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雄-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饮用的自然是好茶。

    而且他们也都知道,温大临这个晋阳土著底蕴到底差了些,多年奔波下来也没怎么享受过,文章和才能都是一时之选不假,可论起其他的嘛,就和他们没什么共同语言了,也只是品茶的时候道上个好字的份。

    相比之下,陈孝意这样家世年岁经历都摆在那里的东都旧臣不用说,苏亶出身豪门,茶酒之道是打小就要学习的课程,不然出去哪里有脸道上一声出身武功苏氏?

    他只用鼻子闻一闻,就知道茶名,之外茶性等也是了然于胸,只是这会儿不便在温彦博这样的“土包子”面前表露而已。

    三个人默默饮了两杯,身子都变得暖洋洋的,显然此茶很适合秋天饮用。

    陈孝意眉眼张开,舒服的叹息了一声,打开了话题,“主公颇有急迫之意,两位可知缘由?”

    温彦博微微摇头,道:“之前大王率军过河,进据河南……可是因战局所需,才有今日之会?”

    苏亶想了想随之道:“年末赏功,已成定例,许是大王因军功之事,才至于此?”

    陈孝意一听就明白了,这两位心里也没谱,都是猜测之言,就算说的有理也做不得准,其实他们三个人都清楚,此次李破说的三件事,之前虽都有征兆,并无多少突兀之处。

    可话说回来了,他们都跟随李破多年,对李破的行事风格了然于心,除去领兵作战,其他事做的都是不急不躁,绝不图眼前之功,看的是个长远,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主公有皇者之风云云。

    可现在刚回晋阳,没见任何人,埋头府中呆了几天,一点风声也没露,便抛出来几件大事,还都有意在年前完成,和之前行事大相径庭,他们的心也就都拎了起来。

    实际上归结起来,就是他们认为,李破有了急躁之意,显然有什么事发生了,而他们却无所觉,这可以说是失职,对于自负才能的他们来说,是很窝心的一件事。

    三个人再次沉默了下来,又饮了几杯,温彦博额头冒汗,才沉声道:“不管如何,吾等自当尽力为之而已。”

    苏亶斜眼看过去,心说,你倒说的轻巧,吏部只需按部就班便成,咱这户部找谁说理去?秋收刚过,收税就是一件麻烦事,说不得还得跟礼部王泽去打交道,之后封爵之事也逃不脱……

    这都不算,南边要输运粮草,各处驻守兵马也要过冬,河东一直在丈量田亩,也在整理户籍,再者分发田地也是一件大事,军屯和民耕也要分开,这么多事压在一处,户部那点人够用吗?

    然后就是人事任免,户部初立,这同样也是一件大麻烦……还有铸币……

    想到这些,苏亶嘴里满是苦水,小白脸都变黑了不少,心里不由骂上了娘,他娘的,俺也是自己寻死,肚子都撑圆了,竟然还去琢磨什么铸币,真见鬼。

    嘴上不由道:“总要宽限些时日才好啊,有些事……急不来的……”

    温彦博看着苏亶那张苦脸,嘴角微翘,忍住笑。

    当然了,也不怪他有些幸灾乐祸,吏部和户部天然就存在竞争,吏部向为六部之首,可不乱什么时节,户部势大权重也是不争的事实,弄不好什么时候,苏家子就要踩到吏部头上去了呢。

    就比如现在,大王要封爵,此正吏部之事,可户部却要从中掺上一脚,对于温彦博来说,这可不是什么好征兆,即便对苏亶本人没什么看法,却也警惕了起来。

    陈孝意抿了口茶,笑道:“元宰勿忧,主公乃通情达理之人……温大临所言不差,尽力为之而已,若有不协,主公也不会怪罪吾等。”

    还是老臣沉得住气,中书的担子一点不比户部轻,看看人家说的什么?苏亶面上露出愧色,拱手道:“中书说的是,苏亶受教了。”

    陈孝意当时就被“恶心”了一下,你个苏元宰是什么人,老夫清楚的很,以往可没见你这么恭敬呢,今日弄的这般虚伪,之后是想把事情都推给中书来做吗?做梦去吧……

    这些家伙斗起心眼来,可就非是西北姑藏城中的人们可以相比了,每句话好像都存着试探和另外的含义,稍微笨一点的人,几句话间指不定就掉坑多少次了。

    而他们不约而同的聚于此处,可不是为了相互商议什么的,这里是汉王府正堂去往内宅的道路之一。

    也是汉王殿下习惯经过的地方,鉴于之前汉王殿下“懒政”,内宅的门户不好进了,他们便寻了一处汉王的必经所在来堵他。

    三个人一坐就是半个多时辰,不断有人过来禀事,都被他们三言两语打发走了,偶尔会有仆从战战兢兢的凑过来,在他们耳边嘀咕几句,那是在汇报汉王殿下的行踪。

    三个喝了一肚子水的家伙,渐渐也察觉出了不妥,这样明目张胆的刺探之举,很犯忌讳,尤其是对那位大王来说,指不定就会生出什么事情来呢。

第696章书房() 
    陈孝意率先起身,肚子里哗哗的响,茶可不是这么喝的……

    “老夫还有公务在身,就不陪两位了。”陈孝意略微拱手,还侨情的加了一句,“唉,如今闲暇难得啊。”

    其他两人顾不得腹诽老东西脸皮厚实,他们屁股底下也早就多出了一根针,在这里等人,太扎眼了些,两人几乎同时起身相送,这就是散局的意思了。

    就在这个时候,有根竹竿从远处晃了过来,走的挺快,眨眼便到了近前,“在下费青奴,任府中监门之职,大王令末将来引几位前往府中书房,大王随后便到。”

    得,三个人一下就明白,枯等这些时候,算是没白等,可按照那位的性情,定也是被稍稍戏耍了一下。

    当然了,习惯了也就不会在意那些隐含在其中的恶趣味,没白等就成啊。

    “河南人?”

    其他两人都松了口气,唯独陈孝意看着竹竿一样的费青奴,又听出他的口音,不由来了点兴趣。

    陈孝意是河东人,可在东都为官多年,也算是半个河南人,乍一听见听见“乡音”,颇觉亲切,便也多问了一句。

    费青奴恭恭敬敬道:“您好眼力,末将东郡人氏,方投大王不久。”

    陈孝意笑着颔首,不出所料,果然是新来的河南降将,轻轻叹息一声,“唉,老夫离开东都也已十余载,不知此时东都又是何模样?”

    费青奴很想说上一句,十几年前的东都人们过的就已经很苦,如今却是更甚,大家就都快饿死了,可万万比不了晋阳繁盛,您老还是忘了这茬为好。

    当然,他不会那么没谱,跟眼前这位大人物畅所欲言,闭紧了嘴巴只当没听见,他可是非常珍惜再次得到的机会呢,虽说晋阳这样的地方拉起一群人来乞讨,定能赚个盘满钵满……

    而实际上呢,十几年前的东都和现在确实有着天壤之别,那会东都走出来的人们各个鼻孔朝天,就像刘武周之辈,在东都转了一圈回到马邑,便完全可以将其他人当做土包子来看。

    然而到了如今,来到晋阳的东都人氏同样会觉得换了天地,只是翻了个个而已,晋阳才称得上人烟繁盛,洛阳嘛,那已经是个匪巢了。

    ………………………………

    书房对这年头的人们有着特殊的意味,贵族成年之后,都会拥有自己的书房,就好像成年礼一样,不管你是否学业有成,都能够拥有它。

    同时这也象征着,你在一府之中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真正的成年了,所以这也意味着书房是贵族们比较隐私的地界,在这里你可以任意挥洒,不用担心兄弟长辈过来打扰,当然,长辈考较你文章的时候,最好表现的好些,不然你的书房很可能变小甚至消失掉。

    此时书房的作用就像成年礼一样,有一种激励你努力向前的作用。

    等到你有成亲,有了官职,书房的作用会进一步延展,在这里可以谈论公事,邀请好友共饮,或者来个红袖添香,都由你自己来做主。

    作为汉王,李破的书房自然功能齐全,同样也是汉王府中重地之一,未有汉王允准,能来这里的人屈指可数。

    府中的几位女主人自然便在此列,之外就是府中的两位记室了,他们的职责当中本身就有给汉王殿下整理书房的义务。

    其他人,即便是中书令陈孝意以及如今府中的长史薛万彻,两个司马张亮和吴伯远,想要到汉王府书房转上一圈,都需要汉王召见才成。

    李破的书房很大,独立成栋,外面有曲折的回廊,还临着一个不小的池塘,树影婆娑,水波荡漾,可想而知,在这样一间书房之中,读读书,作作画,饮饮茶,喝喝酒……那将是多惬意的一件事了。

    只可惜,汉王殿下戎马倥偬,向来少有这样的闲情雅致,所以汉王府的书房总是空荡荡的少见主人身影在其中徘徊。

    可好地方总有人喜欢,南园女室的主人王绮就时常过来呆上一阵儿,美其名曰,为汉王殿下整理书室。

    其实哪里用她整理,王妃李碧的贴身侍女专门负责打扫书房,即便汉王少来,也务必让这里保持清清爽爽,说不定汉王殿下什么时候想起了自己的学业,就来书房操弄一番呢。

    于是,这里也就成了王氏女悠游之处,笔墨俱全,风景独佳,连当年的南园女室都要逊色许多,自然很得王绮喜爱,有的时候,还能在这里弹奏上一曲……嗯,汉王府内宅中的异类现在过的还挺不错。

    这会儿王绮就托着白嫩嫩的腮帮,斜斜偎依在窗棂之上,盯着水面黯然神伤,嗯,秋天到了嘛,不伤心一下怎么成呢?

    这当然是玩笑,汉王府的王记室在晋阳也是鼎鼎大名之人,不但是王氏才女,更时常可以站在汉王身侧,权势着实了得。

    现如今即便她的父兄们遇到她,同样要以礼相待,不敢轻慢,一介女流能走到这个地步,其实已经算是一个不小的奇迹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