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量低,其民大多出海捕鱼,海上罹难者众,生活艰苦,以至女人多于男人。
其国无小偷,住房无大门,邻里间有互助的美德,因此没有人需要靠偷窃、乞讨为生。所以,当主人外出干活,只是在家门口处搭上一根横木,以示家中无人。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不必要的设施。而在当地话里,这根横木被叫做“正栏”。
至于儋罗武力,据某数日观之,虽有弓刀楯鞘,但数量不多,更无常备军,易无甲胄。没有城隍防御外敌,没有军队训练,没有马匹。某相信,只要其国能战之青壮不集于一处,就凭船队近三百号人就能灭其国。
第二日天明,王海崇一行人再度出发,准备登上这座儋罗最高的山峰。
只是岛上没有马匹,这两天来走的倒是挺艰辛。
后世的汉拿山,当地人称之为奥陵,山朝北面山势陡峭,王海崇只得在向导的带领下绕至山的东面登锋,俱向导所说,站在山颠上可以俯瞰全岛。
山的东面,地形平缓形成一个高山草原,正值秋季的奥陵整座山都成了火红色,开着众多的山踯躅花,漫山遍野的枫叶等等。
草原里活蹦乱跳的狸子、野鹿,獐子沿着山脊奔跑,与红色的山踯躅花、枫叶构成了一幅活灵活现、丰富多彩的自然美景,令王海崇一行人陶醉不已。
叔孙康看着那头从眼前蹦走的野鹿,回想起以前吃过的烤全鹿,咽喉止不住的咽口水。
“娘的,自出海就没好好吃过一顿饭。”叔孙康腹诽不已,直接从护卫手中取过弓箭就追了上去。
“你个野道,上哪去?”
瞧叔孙康拿着弓箭往草从里窜,做为领队的王海崇奇怪的问道。
“你个傻帽,这里这么多野味当然是去打猎。”叔孙康远远的飘来一句厌烦十足的话。
王海崇一愣,自上山这一路上狸子、野鹿、獐子那真是够多,没想一脑子想着登上俯视全岛好绘成儋罗国地图,却把自己的肚子给忘了。
除了王海崇自己、制图员、当地向导与那个野道外,还有带来的二十个身手不错的护卫,弓十张,弩三张,箭数十支。
“你们十个赶紧去打些野味来,娘的,今天的好好吃一顿。”
王海崇当即分出一半人手去打猎,自己则带着剩下的人继续登山。
这片高山草场面积还很大,水草丰美有着大量的野物。
一直跟在王海崇身边的伙长李深一路走来,眼神时时打量着眼前的草原。
这里的水草气候条件不错,比起河西牧马监所在草场都不差,就所处地利而言更甚之。此地位于海岛正中的半山腰,在这里建立牧马监不必像河西的牧马监那般屡遭吐蕃人的偷掠而每年损失惨重。
辽东地区山高林密地形崎岖,辽河流域地形虽平坦,但冬季严寒,草场条件差。就蓄养战马的条件而言远比不上河西,并不是培养上等战马的好地方。这也是大唐牧马监集中于河西地区的重要原因。
若燕王在此地建立牧马监,蓄养战马,所产马匹定不逊色于河西牧马监的青hai骢,到时可以向安东供应优质战马。
王海崇一行人一路欣赏着美景,费时一个半时辰终于登上山顶,不过山顶的中央却有一座长达180丈的湖泊,令王海崇等人惊奇不已。
自幼随师傅游览过大唐无数名山大川,山顶要么是平的要么是尖的或倾斜的尖锋,从未见过山颠有一向山体凹下去的湖泊。
王海崇都是惊讶于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更别说除了那个向导外的其他人惊呆的神情。
“这不会是神仙沐浴之地吧!”一名护卫惊道。
汉拿山实际就是一座25,000年前因火山爆发而形成的直径500米的火山湖白鹿潭。从山涯至下山至湖岸,不同的高度生长不同的植物,有济州寒兰、珠朋、汉拿松耳草、天然香草等只有济州岛才有的70多种珍稀植物。更是野生动物的天堂,数十只的鹿群就在王海崇等人眼里悠闲的在湖边吃草、休息。灿烂的野花配上波光粼粼的湖水,山锋风景可谓极其秀丽。
“没想这么一座海外蛮荒岛屿竟有如此美景。”此地的风景一下就将王海崇游览过的不少大唐名山给比下去了。
“干完活,今晚就是湖边宿营。”
“耶……”王海崇话毕,十多个人高兴的直欢呼。
从山颠向四周望去,果如向导所说,全岛的面貌尽收眼底。整座岛就是一个鸭蛋般的椭圆形,除了位于正中的奥陵即后世的汉拿山,四周地势平缓,覆盖着大片的森林,也能远远的见到岛上四周袅袅升起的炊烟。
“王道长,你有没有觉得,半山腰的草地适合用来作牧马场?”李深凑上前来指着山东面半山腰处问道。
正睁大眼睛瞧着全岛地形地貌,懊恼没把望远镜从张钦那要来的王海崇听李深一说,细瞧起半山腰这片面积不小的草场,用来养马还真是一处不错的地方。至于哪里好,做为门外汉的王海崇也只能感觉是水草丰美。
“李伙长眼光不错,这片草场的确适合养马,贫道回去后定向燕王禀明李伙长看出此地牧马的地利。”
“多谢。”对于王海崇在燕王面前提起自己发现此地养马的好处,李深自是深深感激。
“想必李伙长对牧马一事挺精通的吧!”
李深微笑着拱手道:“呵呵,王道长见笑了,属下曾经在河西牧马监干过牧马人,后从军,再辗转到燕王麾下。”
“难怪李伙长能一眼看出此地适合牧马。”王海崇笑道。
正午时分,叔孙康和十名派去打猎的护卫肩扛手提着众多猎物,咧着嘴一路大声谈笑至山顶湖岸。中午一行人吃了自出海以来最舒爽的一顿,看着眼前的美景,众人几乎一生都不想离开。
王海崇一行人在奥陵停留了两天才离去,站在山颠俯视下将整座岛尽收眼底,对于绘全岛地图帮助极大。待其率人考察完岛的东面、南面、西面回到毛兴穴时,张钦也率船队自西返航。
在儋罗星主高都罗热情帮助下,船队补充完水、食物再次出航,目的地是东南边的倭国九洲岛海岸。
第94章 新罗国议()
金法敏看着奈麻边山带回来的李煜给出的停战文书,双手握成了拳头状,强制压制着自己心中的怒火。
若不从百济撤军,就要为此负出十万石粮,再加上另外停战就给的三万石,就是十三万石粮,新罗眼下哪里拿的出?
“这就是你去面见燕王带回来的唐军撤军条件?”
金法敏怒不可遏,冲着殿中站着的奈麻边山怒吼道。
“大王,臣,臣尽力了啊!”本就忐忑的奈麻边山冷汗直流,扑的一声双膝跪倒在地,急忙辩解道:“关于第三条从百济撤军或赔偿十万石粮,这事臣听燕王的语气似还可以商量,即使燕王坚持要十万石粮,我国也不可能一次性拿的出。可派臣再去面见燕王商议,晓知以理动之以情,将十万石粮分成十年不等分批付给……”
“哈哈哈,我从没见过你奈麻边山这般厚颜无耻之徒。竟将卖国条约说的如此冠冕堂皇劝大王签下,这是要我新罗永世被大唐奴役,你这国贼……”
大监奈末金天脸红耳赤冲怒气冲冲的指着奈麻边山大骂道。
“大王,奈麻边山出使未果,还带回一个如此丧权辱国的停战条约回来,当托出宫门斩首示众,以示我新罗全国上下坚决抵抗到底的决心。难道他唐国还能调更多的兵马来灭咱们不成?”
分立于左右的新罗文武大臣群情激愤,舆情凶凶。有指着奈麻边山大骂此乃通唐国贼,不杀不以平民愤,有跪请大王坚决抵抗绝不与唐国妥协的仁人志士。
见此,虽心中早有预料,奈麻边山还是不得不苦笑连连。
金法敏看着朝中如菜市场般的吵闹,本就怒气难消,现在更是怒上加怒,捏成拳头的右手狠狠朝面前的案几一垂。
“嘭。”
请命的、建言献策的,喝斥的殿中诸臣心中一惊,望向上座的大王。
“你们除了在这里相互争吵,难道就不能献上一条能迫唐军退兵的计谋吗?”金法敏满脸怒容站起来对着殿中诸臣吼道:“你们谁可以献上良策?谁可以领兵击退唐军?”
“臣有一计,可派小股兵马深入唐军后方袭其粮道。”
知晓前线实情的大臣如看傻逼看着这个冒冒失失窜出来献策的大臣。
阿餐大吐谋冷笑道:“太大角干曾数次派兵饶至唐军身后,企图断其粮道,可结果派出去的人,能活着回来的极少。想在唐军监视下北上断其粮道以经被证明根本行不通。”
太大角干为金法敏表赠金庾信的官职,这是一个新设置的极高阶官位,比新罗国官位系统中最上层的“大角干”官阶更高。
“啊?这……”提出此策的大臣心中大感自己愚蠢,神色慌张中退进了群臣队伍中一言不发。
“哼。”
金法敏瞧都懒的瞧那个自作聪明的人,反尔盯着仍跪着的奈麻边山说道:“你继续说下去。”
“诺。”奈麻边山深吸一口气道:“我新罗先前与高句丽、百济大战数十年,两年前高句丽灭时,国内民生尚未来得及恢复便又与唐国开战,进攻唐国控制的百济。”
奈麻边山偷偷看了眼金法敏,见他没什么脸色后又继续道:“再进攻百济驻守唐军的同时,我国又大力支持高句丽复国势力。先后三次出兵万人乃至数万以助高句丽,更不用说向高句丽所提供的军械粮草更是不计其数。可结果,我国虽夺取了大半个百济故地,可至今仍没完全占领百济,唐军退守百济南部与我军形成相持局面。”
面无表情的金法敏脸上有些稍稍不悦。
“北面,咱们大力支持的高句丽复国势力,本想利用他们来抗住南下的唐军为我国争取吞并百济的时间。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