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雄-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这场婚礼,也没弄的像李破当年那么笑料百出,马邑的精华,差不多都已经聚集到了云内,再要找不出几个能办好一场婚礼的人来,那才叫见鬼了呢。

    总的来说,元朗赶上了好时候。

    接着婚礼,稍微休息了一下的李破,立即率军去马邑郡城。

    临行之前,颁下了他作为代州行军总管的第一条政令,任元朗为云内县令,兼恒安镇军将主,留下一千精锐,再令元朗招募三千人,共四千人马,守卫云内城。

    又令校尉段房,兼任云内县尉,助元朗守卫云内老家。

    看上去,这两个人官儿都不大,尤其是校尉段房,成了云内县尉,像是降职任用了,可云内现在可不一样了。

    人口已经突破了二十万,可以说是代州三郡仅次于雁门的大城,这样头重脚轻的局面,在之后肯定要有所平衡。

    可作为李破起家的地方,云内的意义非同一般。能在这里做县令和县尉的人,都将是李破的心腹之人,官职天然就要比别处高上几分。

    将云内诸事都交给元朗。李破自己,则带着妻子和浩浩荡荡的大军南下了。

    第一站就是神武。

    破败的神武正在恢复旧观。几万幽州百姓充于神武城,给神武城带来了无数的鲜活气息。

    而维持这座城池运作的,和云内没什么分别,就是牧养牛羊了。

    神武左近的草场,正在加紧划分,牛羊之类的都从云内调拨,而这里也确实呆不了太多的人,神武建城之时。其实也更像是从郡城到云内的中转之地。

    神武城内,现在是一片忙碌。

    百姓在忙着修缮整理屋宅,官吏们在忙着给百姓登籍造册,分发草场,城池也需要整修加固。

    一切都是百废待兴,曾经的云内县令和县尉两个,领了这个倒霉的任务,忙的焦头烂额。

    可前面也有馅饼吊着呢,马邑诸曹缺员还远远没能补齐,县令前面。就是马邑别驾的位置在等着,县尉嘛,只要把神武城恢复回来。当个曹官也是轻而易举。

    李破只在神武呆了一天,粗粗巡视了一下神武左近,听县令说了说移民过程中的得失,便率兵去了马邑城。

    临走之前,召集神武官吏,言道:“幽州之民,虽乃外来,可与我代州相同,幽燕之地。多出壮士,望你等能善加安抚。扬其尚武之风,抑其乱行。切记,我要的不是一城羊只,我要的是幽燕劲卒”

    “你等还需记得,百姓军卒或有地域之分,族类之别,你等却不可存此偏妄,行事务求公正,廉明自生,威严自具,不到万不得已,断不可有杀人逞威之心。”

    众人尽都凛然称是。

    翌日,李破率军离开神武,到马邑。

    雁门太守陈孝意没有失言,已经等在了马邑城中。

    此时两人相见,陈孝意再无疑虑,行的是下官之礼,因为此时李破这个代州行军总管,已是名副其实。

    苏亶也来了,此时的他看着黑瘦黑瘦的,一副吃了不少苦头的样子,可精气神与方到云内之时,已有天壤之别。

    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可没闲着,整理楼烦户籍,逼楼烦大户释放奴仆,分配耕地,牛羊草场,在这个过程当中他和步群的手上都没少沾染了鲜血。

    而且,两个人都在极力的控制着楼烦的粮价,到了大业十三年后半段,一车车的粮食运送到楼烦,两个焦头烂额的楼烦主官终于狠狠松了一口气。

    粮食再不到,两个人也只能带兵回马邑了,存粮用尽的楼烦,只能是沦为浮屠地狱,这两个人可没有与一地百姓同存同亡的心理准备,到了关键时候,两个人都已经开始打算收拾行装跑路了。

    雁门和他们情形相仿,陈孝意没打算逃走,而是想着跟晋阳示好,投入李渊怀抱之中了。

    各人摇摆之间,幽州的粮草终于到了。

    第一批到达的粮食是最多的,损耗也最为惊人,几乎达到了三分之一到一半儿的程度,却解了楼烦,雁门,甚至是马邑的燃眉之急。

    后续到达的粮食,损耗猛然就降了下来,因为时间宽松了很多,人力也开始渐渐充裕,损耗在所难免,可也不会达到那样令人心疼的地步了。

    大业十三年冬初,幽州迁移过来的百姓,陆续雁门和楼烦两郡。

    苏亶和步群自然是忙的焦头烂额。

    而陈孝意在接到李破移幽州之民充于代州的消息之后,喟然长叹,这样的事情,显然是他做不出来的。

    随后,他则立即令人修整雁门郡各处城池。

    当年突厥入寇,雁门四十余城,多数被破,沦为鬼蜮,之后陆续恢复了五六座,可人口大减之下,想要恢复旧观,短时间内肯定是不可能了。

    可一旦幽州之民充于雁门这个恢复过程一下便加快了起来。

    当然陈孝意比较痛苦的是,他不可能全力以赴的做这一件事,因为晋阳那边儿的人们,也许正盯着雁门呢。

    如今晋地北边的形势,大家都清楚,代州与晋阳方向,若即若离,敌友难辨。

    说不定什么时候,大家就翻了脸,既然之前已经做出了选择,那么陈孝意就不会给晋阳的李元吉以可乘之机。

    若非兵力实在不济,他已经想夺下汾阳宫城,作为雁门南边的关隘了。

    到了大业十四年,李破回军之时,雁门的人口已经是差不多和大业十一年初时的人口持平了。

    这显然给雁门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陈孝意为官多年,不像苏亶和步群那么手忙脚乱,可也被压的弯了腰,驼了背,头发都不知白了多少。

    若此时是平常时节,这种粗糙的移民过程,几乎必然会掀起一的民乱,可在这乱世之间,百姓的需求同样也降到了最低。

    艰难的旅程过后,已经快要走断了气的幽州百姓,几乎不用官府督促,很快就在雁门各处建立了新的家园。

    到了大业十四年春天,雁门俨然就成了大工地,各处城池都在做着恢复,雁门和外来的幽州官吏们一起,都在努力的让这个过程变得更加有序。

    同时,还不能耽误了春耕。

    所以,这个时候的雁门,可以说是生机勃勃的,当然,也非常混乱。

    可有一句老话说的好,天下战乱,百姓思安。

    你来我往打了这些年的仗,那些有野心的人依旧在你争我夺,不肯罢休,可作为普通百姓,却都只想过一过安稳日子了。

    这也是幽州百姓来到代州,竟然没发生几次暴乱的主要原因。

    疲惫的他们,自然少不了怨尤之心,可只要代州官府能表现出足够的仁慈他们不至于饿死,不至于冻死,那么这些在战乱中浮浮沉沉的百姓们,也就默默的忍受住了背井离乡的苦痛。

    这个时候,一呼百应,揭竿而起的事情断然不会再发生了。

    再不长记性的人,在眼见那许多家破人亡的故事之后,也不愿再跟着什么豪杰起义,将一家老小都送去阎王爷面前了。

    这其实就是人心思安的表现,也许只有事实才能让人明白,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的道理所在。

    所以,一脑门官司的陈孝意和苏亶,是最想念李破的人。

    有太多的事,他们都想扔给这位代州行军总管来做,也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这位来解决和做出决定。

    李破想的挺好,可真回到马邑,他所面临的事情,其实就是一件,怎样才能安置幽州移民大家在大业十四年安稳下来,并吃饱肚子。

    想要在以后良性循环,这个开头就必须做好。

    这一晚,马邑郡守府很热闹。

    马邑郡丞王禄来了,他的心情很不错,这几年历经大难,失去了晋阳王氏的之后,这位已经完全抛弃了文人的酸腐气,该低头的时候低头,该逃走的时候也绝不犹豫,该做事的时候也绝不推辞。

    反而峰回路转,在马邑有了不错的官声。

    代理马邑太守期间,安抚马邑百姓,安置幽州移民,做的都像模像样,女儿又嫁给了李破的义弟罗士信,所以今日赴宴而来,底气也就不是一般的足了。

    月票月票,阿草参加了一下微大赛,文章名字叫求仙,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过去点赞一下,还能抽下奖。。

第332章展示() 
罗士信和老丈人一同前来。

    说笑之间,并不如何恭敬。

    罗士信这人就是如此,多年过去,和当年那个守着城门埋尸的城门守卒,自然是不一样了,可有点却没变。

    他看的上的人永远是敢打敢拼的英雄好汉,其余的人,嘴上说的再是天花乱坠,即便是泰山老丈人,也不会放在他眼中。

    温彦博来了,大袖飘飘,腰间悬剑,瞬间便让王禄有了自惭形秽之感,这才是大隋文人的标准模样,允文允武,目标也是出将入相。

    李春跟着师傅把守门户,见了温彦博,两师徒瞬间将手都扶上了剑柄,摩挲再三,显然是终于见了个带剑之人,都有点手痒了。

    冷飕飕的目光,盯的温彦博不知不觉间便加快了步子。

    卢县令兄弟两个来了,他们在马邑呆了有半年了,涿县卢氏族人都去了雁门,唯有他们兄弟两个被李碧指派到了郡城,帮着郡丞王禄处理政事。

    他们两个和王禄相熟,也都是大族子弟,只不过一个是晋地人家,一个是河北门户罢了,他们相处下来到是很谈得来,在门厅处热络的寒暄了几句。

    罗士信不愿看几个文人虚情假意,而他也确实让卢氏兄弟有些不自在,要知道,当初可就是他领着人把涿县城门给骗开了。

    相见两相厌,罗士信于是毫不犹豫的瞪起眼睛,吓唬了一下卢氏兄弟,然后丢下老丈人,溜溜的寻李破说话了。

    刘敬升看见他,打了一声招呼,两人凑到一起乐呵呵的说起了话。这才是同道中人呢。

    尉迟恭和几个领兵校尉一同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