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雄-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在这里做什么?大战刚过,善后之事繁多,都给我打起精神来,有何差错,我唯你们是问,对了,王郡丞,给我找个住处……”

    “还有,城中伤亡如何,粮草又如何,过后整理一下,报给我,其他的事情,你们看着办,别拿一些小事来烦我。”

    虽说语气很不好,可有了主心骨儿,很多人瞬间就是精神一振,连对李破有着不满的陈大,都觉着身上轻松了下来。

    没办法,一地哀鸿的马邑城现在太需要一个出来主持大局了,不怕你有多严苛,就怕你不管,甩手回了云内……

    很快,李破便被请进了郡府后宅的一间宅院,李破清晰的记得,这里好像是当初李靖家里一个外宅管事住的地方。

    周围的一切,看上去有点熟悉,却又颇多陌生,几年下来,人事已非,而李破也缺乏故地重游的心境。

    马邑郡城的现状,他已经有所预料,果然,送上来的东西,桩桩件件,都让人感觉这里住不下去了。

    唯一值得欣慰,却又感觉特荒谬的是,粮食也许还能供城中的人们上几个月呢。

    这不是说粮草有多多,而是伤亡太大了。

    当初马邑城是近十万人居住的边地大城,之后陆陆续续招收流民,一度拥有十余万的人口。

    当然,这个巅峰没保持多久就被打破了,大业十一年突厥南下的时候,就围攻过马邑。

    而到了大业十三年的如今,马邑人口很可能已经不足五万了。

    是的,战后统计的数字还很粗糙,马邑的户籍看来也需要重新整理了。

    当初拥有大约三四十万人口的马邑边郡,经过这几年战乱,人口减半应该是比较真实的情形。

    这还是在云内保存完整的形势之下,不然的话,只会更惨。

    而马邑城这里,人口剧减之下,王仁恭从大户人家借来的那些粮食,就有了富裕,这不得不说,是个颇具讽刺意味的事情。

    李破还没主官的状态,事情就又来了。

    也许是心愿已了,当晚,王仁恭病逝于马邑郡府之内。

    要是其他人,肯定觉着这是雪上加霜,王老头儿死的不是时候,可李破眼珠儿一转,主意就又来了。

    他立即便命王禄等人治丧,并传来罗士信他带人每家每户的去告知,有想一并出丧者,就都随王太守一起吧。

    随后,他又亲自带人,去清理了当初城外那处乱葬岗,也没管什么风水,离乱之人想来也不会在乎这个。

    于是,他在城外开辟了一个简单的墓园,同时昭告马邑百姓,葬在这里的人们,将会树碑记之,要让后人们记得,有这样一群人,随着太守誓死抗击突厥一城百姓免遭突厥人屠戮……

    这样煽动性的言语余悲满城的马邑城再次沸腾了起来。

    最终,这里葬了三万六千人,大部分都是衣冠冢,也没那么多的讲究了,竖起来的都是木牌,用得上石碑的只有王仁恭一个。

    大户人家子弟的要修的精致一下,家中没人了的,都只堆了个坟头儿了事。

    这处墓园占地非常大,里面则是密密麻麻的坟头。

    入葬的这一天,从城内一直到城外,哭声震天,满城百姓,都聚集在了西城之外,凭吊着亡灵。

    马邑城的百姓们连粗糙的纸钱都烧不起了,只有用无数的眼泪和一个个的响头,来为故去的亲朋们送行。

    李破给马邑城的人们,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宣泄悲伤的缺口,并振奋起了人们的精神,顺便将这座城池彻底变成了自己的辖地。

    他也并未失言,几个月之后,刻着密密麻麻的名字的一块巨大石碑也立在了墓园前方……

    月票月票(。)

第304章诸事() 
月票月票

    李破没打算在郡城在呆多久。∷∷,

    如今的情形是,他差不多算是自封为马邑太守,治下一地鸡毛,等着他努力去收拾。

    一直呆在马邑郡城,现在看来没有意义。

    所以,他需要尽快处置好马邑诸事,然后返回云内。

    实际上,就是个临危受命的事情。

    如何将马邑这样的边郡治理好,考量的其实已经不是什么政治智慧了,只要你能兵强马壮,粮草充足,边郡自安。

    马邑城中诸事处置起来也简单,没什么人再想着折腾,谁也折腾不起了,只要大家能吃饱肚皮,有没有官府,这满城的百姓其实并不太在乎。

    不几天,出丧之后有人又给李破添了点堵。

    王仁恭的老仆,守墓七日之后,自刎在了王仁恭墓前。

    这种行为在李破看来,说不上好坏,可按照风俗民情,甚或是官府的律令,这等义行必须褒扬,还得广为传颂才行。

    于是乎,李破又琢磨了一番,亲自给这老仆在王仁恭墓旁,又修了个坟头,祭奠了一番,看着这座葬了如许多人的墓园,李破也在想着,应该瞅着机会,去云中草原一趟,将几个老军的尸首运回来安葬一下了。

    虽说,他一直认为,死去的人永远不应该比活着的人,可要是有了机会,他还是会将事情做完全了。

    这个殉葬事件,将他的行程拖后了几天,于是,事情又找了上来。

    先是陈大禀报,城中许多女子想要从军,找到军营的,寻去府衙的,看上去像是又要起民乱一样他有点慌神儿。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嘛。

    其实李破也挺奇怪,陈大是雁门太守陈孝意的侄儿。却马邑尽心尽力,差点没死在这里,如今也没有一点回去雁门的意思。

    王仁恭和陈孝意交情真那么好?还是陈孝意有意染指马邑?

    他没见过陈孝意,不好做出判断。也不会去问陈大,只是暗自加了些小心而已。

    至于马邑城里的妇人女子们想要从军,也挺正常。

    城中剩下多少孤儿寡妇,还没个定数,可城中女子居多。如今已经算是不争的事实了。

    这些人家要活下去,没有比从军办法了。

    女子从军,在大隋的例子不要太多,可大规模从军的还是没有先例。

    李破没怎么考虑,就令陈大去统算一下,到底有多少女子合适,单起一军,编练一番她们去巡视四城,守卫城门。

    在李破看来。这些女人经历过战事,应该比一些男人都要好用。

    而且,马邑郡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可能都要面临男少女多的局面,编练女军正好能补不时之需。

    陈大显然有不同意见,可却没有争辩,直接领命去了。

    恒安镇军的战绩已经传开,对这位能征善战的恒安镇将,陈大这样的军人的影响,是最大的。

    就算做不到惟命是从。可顶撞其人的勇气,却迅速的消失了。

    接着罗士信又来添乱,这位自小颠沛流离,几乎是在战场上长大的家伙。终于有了娶妻的念头。

    他要娶的是马邑郡丞王禄的幼女。

    不管是王禄有心嫁女,顺便向恒安镇军靠拢,还是罗士信看中了人家的家世,反正,这年头儿的联姻,大多和儿女情长没半点关系。

    “哥哥。你得给俺做主,人家聘礼什么的都不要,只想让俺长辈去亲自上门提亲……”

    得,人家的终身幸福啪的一下,就都撂你身上了,想不答应都不成。

    李破如今是满脑门儿的官司,这厮又来添乱,心情自然糟糕至极,顺手就给了他一巴掌,“没见死了多少人了,你还要在这会儿娶亲,你疯了你?”

    罗士信皮实的很,咧开大嘴就傻笑,“定亲,是定亲,不着急娶过门儿,到时还得劳哥哥,嫂嫂帮着俺张罗张罗呢。”

    李破没办法,只能亲自走了一趟。

    王禄早在家里等着了,这门儿亲事算是他一手促成,嫁的人家说不上有多好,可未来的女婿却是那位的结义兄弟。

    要是平常年月,这亲事肯定不成,他本人最瞧不上那些领兵的粗汉了。

    可现在嘛,他却满意的不得了,这门亲事一成,他王家在马邑也就能安稳下来了。

    唯一有点遗憾的是,这个幺女不是嫡出,他那几个嫡出的女儿,都已经许了人家,也都马邑,身边就这么一个幺女,教导的还算知书达理,相貌也不差。

    本来想寻个晋阳的人家嫁了,不想,他算是离不开马邑这地方了,如今却是正好跟云内李氏联姻。

    其实更合适的是李破本人,可惜,他眼光不成……

    不用说太多,反正,李破在马邑郡城办了一件丧事,接着又办了一件喜事,跟晋阳王氏的旁支成了姻亲。

    当然了,至于说什么结义兄弟不结义兄弟的,也就那么一说,恒安镇军上下,能叫他一声哥哥的,除了李春,便只有罗士信和元朗两人了。

    这两个都是李破落魄的时候结交下来的朋友,能够相随至今,在外人眼中,其实和他的亲兄弟也差不多。

    罗士信的婚姻有了着落,元朗那边儿的喜讯其实也快了。

    他现在跟西突厥的那位蓝眼珠儿打的火热,其中是怎么一回事情李破既没那个功夫也没那个闲心去详细问问。

    只是听妻子说,两个人快到谈婚乱嫁的地步了。

    可元朗跟罗士信不一样,人家爹娘兄弟俱全,轮不到李破来管,所以,元朗只是在等着京师那边儿元老头儿点头,他这里就能娶新妇进门儿。

    实际上,现在的马邑想娶个婆娘,真的不需要太为难。

    连年战争下来,男女上的平衡早就打破了,只要你身强体健,又能供养家人,娶上十个八个的,也是轻轻松松,成本还是极低的那种。

    像李破自己,只要他有意纳妾,整个马邑郡算算,不管什么样的人家,都是一句话的事儿。

    可到了现在,他身边其实只有一妻一妾,红眼珠儿到如今还只是挂着个虚名儿,这也只能说明,他对女色确实不怎么上心了。

    借着提亲的机会,李破又跟王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