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钢管!”
闻讯而来的朱棣,在课堂之中,用手摸了摸钢管,忍不住赞叹说道。
韩阳近身,对朱棣说道:“这钢管虽好,也只有这些,治成火铳之后,将来如何用我不管,你是单独为燕山卫成立你心目中的神机营也好,还是交由陛下使用也罢,但是有一条,便是此次北征必须为将士们所用。”
朱棣点点头,“没问题,此次北征将士们若是效命,届时火铳营将士并能成为皇城拱卫,也算是博了个不错的前程。”
有如此火铳作为依仗,那么这一战过后,这些将士们足够依靠军功,成为京师护卫。
就算是为了防止火器流传,父皇也不会任凭他们长时间驻守边疆的。
朱棣心思活络,此次火器大放异彩,那么自己在父皇那里韬光养晦怕是没有机会了。
也罢。
父皇让我镇守北平,目的便是以皇子之身,驻守国门。
如今我在北平就藩,已经稳固,就算是朝臣如何说自己不该就藩,自己也不会轻易被夺取藩王的位置。
自己没有必要如此低沉下去。
身为大明的皇子,无论如何都要为大明的鼎盛献出一份力量。
况且这些年,不少名将或者病死,或者为父皇所杀,军方的势力隐隐约约被文官压制。
这一次岳父徐达竟然差点儿被两个工部主事给难倒,可见自己若是想北疆平稳,就必须为武将势力尽一把力。
而且此时虽然大哥身份和地位都不是其他的兄弟可以比拟的。
但是朱棣心中隐隐约约总有一个念头,那就是父王打下的基业,不该交给大哥这个文文弱弱的书生来打理。
韩阳的地里说的好,大明之外有华夏洲,华夏洲之外还有更多的大洲。
如今的大明只是个起点,我们未来还要打下更多的疆土,让世界臣服。
将天下交给大哥,他只能守成罢了,想要让大明成为强如昔日忽必烈北元那般的帝国,实在是太难。
沉思中,韩阳看着朱棣有些带着眼屎的眼睛,幽幽的说道:“你这家伙才多大年纪,就不知道节制。”
说着用手指点了点腰部的穴位,疼的朱棣呲牙咧嘴。
“哎呦。”
朱棣被韩阳拉回了深思,听着韩阳嘴里的话,当下有些羞愧。
“三哥,说这话做什么?我就不信你家里守着倾国倾城的嫂子,还有个二八佳人的妙清妹子,你能忍得住。”
“咳咳。”
韩阳虽然是个糙汉子,愣是被朱棣说的脸颊有些微红。
“胡说什么。我与妙清妹子干干净净,清清白白,你莫要胡说八道,不然这火器你自己去做。”
被韩阳威胁,朱棣讪讪的笑了笑,怕是自己这粗糙的三哥,还没发现徐妙清的情愫吧。
自己可得想办法帮衬上几把。
自己跟三哥已经是结义兄弟,若是能够让他取了妙清,亲上加亲,那更好不过。
天气转凉,秋天即将来临,看着农田中的蜀黍,徐寅眼神变得有些恍惚。
沧州府的土地盐碱的厉害,往年种庄稼一亩能收上一百斤已经是老天爷开恩了。
如今有了韩家庄主母秦柔的帮衬,对土地进行改良,治理盐碱地,如今看在和光景,起码得有五百斤。
这可真的是徐老汉大半辈子都未曾见过的成绩。
不由的心中对韩阳夫妇的崇敬之情上升了几个台阶。
如今的徐寅总是想着那么个事儿,虽说韩庄主所言农村合作社不错,但是总感觉不安全。
要知道这天下勋贵那么多,都是些吃人不吐骨头的货色。
到时候他们知道了附近的村民日子过得好,能否忍住欲望,不来侵吞田地和中粮之法?
要知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可不是大瞎话。
为今之计,还是投献来的安全些,只是不知道以韩庄主高风亮节的性格能否接受?
“这件事儿不是小事儿,老汉还得琢磨琢磨啊!”徐寅心中沉吟道。
(本章完)
第165章 陈老头入族()
一眨眼,高粱丰收,农田里到处都是被雇佣的汉子背着箩筐,拿着镰刀去割掉高粱穗的场景。
韩家庄,以及韩家庄的青壮们都忙着自己的本职工作。
“韩庄主说了,所有的高粱穗用碾子除了高粱谷之后,别浪费,全都收集起来,咱们的作坊会将高粱穗加工,治成扫把卖出去。还有高粱杆儿,也不许焚烧,全都给我割下来,咱们用铡刀弄死,卖给军方做马粮。”
徐寅站在田垄里大声呼喊道。
当中有经验丰富的老农,转身说道:“这高粱杆若是焚烧了,第二天土地肥沃,还能种小麦,若是不烧,第二年土地可就贫瘠了。”
“这你不用管,到时候咱们有的是肥料。”徐寅信誓旦旦道。
“好嘞!里长您瞧好吧。”这些农户都是被雇佣用来种植粮食的,怎么干活自然得听里长的吩咐。
“铛!铛!铛!”
飞熊卫的作坊中,韩阳手里捧着文件,正在处理。
别看韩阳只是个录事参军,算不上什么正式的职务,但是因为监管火器的生产事宜,各地的物资调配,人员安排都不是小事儿,所以韩阳现在真的很忙。
陈老汉敲了敲门,韩阳抬起头,疑惑的看了一眼。
“哎呦,陈大监,什么风把您吹到我这里来了。”韩阳放下手里的卷宗,抬起头来,笑道。
陈老汉赶忙拱手,低着身子恭敬的说道:“韩大人切莫折煞老朽了。老朽此次前来,是有一事相求的。”
“你说,咱们都不是外人,还用什么求不求的?”韩阳轻笑道。
陈老头犹豫了两下,直接跪倒在地上,叩首道:“老小儿得蒙大人的恩惠,如今长了本事,做了大监,但是老小儿明白,老小儿的一切都是大人给的,老小儿希望脱掉官服,做您的家奴。”
陈老头虽然年纪不小了,但是手底下的活儿真不错,就连军中的老兵们都连连赞叹,用了陈老头制造的物件儿,心里美的很。
“这个,老陈不是我说你,如今以你的身份,好好的在作坊中打熬几年,凭借你的资历,将来进入工部,做个七品的官员,还是不成问题的,你为什么放下自由身不要,却要做我的家奴呢?”
??
明朝对于蓄养家奴有严格的规定,以韩阳的品级,顶多有朝廷配置的民夫侍奉,想要蓄养家奴,那可真的是要命了。
顶多是韩阳将他纳入徐家,让了族谱,让他做个韩家人,但是这么大年纪的假子,韩阳还真不敢收,实在是折寿。
“韩大人,我世代做工匠,自己什么斤两,心里一清二楚,安心的做个工匠也就罢了,若是做了朝廷的官员,用不了多久就得掉了脑袋,况且老小儿并不想做什么官,只希望能安安心心的干活儿,如今这作坊的机床做的差不多了,也没有老小儿什么事儿了,老小儿想起昔日与大人的诺言,所以希望能够入奴籍,做韩大人的奴仆。”
陈老头跪在地上,很是虔诚的说道。
我靠,这古人果然奴性够强!不过为人奴婢,何尝不是为了在这吃人的封建社会,求一个避风港呢?
不过,韩阳家里目前算的上奴仆的,也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贪生怕死的李铁嘴,有情有义的佟湘云。
藏匿韩家的文书豪和佟湘雨是不稳定因素,保不齐哪天就会离去。
可见韩阳收人之谨慎,所以韩阳并没有第一时间答应陈老头的请求。
所以韩阳将陈贤叫来,如今陈贤因为经常做实验的缘故,经常需要有人帮忙打造试验器械。
陈贤考察了陈老头一番之后,跟韩阳说这个陈老头技术非常不错,很多木质模型,比韩阳亲自弄来的宝贝都要实用。
这下韩阳有些犹豫了。
高级技工,不论什么时候,都是非常珍贵的。
而且这种高级技工随着年龄的增长,只会越来越珍贵。
韩阳在军队的时候,也熟读过军史,他知道我军当初很多武器实验,靠得就是木匠们辛辛苦苦,一点点用锤子和锯子做出来的。
韩阳下定决心,冒着被朱元璋惩罚的风险,将陈老头纳入家族,成为家中的一员。
不过韩阳断然不会与他签订什么卖身契,只是让了改了姓,从此便是韩家的人了。
而韩阳作为组长,自然有对族人处罚的权利。
这种宗族权利朝廷一般是不干涉的,不过对于陈老头也比较自由。?
看着老人家激动的将名字写入族谱的时候,韩阳感觉有些恍惚。
他觉得自己来大明就是为了做一番大事的,不然为什么那么珍贵的匠人都要投到自己这里呢?
晚上,春宵三刻,韩阳喘息的躺在床上,身边是一脸潮红的秦柔。
“秦柔,我有种预感,咱们想要低调的想法多半是行不通的,你说我试着迈迈步子该如何?眼下大明疆土正在扩张,正在用人之际,我身为铮铮铁骨的男人,岂能堕落?”
秦柔抚摸着韩阳的腹肌,深情的说道:“老公,你想往前走几步,随便走就是了。但是政治却要聪明点儿,眼下政治黑暗,一步错,便是满盘输。”
“我怕啥,不是有你吗?”韩阳满不在乎的说道。
秦柔大怒,对着韩阳的心口猛地拍打了两下,“我能陪你一辈子吗?”
“废话,你不能陪我一辈子?难道是枪陪我一辈子啊。”
于是,韩阳翻身,又卖了把力气,第二天理所应当的起晚了。
……
“驾!驾!驾!”
敢在韩家府中如此畅意的纵马之人,也只有他燕王朱棣了。
韩阳表情有些尴尬,想到了昨日自己是如何嘲笑朱棣的。
朱棣一脸得意的看着睡眼惺忪的韩阳,大声说道:“三哥,你不知道,昨日听了你的建议,兄弟养精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