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朝汉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つ冢缓笏秩チ颂送⑽舅拢臀魊ì的同僚作别,并携酒探望昔rì的狱友高昂高敖曹。

    高昂的情绪非常不好。他向来流窜河北,惯于无拘无束,几曾被羁押过这么长时间?若非周惠这一阵在廷尉寺任职。不时携酒去看他,恐怕早已在狱中闹出事来,转往太仆寺驼牛署严加禁制了。饶是如此。他依然非常暴躁,让周惠看着十分担心,只好托继他之任的廷尉司直杨纾代为关照一二。

    十一月中旬初,周惠终于离开了洛阳,和谢邦、田颖一同前往阳城赴任。时值腊月前的小阳chūn时节,天气非常不错,马匹在融融的冬rì下缓缓而行,不时嗅一嗅着路边经霜的白sè衰草,显得非常的闲适,让行路的三人都感到十分惬意。

    “真没想到。咱们还有同行赴任的一天,”谢邦瞧着身上的青衿官服,感慨的向周惠问道,“允宣兄,你怎么想起征辟我为郡丞的?毕竟我既非士族出身。又不像子聪那样,有从七品荡寇将军的资历。”

    “论起出身,我本来也并非士族啊!”周惠笑道,“咱们曾经共历患难,如今又以兄弟相称,自当互相提携。还用讲什么出身和资历?况且,世裔心思细巧,非常适合担任这样的职务,我也正需要你来帮我的忙。”

    “自当为允宣兄分忧。”谢邦拱手回答道。

    周惠欣慰的点了点头:“家中可安顿好了?还有子聪,你母亲那里没问题吧?得你之助,我十分的高兴,之前还担心你不肯来,或者你母亲不让你离家呢。”

    “家母说,之前蒙允宣兄照顾多时,如今好意相召,自然没有推辞的道理。而且家母本来担心我xìng子太冲,如今却有世裔同行,她也能放心得下。”田颖大大咧咧的说道。

    “原来如此,”周惠笑了笑,“不过,你母亲毕竟年纪大了,没人照顾可不行。不妨由我派人把你母亲接到我家农庄,让庄里的农户家属妥善照顾。”

    “那样最好了,”田颖感激的答应着,心思却已经飞到了百多里之外,“允宣兄,那阳城郡中,真有一支人数上千的府户军么?”

    “我还能骗你不成?”周惠呵呵一笑,“不过,现在还只能召集两幢军士,由你和原军主黄嵩各负责一幢的召集和训练。否则的话,流民的粮食恐怕就不够了。”

    “关于流民的问题,”谢邦微微皱起了眉头,“允宣兄,你给我的规划,我已经看过,似乎是准备招纳两千余户?这整个阳城郡,也不过是三千余户而已,你招纳这么多流民,如何能够安置得来?”

    “这个你不需要担心,我已经问过了黄嵩。据他说,郡中大多是河南府户,青壮常年在外从征,户口一直没怎么增长,田地开垦规模也不大,基本都还维持在二三十年前刚迁入时的水平。因此,仅新置的康城县内,就有许多未曾开发的荒地,足够辟出上千顷田来,”周惠连忙宽慰谢邦,“你可知道,此处为何叫做康城么?因为那一带,起初是夏朝中兴之主少康的封邑。而上下游不远处的阳城县和阳翟县,则是夏禹先后建都的地方,到战国时期韩国灭掉郑国,也同样选择在阳翟一带建都……你想啊,如此宜居的地方,如今却只有数百户,怎么可能容纳不了两千户流民?”

    事实上,周惠甚至想过,要将自家和附近的农户也迁来康城县。因为按照原本的历史,过不了几年,巩县那一带便会成为战乱之地,几十里之内尽成鬼域,其间的那些农户,不是逃往他处,就是死于战乱之中。然而,正如他没有把握改变这个前景一样,他现在也无法说服那些乡邻,甚至都没有把握说服自家伯父周植,让他弃下两代先人的坟墓,弃下先人传下的田宅,弃下他自己含辛茹苦建起的作坊。

    明明知道事情即将发生,可是却无法挽回,即使要未雨绸缪,也必须等待合适的时机。想到这些,周惠在心中叹了口气,却也没有办法可想,毕竟他只有如今这般地位。若能够安置下两千户流民,使他们安居乐业,免于颠沛流离,同时帮着他供养那支郡兵,这已经是他在经营自身地位之余,凭着自己的良心所能做到的极致。(未完待续。。)

    s

    。。。

第八一章:阳城立足(五)() 
阳城郡治于阳城县,距洛阳大约一百二十余里。 免费电子书下载作为从洛阳到汝、颖地区的必经之路,沿途每隔二十里设置有亭,每四十里设置一所官驿,在郡城以北约二十里处,还有汉末“洛阳八关”之一的轘辕关。不过,魏朝自迁都以来,司州地区一直非常安定,这道关口也几乎成为了摆设,仅仅只驻扎了十余名驿卒,而越过这道关口,便从巩县进入了阳城县地界。

    周惠三人走得不快,近百里的路程,他们足足走了两天。当他们到达轘辕关时,正好与运送第一批军粮的周忠车队汇合。这是周惠预先的吩咐,他要给黄嵩留出足够的时间,让他能够召集一批可靠的士卒,同时将自己捐粮赴职的消息宣告全郡,好平息府户们的不安和戾气,并且收拾郡中的民心。

    黄嵩是一个非常敦厚、没有野心的人,这从他主动解散郡兵、前往京师自首可以看出。有感于他的敦厚,周惠特地帮他说了几句话,让他直接获得了廷尉寺的赦免,免去了转往司州府的一番磨折。对此黄嵩自然十分感激,又曾听说过周惠的名声,因而主动投入他的麾下,协助他进行郡中的善后事宜。

    算算时间,距离黄嵩先行返郡,已经过去三四天了,交代的事情想必有了些眉目。是以周惠一进轘辕关,便取出随身的太守印信,行文召黄嵩率部前来迎接,同时护送军粮前往郡城。

    两个时辰不到。黄嵩已经带着百余名士卒来到轘辕关,向周惠汇报郡中的进展:

    “禀太守,属下已经依照您的吩咐,召集了一幢士卒。除这里的一百人以外,其余士卒都派往县内,宣告太守赴任的消息,协助各县县令维持治安。”

    “师岳的动作倒是不慢!”周惠打量着他带来的百余名郡兵。赞赏的点了点头。他原本以为,如今郡中和附郭的阳城县都没人主持,黄嵩身兼两方维持重任。想要整军前来,怎么也得等到明天,没想到他却来得如此迅速。

    看来。这黄嵩倒颇有些能耐,难怪之前会受到府户们推举,暂行本郡郡事。想到这一点,周惠忍不住露出了笑容,指着关内的车队说道:“这是第一批运来的粟米,合计有一千斛,你们把它护送到郡城后,就分给召集的这一幢军士吧!”

    “属下谢过太守!”黄嵩欣喜的拜倒在地,向周惠致谢道。他带来的那些士卒,闻言也纷纷拜倒。感谢太守的恩德。

    “这是大家应得的,勿须如此多礼。”周惠彻底的放下了心。一人四斛粟米,这是周惠制定的给复额度,比起魏朝征收的每床(一对夫妇)两石租税还差了点儿,至于应返还的调赋和朝廷许诺的嘉奖。他暂时还无法承担。好在黄嵩安抚得力,这些府户军士也很知足,要求得并不多。按照这样的额度算下来,就算城阳王元徽一毛不拔,只靠着他准备的五千斛粟米,就已经足够应付善后的花费。

    接着。周惠又宣布征召第二幢士卒,由到任的郡尉田颖负责。这幢新召的士卒,将会分到几rì后的第二批粟米,他们和如今的这一幢,便是明年编制内的郡兵,可领取每季一匹绢布的津贴。至于其他曾经赴征出战、处于给复范围内的府户,则要等待第三批、第四批的粟米到来,才能够从郡中得到给复的租税。

    可想而知,这个消息传开之后,众府户都会纷纷前来应征,以便早rì获得给复的租税,而田颖便可以择优录取,jīng选出一幢jīng壮的军士。更何况,他们还能按季拿到津贴,这绝对是一笔意外的收入。

    按照魏朝的均田制,授田的编户要承担租、调、役三种赋税,其中租为露田地租,每对夫妇两石粟米;调为桑田地租,每对夫妇一匹绢布和八两丝绵;役为力役,每丁每年三十天,基本上是以担任郡兵的形式,六年一轮,每轮半年。因此,郡兵和台军、府兵不一样,乃是编户的义务,并没有任何军饷和津贴可拿。

    周忠负责家中的农庄,曾经应过力役,对郡兵之事有所了解,如今见周惠居然给郡兵发放津贴,心中颇感不以为然。出于维护周惠权威的考虑,周忠没有当众质疑什么,然而等到私下和周惠相处时,他立刻劝谏周惠道:“二郎君,我知道你是想要拉拢这些士卒,咱们也出得起这笔费用,可是拿自家私财来发犒赏,这毕竟不是长久的法子啊!”

    “允恭,你的意思我明白,”周惠摆了摆手,“我这样做,自然是有用意的。只不过,其中的关窍还不便说明,而且也并非当务之急。现在最重要的,是招纳流民垦荒,并且保证他们的用度。”

    “原来是这样。”周忠立刻说道。对于周惠的话,他向来深信不疑:“那我就等着,看二郎君如何展布吧!”

    ……,……

    五rì之后,田颖的第二幢士卒征召完毕,第二批军粮也适时到达。不过,这次的阵仗比一次大了很多,除了护送的二十多名部曲,还有近百户拖家带口的流民。这些流民大多流窜于周家碾一带,依靠替编户帮佣过活,和周家的流民非常熟悉。如今受到周惠派出的流民部曲招纳,纷纷离开巩县前来阳城,又不约而同的聚集在周家的运粮车队旁边。

    好在周忠返回洛阳时,途中就已经遇到少数南来的流民,因而他除了预定给府户的一千斛粟米外,还特意多载了五六百斛,作为南来流民的口粮。这些流民到达轘辕关,便由谢邦派驻的书吏登记造册,然后各领四斛粟米,就近伐木为材,建造栖身的房屋。

    这是安置流民的第一站。毕竟现在虽然天气还好,但马上就要进入腊月,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要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