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雄-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他的家世,以及江南文风鼎盛而言,都能说明此人的聪慧敏捷了。

    没错,这是个天才型的人物儿,杨素曾经赞赏过的那些年轻人跟这位比起来,说实话,只就文章学识而论都要差上一筹。

    而此时,岑文本还只是个二十三四岁的年轻人,照这个节奏走下去,三十岁之前拜相根本不是梦啊。

    这会儿呢,岑文本用他的聪明才智迅速的将前因后果捋了一遍,咬着牙想在之后找出那个在皇帝面前多嘴的家伙。

    接着便是思量怎么应对皇帝了,看皇帝面露戚容,显然事情在往他们最不愿见到的方向发展,心也不由提了起来。

    略一思量,知道瞒是肯定瞒不住了,于是便道:“前些时得报……娘娘确已南归,今至晋阳,居于晋阳行宫,至尊莫要伤悲,娘娘大体无碍,臣等已在商议,如何能尽早迎娘娘南来之事……”

    听着听着,萧铣眼圈已然红了,随即垂泪不止,哽咽道:“姑母流离在外,受尽苦楚,朕心难安啊……”

    岑文本更难受了,所谓主忧臣辱,皇帝一旦在臣子面前开哭,那简直就是大杀器,最有名的就是当年的刘皇叔了,只要那位一掉眼泪,手下人等就都得抛头颅洒热血,以安主公之心。

    而萧铣和刘备还真就差不离,刘备说是汉室宗亲,可那都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家道中落到卖草席草鞋糊口的地步,可谓是丢尽了祖宗脸面。

    萧铣也没差到哪儿去,少年时家中穷的是叮当响,后来以贩卖字画书本勉强才能吃口饱饭,他起家是大业年间的事情。

    他的姑母萧氏成了杨广的皇后,于是一些萧氏族人陆续得到了任用,萧铣也就被人从族谱中找了出来,当了一地县令,在战乱来临之时,靠着萧氏在江南的声望,一跃而起,继之成了割据一地的诸侯。

    瞅瞅,不但占据的地方和刘皇叔差不多,起家的轨迹也极其相似呢。

    只是萧铣的脸皮是肯定不如人家刘皇叔那么厚实了,所以名声上也就差了不少。

    也就是说,能让萧铣当着臣子的面儿掉眼泪的事情真就不多,这会儿哭的稀里哗啦,那不是在邀买人心,而是人家真伤心了。

    当然了,不管是真情还是假意,作为萧铣而言,肯定是想着将萧后迎到岳阳来居住,这对他是极有好处的事情。

    皇帝都哭了,岑文本自然不敢怠慢,起身拜伏于地,眼泪也是说来便来,陪着皇帝哭道:“至尊仁孝,臣等敢不尽力以成至尊之名?”

    因为年轻,所以敢言,到了这个时候,有些话他还是要说出来,劝上一劝的。

    “然……晋阳远隔千里,路途不便,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啊。”

    萧铣显然没怎么听进去,眼泪更多了,“卿等自诩才干,朕托之以性命……今却无人能为朕分忧焉?”

    这样的话一出口,无论岑文本是热血上头,还是心有戚戚,都没什么选择,只能硬着头皮言道:“至尊勿忧,以臣看来,娘娘居于晋阳定然平安无事,想那李定安乃隋室旧臣,起兵于边塞,攻拔甚急,而今已全有晋地,然此人至今未有逾越之举,可见其心。”

    “娘娘归于晋阳,定能得李定安以礼相待……”

    岑文本说着说着,连自己都说的有点相信了,实际上呢,他用的无非是个拖字诀,更想趁机进言皇帝将志向定的再高些。

    至于那年富力强的李定安得了天下第一美人会做出什么荒唐事情来,其实都是细枝末节,他只知道,此时想要迎回萧皇后,不啻于痴人说梦。

    北边儿的那几位诸侯,各个杀的满身是血,谁得了萧皇后,也不可能乖乖的送来岳阳,尤其是那个李定安。

    家世卑贱,能做出什么来其实都不奇怪,更可畏的是,这人北连突厥,狠狠捅了李渊一刀不说,还能让突厥人将萧皇后送归隋地,里面到底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事故先且不提,这人看上去实在不好招惹的很呢。

    而且……李定安与李唐相峙,对于南边儿的他们来说,是十分有利的,换句话说,在大略之上,不说联其攻唐吧,也总不能去轻易得罪其人才是。

    这些道理其实都是明摆着的,众人商议多日,在此事上已然有了共识,所以说,不管萧铣哭成什么样子,愿不愿意迎回萧皇后,反正他手底下的人是不会为此事出尽全力了。

    萧铣好像终于听进去了,哭声略止,愣愣望着殿外,良久才道:“卿家所言极是……”

    岑文本当即松了口气,只是还没等他再接再厉悲伤的皇帝心雄气壮起来,萧铣已然接着道:“那李定安即自诩隋臣,当不至于慢待姑母……然朕为萧氏后人,怎忍姑母寄居他处?音信断绝,朕心难安啊……”

    岑文本眼泪也收了回来,眨着通红的眼睛,先努力咽下了要出口的一些话,顺着皇帝的意思道:“至尊宽心,此事易尔,遣一使者北行即可……”

    他这里想着此事到此也就差不多了,先将皇帝稳住,过后再跟其他人商议一下,一起来劝劝,想来至尊也不能一意孤行,他怕的其实就是皇帝派人去跟那李定安直接讨要萧后罢了。

    而且,王仁寿,宁长真率军援夔州,张绣等率军南下攻林士弘,多少大事待决,肯定不能在此事上多耗功夫,当然,北边儿那位的分量也在起着作用,若是换做一位皇帝迎转的话,也就不会是这么一个说法了。

    可没等他心思转上几圈呢,萧铣这里已是抚掌笑道:“卿家所言甚合朕心,朕有意遣人出使晋阳,一来呢,在姑母面前为朕陈说苦衷,侍候一番,替朕略尽孝心,二来呢,那李定安即为臣下……可能使之?如此英雄,若能为朕所用,岂非汉祖遇于张韩乎?”

    “三来,即便不能成此佳话,也当交好其人,共讨窃国之臣,卿家之才,不让高杨,可愿担此重任,以解朕忧?”

    岑文本当即就蒙了,不过到底是聪明人,转转眼珠儿就明白自己一不小心,脑袋就伸进套子里去了。

    而且,他还想到北上出使的事情皇帝肯定不是心血来潮,一定已经跟人商议好了,这个人是谁?

    能在皇帝面前提议让他岑文本出使的人,他娘的还能有谁?定是内史令元君善那厮无疑。

    至于他和元君善之间的恩怨,不但基于政见不同,而且还在于他威胁到了元君善的地位,而且人家这个时机把握的也很不错呢。

    王仁寿等人率军西去,周法明等在外,加之张绣等也率军南下了,而像岑文本这样深得皇帝信任,能够参与机要的人再要离开……

    好吧,权位之争而已,没有太多道理可言。

    而皇帝显然也不想再听什么南下还是入蜀的争论,于是乎……

    心念电转,在萧铣殷切的注视之下,岑文本垂首道:“臣遵诏。”

    萧铣喜道:“卿家忠直,才学过人,朕加卿光禄大夫,兼领左武卫将军之职,稍后会同楚王出使晋阳,如此可好?”

    岑文本嘴里发苦,心里却还是道了一声果然,如此一来,那边儿留下的只剩了晋王董景珍和秦王雷世猛几个,这边儿呢,剩下的也有数儿,吏部尚书裴松,礼部尚书刘玄善,加上中书舍人萧瑜等……

    等到出了宫门,岑文本忍不住回头瞅了瞅颇为简陋的宫室,叹息了一声,想着等他从北边儿回转,这里又会变成怎么一副模样呢?

    接着就又想着,他还能回得来吗?皇帝可说了呢,要人伺候于姑母身边,替他尽一尽孝心呢。

    想到此处,岑文本不由笑了,想那萧后与皇帝见过面吗?就算见过,又见得几次?如此谈何孝心?

    心中于是越加烦郁,想他岑文本自视甚高,一朝得遇明君,定能施展生平抱负,可如今看来,却只是自欺欺人罢了……

    心灰意懒之下,他也不愿再去寻什么亲近友好商议,可不是嘛,皇帝的言辞以及作态都已表明此事不可更改,还商量个什么劲儿?

    若非如此,他也不会在皇帝面前当即领下这个苦差,再要辩说,皇帝的说辞肯定就不会那么温柔和煦了呢。

    岑文本于是甩了甩袖子,大步离去,径自回家准备行装去了。

    和他料想也差不多,翌日萧铣下诏,令他和楚王郑文秀两个北上出使晋阳,第二天晚间,皇帝御赐的良马就已经进了岑府马厩,催促他北行之意很是明显。

    于是,第三天他便与楚王郑文秀这个倒霉蛋一同出了岳阳向北而去了……

第536章郑国() 
二月间的河南从冬天里苏醒了过来,乱纷纷的好像和之前王李相争时没什么两样。

    能够安心种田过日子的人是越发的少了,李密虽然败亡,人头在北地转了一圈,却没震慑住什么人,效果和王世充所想相去甚远。

    所以战乱依旧没有远去,随着春天的到来,很多人从洞里冒出了头儿,匪患到处都是,有人甚至在瓦岗山重新打起了劫富济贫的旗。

    王世充的兵马经过一段时间的剧烈膨胀之后,明显后继乏力了起来,随之扩张也陷入了停滞的状态。

    以剿匪起家的王世充于是又干起了他的老本行,四出剿匪,平叛,忙的不亦乐乎。

    这种情形其实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一来呢,河洛本就是四战之地,一旦陷入战乱,就需要一些支撑点,不然战乱很难平息的下来,而王世充显然没有那样的眼光,同时也失去了那样的时机,他和李密纠缠的时间太长了。

    二来呢,王世充的信用在之前已经用的差不多了,没人再去相信他的承诺。

    三来,他的部下们大体分作了泾渭分明的三部分,一部分是他从江都带过来的旧部,一部分是李密降人,另外一部分则是以河洛大阀为首的洛阳臣子们。

    这些人都有着深刻的矛盾,几乎可以用水火不容来形容,更让王世充痛心外加头疼的是,他最为依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