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朝汉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云鸨舷拢烊佟⒃炷绿只毓馈

    这正是临淮王元彧曾经提到过的情况,周惠前rì也曾经上表,表达对河北、淮北及关内形势的担忧。当时元子攸和元徽、温子升都颇为乐观,认为赦令一出,尔朱余党便不会有什么动作。而周惠则直言道,现在的情况与汉末诛董卓时大为不同。董卓专惟残暴,废帝迁都,极其不得人心,早已受到过关东联军的讨伐;尔朱荣却有大功于国,如今尚未行篡逆之事,即使被诛,也有不少地方会选择追随;再者,董卓掌权之时,惟有凉州一地,死后余部必不可保,招抚或可奏功;可尔朱氏却有河东、淮北两处稳固的根据地,关内也已经大致平定,任何一处都足以对抗河南,怎么可能轻易放弃复仇?

    周惠的话很直率,打破了朝廷的美好希冀,可事实偏偏就是这么残酷。元子攸无奈之下,只好召见元彧、周惠、李苗等人,会同亲信的元徽、李彧、杨侃、温子升等一同商议。

    s

    。。。

第一一六章:功成出外(四)() 
第一一六章:功成出外

    实际上,元子攸已经在河北作过一些布置。**他任命任命司空公杨津接手尔朱荣担任过的北道大行台,都督并肆燕恒云朔显汾蔚九州诸军事,赴河东招抚诸州。任命源子恭兼尚仆shè,为大行台、大都督,率步骑一万于太行山筑垒,隔断河东与山东的联系。前中令魏兰根依附尔朱荣,曾经向尔朱世隆密告,差点坏了诛杀尔朱荣的大局,因此尽管元子攸发布了赦令,他依然无法心安,通过待诏王道习向元子攸自请出外。元子攸也应允了他,任命他为北道行台,于定州率募乡曲,安抚山东地方。

    “这三位都难以成事。”周惠很直率的告诉元子攸。由于知道自己不为元徽所容,在中枢待不了多长时间,他把话说得非常直接:“杨司空虽然卓有声望,却无掌军之能,以区区五百羽林军入河北募集府户军,如何能够寄予厚望,又岂能撼动尔朱氏经营数年的河东老巢?源仆shè算是知兵,但麾下部属多为降将,如今孤悬于河东、山东之间,一旦遭遇尔朱氏大军的进攻,恐怕难以持久;至于魏行台,长于谋略,短于兵事,为幕僚尚可,为主将则必丧大军。”

    此言一出,众人大多变了脸sè。城阳王元徽自不必说,向来都与周惠不睦,如今好不容易筹划了这三项举措,却被周惠批得一钱不值,心里哪能过得去?元子攸知道周惠擅于分析时局,之前的几次判断无不中的,可是见他这样悲观,一时间却是难以接受。甚至连向来看重周惠的杨侃,也因为周惠贬低了他的叔父杨津,心里颇有几分不悦之意。(。)

    “依周将军之见,该如何应对呢?”他带着些嘲讽的语气问道。

    “在控制范围内征集大军!先死守大河、虎牢防线,力保洛阳不失。同时以尚左仆shè朱瑞稳住关内的尔朱天光,以平南将军独孤如愿拉拢天光麾下的武川镇诸将,令其无暇出兵;对河西纥豆陵步蕃、燕辽刘灵助许以重诺,令其趁虚攻击河东尔朱氏老巢。那么一旦达成僵持,或逼得尔朱兆、尔朱世隆撤军,则其威望大丧,再也无力统合尔朱氏旧部,而朝廷便可徐徐招抚河北诸州。”周惠毫不犹豫的回答,丝毫没有在意杨侃的语气。

    这是他现在能想出的最好办法。关内尔朱天光刚刚平定万俟丑奴,尚有宿勤明达逃往东夏州;其麾下的贺拔岳、宇文泰等武川镇诸将,对朝廷颇有几分忠诚,大有拉拢的余地。如此双管齐下,则尔朱天光内外不稳,必定要先巩固关内辖区。河西纥豆陵步蕃,历史上曾经逼得尔朱兆放弃京师,并且在尔朱氏的秀容老巢将其击败,后来才死于尔朱兆和高欢的联合攻击之下;燕辽的东北道行台刘灵助颇有野心,在尔朱荣、元天穆伏诛后,已经有自立门户之意,若朝廷给其名分,必然会选择叛离,分化尔朱氏对山东的控制力度。

    若能达成这样的有利态势,那么以尔朱兆的用兵水平和轻躁xìng格,绝对无法攻破大河防线,也不可能长久的支持下去,而麾下的尔朱氏旧部也必定各起心思,那时朝廷才有逐一招抚的可能。

    至于现在,尔朱氏有新立的朝廷,又挟着为尔朱荣、元天穆讨回公道的名义,颇能得到一些尔朱氏旧部的拥护。这时候朝廷想招抚,显然是事倍功半,没有多少成功的可能。

    此外,周惠这一系列筹划,还有压制高欢的心思。在原本的历史上,高欢正是由于帮尔朱兆击破了纥豆陵步蕃,才得到他的绝大信任,得以统率二十余万六镇军民。之后尔朱兆弑杀元子攸,刘灵助借着为天子复仇的名义进攻尔朱兆,带动山东诸州纷纷叛离,高欢才趁机统合了冀州的高氏、封氏等山东大族,然后逐步扩大势力范围,筑起了起家的根基。

    这正是对历史先知先觉的好处,可以对症下药,或者未雨绸缪。只不过,先知仅仅是第一步,若是得不到支持,也不过是痴人说梦而已;而按照通常的情况,先知往往都是孤独的,难以得到世人毫无保留的信任。

    元子攸也就是这么一位“世人”。听到周惠推翻之前的所有举措,重新提出了全盘筹划,他根本接受不过来。因此,他只能虚言安慰道:“周卿费心了。然则兹事体大,尚要从长计议,朕也须细细思之。”

    周惠知道,元子攸是无法接受这番建言了。他在心中叹息了一声,与其余诸臣一同离开了含章殿。

    城阳王元徽录尚事,总统内外,自然是留了下来。等到众人一走,元子攸询问他的意见,他立刻趁机诋毁周惠道:“陛下,老臣认为,臣惠心怀叵测,不能予以信任和重用,最好依旧遣出京师!”

    元子攸悚然一惊:“皇叔何以见得?”

    “此事显而易见,”元徽放言道,“陛下不妨想想,若朝廷征集大军,能征的是哪些军队?不过是像抵御元颢时那样,征召河南府户和各郡郡兵而已。这些人能否起到作用且不谈,只说那河南府户,还不是像城东王建那两军一样,尽数归于臣惠的麾下?而臣惠收纳了这些新征的士卒,军力大增,难保不会效仿元天穆那样恃威擅权,是去一虎再生一狼矣!”

    “这个么……”元子攸沉吟片刻,主动为周惠辩护道,“周卿不会是这样的人。他的名誉一向很好,为报恩尚且不惜弃官下狱,何况是为朕效力呢?只说这一次,他为了护卫朝廷,于一天内行军百余里,又犯险潜出城外截断河桥,这都是忠于王事的表现。以此观之,如何会恃威擅权呢?”

    “老臣有此疑虑,自然不会是空穴来风,”元徽继续给周惠上眼药,“陛下说他忠于王事,老臣却认为是图谋钻营而已。否则的话,他身为府户军都督,为何弃大都督元宝炬不顾,私自将另外两支府户军收于麾下?宝炬为其旧交,兼有姻兄之亲,尚且夺其部属,岂非见利忘义之徒?另外,他进城之时,曾私自斩杀城门校尉侯伏规。侯伏规虽为尔朱氏党羽,却毕竟是从四品朝廷大臣,连出外掌军的使持节大将都不敢私自处分,他一个地方都督却说杀就杀,这岂非跋扈之极?”

    s

    。。。

第一一七章:功成出外(五)() 
第一一七章:功成出外

    这一番诛心之言,令元子攸陷入了沉思。元徽察言观sè,知道元子攸已被说动,表面上不动声sè,心中却暗自乐开了花,生出一种病态的快感来。

    哼!周惠小儿,居然敢屡次冒犯于我,真是愚顽之极!你也不想想,中枢是谁在用事,朝局是在谁的掌握之中?只要让我逮住错处,任你手握jīng兵,迭建奇功又如何?一样坑得你莫名其妙,坑得你满脸是血,坑得你万劫不复!

    正在这时候,门下省忽然通传,使持节大都督、通直散骑常侍杨宽遣其帐内统军、秘书郎贺若统送来紧急奏疏,声称河桥已经修好,并有前给事黄门侍郎渤海高乾率八百乡曲前来驰援京师,请求天子给予接见,并释放其弟高昂。

    “高乾邕来了吗!”元子攸大喜,几乎从御座上站了起来。

    渤海高家,乃是冀州大豪族,高乾这一支虽非嫡脉,在州中的影响力却是极大。昔年葛荣作乱时,其家南迁至大河、济水一带,跟随的乡民足有数千人之多,因此朝廷侨立东冀州安置冀州流民时,家主高翼便是当然的东冀州刺史,并晋封乐城县侯。其四子高乾高乾邕、高慎高仲密、高昂高敖曹、高通高季式,或明悟俊伟,或慷慨雄壮,俱为一时之秀,而高乾更是元子攸的故交,昔年他为长乐王就藩时,两人便多有交结。可惜其家为尔朱荣所忌,父子兄弟皆被斥退,高昂甚至被打入了死牢之中。

    如今他才诛杀尔朱荣、元天穆等,高乾便率八百乡曲前来驰援,足见其对朝廷和他本人的忠心,这怎不让他大喜过望?

    “乾邕心向朝廷,则冀州不足平矣!”元子攸笑着和元徽说道。

    “此皆陛下素rì仁德所致,固为朝廷之洪福!”元徽很凑趣的拜倒在御座之前,“且臣乾既能以八百之众越冀、相二州前来京师,足见河北人心大多向着朝廷,朝廷大有招抚的余地。方才臣惠说朝廷难以招抚河北,真是何等的荒谬!”

    “皇叔言之有理,”元子攸点了点头,大声命令身边的待诏近侍,“速往中书省,传令温侍郎草诏,以渤海高乾为侍中,加抚军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尽快前来京师入觐!”

    ……,……

    周惠并不知道,他才离开含章殿片刻,便已经被城阳王元徽进了谗言。然而在另一方面,他心中却非常清楚,,以元徽睚眦必报、嫉贤妒能的xìng格,肯定不会放过他,遭其进谗陷害是迟早的事情。

    所以,当同行的临淮王元彧提醒他小心时,周惠坦然的回答道:“方今时局艰难,为人臣者,理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