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战场上打不赢,毛律人就躲入山中,瞅准机会就出山偷袭,猎取唐军人头,把建宁守捉使搞得焦头烂额,三番两次向滨凯城请援。
渤泥都督府虽得到一万五千余百姓的移入,可从中征得四千余团结兵,却因保境安民,防备达雅人、毛律人的袭击难有余力出击拓展疆土。
眼见南洋其他三个都督府得到大量移民后都在大肆开疆拓土,尉迟循毓心里要多难受有多难受。迫不得已,只得上疏燕王请求增派一支三千人的兵马,来年向婆罗洲增加两万百姓的移入。在奏疏中保证,来年定征服整个婆罗洲西、南、东沿海平原,为朝廷开六州之域。末尾,尉迟循毓还不忘求问:“如何解决婆罗洲丛林里的达雅、毛律人,请殿下支招。”
“毛律人后世倒未曾听闻,这达雅人名气倒是挺大的。”
想起达雅人,李煜就想起后世一段往事,一脸阴狠:“说起来婆罗洲的达雅人在后世与华人那可是血海深仇。在1965年的印尼屠华事件中,是婆罗洲地区屠华屠的最凶狠的绘子手。达雅人在华人住所前放置盛有鸡血或狗血的红色土碗,做为达雅人复仇的记号,任何达雅人见到红碗,都有责任将屋里的华人赶尽杀绝。后来的幸存者陈述,婆罗洲华人聚集的西加里曼丹,凭发对华人“屠村”事件,“沟水都变成红色”,“达雅人杀华人,就像杀鸡杀鸭一样”。西加里曼丹成了华人遭受迫害最严重的唯一省份,华人的房屋、财产、种植园被抢掠一空,破坏干净。”
李煜琢磨着,既然他穿越到兵锋甚锐、民风悍勇积极开拓进取的唐代,就不能让这群后世屠华的蛮族继续留在世上,免得遗祸子孙。
可这群达雅人躲在热带雨林里可不好收拾,先不说婆罗洲太大,世界第三大岛,七十四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单说不熟悉地形、热带雨林气候环境的唐军诺深入雨林中追击,面对神出鬼没的达雅克人,各种体内携带热带疫病原体的蚊虫,恐怕深入雨林的唐军过不了多久能折损八成。
何况这群拿着毒箭、铁矛的达雅克人利用雨林复杂险恶的环境,连后世拿着现代化武器的日军都奈何不了他们,只能灰溜溜的困守沿海城市。
“得想个一劳永逸,又不用冒险派兵深入雨林的简易法子来对付这群丛林蛮族。”
李煜在书房里转了几圈,脑海里突然冒出前世关于印尼爆发特大森林火灾,导致生活在婆罗洲的红毛长臂大腥腥险些灭绝的新闻。
“对了,东南亚虽处热带雨林气候,长年高温多雨,可它也是分干湿季的。干季几个月都难下一场雨,配上高温,再人为大规模砍伐林木,不消几日就能被烈日晒干,热带雨林里又有很多树种分泌易燃性的树脂。届时,干季、高温、干柴、树脂,四物相配,人为大范围纵火,一场烈焰不就要在婆罗洲的雨林里迅猛燃起,躲在雨林里的蛮族不就成了烤乳猪了吗?”
李煜都为自己想到一出绝计而感到震惊,此举虽有伤天和,但为了子孙后代安全着想,干了。
李煜提笔,给尉迟循毓的回令中写下“烈火焚岛”,就具体如何实施写下自己的建议,最后附上一句:“斩草除根,永绝后患!”
此计李煜不仅派人送往尉迟循毓手上,还着令延水、吕宋、蒲罗及往后在南洋设立的所有都督府,均照此策实施清理。
第422章 天后临朝()
转眼间就到了上元元年末。
去年即咸亨五年,李治染上疟疾一度病重,不能理事,令太子在延福殿接受各部门陈述事情,幸好李煜捣鼓出了青蒿素,派人八百里加急将含有青蒿素的药酒送到东都九成宫,李治服用七日病情才好转。
大病初愈的李治着重加奖了李煜一番,赐予蜀锦五万匹,黄金万两,并于本年初改上元为年号。
上元本是道教节日,以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天官生日。
李治以此为年号,寓有天官赐福之意。
去年,李煜的另一位老师,当代著名画家,中书令阎立本于十月去世。加上早以去逝的李淳风、苏定方,李煜曾经拜师学艺过的老师中只剩下因大非川惨败革职除名为平民闲赋在家的薛仁贵。
原本历史上,因高句丽遗民叛乱,新罗兴兵攻打熊津都督府,身为都督的刘仁愿抵挡不住向朝廷请援。
被革职除名为平民不久的薛仁贵立马被李治起用,调往百济战场,率军抵挡新罗的进攻。先胜后败导致百济沦陷于新罗之手,就被贬流放岭南的象州,后遇到朝廷大赦才得以回家。直到开耀元年(681)才被起用带兵防备叛乱的突厥,第二年十姓突厥再叛进犯大唐,名将裴行俭却在出征前病死在家中。朝中无将可用,已六十七高龄的薛仁贵领兵出征,打了一场洗刷自兵败大非川后就一直屡战屡败的耻辱的云州大捷。
可自有了李煜这号搅乱时空的危险份子存在,薛仁贵因新罗进攻熊津都督府而被起用的机会没了,兵败丢失百济而被贬流放岭南,这件倒霉催的事也算是避过了。
从薛讷口中得知,其父在河东绛州龙门县老家务农好几个年头了,就盼着陛下再度起用他。
李煜听后,笑了笑,心里却想着,除了讨伐北胡可启用薛仁贵,其他战场还是不要启用薛仁贵的好。
薛仁贵勇冠三军,箭术出神入化,每逢战阵必率军冲锋在前,以主帅之勇猛唤起全军将士悍勇无畏、一往无前的军心士气,往往能打的敌人溃不成军。不论是高句丽、契丹还是九姓铁勒,皆难挡薛仁贵的悍勇攻势。
可那是薛仁贵年轻的时候啊,现在的薛仁贵朽朽老矣,体力不支,早没有了年轻时打仗那种震慑人心的勇猛势头,不然也不会在原本的时空被新罗给赶下海了。
薛仁贵能在数年未领军作战,六十七高龄下取得云州大捷,说白了就是当年薛仁贵在三箭定天山时,为一劳永逸的解决北胡边患,坑杀十万铁勒打出的威势,对突厥诸部形成震慑作用。
铁勒九姓自此衰败,不再为边患,哪怕铁勒九姓中的回纥在盛唐时期崛起,安史之乱后称雄大漠南北,亦不能形成曾经的匈奴、鲜卑、突厥之威势。
这一切是薛仁贵将北胡给杀怕了,把他们杀胆寒了,怕到了骨子里才会出现突厥诸部叛军发现真是薛仁贵领军前来,才会下马排队朝薛仁贵拜揖,毫无战意,转身即逃。不逃不行,他们怕他们会像曾经的铁勒九姓一样,被薛仁贵坑杀十万。
草原上放牧本身就养不了太多的人口,突厥诸部经近半个世纪的生息,纵使有两百余万众,诺一战被杀十万青壮,数十年都不一定能恢复得过来。
诺是把铁木真和他的蒙古军放到薛仁贵的时代,一战就能杀的他灭族。
李煜因此与薛仁贵最为义气相投,对其格外尊崇。
纵论华夏古今五千年,名将无数,军事才华比薛仁贵高的比比皆是。可只有薛仁贵一人想到了一劳永逸的解决边患,不仅想了,还将其具体实施了。
就凭这一点,华夏儿郞皆当对其予以敬仰!视为楷模!
诺是华夏能多几个薛仁贵,哪里来的蒙元灭宋,满清灭明,造成华夏两度亡国,文明被割裂,民族精神被摧残殆尽,文化仅剩皮毛。凝聚华夏先贤精神,教导后世子孙的古书不是被付之一炬,就是被删改剔除。导致后人对自己民族的本来面貌一头雾水,看不清也理不清哪个真,哪个是异族、汉奸不怀好意参进去的假货。
其恶果导致在后世,华人面对那些外国人、少民却抬不起头来,撑不直腰杆。不但不能站出来维护本族的尊严,还喜欢自我矮化自我污蔑,一厢情愿的认为对方是善良的,何其可笑。
李煜都为那个世界的华人感到悲哀,不论走到哪里都是被欺负、被当作政治牺牲品而加以打压、迫害,忘记了先辈被异族欺压时奋起一击的精神和政治觉悟,只会逆来顺受。哪怕刀都驾到脖子上来了,还在自我说服,不知醒悟。
殊不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对于李煜来说,即将过去的上元元年朝中发生了两件大事,对于朝臣来说,只有一件。
自许敬宗病逝后,武后在朝中一直没有得力的助手。
虽有北门学士以助她分宰相之权,但他们终究是以文词召为翰林院待诏,入禁中撰列女传、臣轨等书,位卑职轻的翰林院学士,参与朝中机要也只能密令而行。在满朝文武大臣中,偷偷摸摸的北门学士难以在朝中对武后形成助力。
本年春,武后终于耐不住学习历代权后掌权之法,摒弃前嫌、既往不咎,大肆提拔被自己一手流放岭南贬死的两位同父异母兄长之后的侄子们入朝中任职,打造自己的武氏外戚集团。
流放岭南的武元爽儿子武承嗣被一道召书召回了长安,一回朝马上承袭了周国公的爵位,并被任命为正五品的尚衣奉御,一个月后,连跳数级,以火箭速度当上了从三品的宗正卿。
所谓宗正卿其实是皇族事务部长,虽不是什么要害职位,官秩却很高。最重要的是在这个位子上,对李唐所有皇室成员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换言之,这是武后合法监控李唐皇族的开始。
不久武元庆的儿子武三思也被召回朝中担任右卫将军,意味着武后想从中掌握军权。
八月,武后撺掇李治下一道追尊祖宗的召书,从高祖的爷爷奶奶开始,给李唐历代祖宗都加上一些尊贵的字号。如高祖李渊为神尧皇帝,尊太穆皇后为太穆神皇后,太宗为文武圣皇帝,文德皇后为文德圣皇后
看起来像是武后习惯玩的文字游戏,实际这只是一个幌子,真正的目的是想借此改换自己的名号。
把祖宗封了一个遍后,武后紧接着提出避先帝、先后的称讳,从此以后,皇帝李治要改称天皇,皇后武媚也不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