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秦霸世-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子婴经历了大秦帝国的最巅峰时期。自然是心有高傲,对于山东诸王,天下列国充满了仇恨与藐视。

    正因为如此,不管在任何时候,只要提出关作战,都踊跃万分。

    胡亥的特殊阅历,使他能够清楚看到此刻大秦帝国的种种缺陷。若是按照子婴与老秦功勋之后的想法,大秦帝国只能偏安一隅。

    一念至此,胡亥幽幽一叹:“左相,如此一来,大秦帝国图小霸足矣,图天下差矣。”

    胡亥心里清楚,从长远思谋来看,他需要的是立足当下局势,从而决定大秦帝国究竟该不该行尉缭大策。

    就在这一刻,陈平轰然出来,深深一躬:“臣启陛下,国尉之策,大长我大秦志气。然臣,以为尚有商榷的余地。”

    “其一,山东列国,其势大成。以楚国实力最大,因为楚霸王项羽一跃而起,成为第一强国。”

    “其军事实力,堪称天下第一。齐地未乱,辽东,韩,常山余威尚存。魏赵燕三国,以楚霸王马首是瞻,成为封锁我大秦的第一道防线。”

    “其二,大秦帝国虽经受一场大丰收,然北地三郡突然遭受天灾,以至于咸阳仓亏空。”

    “再加上二十万刑徒军被屠杀,五十万南方军失去了踪迹。如今大秦帝国的实力,可以说是弱于楚国,强出其余任何一国,绝不可能以举世皆敌。”

    “若仓促东出,山东诸国相援,以一敌二尚有胜算,以一敌众则只有毁灭一途。”

    “其三,当下大秦帝国内治尚有诸多难事,人口不足以扩充大军,良田不足以长资军食。”

    “大秦帝国朝野虽有陛下重铸秦法根基,更有国尉,通武候横空出世。但是大战一起,必然是绵绵无期。纵然是倾我大秦帝国之力,能否持久,臣不敢断言。”

    ……

    说到这里,陈平肃然一躬:“陛下,大业当徐徐图之,不可能于朝夕之间而成,臣请陛下裁决!”

    本章完

第169章 张苍之策() 
大业似当徐徐图之,不可期盼于朝夕之间。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胡亥心头的火热骤然冷却。扶在长案之上,胡亥叹息了一声。

    “可惜……”

    陈平的话是一面性的,只对尉缭方略提出了商榷。但胡亥清楚这不过是陈平的委婉之言。

    毕竟尉缭辈分与身份摆在那里,同殿为臣,陈平不得不考虑尉缭的脸面。

    但是,胡亥心头清楚,实际上尉缭是从三个方面否定了尉缭的出兵山东列国,一统天下的方略。

    只是因为身份的原因,陈平的回答没有太尖锐。

    陈平刚才陈述的这几条,都表现的非常清楚明白,更是极为切中要害,每一句话都直中尉缭方略的缺陷。

    以胡亥对当下大秦帝国的透彻了解,自然清楚了陈平所言。应该说,陈平显露出来的眼光还是足以胜任治国大任的。

    心头滚动,胡亥比任何人都要清醒。他清楚自己需要的,同时也是大秦帝国朝野需要的,是一套能够振作国人激励士气的兴国方略。

    国尉大策,虽然可以,但是却不能在这一刻施为。

    念头闪烁,胡亥又是久久地陷入沉思。他以为,一直以来他对陈平的期望有些过高了。

    陈平身为一代大才之士,居然不能筹划出切实大计。心头念头闪烁,胡亥清楚陈平毕竟没有主政一国的经历。

    纵是有盖世大才,没有主政一国的经历,又岂有筹划全局之才。

    胡亥心里清楚,盖世大才层出不穷。能够真正意义上一出手,就震动四方,有如神助的人太少了。

    就在这个时候,张苍挺身而出:“臣启陛下:国尉的盖世方略,颇为倚重军争,看似远图,实为近谋。”

    “近谋者,必以当下国力为根基。大秦帝国新军尚未扩充,以五万之众欲吞灭天下,难矣!”

    “如今大秦帝国元气大失,根本不足以对抗天下列国。以臣确算,欲东出大战,非三十万精兵不能言胜。”

    “而扩充军力、训练士卒,非两年不能完成。另则,秦国目下之可耕良田,唯关中近百万亩,余皆山地广漠,无以提供数十万大军长期征战之军粮。”

    “故此,国尉之谋,近不可行。”

    张苍眼底有一丝精光,整个人神色的肃然,继续,道:“陛下,臣以为大秦帝国东出方略,可作两期。”

    “前三年为静,后十年动。三年之内,韬晦猛进休养生息,在不知不觉之间暗拓国土。”

    “一边充实国力,另一方面继续训练大军,整军经武,这便是为第一次的方略。”

    “三年之后,等到新军练成,大秦各大仓充实,唯有如此才能大举东出,远图可谋。”

    “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不思寸功,无以成大业。愿君上冷静思考,为大秦帝国长盛久安谋划!”

    ……

    “啪!”胡亥拍案而起:“廷尉所言甚合朕意,从今以后以此策为大秦帝国治国长策。”

    “是——”一时间,书房中三公九卿皆齐呼一声。

    整整一刻钟,整个书房中一片安静。胡亥在长案上伏着,一动不动地反复琢磨。默然良久,他霍然起身,道。

    “备车出宫,国尉府!”

    “是!”韩谈应呼一声,大步离开了。

    这一刻,国尉府中,尉缭翻看着不断送来的各地消息。时而点头,时而摇头,他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再一次做国尉。

    尉缭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兵家,正因为如此。他的梦想,一直以来是成为驰骋疆场的一代名将。

    毕竟受到战国风气影响,这个时期的国尉,并不是实际上的三军统帅,而只是处置日常军务的武职大臣。

    寻常时日,国尉在丞相府节制下要做的是:征召兵员、训练新兵、筹备军资军食、打造兵器装备、统筹要塞防务等。

    国尉不是大秦帝国最高武职,并不领兵打仗。一旦大秦帝国遇有战事,统兵出征的上将军才是真正的军队统帅。

    乱世之中,大仗连绵不绝,必然是军争不断。上将军才是一国之中武事的最高统帅,其爵资与统摄国政的丞相同等,足见其地位显赫。

    比如魏国的吴起和继任的庞涓,便始终是上将军。齐国上将军田忌,燕国上将军乐毅,赵国大将军廉颇与李牧,楚国上将军项燕。

    大秦帝国的三代上将军白起、王翦、蒙恬等,都是在统兵大战中涌现出的赫赫名将。

    从始至终,尉缭想做的,正是这样的名将,而不是操持兵政的国尉。

    然则,命运使然,从秦始皇却偏偏教他做了国尉。如今让秦二世又让他做继续做国尉,这让尉缭十分无奈。

    尉缭很是沉默了一段,只好尽心尽力的为大秦帝国出谋划策。

    正因为如此,尉缭便开始了对大秦帝国未来的军争大略进行了深究谋划。尉缭出身兵家,一生所学皆是沙场纵横之术。

    ……

    “禀报国尉:陛下驾到,已进大门!”一名军吏匆匆走来急报。

    闻言,尉缭一惊,他根本来不及细想,丢下手中竹简向外迎去,尚未走到后园石门,却见胡亥只带着韩谈迎面走来。

    “国尉尉缭,参见陛下!”

    “免礼了。”胡亥笑着虚扶了一把,微微一笑:“灯火如此明亮,国尉还没有休息么?”

    尉缭不惯笑谈,听到胡亥询问,连忙回答,道:“尚有一些文书没有处理,臣不得不连夜处置。”

    “如今天下正是争分夺秒之时,为了大秦帝国的复兴,臣不敢有一丝懈怠!”

    “文书多到处理不来?”胡亥大感兴趣,大步走到风灯下,略一端详便惊讶,道:“国尉,可是发生了大事?”

    “陛下不必担忧,不过是新军的一些事情,正在进行训练成军。”尉缭一摆手,忍不住幽幽一叹。

    胡亥心中一叹:“新军只有五万,国尉,若是新军大成,能否东出函谷关,与天下列国争锋?”

    ……

    闻言,尉缭心头一动。刹那之间,他便已经清楚,胡亥此来必然是为了上书东出之事!

    本章完

第170章 东出,乃军民所求!() 
“陛下此来为东出?”尉缭从军吏手中接过茶盅。

    “嗯。”胡亥点头:“国尉上书东出之策,令朕夜不能寐,辗转反侧!”

    尉缭搁下茶盅,肃然长叹,道:“陛下,大秦帝国此际的实力,你我皆心知肚明。”

    “守成尚且不足,更别说东出。臣当初之所以上书东出之策,是因为大秦帝国朝野上下需要。”

    “民需要陛下东出,彰显老秦风范,让老秦人重新树立大国气象。军需要陛下东出之策,重铸大秦虎狼之师的铁血雄心。”

    说到这里,尉缭沉吟片刻,道:“如此之时,不是我等想要东出,而是大秦帝国朝野上下,万众一心想要东出。”

    “呼……”

    长长的吐了一口气,胡亥一时间愣怔:“国尉,若是全面东出,就要冒以一敌众的风险。”

    “如果没有二十万大军,就当稳妥采取守势,待实力具备时再鱼跃而出。”

    ……

    尉缭出身兵家,师承鬼谷子一脉。其独善兵法,自身更是亲自制定了始皇帝统一六国的战略。

    其才,其智,其谋,皆属当世第一!

    从再一次踏足咸阳,尉缭便开始了对大秦帝国军争大略的深究谋划。

    对于天下大势了然于胸,对于大秦帝国处境更是心知肚明。基于此,尉缭要谋求的,是一条扎实可行的用兵之路。

    尉缭于鬼谷之中,熟读《孙子兵法》,《司马穰苴兵法》,《吴起兵法》等先贤用兵之得,从而有了一套用兵理论。

    写出《尉缭子》的尉缭,一身所学皆已大成。正是如此,他才会向胡亥上书东出之策。

    尉缭的谋兵思路深受《司马穰苴兵法》的影响,最大特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