,表示此名甚佳,感叹,还是肚里有墨水的人利害。
王虎率军离开旭川堡沿石狩河南归,南去百里,发现旭川堡与石狩县之间相隔两百三十余里,联系极为不方便。旭川堡诺有事,石狩县难以知晓。
遂决定在石狩河与空知河交汇处,当地毛人对此地的称呼音译而成泷川建堡驻军垦荒,定名为泷川堡,驻军五百。
待王虎率军返回石狩县时,身边仅剩三百余人,并五百抓获的毛人奴隶,加人月余的劳累,人人脸上皆是疲惫之色。
袁佐出城迎接,见出战前一千三百余众的大军仅回三百余人,人皆满目憔悴的神色,惊呼:“王使君,此战莫非大败而归?”
随袁佐出城的石狩县军民满是惊骇的神色在王虎等人身上猛瞧,诺真是大败而回,城中军力就损失三分之一,实力大损下面对毛人的疯狂反扑,石狩县必危。
“哈哈哈……袁使军这是瞧不起王某吗?区区毛夷即使万众,某麾下千人照可破之。”
王虎大笑之中带着一丝对袁佐轻瞧他的不满。
袁佐语顿,想起毛人五短身材,连铁器都没有,典型的战五渣,大败王虎率领的千余兵马貌似不太可能。
反应过来的袁佐哈哈一笑:“袁某人唐突了,不知王使君将不见回来的千人作何安排了?”
王虎面色略有不满的哼道:“某见石狩河上游谷地土壤肥沃,沃野百里,当地毛人经此大败再无反抗之力。某于其地筑旭川堡留兵五百镇守,回路突觉两地相隔太远,于石狩河上游百里处筑泷川堡,再留兵五百……”
袁佐表情略显尴尬的恭喜道:“王使君不溃是殿下座下的大将,月余为国拓地数百里,实乃殿下之喜,大唐之喜。”
袁佐昧着良心恭维道,心里却是对王虎老大不满。别看在北海道他是正使,王虎只是个被贬的败军之将来此担任副使。可在燕王麾下,王虎不论资历还是地位,均可秒他八条街。人家可是正牌的燕王府家将出身,比起他这个半途招来的落魄商人强多了。
唯一可以自傲的是,好歹自家是江左大族出身,虽是以落魄到连一些富贵的寒门都不如的陈郡袁氏。
王虎越过袁佐大步进城,袁佐心里冷哼一声,只得追上去。虽为其上司,碍于与燕王殿下的亲疏关系,却不得不平等待之,有时干脆被王虎压了一头,着实让人苦闷。
入城王虎发现城中多了些生疏的面孔,寻问追上来的袁佐道:“袁使君,是不是殿下今年秋往北海道运送囚徒的船队到了?”
袁佐晦气道:“船队根本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