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想像,他们的忠义已经丢失,他们的血性已经湮没,他们的纪律已经淡然,他们的傲骨已经折断,把大宋军队交到他们手里,简直就是在开国际玩笑。
脸色回复自然,高峰平静地问了一句:“谁知道我重申了军法多少次?”
“三次。”孙晨答道。
这个没什么可隐瞒地,毕竟高峰每次重申军法大家都在场,虽然前几次大家执行军法都不坚决,那时高峰也只是点出来,批评一下完事,却从来没有像这一次一样如此郑重其事。
“三次!”高峰脸一黑,提高了语气,“可以说是三令五申了,军无法不立,法不严不威,三令五申都不执行,那个法令对他董樵还有什么意义?”
“作为指挥使,本应该号令三军,率先垂范,却带头违法抗命,这是对法令的藐视,更是对大宋军民和朝廷的欺侮,是可忍、孰不可忍,那便依法执行军令。”
听到这里,众人已感觉到不妙,高峰这是要动真格的啦。孙晨带头还想多说,却见高峰一摆手,说道:“来人,传我军令,把董樵推出辕门外斩首,首级传谕各营,若有再违抗军令者,下场等同。”
巡视众人一眼,高峰又一字一句、郑重地说道:“有敢讲情者,与董樵同罪。”
命令一下,众人立马傻眼了,他们没想到高峰还真敢杀掉董樵。不说董樵是蔡攸的人,单是高峰把大家招来商讨此事便存在放过他的想法,他不直接下令,无非是想找个台阶下。
事实也毫不意外,众口一词,言之凿凿,都说明董樵不该死,而接下来的发展应该是高峰顺应民意,勉为其难地答应下来,打上几军棍,饶董樵不死,这样大家都没得可说。
可高峰偏偏不按常规走,这就要把董樵“咔嚓”了,难道他不怕大家不服,失了军心吗?难道他不怕蔡攸报复,前途一片昏暗吗?难道……
只是再多假设也没用,此时大家心中忐忑起来。高峰这是来真的,以后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可以想像,只要敢不听从军令,一旦落到他手里,肯定是死啦死啦的。
明明知道高峰这是杀鸡吓猴,在敲打他们,十来名指挥使还是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
这小子年纪不大,却邪性的很,极有诚府,又杀罚果断,是不能得罪的主,以后得小心点才好。
高峰却不管这帮人怎么想,他马上安排关胜手下的一名营副指挥使接替董樵,同时讲道:“全体军士,即日起,不分禁军、厢军,重新打乱配置,成四个军,各含五个营,统一组织训练。从此后,大家不分彼此,训练标准一样,作战要求一样,军士待遇一样,确保以最严格和最快速的方式达到要求。”
第474章 猫和老鼠()
高峰真的很着急,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这支军队还不成气候,不知道宋江何时杀到这边来,他必须在宋江到来之前把队伍训练出个样子。
斩了董樵后效果不错,震慑作用十分明显,特别是那些指挥使,都惧怕高峰,轻易不敢惹他,因而,军令也能畅通无阻地执行下去。
四个军很快成立起来,四个军指挥使分别由关胜、项充、孙晨和崔桥担任。
崔桥是青州厢军的指挥使,其能力比孙晨还不如,只是他与孙晨都没犯什么大错,而且高峰手下也没有合适的人选,只能凑合着用了。
四军成立,每军五个营。高峰给他们下发了训练大纲,明确了训练时间、内容、方法和目的,就连考核的方式都作了说明,同时规定,在训练期间,凡是被山上匪徒伤亡或者突破者,其成绩一律为不合格。
成绩考核不合格的营,撤消营指挥使职务,不合格的军,撤消军指挥使职务,这就是使用淘汰制的方法了。
当然,淘汰制不光针对指挥官,对军卒同样适用,只要在训练中落伍的,一律采取末位淘汰制,其处罚方式不仅有饿肚子、加长跑等体罚、还有罚薪、罚粮等经济处罚,更有甚者,还有降级、调整岗位等处罚方式。
总之,高峰的一系列刺激政策很快收到了成效,将士们开始热衷于训练,训练场上一片繁忙的景像。
山下的训练抓得热火朝天,军营越来越规范,军卒越来越威武,这更急坏了山上的张仙。
若说官兵刚来时他还有一线希望突破的话,现在连半分都没有了,因为现在官兵的秩序更加井然,防御更加严密,他根本找不到一丝漏洞。
真后悔,当时该破釜沉舟地冲击一阵,成不成总是个机会,比现在憋闷死要好。
他确实憋闷的要死。求和没人理,他派去的人一如既往地要求喝酒,如不喝,将按擅闯军营论处,这就封死了他的求和之路。
就算此时官兵不攻山他也受不了啦,山上的食物眼看就要告磬,再没有办法他们都将被活活困死在山上。
张仙无奈,这时贾猴出了一个主意:“大哥,要不我们去找山下的官兵借点粮。”
借粮?想得美,你连他们的面都见不到,找谁借粮?
张仙如此想着,却也没有反对,说道:“要不还由你跑一趟。”
想了想又补充道:“他们愿意借就借,不借你也别再喝酒了,反正喝了也进不去军营,还不如直接回来。”
贾猴领令而去。本来不抱希望的张仙,却没有等多久便等到了贾猴兴冲冲地回来。
“借到粮啦?”张仙忙问。看贾猴的表情定有收获,想来应该与粮有关。
哪知贾猴却摇了摇头。
没借到粮你高兴个什么劲?张仙又试探地问:“那他们愿意见你?或者肯放我们下山?”
贾猴还是摇摇头,说道:“都不是。”
这也不是,那也不是,那你什么高兴?张仙气馁地问道:“什么好消息让你合不拢嘴?”
贾猴却神神秘秘的掏出一张折好的白纸递给张仙道:“他们要与我们做一场游戏,这是游戏规则。”
“做游戏?做什么游戏?”张仙莫名其妙,不由得问了起来,手中却没有停下打开白纸的动作。
“猫和老鼠的游戏。”贾猴简短地答道,随即又补充了一句:“做这个游戏可以得到粮食。”
“猫和老鼠的游戏?还可以得到粮食。”张仙被这个说法惊得一滞,带着疑问看向了那张打开了的白纸,白纸上果然写明了游戏规则。
规则很简单,就是官兵与山上的人众互为猫和老鼠,两者间相互捕捉,捕捉的方法除了不能杀人外,没有任何限制,也就是说,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或者是偷袭,只要抓住了对方的人员,都算。
另外,为了防止以多欺少,每次上山的官兵人数还限制在了五十人以内,这就保证了双方局部的优势力量。
规则还明确了奖惩方式。抓一名普通官兵,可换一天的粮食,抓到军官,兑换关系还会增加,若是抓到一名营指挥使,可一次性换取一个月的粮食。
当然,山上的人被抓也要用粮食兑换,其兑换关系也如官兵一样有所区分。
纸上还对一些更细节性的规则做了说明。比如为避免伤及性命,双方在攻防过程中应遵守哪里约定,又如,规定了穿着什么衣服的人只是监察者,也就是裁判,不参与游戏对决,其他人不得对他们采取措施。
如此等等,反正规则尽量保证公平合理,却又不失挑战性,如果不用心对待,可能会全军覆灭。
张仙看完规则,既无语摇头,也倍感欣慰。他不知道这个规则是哪个家伙制定出来的,但不可能否认,这家伙肯定闲得蛋疼,把他们当老鼠耍,真是可恶。
当然,他也正为被困山头而苦恼,此事倒是给了一个机会,这样他既可以和对方开战以疏解心中的郁闷,又可以赚到粮食,反正没有性命之忧,大可放开手脚去干。
打定主意,张仙决定好好玩玩这个猫和老鼠的游戏。他的手下虽然无法与宋江之流相比,但经过他的调教,也不是软柿子,真要与等量的官兵对起来,孰优孰劣还很难说?
张仙自然知道对方拿他来练兵呢,不过这样更好,对方在练兵,他又何尝不是在练兵?只是看谁在其中收获大罢了,他可不认为他的兵练不过官兵。
当然,张仙还是有一层顾虑,无论怎么样,他永远也脱离不了包围圈,也就是说,他还是捏在别人的手心中,他怕对方出尔反尔,或者是仅仅把他们当做可笑的小老鼠,搓扁揉圆,都是他们猫说了算。
哎,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谁知道那个出馊主意的人会不会心血来潮,再想出个别的游戏来。
张仙很快传下令去,举山做好防御,不得让官兵冲上山一人。
第475章 万事俱备()
事实比高峰想的还要有效果。猫和老鼠的游戏彻底刺激了双方,他们就似打了兴奋剂般踊跃。
张仙为了粮食而卖力,官兵为了利益而奋勇,一时间两家不相上下,胶着起来。
一开始,还是张仙他们稍占便宜。眼看山上要断粮,不俘虏几名官兵实在无法为继,张仙只得拼尽一切办法去获取战果,结果,还真让他偷袭到三名官兵,这样就取得了五天的粮食。
可是,接下来便宜就不好占了。官兵防犯的越来越严密,张仙很难再找到好的机会,双方就这样僵持下来。
随着时间推移,形势对官兵却越来越有利,虽然规则是要求每次官兵攻山不得超过五十人,可耐不住官兵人多呀,他们可以分批次进行,只要不间断地进行骚扰,张仙等人便会耐力耗尽,从而被官兵钻了空子。
张仙当然不会轻易认输,他故布疑阵,垒下工事,设下疑兵,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令官兵找不到北,一不小心,搂草抓兔子,可能就逮着一两名官兵。
当然,他也不可能事事顺利,双方不断地试探,偶而被官兵抓住机会抓去几人也很正常。
双方你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