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秦霸世-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目睽睽之下,子婴立足大殿之上侃侃而谈。看着意气风发的子婴,秦帝胡亥神色微微一顿。

    这一刻的子婴身上,再也看不出当初的落魄。他暴起发难,诛杀赵高以来,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

    “五万劳役用来运粮,恐怕需要耗时三月,这样做会影响到百姓国人!”

    秦帝胡亥摇了摇头,对着大殿之中的文武百官环视一周:“从八郡之地,陆续征发十万劳役,运粮函谷关。”

    “征发劳役的青壮,免去今年国役,开冬以来不必参与!”

    胡亥清楚,如今想要征发劳役,必须要给于一定的甜头。要不然,百姓国人心头的怨气,十有八九会转移。

    “是!”点头答应一声,子婴沉默了下去。

    他心里清楚,秦帝嬴斐说的不错。征发五万劳役,必然会延长完成时间。如此一来,势必会影响农耕。

    比起影响农耕,一次性征发十万劳役,虽然会难度极大,但是有了秦帝胡亥的免除国役的政策,阻力将会小得多。

    毕竟国役都在咸阳附近,大秦帝国各郡赶在咸阳服劳役。跋山涉水,翻山越岭,本来就是一件麻烦事。

    正因为这个原因,老秦人并不愿意走出乡县,故而胡亥的政策,必然能够得到积极的响应。

    事到如今,秦帝胡亥五问之中,已经有三个问题得到了解决。与此同时,只剩下了秦军东出的主将选择以及师出何名。

    对于大秦帝国群臣来说,第五个问题师出何名,这根本就不是问题。就算是没有名义,也可以找一个。

    故而,现在最主要的是何人为将!

第266章 开设官吏速成班!(第一更)() 
“诸卿之言,朕已尽知!”一片静默之中,胡亥高声,道:“诸事皆决,只是大军东出,当以何人为将?”

    ……

    自始皇帝登基执掌朝廷以来,大秦帝国从未缺乏过武将。毕竟大秦以武立国,最不缺战将。

    毕竟老秦人悍勇无比,骨子里的性格粗犷勇武,这种性格适合武将,而不是文官。自然而然,老秦人善出大将。

    秦风之中只有无衣而没有蒹葭,并不仅仅是山东的嘲讽与鄙视,而一件真实的情况。

    这一点,始皇帝曾经下狠心解决过,只是效果并不明显。

    ……

    正因为秦风之中只有无衣,没有蒹葭,这也是大秦自立国以来,对于山东士子疯狂吸收的原因。

    从百里奚到商鞅,张仪,从范雎到吕不韦,李斯……

    几乎在大秦之中,叫的上名字,拿得出手的文官重臣都是山东士子。故秦之土,老秦人根本就没有太过于出彩的文人。

    但是世代皆秦将的老秦系,崤东系,都纷纷凋零了。不管是世代忠勇的蒙氏,还是将才辈出的王氏,终究是没落了。

    始皇帝驾崩开始,同样也是大秦帝国诸多将才功勋凋零的开始。

    经过赵高乱政,曾经谋臣如雨,将才如云的大秦帝国只剩下了通武候王贲,言和等寥寥无几。

    ……

    以何人为将?

    对于目下的大秦帝国这是一个大问题,胡亥心知肚明。大秦朝野上下也一清二楚、这便是他们沉默的原因。

    纵然是太尉尉缭,上将军王贲,也在下意识的回避这个问题。因为举朝上下,所有人都赞同通武候王贲。

    当秦二世胡亥问出,一时间,群臣之间即没有激昂争论,也没有议论纷纷,而是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因为他们都有了选择,但是他们并不清楚胡亥与通武候王贲的意见。以何人为将这件事上,通武候是最有权利说话的。

    正是如此,咸阳宫正殿之中竟一时肃静,丞相子婴离座,对着胡亥深深一躬,道:“老臣以为,大秦帝国之中功勋大将,陇君章邯战死,赵佗叛国,只剩下通武候一人。”

    “此次东出事关重大,甚至于可以说是关系到大秦帝国的未来战略部署,绝不能出现任何纰漏。故而,通武候最为合适。”

    随着子婴一番铮铮之言,整个大殿之上却再没有一个人呼应了。毕竟,通武候与秦帝都没有表态,至于东出大事究竟如何,则不好贸然评判。

    “丞相言之有理。”

    秦帝胡亥一拍帝案,目光巡视大殿,道:“从目下的大秦帝国朝野上下来看通武候却是最适合的人远。只是函谷关,武关等地无人镇守,通武候率军东出不利大局。”

    咸阳宫大殿之上,一片的安静。没有通武候王贲出手,大秦帝国朝野对于东出根本没有信心。

    故而,再一次沉默了。

    ……

    默然良久,通武候王贲顿了一下:“禀陛下,老臣以为陛下可以御驾亲征,率领十万秦军东出函谷关。”

    “老臣坐镇函谷关,总督武关,函谷关等一系列大秦帝国重要关隘,守护关中大地!”

    随着通武候王贲的开口,咸阳宫大殿之上更安静了,这是一种蕴含着意外与惊讶的默然。谁都知道,通武候王贲乃军中宿将,其战阵部署能力远超当下任何人。

    然,王贲之论却不亲自东出,而是提出了一个朝野上下从来没有想过,至少没有自觉想过的事情。

    由秦二世胡亥亲自统军东出,而这种独特意义,关系重大,群臣自然是不敢多言,纷纷沉默了下去。

    对于大秦帝国文武,这无疑是一个被长期忽视的视角。因为自孝公以来,大秦的君王很少亲自踏上战场。

    特别是事关大秦帝国命运之战,从来都是帝国最高武将亲自出手,国君坐镇咸阳运筹帷幄。

    长平之战,武安君白起亲自统军出征。秦昭襄王坐镇咸阳,君臣配合默契,才有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胜。

    如今通武候王贲意图让秦二世胡亥统军出征,自然是一下子让咸阳宫大殿上的众人沉默了。

    他们想要反驳,但是大秦帝国军中无大将,却又反驳不出口。

    短短五年之间,将星璀璨的大秦帝国已经全部凋零,甚至于达到了无将可用的地步。

    看着大殿之上的言和与王贲,不少人话到嘴边硬生生的咽了下去,此际的大秦帝国并没有多少选择。

    胡亥端坐在帝案之上,眉头皱了皱。对于跟随大军东出,他并没有意外亦或者抗拒。

    但是他一直都以为他御驾亲征,只是一个象征,一个向老秦人,向中原大地表露出大秦帝国东出的态度。

    至于率军东出,胡亥想过,却也只是一个念头罢了。毕竟没有一个男儿,不热衷于沙场争雄。

    那种热血,那种沸腾,足以让人疯狂起来!

    ……

    “大军东出,朕亲自统军!”一片静默之中,胡亥从帝座上站起来高声,道:“通武候坐镇函谷关,负责防守武关,函谷关等重要关隘。”

    “关键时刻,可以调集大秦帝国城卫军参战。朕东出之后,若关中有战争爆发,政务以丞相为首,负责粮草供应,百姓安定。与此同时,举国上下配合上将军,以其命令为准。”

    “是——”举殿之上,一片高呼。

    如今秦帝胡亥已经做出了决定,不管是太尉尉缭,还是左相子婴都不得不闭上嘴巴,随之躬身高呼。

    秦帝胡亥眼底掠过一抹精光,环视一周大殿之上的群臣,一字一顿,道。

    “与此同时,丞相府从八郡之中征集大才,再加上前一次求贤到来的大才,在皇城之东,建立一所秦学。”

    “从各郡县抽调表现出色官吏,进行二次培养,在大军东出之后,必须要有足够的官吏接手河东郡,上党郡,太原郡,河内郡,三川郡。”

    “唯有如此,大秦帝国收复失地,才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各地的稳定,不至于民怨沸腾,中原大地之上动乱频繁。”

    本章完

第267章 大秦帝国的两条支柱(第二更)() 
胡亥的想法,并非是空想。

    在大秦帝国的历史上,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战国之时诸子百家兴盛,大秦虽没有秦学出现,却也对官吏进行严格的考核。

    大秦是注重世业的国家,子承父业,以吏为师后来更是成了帝国的基本国策。

    ……

    大秦帝国自商鞅变法以来,以耕战立国,以法律治国。军人,最受社会推崇;官吏,最为国人敬畏。

    自此之后,大秦帝国男子走上社会的途径,不外乎从军杀敌立功,赐爵封君以及为官吏两条正道。

    这也意味着二十军功爵位制与学宫选拔制度,是大秦帝国之所以腾飞的两大支柱。

    ……

    大秦帝国男子十七岁成年,傅籍开始承担国家的徭役租税,或者应征入伍,杀敌立功,或则入学室学习,通过选考出任官吏。

    设立秦学一事,对于大秦帝国而言,根本不算是设立。胡亥此番打算只是建立一个官吏速成班,为接下来的战争做准备。

    毕竟只有胡亥夺取魏地,不是为了彰显武功,也不是为了劫掠一番,而是为了统一天下。

    故而,对于魏地的治理,将会是战争之后的最大的难题。

    目光如炬,胡亥沉吟了片刻:“同时颁布诏书:恢复学室制度,咸阳之中的学室改名秦学,朕自任院长。”

    “以往都是,从文法官吏的子弟中选拔,从今开始改变为向天下开放,有志者皆可入学!”

    “一乡设立乡学,负责启蒙,蒙学为期三载,入学年龄以五岁为宜。一县设立县学,学习三年,主要学习识字,书法,和法律!”

    “一郡设立郡学,负责学习治理,纵横,为期五年,前三年入学学习,后两年走访秦地,体察民情。”

    “学满之后,统一开始参加资格考试,由乡学入县学,由县学入郡学。郡学学满之后,参加帝国统一组织得考核,由朕决定任用。”

    “至于咸阳之中设立的秦学,亦可称之为国学。同样入学五年,全国各县学中最优秀的人才有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