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矶穑樟粝缕奈脑沟能岸辔杂谒幼爬铎闲劢〉谋秤啊
李煜来到书房之时,做为南洋探险队的总管与副总管张钦与于鸿,还有做为探险队测绘组组长的小道士王海崇、两个船长早以等待多时。
南洋探险队是去年秋季南下南洋,今年秋初在东南季风结束前返回出发地都里镇。
按计划他们顺台湾岛、吕宋岛海岸南下,再转向西南航向婆罗洲北海岸至后世的马六甲海峡两岸。如有条件可自行安排沿苏门达腊岛北海岸航向东南的爪洼岛再北返探索苏拉威西岛和菲律宾群岛的东海岸。
李煜回到平壤这几日大致看过了他们的探险报告,对于南洋探险队的探险经历和航海里程深感震惊。
李煜原本只期待他们能将非侓宾群岛中吕宋岛至棉兰老岛之间的航线和前往婆罗洲、马六甲海峡两岸的航线、风土人情探清就感到满足了。没想到他们依然决然的向东航向爪洼岛,更是深入到了未知海域。
虽然在海上大雾中失踪了一条船,但探险队转向北上,到了以往华商从未涉足的苏拉威西岛,进而沿着该岛的西、北海岸及与棉兰老岛之间的岛链开通了一条从非侓宾群岛直接南下爪洼岛的海上航线。
如此一来,李煜日后向南洋开拓,就可以非侓宾群岛为基地,分两路南下后世的东印度群岛,距离澳洲大陆无疑也更近了。
由其令李煜哭笑不得的是,王海崇这小道士真是人小鬼大,出主意让探险队冒充朝廷使节的名义在南洋诸国骗吃骗喝,获得无数诸国赠送价值连城的礼物。
张钦、于鸿、王海崇几个探险队高层借此腰缠万贯,普通士卒也有个百贯的收获。回到辽东的南洋探险队上下,个个是喜笑颜开阔绰大方,只要不违制,就差穿金戴银了。
瞧,张钦、于鸿、王海崇三人一水的虎皮披风,狐裘帽子,熊皮靴,内蜀锦圆领袍。两个船长收入不如他们三人,但也是一水的棕熊裘衣帽靴,一看就不差钱的人。
当然,探险队给李煜带来的惊喜还不止于此呢,让李煜魂牵梦萦的后世新加坡岛竟然让王海崇一张大嘴从罗越国王手里忽悠了来,还让罗越王自愿出人出钱在还满是热带雨林、沼泽的新加坡岛上筑城修港,做以恭候唐军莅临。
李煜喜得都合不拢嘴了,赞赏道:“王道长一嘴抵兵三千啊!”
“殿下,贫道这张嘴一开,就让罗越国自甘投附为王前驱,为国开疆一隅。此外还有一个婆利国王在贫道的劝说下也愿助殿下一臂之力……”
王海崇伸出指头掐指一算笑道:“贫道这张嘴应该能抵兵六千。”
“婆利国不算,因为婆利国以经被吾给平掉了,那现在应该叫渤泥都督府,原婆利国都以改名为滨凯城,作为都督府驻地。”
“啊……”
张钦、王海崇等人对李煜所说的事实深感惊呀,他们不过离开一载,殿下竟在他们离开不久后就派兵南下平了婆利国。
“殿下,这是什么时候的事了?”
回想起当初婆利国王的热情慷慨,张钦心情有些沉重的问道,以殿下的心性,麾下军队的作风,想必金碧辉煌的婆利王宫以经被毁掉了。
“三个多月前捷报就以传回安东。”李煜想了想说道,那时他还正在指挥全军与新罗大战连天呢,对于平定婆利国的尉迟循毓传回来的捷报,也只是对缴获的大量金银稍感震惊就搁置一边了。
张钦、王海崇等人不知此事,那只是负责押送缴获财物返回的南海舰队因在吕宋岛与婆罗洲建立的吕宋、延水、渤泥三都督府的物资人员运送等事物的繁多,未能在东南季风节束前返回辽东,只得停留在台北的淡水港以待东南季风。
南洋探险队北返到达台北时,南海舰队还在前往台北的路上。而平定婆利国的事也只有安东都护府高层才知道,尚未传到外面去。
探险队并不隶属安东都护府,属于李煜的私人船队,没人告知的话,张钦他们自然不可能知道这些军国大事。
“婆利国王被尉迟循毓生擒了,不过这会应该关押在台北,吾想见见这位婆利王都得等到来年。”李煜有些不爽的说道,其实是想瞧瞧缴获的婆利王的纯金银踏板王座。
交通工具的不发达,使得两地来往极其不方便,由其是海路,受季风影响太大了,来返一次差不多一年。
诺是能把蒸汽机搞出来就好了,有了蒸汽机做动力的海船再也不受季风的影响,速度无疑会更快。
可惜了,李煜前世不是理科生,虽明白蒸汽机的原理,但,但他不知道蒸汽机的内部构造啊。由其是解决蒸汽机的气密性的橡胶还在南美大陆的热带雨林呢。
张钦、王海崇两人脸色一愔,想不到大半年时间那位慷慨富有的婆利王以成为了自家殿下的阶下囚,真是事实难料啊!
“可惜了!”王海崇以自己可以听到的声音嘀咕道:“没有了婆利王,下次再至婆罗洲不能像上次那样获得一座小金佛的赠品了!殿下也不缓一缓,好歹等我回来了再遣军去攻打婆利啊!有我这个地理学天才指示航路攻打婆利不就事半功倍吗?”
“如此一来就能在婆利王宫里肆意抢一把了,杀杀南洋胡教的气焰,传播我中土道教的圣典教化蛮夷……”
回想起婆利王坐的那座纯金银踏板王座,后宫中的那座大金佛,王海崇好一阵失落。
第373章 各道招得移民()
依据张钦提交的南洋探险报告和王海崇所绘的沿途所经各岛的地形图、经纬度,经过测绘司的人整理,将南洋地貌大致呈现在王府中的天下舆图沙盘中。
天下舆图沙盘是一个占地超过六百平方米的大殿之中,将大唐疆域和周围临国的山川地貌城池皆绘于沙盘之中。只不过这个沙盘大部分区域都还是空白的,李煜期待有一天能将这座天下舆图沙盘空白处填满。
不过很明显,这是一条任重而道远的路途。
瞧测绘司的人在天下舆图沙盘的南部空白处新添上的南洋海陆地形,李煜露出了一脸贪婪的目光。
南洋虽处热带,除了爪洼岛依靠众多的火山喷发带来肥沃的火山灰而形成一座富饶的岛屿外,其它各岛环境都相对恶劣,热带疾病盛行。但不可否认的是,南洋在全球的战略位置;地下、海底蕴藏的矿藏;适宜种植的经济作物是足以支撑起一个民族建立起全球霸权、扼断东西方交通要道的海上明珠。
后世南洋之所以未诞生强大的政权,与占据它的民族和未统一的政体有直接关系。
话说就南洋那些土著的本性,就是把Z国和北美大陆送给他们也不会建立起强大的国家,白白浪费了南洋这块宝地。
当然,单单据有南洋这一片热带岛屿,在李煜看来还有些不足,需要一块面积不小的其他气候环境下的陆地作为补充,做到万无一失。
李煜的目光从沙盘上的南洋往南移,那里留下了一大片空白,理想中的立基之地。
……
“南洋啊、南洋……”
李煜念叨着,琢磨着在南洋以经建立三个都督府,该着手安排移民去开垦土地。南洋探险队又从罗越国那忽悠来蒲罗中(即新加坡岛),又得遣一支军队前去驻扎。
为此李煜找来负责移民事务的安东开拓团总管崔余庆及分负各地移民招募的总理前来寻问今年末、明年初可移往海外的移民数。
“殿下,依臣目前掌握的数据来看,我们在关中、河南一带收纳的灾民和一些自费购买船票前往海外谋生的移民数在两支前往台湾路上的移民船队运走五万一千余人后还剩六万七千余人。”
崔余庆翻出账册详实的禀道。
“河东至今年末招募到两万两千人愿前往海外。”
“河北招募有三万七千人。”
“淮南招募到移民两万九千余人。”
“剑南愿移民海外的有一万五千余。”
“山南道有移民四万三千人。”
“江南道招募到移民六万八千余人,俱悉有更多的贫民正在前往我们的招募点。”
“陇右愿移民的只有不到七千人。”
“河西有万人愿前往海外屯垦。”
“岭南有一万一千移民。”
其余八道加河西一地各负责招募移民的安东开拓团总理相继报出自己今年所招募到的移民数量。
除了陇右、河西人口不多,招到的移民很少在情理之中,但其余七道单论一地来说招到的移民和当地人口总数比就很少了。
不过好在大唐够大,官方人口数虽只有三千万出头,但加上各地的隐户、逃户、奴婢、灾民、流民等未统计到的人口也有四千多万。(太多的人认为唐朝几百年人口峰值不如三十来年的隋朝人口总数,殊不知,隋朝人多是因为大索貌阅和输籍法大抓黑户,而唐朝是按户纳税,地方官府、豪强、民户大肆隐瞒户数,故官方统计到的人口总数是低于实际人口。)
各道一年招募到的人口虽少,但加起来也有三十万余了。
如果每年都能弄到三十来万移民,到弘道元年(683年)也能移个几百万人口到海外去了,足够支撑起一国。
安东开拓团的总管和各总理报的数字还是令李煜感到满意。
唯一让李煜感到意外的是,人口不是最多的江南道,反而愿移往海外的人却是最多的。
李煜不解的寻问:“江南道怎会有如此众多的百姓愿移往海外?”
负责江南道移民招募的总理脸色有些尴尬的回道:“殿下,这是因为江南道人口众多又历来富庶,承担的朝廷赋税历来远高于其它九道。甚至在永徽四年,浙东睦州还发生了一介女流陈硕真发动起义,从者数万,攻陷数县的事。因此当地百姓不堪忍受沉重的赋税多有逃亡之意,见殿下给出几百亩土地又是两三年免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