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雄-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在想着,等大军凯旋之后,这些贼匪,还不是将在大军兵锋之下,一扫而空?

    所以,除了令各地就地剿匪之外,再无诏令传下了。

    其实,这个时候春天就要到了,大军开拔的日子也越来越近。

    这是真正的百万大军,当这个庞然大物成型的时候,即便是皇帝杨广有心想收回征伐辽东的诏令,其实也不可能了。

    套用一句俗话,历史的车轮沿着既定的轨迹,滚滚向前。

    作为外来人的李破,扑棱棱的闪动了几下翅膀,并没有掀起什么风暴,大隋这座战车,连晃动一下的样子都没有。

    而李破,却是把自己垫在了车轮子下面,是粉身碎骨,还是脱逃而出,就都要看他自己的本事了。

    写了一些反贼的来历,其中多有杜撰,大家不要认真,这一章只是阿草的消遣之做,没灌水的意思,不愿意看的大家多多包涵。

第124章阴影() 
大业八年二月,涿郡的百万大军,终于誓师出征。

    还是那句话,隋帝杨广有资格得意,因为这是一支自古以来,绝无仅有的大军,从没有哪个帝王,组成过这样一支庞大的军伍过。

    实际上,不管是之前,还是之后,这都是世界冷兵器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一次远征。

    这显示出了中原王朝的强盛,同样也表明了,隋帝杨广的决心和魄力。

    当然,这在之后很多史册上,这种几乎是肆无忌惮,不管不顾的决心和魄力,都被狂妄和自大之类的名词所取代。

    在这样一支大军当中,人,不论你是名将,还是贤臣,都会显得分外渺小。

    因为这个时代,硬件条件的缺失,也就没有人,能够完全掌控住如此庞大的一支军伍。

    但隋帝杨广,完全不同意这一点。

    大军分二十四军,领兵的将军都是威名赫赫的沙场宿将。

    这完全是仿照当年汉时武帝北巡的军队建制,熟悉历史的人都会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隋帝杨广在**裸的告诉世人,他超越了武帝。

    就像几年前,他开凿了大运河,修了驰道,又重新建造了一座洛阳城,这一系列的工程,不但是要让人知道,他比他的父亲杨坚更有本事,前秦始皇帝,也会在他的光芒下黯然失色。。。。。。

    是的,这是个有着非常远大的抱负的君王,他登基为帝的那一刻起,就立下了超越古之明君的志向。

    他是要做千古一帝的人,在他自己的想象中,他早已把自己神化了。

    他掌控着广阔的疆土,他主宰着亿万生民的生死,茫茫众生之间,又有谁能和他相提并论?也只剩下那些已经作古了的贤明君主了。

    所以,他做的一切,就都有了解释。

    如果给他一把神斧,估计他都能再来一次开天辟地。

    左十二军,右十二军,近有百万众,都涿郡拔营而起,漫山遍野,向榆关而去。

    前锋已过榆关,尾巴却还留在涿郡境内。

    前不知头,后不见尾,绵延数百里,从天空望下去,河北北部,直接多出了一条粗长的黑线。

    前锋所部出了榆关之后,又有数万突厥仆从军加入到大军之中。

    行军途中,臣服于大隋的一些契丹人部落以及一些靺鞨部落派兵加入进来。

    这些塞外野人的来历很杂,血统也早已无法追朔清楚。

    突厥的仆从军是历年来,归附于大秦的突厥附属部落,他们在大隋和突厥之间挣扎求存,却得不到认同。

    当大隋的征兵令传到塞外的时候,他们没有的选择,甚至于,很多人还很乐意,为强大的大隋效力,以求在之后,能受到大隋更多的庇护和奖赏。

    至于契丹人和靺鞨人,这是些典型的东北野人部族,差不多也就是后来契丹辽国和女真金国的祖先了。

    当然,这个时候,虽然隋人和突厥人,给了他们一个称呼,但其实,他们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族群。

    他们分散的存在于北方草原的东部地区和辽东西部的一些地方。

    他们中间的大部分部族,受到突厥的辖制,剩下的一部分,被大隋和高句丽所分享。

    因为他们生活的地域,以及生活习惯,风俗等等,被暂且归两个整体。

    其实,这也正是一个个族群起源的开始。

    当他们逐渐开始认同契丹,靺鞨这样的称呼的时候,他们也就有了融合的条件。

    而到了这个时候,即便是大隋兵部中,记忆力最好的人,也无法准确的知道,大军到底有多少人马了。

    更何况,现在大隋的兵部早已乱作了一团。

    因为大隋兵部尚书,左候卫府领兵大将军段文振死了。

    这是一位真正的能臣良将,后来名声不显,只因为他活的还不够长,若他能再多活十年,也许天下间就不会有什么盛唐了,因为有他在,辽东之战的结果,很可能大不一样。

    但还是那句老话,历史没有如果。

    为辽东之战殚精竭虑,耗尽了最后一点精力的他,死在了远征辽东的路上。

    这位老将,曾随北周武帝攻灭北齐,又曾随晋王杨广,平灭南陈,不论是三王之乱,还是汉王杨谅起兵谋反等诸次战事当中,都有着他的身影。

    而他还曾领兵大败突厥,攻灭吐谷浑,平定过南蛮叛乱。

    可以说,他参与了,自北周武帝,一直到大业年间的赫赫有名的战役。

    如此军功,以及一系列的战绩,再加上不输于门阀的家世他成大业初年,最受杨广信重的重臣之一,几乎便是大隋诸将之首。

    此次征伐高句丽的前期谋划,几乎都是他一手操办。

    如此庞大的军伍,能在涿郡老老实实的熬过一个冬天,并顺利的出征塞外辽东,其人居功至伟。

    而付出的代价便是他自己的生命了。

    到了大业八年二月,油尽灯枯的他,终于逝于行军路途之上。

    临死之前,依旧念念不忘杨广的知遇之恩。

    留下遗笔,劝皇帝率军火速进军,不要稍有停留,在辽东秋天雨季到来之前,结束这场战事,更言,高句丽君臣,蛇鼠两端,若欲归降,必为缓兵之计,不得轻信,只要能攻克平壤城,辽东自平云云。

    但隋帝杨广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除了为痛失肱股而垂泪不已外,将这位老臣留下的话,都当做了耳旁风。

    这样一位大业良臣逝于军中,消息是无法掩盖的,也为此次远征,先就蒙上了一层阴影。

    好在,此时中军还未出塞。

    皇帝杨广无奈之下,也顾不上那么多了,诏左候卫府辖下,全军戴孝,为兵部尚书,左候卫大将军段文振送行,并晋段文振为尚书右仆射,光禄大夫等等。

    于是乎,李破也打起了白幡,系上了白带,扎扎实实做了一回孝子贤孙。

    令人沮丧的是,除了左候卫府亲兵,送段文振灵柩归乡之外,折腾了两天,其他人等,还得跟着大军前行。

第125章进军() 
这一次,历史的车轮终于产生了些偏差。

    隋帝杨广并没有就地升任左候卫府辖下的几个大将,接任左候卫府大将军的职位,而是调留在涿郡的民部尚书,左武卫大将军樊子盖,领左候卫大将军之职。

    又派人八百里加急,启用闲居京师的窦抗,为涿郡留守。

    后来,虽说窦抗一路急赶,跑到涿郡时,差点都断了气,但心里还是比较得意的,因为当初,他就是在幽州总管,差不多相当于现在涿郡太守的位置上,被薛世雄一封奏疏,赶了下去。

    男儿大丈夫,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这是个非常痛快的事情。

    不过他没想到的是,之后不久,他就要面对铺天盖地的农民起义了。

    而身在左候卫府辖下的李破,在樊子盖的大将军仪仗追上来,并确定这位就是自己这一部领头的大将军之后。

    却是觉着,左候卫府的前途,颇为的黑暗。

    因为这位老将军的年岁,好像应该。。。。。。不比之前的大将军段文振小了。

    这一路走下去,要是这人也给累病了,或者是死在半路上,嗯,左候卫府估计在旁人眼里肯定是霉运当头,倒霉到家了。

    当然,这个时候还有闲心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的,在马邑隋军中也就是他一个了。

    漫漫大军,旌旗蔽日,蹄声隆隆,不算战马,就算步卒们脚步踏在地上的声音,也能使地面微微颤动。

    这样的景象,可不是什么人都能看到的。

    几乎人,在大军拔营的那一刻,就已经被惊到了,等到大军序列,一路走来,除了刚上路时的振奋以及惊奇之外。

    很快,新鲜劲就过去了,然后就是作为大军中的一员,那种分外渺,根本无法掌控自身的感觉,并直接的抓住了人们的心,并在人们的心头徘徊不去。

    而随着旅途的延伸,长途跋涉的枯燥,以及拥堵的道路,嘈杂的声音,都让人们的情绪陷入到烦躁之中。

    路上听到的叫骂声,越来越多,打架这种场景,也是屡见不鲜,军官的怒吼,也越来越是难听,粗暴。

    还没到榆关,路边上就已经能看到一些木杆子了,上面飘荡着的,往往都是一颗或者几颗呲牙咧嘴的人头,丑陋而又血腥。

    对于这个,李破已经不会再有的好奇心产生了。

    大隋战时的军法,本就比较严苛,砍脑袋那是最常有的一种处罚。

    而身处这样一支庞大的军队当中,李破也渐渐开始理解,领兵的将领们,就算不是铁石心肠,也会变得分外的无情。

    因为他根本没工夫跟你废话,平时打鞭子的事儿,到了这会儿,随口一个斩字,就可能从哪位将领嘴里冒出来,然后就是一条小命没了。

    你还别抱怨,只能说自己倒霉透顶。

    这本就是大军开拔之前,和大军行军途中的区别所在。

    等到了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