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雄-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年下来,在军政两事上,可以说是建树颇丰,大体上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固的晋地军政集团。

    实际上,最兴高采烈的还是李破治下的百姓,他们没有官员那么多的心思,他们要的是衣食饱暖,要的是远离战乱之苦。

    这个简单的目的,他们甚至自愿拿起刀枪,为能给予他们这些的人而战,就像之前战事正紧的时候,并代两州的壮年男子自愿从军而征的声音很是不小。

    因为他们终于在饱尝了几年战乱之苦后,终于尝到了安定的滋味儿,那么也不用你再强自逼迫,他们便已感恩戴德,愿意为你出力。

    就像当初义军蜂起之时,也是这些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拿起了刀枪,杀死官吏开仓放粮,做起了用人命换生存的买卖。

    两者看上去截然不同,可里面蕴含的道理却是一般无二,百姓思安这句话,理解起来可并不那么简单呢。

    后来有人说过,人民的力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其实和老祖宗们说的是同一件事,当人们活不下去的时候,会爆发反抗,求的就是个平安。

    当战乱迭起的时候,人们受够了苦痛,所迫切希望得到的还是个平安,当平安到来之际,人们也就非常愿意拼死保护它。

    一切,都跟战争相关连,却又好像截然相反,这样一个模式,才是华夏大地分分合合的根源所在。

    而李破却也正在用实际行动验证他当初说过的那句内安黎庶,外却强敌的豪言壮语。

    效果也非常明显,内里轻徭薄赋,百姓拥戴,匪患渐绝,外间则打的敌人稀里哗啦,善战之名传于天下。

    当他率军归来,渐渐靠近老巢的时候,受到的欢迎也是前所未有的。

    越是靠近晋阳,人迹也就越盛,看见那高高飘扬的帅旗,府兵锤击着胸膛,百姓则拜伏于地。

    好在没有弄出敲锣打鼓,送衣送饭的幺蛾子,不然的话,不但地方官吏要倒霉,说不定李破就会觉着大家日子过的挺不错的样子,咱们收些税也是应该的吧?

    大军渐渐将西河郡甩在了身后,对于沿途所见,李破还算满意,张云智做的不错,其实只要西河郡没有误了今年春耕,李破就会给他记上一笔功劳。

    而且,西河郡的户籍他也看了,人口数量虽还有点可怜,但比起去岁他带兵南下时所见,却多了不知多少。

    西河郡的耕地比北边更肥沃,也更多,只要治理的好了,是可以作为晋北粮仓的好地方,代州那边儿再是兴盛,和西河郡也无法相比。

    当然了,光论田亩,西河郡还是无法跟南边儿的绛郡等相提并论,只是位于太原盆地南方边缘的西河郡,地理位置却非常优越,在和李唐连年交战的今日,好好治理一下西河郡是非常必要的。

    大军不知不觉间加快了行进速度,大军中多为并代士卒,出来了一年,也都有了思乡之意,尤其是在回归的路途之上,乡情渐渐笼罩在了士卒心头。

    晋阳坚城在望,大军前锋所部不由自主的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晋阳的官吏在太原郡守陈孝意率领之下,迎出来老远,一直等到中军到来,远远的便都躬身施礼。

    看着陈孝意花白的头发,以及那日渐苍老的面容,李破也是暗自感慨,也不知道他们这些人能不能迎来那个风光无两的时刻。

    陈孝意这些老臣缺的是时间,是寿数,而年轻力壮的自己,和那些年轻人,也许缺的就是运气了。

    没工夫细聊,寒暄几句过后,大军前行,加上晋阳的官员,中军越发庞大了起来。

    入了晋阳,李破随即下令,大军可在晋阳休整三日,之后各部自行回去地方,因为跟随他征战一载的人们,几乎都是并代守军,换句话说,到了晋阳这里,除了李破的亲军之外,大军各部也就可以解散了。

    这一日的晚间,总管府灯火通明,酒肉飘香。

    接风宴加上庆功宴,晋阳城中的军政首脑们凡是接到请柬的,纷纷来到总管府,华灯初上时,总管府的大门之外,车马很快就排起了长龙。

    人们穿戴整齐,面带喜气儿的陆续来到,并向于府门处迎客的总管府司马参军苏亶施礼问好,也在不停的探问着总管如何如何。

    苏亶应付自如,这一年他过的很不错,事业蒸蒸日上,身体也保养的好了,精力越加旺盛,终于展现出了世阀子弟,丰神俊朗的一面儿,和当年风雪来归,冻的和个鹌鹑相仿的样子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此时苏亶正在应付步群几个,这些家伙征尘未去,从内到外都透着一股让苏亶极为不舒服的气息。

    插科打诨也尽是拿苏亶来开玩笑苏亶穷于应付之际,不免在心里腹诽,要不是咱们在后面筹措粮草,怎能养的你们几个如此活蹦乱跳的?

    正在这个时候,一辆马车缓行而来,越过旁人车马,慢慢停在总管府大门前面。

    几个将军侧目而视,都是心说,谁这么大的脸,在总管府门前如此放肆,奶奶的,要不要一会儿上去揍来人一顿,拔个头彩再说?

    苏亶却像是见到了救星,跟各人告罪一声,几步就下了台阶,喝退扈从,来到车旁亲手将车门打开,掀起车帘儿,将里面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扶了出来。

    其他几个人瞅着都不认得,只步群乐了,“呀,这老东西可变了模样了……”

    来的不是旁人,正是官迷何稠,确实也变了模样,将养了大半年,再加上饱受尊崇,心意顺遂,就算无官无职,那精气神儿和当初也有了天壤之别。

    若非步群眼尖,还真就认不出来这就是去年那个衣衫褴褛,比道边儿的乞儿也强不了多少,看上去只剩下了一口气儿的老家伙。

    别看步群老东西老东西的叫着,可这老家伙有几斤几两他可清楚的很呢,他和何稠在介休见过一面,对尉迟恭礼送回来的人比较感兴趣,还打问了一番,当时就被吓了一跳,他娘的,太府少卿,左屯卫将军,有这种官职在身的人,他是一辈子也没见过一个。

    此时苏亶一边扶着何稠下车,一边笑道:“何公姗姗来迟,总管可都问了几次了,过后何公可要多吃几杯,不然就算总管答应,咱们这些小辈儿也是不答应的。”

    何稠眼睛都笑的眯了起来,略一打量四周,便甩开苏亶的搀扶,声音颇为洪亮的道:“不迟不迟,若非在贤达云集之时到来,又怎能得见如此兴旺之像?”

    苏亶笑着应和,心里却道,要不是皇后寻你入宫,又怎么会来迟呢?

    那边儿尉迟信捅了捅步群的腰眼儿,笑道:“这位老是老了些,可却了不得呢,你若能哄的他高兴了,稍施手段做些东西出来,管能让你大开眼界。”

    步群瞪了瞪尉迟信,心说,老子还不知道你,又想让老子当众出丑,他娘的,姓尉迟的就没个好东西。

    心里这么想的不假,可腿脚和嘴巴就是不听使唤,当先领着几个将军下了台阶,躬身抱拳道:“老爷子……何公,许久未见,可还安好?”

第560章团圆() 
总管府后宅,总管府的男主人正龇牙咧嘴的吓唬自家孩儿。

    孩子也很给面子,哭声越来越是嘹亮,很是满足了一下父亲的恶趣味儿。

    李破再次哈哈大笑,旁边的李碧眉毛都凑到了一起,从开始时的欣喜若狂,到现在的满心烦厌,转换之快,连她自己都始料未及。

    可她也拿丈夫没什么办法,自他们相识之初,一直到如今,看着变化挺大,可她却知道,丈夫的一些性情从始至终就非常固执的跟随着他。

    有的时候你越是气恼,他瞅着越是兴高采烈,这个“巨大的缺点”向来是李碧心中的痛处,好在近几年丈夫渐渐位高权重,除了在内宅之中偶尔胡闹,在外间却是威严日增,几乎完全是一副关西男儿的模样了。

    所以,现在就算她很是心烦,很想上去跟丈夫比量一下拳脚,她可是手痒了很多日子了呢,可到底还是没说什么,也没做什么出来,任由孩子哭了又笑,笑了又哭,一点也不心疼。

    李春在旁边瞅着哥哥的模样很不满意,心说果然是有了孩儿忘了妹子,和自己还没说上几句话呢,就知道逗弄孩子了。

    于是李春说上了公道话,“大哥,哪有你这样逗弄孩子的?知道的是亲生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你从哪里捡回来的呢。”

    公道话是公道话,可李碧听了是满头的黑线,同时也是无奈的很,这兄妹两个,她是一个也管不住,尤其是这个小姑……

    随着前方捷报频传,位于晋阳城中的总管府也愈显高大肃穆了起来。

    于是,总管府大娘子云英未嫁的故事在晋阳乃至于整个并代两州都变得广为人知了起来,想要攀附一番的人家那是数不胜数。

    上门试探,或是直接请了媒人上门,想要跟总管府结成秦晋之好的越来越多,这里面不乏晋阳王氏,河东裴氏这样的门户。

    萧皇后南归之后,这样的情形是越演越烈,有的人家已经求到皇后那里去了。

    有的人可能要说,这些人太过心急,如今天下诸侯割据,最终谁胜谁负还未可知,你把自己一家绑在一条船上不说,还想高高的挂在桅杆上,这不是找死呢吗?

    这样想的人可就错了,想要求娶总管府大娘子的人家,都不会太过简单,人家也不是鼠目寸光,只图眼前的傻子。

    他们其实求的就是日后那一丝的可能,成了,作为长公主驸马的家人,那是正经的外戚人家,这无疑是一条从晋地土著走向长安门阀的捷径,诱惑之大,对于世族中人来说,几乎无可阻挡。

    再者,即便李破事败,门阀的规则也能最大程度的保护他们,不会受到太大的牵连,最多最多,也就是舍弃几户人家的性命而已,这个代价他们付得起。

    往更深一层想一想,真到了那个时候,说不定为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