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雄-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中的意思其实也挺简单,咱家东西不多,您就别惦记了,您还是睁开眼睛看看外面,都乱成了什么一副模样,我家兄长欲做富家翁而不可得,您还只想找人来说说话,听着怎么这么不对劲儿呢?

    萧皇后开始听着有些惊讶,这时候她觉着自己确实是猜错了,兄妹两人给她的感觉都很奇特。

    他们少有卑贱之人的特征,都说自己少时吃过不少苦,可却看不出来,门阀的那道高峻无比的门槛在他们兄妹身上好像不存在一样。

    就像这侃侃而谈的少女,不知底细的人在这里听了,怎么会想到其出身府兵人家?

    而且,和李破给她的感觉差不多,先抑后扬,绵里藏针,不像关西人那么直接,却也不像江南人那么委婉,难道真是家学渊博?

    然后感觉就更像了,往她那痛处使劲儿的捅啊捅,说的萧皇后悲从中来,眼圈一下就红了,垂泪道:“世道若此,本宫也是痛心……也不愿天下沸反盈天,皆吾等之罪也,唯望日后能稍赎其衍罢了……”

    此时李春和李破的表现那叫个一模一样,身上酥的一下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瞪大眼睛就暗道了一声,怎么说的好好的就哭上了?我也没指着您的鼻子骂不是吗?

    只是和李破不同的是,李破能顶得住,李春就有点懵,想了想也不知怎么相劝,于是乎,悄悄招了招手,立即便有人从殿中阴暗处凑了过来。

    李春小声吩咐道:“去,做些酒菜过来……娘娘许是饿了……”

    好吧,她这一生中自然觉着饿肚子最为难受,以己度人,也就觉着只要大家吃好了,什么烦恼也就没了。

    在这方面李破教导的挺成功,她的手艺很不错,而口味也随之刁了起来,平平常常的吃食已经很难满足她的胃口。

    若非李破地位渐高,旁人总是阻她下厨,不然的话,总管府中应该多出一位会耍剑的美厨娘,而非是总管府中威风八面的大娘子才对。

    回过头来,李春生硬的开始劝人了,“娘娘快勿如此……奴只是来谢恩的……那块玉佩好的很,被兄长讨了去,倒是有负娘娘盛情了呢……”

    说的结结巴巴,词不达意,果然没怎么劝过人,几句话下来,李春已是额头见汗,觉着比练剑,写大字还累人呢。

    看她作态,萧皇后也是破涕为笑,情绪转换之快,让李春目瞪口呆,心说,这本事可得学学,做的好了,不定就不用拿剑守在嫂嫂床头了呢,那天可困死她了……

    至于皇后嘛,这种表演简直就是皇家的基本功,根本不算什么。

    “可是有了去意?莫非本宫相待不周……想寻人说一说心里话都不成吗?”

    一哭一笑间,李春的聪明劲儿就有点赶不上趟了,毕竟她还只是一个青春少女,视人命如草籽的凶狠彪悍或有过之,可心智之上却并未完全成熟起来。

    于是终于被弄的有点不好意思了,摇着头道:“奴见识不多,也没去过太远的地方,见过太多的人,能陪娘娘说什么呢?”

    说完了,还在想着,难道跟你说怎么练剑?怎么养马不成?

    萧皇后听在耳中,心中却是一动,不经意间再次细细打量了一番李春,和其兄长对比一下,光论长相的话,萧皇后再次确定两人简直完全没有相像之处。

    随即她便问道:“关西女儿,如你一般的可不多见呢……唉,若是文献皇后还在,见了你定然欢喜……”

    李春还不知道脑袋已经渐渐伸入了套子,好奇的问道,“兄长常说,关西女子英姿飒爽者多,可奴见了李氏三娘子,哼哼,也不过如此……文献皇后?我也想见见她呢,独孤氏名传天下,全赖家中女儿,兄嫂说起她们,也都赞叹连连,可惜,未能亲见……”

    萧皇后的亲切言谈在这个时候终于起了作用,这种以柔克刚的样子,其实对于那些自忖硬朗的人物确实有着很好的效果。

    以强者自居的人们,往往对弱者会放松警惕,像李春就是如此,渐渐流露出来的利落劲儿和那女子罕有的大气就是明证。

    萧皇后终于得到了她想要的东西,这种说起关西来好像外人一样的语气,可不应该是扶风人家应该有的态度,关西众人,从上到下向来雄视天下,以出身关西之家为傲,谈起关西来又怎会如此疏离淡漠。

    只是还需验证,因为据说两人从家乡离开时,年岁还小,旅居晋地多年,这里又是他们起家的地方,以晋人自居倒也算不得太奇怪。

    可话题一下就摆在了萧后面前,待宫人摆上酒菜,萧后叹息一声道:“独孤氏啊……那可就要从独孤卫公说起了……你年纪还小,也不知愿不愿意听本宫讲古……”

    李春自然连连点头。

    萧后笑着轻声道:“卫公名独孤信,原来好像叫独孤如愿,字期迷头,乃鲜卑贵戚……”

第585章降臣() 
出了行宫,在护卫簇拥之中,李春悠悠然的策马而行,自觉真的是不虚此行。

    皇后娘娘颇为和蔼可亲,说的故事也很有趣儿,最重要的是,和那些书本上的东西不太一样,很真实的感觉。

    从独孤信说到独孤家的三个女儿,又说到西魏八柱国,十二个大将军,那些人的威风和功勋在皇后娘娘的轻言慢语之中,仿佛一下就出现在了李春的眼前。

    还有文献皇后独孤伽罗,这位文献皇后虽已故去多年,可在萧皇后的言语之中,李春好像能清晰的看到她的影子。

    那是一个传奇般的女子,就像……北边儿的义成公主……

    这些人物皆已不在人世,可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都仿佛有千钧之重,因为他们是关西世阀的奠基人,他们一个个子孙繁茂,在这百余年的时间里,谱写出了不知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

    无疑,这一段风云迭起的岁月是属于他们的,是属于这些家族的,而且,他们渐渐的也为五胡乱华的混乱时期画上了一个句号,虽然他们中间大部分都有着胡人血脉。

    一路上,李春畅想连篇,颇觉皇后娘娘说的故事颇为精彩,以后倒是可以常去听听。

    当然了,这些故事李碧和王师肯定也都知晓,可他们啊却不会有如此耐心跟她讲解,嗯,大哥若是听到这些,定有不一样的见解,听上去也一定颇为有趣儿,不妨找个机会跟他说说。

    回到府中,李春倒也没忘了去嫂嫂那里报个到,将首尾处理干净。

    李碧照样没当回事,听了之后只是告诫李春,这段时日少去宫中行走,以免节外生枝。

    而这个时候,萧后却在玄武殿中颇为不安的踱着步子。

    是的,跟李春见过之后,她有些后悔了,这种刺探隐秘的事情本身就带着风险,眼下的安宁日子得来不易,若因此而生波澜,却实在是得不偿失。

    她的处境其实也决定了她现下患得患失的心情。

    如今她已经可以有八九分的把握,这兄妹两人的来历颇为蹊跷。

    因为李春对关西的陌生表现的很明显,就算离开时年纪还小,也应是记事了……

    再者,李春说了一句,他们是大业六年冬,从北边南下马邑,听的出来,她对那段行程记忆深刻。

    这还可以以两兄妹北去寻亲不果来解释,可她却对北上的行程只字未提,那本应该是更加艰辛的一段旅程才对。

    所得不少,可绝对算不上太多,少女很机灵,对往事总是一带而过,关西口音也很纯正,而萧后也不会直接打问。

    所以猜测依旧是猜测,只不过破绽很多,萧后几乎可以确定,兄妹两人出身扶风的身世乃是编造。

    换句话说,和李春见的越多,所得也就越多,也许就会无限接近她心中那个猜测的事实,可要想最终得到一个准备无误的答案,在李春身上是不会找到的,还得是李定安亲口叙说。

    按照萧后对大业初的了解,汉王杨谅事败前后,他应该是派亲信护送幼子北上了,也肯定不会留在代州境内,那去了哪里呢?

    云中……肯定是云中,那会儿云中差不多既非隋土,也非突厥所有,地广人稀,朔风凛凛,正是上好的避难所在。

    好吧,游戏来到这里其实也就快走进死胡同了,已经过去多年的事情,什么人证物证的都已无从寻找,而去跟李定安询问这等事情……那简直就是开玩笑,吃过了不少苦头的皇后娘娘才不会因为好奇心而去干这等傻事呢。

    所以说,李破当初从草原南下的时候编造的身世来历虽然破绽很多,却非常好用,蒙住了很多人,等到战乱一来,就更无人能揭破了。

    而且以他如今的身份,除了萧皇后之外,也不会有什么人去探寻他身世上的隐秘,即便他大张旗鼓的说自己来自西伯利亚,估计也没人会去跟他计较什么才对。

    如果他有一天走上更高的位置,那就更不用为此操心了,因为自会有人来给他编造更为显赫的家世。

    就像李渊当了皇帝,立马就成了老子的后人是一个道理。

    试问有哪个倒霉催的会去跟李渊对质,不对啊,你怎么会是老子的后裔呢?根本对不上啊……嗯,李渊听到这个,肯定得送你去找老子当面去问问……

    就像现在,即便是萧皇后也不敢当面去探寻李破的来历,何况是其他人了。

    ………………………………

    此时李破还不知道家里看着挺聪明的女人们正在犯糊涂,快把他的小尾巴都送到人家手里了,他这会儿正在见一个人。

    窦建德的吏部侍郎杨恭仁终于撇开同来众人,来拜见李破。

    杨恭仁在魏县已经饿的精瘦,和关西男儿的体格很不相符,而且他年岁也不小了,加上一路劳顿,精神头儿看着颇为萎靡。

    陪着他同来的自然是总管府记室杨续,两人是亲兄弟,几年未见,真真是恍如隔世一般,和李破恶意的猜测差不多,他们两个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