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雄-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唐军颇众,日夜枕戈待旦,不敢稍有懈怠,此等时节,却打算长久相持嘿嘿,此等时节,不能动若雷霆,伏如渊龟者,日后必蹈薛举,李密等人之后尘”

    说了这么多,其实按照李破的总结那就是一句话的事儿,河边屏障看似牢固,其实破绽极多,只需要耐心等一等,总会有过河而击的机会的。

    可以说,从张士贵进入大帐以来,每一句话说的都很符合李破的心意,最难得的是颇具战略眼光的建议,条理清晰,有理有据,这无疑是尉迟,步群等人最为欠缺的素质。

    果然是捡到宝了啊,这么多年在集聚人才方面,咱做的非常之努力,从没想过天上会掉馅饼,可今天却让馅饼砸个正着,这话怎么说呢?

    确实是有点掉馅饼的意思,张士贵来投,比起别人来弄的非常突然,可话说回来了,若非李破已经渐渐羽翼丰满,也不会让那许多心高气傲之辈前来投靠。

    换句话说,放在一两年前,这事儿想都不用想,就比如说张士贵,要不是他已经打到了河边,将李唐彻底赶出了晋地,张士贵哪里会渡河来到他的面前?

    这其实就是九成的努力,加上一成的幸运才能达到的效果,还是那句老话,张着嘴等着天上掉馅饼的人,往往会一无所获,只有那些付出了努力的家伙,当天下掉下馅饼的时候,才有机会吃到嘴里。

    到了这会,李破已经开始琢磨该怎么任用这个人了,和张伦一样,只要有忠心,其他的尽可优待一些,现在职位很多,只要此人能立下些军功,提拔起来也就没什么障碍了。

    随之李破就在兵部和军前领兵两样选择中转悠,兵部缺职很多,王智辩为兵部侍郎其实是一个极其无奈的选择,那人现在是个极为优秀的骑兵将领,当初放在代州行军总管位置上,一来是想赏其功劳,二来也为防备突厥。

    现在阴差阳错的竟然主掌了兵部,说起来不但李破这里有点担心,便是王智辩自己也觉着挺悬,好几次都在李破面前说,自己不是当兵部侍郎的料子,想让李破另任他人。

    其实最重要的一点是,王智辩管不住卫府的骄兵悍将们,将兵部置于卫府之上,是李破的长远打算,现在你都管不住,等将来卫府将军们成了大将军,那就更管不住了。

    眼前这人要是能用起来,在兵部任职的话

    想到这里,李破自己先就摇了摇头,别说此时正值用兵之际,就说天下太平,没有深厚的积累,也别想在兵部的一些位置上站住脚。

    从战争中打出来的骄兵悍将,可不是你嘴上说几句,然后戴上官帽就能压制的住的。

    正沉思间,人家张士贵自己就做出了选择,一句话就将李破的选项变成了唯一。

    见李破久久不言,张士贵的热情顿时冷却了下来,还以为这位汉王殿下也一如李建成,说的好听,关键时刻却不愿善纳良策。

    于是多年积攒下来的愤懑顿时喷薄欲出,实际上,经过这许多年的挫折,他也还算沉得住气,可一天一夜的变化太过剧烈,情绪容易激动倒也可以理解。

    “末将所言,皆出肺腑,莫非殿下以为,末将会以私仇,而劝殿下西向乎?”

    这话对于张士贵来说,已经极为委婉,若是他再年轻些,话肯定不是这样来说,而是直接照脸上打下去才是。

    嗯,这许多年下来,他身上的零件还能保持完好,老天爷确实挺关照他的。

    可说的再委婉,也去不掉其中尖刻的成分,李破只稍稍抬头扫了他一眼,便把将此人扶上兵部尚书位置的念头抛去了九霄云外。

    这人身上军人的痕迹太重了,自持才能,桀骜之处恐怕不比尉迟等人差,要是让这人掌了兵部,别说他的耳边不得清静,恐怕卫府将军们陆续都得掉了脑袋。

    照此人现在的状态,说好听点,那叫快言快语,说不好听点,就是刚愎自用,外加不知死活。

    李破心说,怨不得突然跑了过来,就你这个样子,若无容人之雅量,雷霆之手段,谁又能用得起你呢?

    其实张士贵说完这句立马就后悔了,恨不能扇自己个嘴巴,在潼关委屈了那么久,都没顶撞过李建成,这会儿你逞什么英雄?

    当李破若有若无的目光扫过来的时候,张士贵的冷汗当即就下来了,好像才记起来,这人可不是李建成。

    别看年纪轻轻,实际上已是南征北战多年,北据突厥之功不知真假,可打的唐军节节败退却是真的。

    在这样一个人面前大放厥词,后果想必挺糟糕吧

    想及于此,张士贵垂下脑袋,已是准备认错了,虽然有点晚,可相比当年,已经进化很多,想必在李破麾下,他的进化速度会更快一些。

    只是没容他想好说辞,李破已是哈哈一笑,“张将军倒是爽快,只是”

    说到这里,笑容渐敛,“公仇私恨,如今谁还说得清楚呢?自将军来归,我可问过将军一句缘由细故?”

    “我见将军言辞恳切,气魄恢弘,当非鼠辈,遂以豪杰之礼待之,将军怎的却还心存疑虑不成?”

    张士贵本就后悔之极,闻言回想一下,好像确实是自己有了不对,不由大惭,好事差点让自己弄没了,还好还好,没像以前那般鲁莽,不然的话于是起身就想谢罪。

    李破伸手向下按了按,示意他安坐无妨。

    接着便道:“将军之才,颇为难得,可我见将军秉性过于刚强,今日便劝上一句,自古名将易夭,一意孤行者必为众人所弃欲人纳己言而信之,尝纳人言而重乎?”

    只是一句话,在张士贵听来,却比方才的所有话加起来分量还要重上许多许多,昨日种种,仿佛都陆续浮现在他脑海当中。

    这样的话多年之前其实有人曾跟他说过,只是那时他正值少年,未曾听得入耳,那人姓薛,名道衡,也是个晋人,路过弘农时曾应观王杨雄之邀,指点郡中少年。

    那时张士贵就在其中,因其颇有勇力,冠于同侪,而得薛道衡评点,评价却不很高,让张士贵还闷闷不乐了许多时候,大体的意思正与李破所言相类。

    此时听来,那味道自然便和当年有天壤之别了。

    张士贵整个人都恍惚了一下,心情起伏,再也无法安坐于位,起身束手而立,身子微躬,如奉父师。

    杨续在那边文不加点的记录,此时也颇为差异的抬起头来,头一次仔细的看了看张士贵,心说,这人不简单啊,汉王殿下待人,从无一定之规,可自从他任职记室以来,能让这位直斥其非,又循循善诱者,张士贵还是头一个。

    这人有何不凡之处,能得汉王如此相待?就凭之前那几句区区言语吗?

第637章不凡() 
张士贵的不凡之处很难说,因为从来没有人赏识于他,所以无法过多的展现才能,当年率义军占据弘农,只能算是初露头角,一战而破五万大军,也只能说是稍试手段。

    在李破眼中,这是个潜力比较大的优秀将领,最为他所看重的,其实是张士贵的“诚实”,这人其实很聪明,却偏于耿直,在这乱纷纷的世道中,看上去很是显眼。

    张士贵退出大帐,抬头看了看天色,不早不晚,军营中士卒操练以及传令的声音偶尔传来,竟让他有一种非常宁静的感觉。

    背后汗津津的,被晋地的夏风一吹,有点凉,可他心中却是火炭般热切,汉王礼遇至此嗯,只要再予他兵权,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他张士贵唯有效死而已。

    徐世绩早已等在外面,看着张士贵有些楞仲的表情,也没立即上去打扰,他是“过来人”,知道头一次单独面见汉王殿下的人,出来的时候都有点失魂落魄,习惯了就好多了。

    他今天很忙,先招待了一下魏征,现在又要陪张士贵,快赶上汉王府的监门郎了,可谁让他是河南人呢。

    魏征好说,那人随遇而安惯了,知道回去无望,也无生死之忧,心情便也平静了下来,根本不用徐世绩安慰什么,直接就等人送他去晋阳了,还暗戳戳的向徐世绩打听这打听那,待知道晋阳分外安宁,即便没动什么声色,徐世绩还是看得出来,这人很是欢喜。

    于是徐世绩便有点鄙夷,大好男儿,生逢乱世,正应立大功,受重赏的时候,你倒好哼哼,苟且偷安之辈,安能与我论交?

    当然了,这都是心里想想,晋阳是个什么情形他自然晓得,魏征这样的人一去,和他当初可不一样,根本不愁官职,而且此人一来,汉王殿下便笑颜以对,还拉上了些乱七八糟的关系。

    所以说,除非他脑袋却根弦,不然的话绝对不会去故意得罪这位故人。

    其实相比于魏征,徐世绩更愿意陪张士贵聊一聊,因为两人虽只见过一面,可同为河南豪杰之翘楚,他对张士贵还是很好奇的。

    也就是没在账中旁听,不然的话,这种好奇很可能会被羡慕嫉妒恨所取代。

    “张将军。”

    “徐将军。”

    两人抱拳为礼,徐世绩道:“张兄新来,大王命世绩前来招呼,顺便陪张兄在营中走走,熟悉军务对了,看看俺这记性,张兄远来,鞍马劳顿,怎也要休息一番再论其他,这样吧,俺先陪张兄去营帐安置,明日一早再来相见如何?”

    张士贵自然不会现在去休息,人情世故他并非不懂,只是有很多时候他不屑于去做而已,此时他笑着又抱了抱拳,“多谢贤弟盛情,新来之人,怎敢懈怠?将来叨扰之处还多,望贤弟莫怪啊。”

    谈笑间,两人漫步行在营寨当中。

    其实徐世绩也不知道该带张士贵看什么,所以所谓的熟悉军务就是一句笑话,张士贵从军多年,军务还用熟悉?

    当然,徐世绩已经从军法官那里弄来了册子,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的都是军中刑律,这个张士贵确实应该熟悉一下。

    和隋军军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