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其上设立以华官为首,华兵为主的单于都护府以统突厥诸都督府、州。
由此给突厥诸部带来了难得的长达年的和平,近半个世纪里,漠南草原风调雨顺,各部牛羊马成群。
归降时突厥诸部一百二十余万口,在近半个世纪安定的社会环境下人口成几何部数增长。
突厥诸部的人口增多了,可草原游牧经济是养活不了太多人口的,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突厥普通牧民生活水平的直线下降。他们又不能像以前一样随意,生活差了就骑上马到南边去劫掠耕种的汉人财富、掠人为奴,心中对大唐的不满必然日渐累积,逐渐形成一个火药桶,就差野心家举着火把去点燃它。
对于那些封官的突厥各部贵族和设立的府兵,他们需听从大唐朝廷的征召作战,可战后他们却不能像以前的突厥汗国时代可以肆意抢掠,受到唐军的军规约束显得不自由。
胡兵将立下军功在赏赐和升迁上也是位列华人兵将之下。
这是初唐时期社会重出身门第的风气在军中的体现。
哪怕是华人兵将,立下同等功勋,在赏赐升迁中,出身于世家门阀富户的将士比贫寒出身而被列为下姿的将士享有优先权。
突厥王族的直系后裔仍各自统领着自己的部落,在突厥诸部中仍拥有着巨大的声望,使突厥诸部不至于像后世的蒙古一样是一盘散沙。
虽然唐太宗在平定东突厥之后,对外宣称无论华夷,其待之如一家。其意只是为了安抚那些投降的突厥诸部,在实际操作中,唐太宗却是拉一手、防一手并用,突厥诸部被严格限制在长城以北。在唐律和社会中对胡人的歧视也没因唐太宗的一句口号而改变。
突厥人口增多,各部首领对降唐后的待遇感到不满,王室直系仍存,不至于出现群狼无首的情况。相反的是大唐的国力却不断下降,在青海两次败于吐蕃陷入守势,让突厥诸部看到了复国的希望。一部举起反旗,数十部皆响应,短时间内便聚集数十万骑,由此拉开了轰轰烈烈的叛乱浪潮,一次胜过一次。
李煜想及此,不禁感叹:“除非突厥各部间相互结下死仇,否则席卷单于都护府治下的突厥各部联合叛乱将难以避免。”
“殿下去年末以安东数万兵马平定了新罗的叛乱,为国朝除去东夷之患,当日二圣闻殿下捷报那是喜上眉梢。想必今日上朝必得二圣厚赏,圣眷将日益复加啊!”
“殿下年少有为,前平高句丽叛乱,后定新罗,为国开疆拓土创下不世之功。殿下近几年之事迹以通过报纸传遍天下,以成为我大唐青年才俊之楷模”
聊完了长安城内的胡人,与李煜一起的官员们又是对李煜近几年的累累功绩大赞不已,恭贺之声不绝,言语间倾佩仰慕之情溢于言表。
“身在边地为国分忧,此乃本王分内之责。”
李煜哈哈一笑。
眼前就要到丹凤门了,李煜作楫先行一步,众官员亦作楫回礼。
望着李煜纵马离去的背影,众官员无不感叹:“人与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燕王十五以征战沙场三载,早以扬名立万。他们二三四十好几,却只是三省六部中的郞官、主事一类的佐职。虽为京官,除了俸禄比地方高些,也没啥。在百姓中的名气?除了邻居,谁听说过他们的名头?”
“听说燕王麾下有不少年轻将校,普遍不过二十来岁,这几年跟着燕王在安东立下不少军功,个个高升。干脆辞官去安东投军如何?”
有人提议道。
其他人闻言,脸色顿时陷入沉思中,战场上刀剑无眼,军功可不是那么好立的。
很多人摇了摇头,直呼:“我等未习武艺,只通墨,还是在京好好屡行本职以待升迁。”
提议的人顿时一脸失望之色。
远远的丹凤门渐至眼前,李煜一路行来所见朝中不论武大臣皆骑马而来,不像几百年后的宋明,大臣上朝不是坐着轿子去就是坐马车去,娇贵的不行。
李煜摇头感叹时事竟迁,不过三百年,同一个民族,风貌俨然不同。一个昂扬上进,一个萎靡偏安。
李煜哑然一笑,笑自己又想到后世去了,至丹凤门前未停,纵马跨进。守门的左右监门卫士见是李煜并未阻拦,随行的侍卫则停在丹凤门外等候李煜下朝。
众多朝臣未获李治恩旨是不能骑马入宫,只能在丹凤门外下马步行六百米的御道过含元殿再至平时常朝听政的宣政殿上朝。
入得宣政殿时,李煜见到了久别的两位兄长。
李弘、李贤见到李煜到来喜不自胜,兄弟妹六人就四弟李煜常年在外镇守边疆,一年难得团圆一回。
“四弟你可总算回京了,诺是没在大哥成婚前赶回,大父可是说了,必夺你职权,自此好生在京就学。”
李贤上前一拍李煜肩膀笑道。
第398章()
恋上你看书网 W。630BOOK。LA ,最快更新南北大唐帝国最新章节!
PS :防盗章节,待会修改
去年末至本年初,国无大事,早朝只是例行常朝,待一众朝臣有事禀奏完毕后即散朝,众臣各回本部门办理公务。
退朝后李治在太液池中的蓬莱山上宫殿中举行家宴,一家老小悉数到场。
以满八岁活泼可爱,长得像个瓷娃娃的李令月见到李煜走来,哇的一声跑上去拉住李煜的手撒娇道:“四哥你过年时未回,小妹过的一点年味都没有。”
“四哥现在回来了,年味自然也给小妹带来了。”
李煜捏了下令月的小琼鼻笑道。
“那年味呢?”
令月伸出了小手讨要,李煜诺是拿不出东西,估计春光灿烂的小脸立马就晴转阴。
李煜献宝似的从袖中掏出一颗在阳光照射下闪烁着黄色光芒足有鸽子蛋大小的黄钻放在令月的手心里。
李令月当即惊叫出声,几步窜到李治、武后身前惊呼:“大父、娘亲你们快看四哥送我的宝石……”
李煜很想纠正下小妹,这叫黄钻,可比宝石名贵多了。一想到唐代宝石与钻石并不区分,李煜打消了这个念头,实际上没有现代检测设备光凭肉眼也很难区分。
这颗黄钻是寻金卫去年在莱州探寻金矿时采到的,色泽鲜艳毫无瑕滋,再加上黄钻在自然界中极为稀有,如此大颗的哪怕放在后世也罕见之极,名贵无比。
经过府中能工巧匠精心雕琢后,阳光照射下反光效果更佳,极招惹女性喜爱。
用来送给小妹做迟到的新年礼物再好不过了。
武后看了眼爱女手心处的大钻石,按了爱女额头下嗔怪道:“你这么小就成了小财迷,长大后还得了。”
见得多了金银珠宝的武后自然知道这颗黄钻的名贵之处,皇宫府库至今,她是未见过比这哪怕小一号的黄钻。
可小小的李令月是不懂财帛几何的,她只知道这颗钻石放在阳光下亮晶的很漂亮,也许把它做成吊坠挂在脖子上更好看。
“大父、娘亲……”
李煜以儿子见父母之礼长楫。
“夫君,你看一年未见,四郞都比去年黑壮了不少。”武后拉起李煜坐到身边笑着打量道。
PS :防盗章节,待会修改
日本现在还没有天皇,李煜从逍遥醉那里偶然遇到的两个遣唐使交流中,了解到最近日本近况。当然现在日本不仅没有天皇同样也没有日本这个国名,更确切的说叫倭国,从汉代开始对日本列岛上生活的人的一种蔑称,意在形容其矮小丑陋。
刚才碰到的那两个倭人身材确实不怎么高,也就一米六几的样子,长相仍具有前世自己对倭人的感观,猥琐、一般。
坐在逍遥醉三楼的豪华包间里捏着下巴,李煜望着包间舞台上正不停旋转的胡璇舞女郎们走神的想着刚才得来不多的信息。
在唐代倭国进行了影响其历史走向的两次重大改革之一的大化革新。如果说明治维新将日本从封建愚昧带入了近现代文明社会最终成为世界列强;那么大化革新就是将日本从野蛮落后的奴隶社会带入封建文明从此踏上了文明社会的道路。
不过介于历史知识有限,而且前世更多的是关注本国的历史,好奇欧洲历史的李煜来说,对倭国大化革新的了解只停留在初高中的历史教科书上,对倭国当代的历史恐怕只能用小白来形容了。
不过今天还是挺庆幸的,居然碰到了两个遣唐使,由其是那个大使守大石,问之无所不说,简直让李煜高兴坏了。从而让李煜也能睁眼看下大唐海东这个几乎被海洋隔绝的群岛国如今的发展状况了。
历史上大名鼎鼎,后世被小日本大吹特吹,同时也被一些自卑崇洋媚外的国人大吹特吹的大化革新原来以经开始二十年之久了。
刚从那个叫什么坂合部石积的副使嘴里说出来的,李煜这个倭国历史小白脑袋都差点轰了下,历史教科书上不是说倭国在唐代派遣大量遣唐使带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大唐先进的文化、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典章。这些留学生学成归国后推动倭国的大化革新出谋化策吗?怎么二十年前倭国就开始了大化革新?那不还是贞观时期吗?自己了解到贞观时倭国就派了一次遣唐使,即使自己父皇登基这十几年有三次遣唐使。但他们都有一个特点,人数非常少,并没有发现有留学生似的人物跟随,更像是倭国对于大唐这个国家的拜访,而且资态还和大唐摆在同等地位上,这第五次他们的资态就明显低得多了,摆出了大唐属国的资态。
由于自己的无知李煜几乎又要在心里骂后世那些无良历史学者了。不过好在抱着及其疑惑的追问下才了解到,倭国的大化革新虽是在二十年前就开始了,但确实是在留华倭国学者学成归国后担任倭国中央高官并协助倭王开始大化革新。
比如圣德太子派到中国留学3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