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朝汉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在刚接到诏令时有些失落和无奈,失落于不为元子攸所亲信,无奈于未能改变历史的轨迹。可是,既然已经这样了,周惠也只好接受,正如他当初来到这个时代,不得不接受现有的身份一般。况且元子攸对他已是极其厚遇,不仅给予一个三万户的中等以上州,还把王建和府户东军、西军都拨到了他的麾下;而凭着这两份资本,再延揽一些人才为己用,他可以做出很多事情来。

    “其实在地方也没什么不好,”周惠举樽一饮而尽,趁着这番酒意,试着和高乾兄弟谈起了更深层的话题,同时也一舒心襟,借以排遣不为元子攸所重的失落,以及未能收纳杨遵彦的失望,“如今天下已经纷乱多年,中枢威权所丧无几,想要做出一番事业,在地方上其实要便宜得多。我虽然没有贵家那般声势,但手下有这四支府户军,到哪不能有所成就?”

    “不是三支吗?”高乾奇怪的问道。

    “四支。还有一支在郡内,是我从流民中招纳的,差不多相当于是自家的部曲吧!”周惠呵呵笑着,态度极为坦诚。

    高乾目光微闪,心中暗自惊讶。

    在此之前,高乾虽然对周惠的见识和才能颇为佩服,并且欣赏他结交三弟高昂的为人处事手段,可是心中却免不了存着几分轻视。何者?周惠毕竟是寒门子弟出身,在士族中人脉极浅,即使能够出镇一方,帐下也收纳不了什么人才,终究难成太大的气候。可他没有想到,以族中那浅薄的根底,仅仅凭着一个三千户的下郡,周惠就能拉出两支府户军来,而且还收纳了另外两支!

    这份经营势力的能耐,当真是骇人听闻。

    。。。

第一一九章:失凤得鸿(三)() 
高乾并非愚忠之辈。当初葛荣肆虐大河以北、太行以东,他曾认为天下即将大乱,生出纵横河北之志,故而广交豪杰,接纳流民建立乡曲,还接受了葛荣的赐封。等到元子攸继位,派人前往三齐招抚,他与父兄相率出降,一方面是鉴于和元子攸的旧交,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自家的前途。可是,元子攸却没有多少实际的权力,而掌权的尔朱荣却记着之前的旧怨,把他们兄弟俩解官赶回乡里,之后还屡次排抑和折辱他们。

    尽管如此,高乾并未放弃志向。他闲居家中,依然招纳骁勇,以shè猎自娱。等到尔朱荣一死,他便点起八百余人,千里迢迢的驰赴京师,向元子攸表示忠诚,意图获得朝廷的重用。

    山东各世家大族,态度大抵都是这样。他们以文化传承和家族声望为根基,和一味仰仗武力的尔朱氏本就难以相容,又在河yīn之难受其屠戮,对尔朱氏可谓痛恨之极。尽管尔朱荣事后痛悔,大肆追封被杀的宗室和朝臣,可是他们依然不肯原宥,不少人或基于义愤,或心怀异心,纷纷投靠了葛荣,这才有葛荣南下攻略洛阳之事。

    例如前河内太守、渤海封氏的封隆之,其人本无多大胆略,可是因父亲封回被杀,也慨然和权倾天下、党羽遍地的尔朱氏对上,被元天穆赶出河内郡后,便与他们渤海高氏互相结连,共同抵制投靠于尔朱氏的冀州刺史元嶷。

    只不过,凭他们两家的实力和声望,终究还是小了点,自保或许没什么问题,进取却颇有不足。高乾这次赶来京师,原本就是想获得朝廷的名分,借以扩大影响,同时结连其余亲近朝廷、从属朝廷的家族和重镇。然而,尔朱氏的势力仍在,河北的局势并不理想。到目前为止,他能够借重的,就只有缺兵少将的河北行台魏兰根一人。

    如今见识到周惠的经营能力,高乾忍不住想到,如果能够凭着三弟高昂和他之间的交情。与这周惠达成盟约。那该有多好!他们有乡里之望,周惠有经营之才,两方一结合,足以荡平整个冀州。辐shè周边地带,成为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

    只可惜,周惠是河南人氏,仅有的根基都在河南,作为最大倚仗的府户军、还有麾下几名得力将领也都扎根于河南地方。即使朝廷忽略这一点。胡乱的把他派往河北任职,他自己也不会答应,因为他不可能抛下自己来之不易的根基,去河北受制于人。

    高乾在心中暗自惋惜着,继续与周惠宴饮了一会,便起身向周惠告辞。

    ……,……

    看好周惠的人,可不仅仅只有高乾一个。

    在高乾兄弟与周惠宴饮之时,城西临淮王府中。临淮王元彧也正设宴招待女婿卢柔卢子刚。

    卢柔出身范阳卢氏,河北数一数二的名门大族,自幼父母双亡,为叔母所养,长辈后辈都尽心温情。比亲生母子还亲厚体贴,阖族无不赞叹。他本人又是聪敏好学,未冠即解属文,因此虽然有口吃的毛病。却依然得到了临淮王元彧的器重,把女儿嫁给了他。

    临淮王自己没有儿子。对于这位女婿,他寄予了很大的厚望。卢柔本人出身大族,又是少年成名,当然也是踌躇满志。然而,他先代的官职并不高,祖父仅为中书博士,出为太守,不过是第五品官阶;父亲早早夭亡,卒于骠骑府法曹参军,连正式的官阶也没得到;死于河yīn之难的叔父卢仲义,虽然追赠为幽州刺史,生前也不过是从六品员外散骑侍郎。而按照这个时代的常情,参考父祖官途来衡量本人仕途的话,卢柔的仕途也不会太顺利。

    不仅如此,卢柔这个口吃的毛病,也给他减了不少分,对他的仕宦造成了很大的制约。卢柔在京师活动了一年,总是高不成低不就;而他翁婿二人,无论是他本人还是临淮王,俱都清名自许,不愿利用临淮王的影响破格得到荫封,或者在临淮王府内安排职位,结果直到现在,卢柔还没有能够出仕。他在激愤之余,只得寄情于醇酒之中,聊以遣怀,临淮王买来待客的酴釄酒,倒有多半都是进了他的肚腹。

    此刻,卢柔同样是大喝闷酒,看得临淮王既是不满,又是痛惜,极为恳切的劝他道:“子刚啊,我知道你心绪不佳,却也不能这么糟蹋自己。你是有抱负的人,喝酒应该节制些,前时在东平郡公府上,你使酒诞节,不就被众人讥讽了好几句?这样的事,以后可不能够再有了,否则传扬开来,对你的名声颇有损伤。”

    “呵呵!如今这……这个世道,名声还有……有什么用?”卢柔醇酒入腹,在期期艾艾之外,连口齿也有些模糊不清,“岳父大人且且看,当朝……为天子所……所重的诸臣,哪……哪一个是……是靠……靠着名声和……和真才实学?录尚书事城……城阳王,嫉贤妒能,向为岳……岳父大人所轻,小婿也不屑……不屑理他;东平郡公李彧,能力也……也只是平平,不过是……因因着外戚至亲得……得到重用罢了!他讥讽我……使使酒诞节,我还……还看不起他呢!”

    “是你看不上朝中诸贵也好,还是他们不愿用你也罢,可你总归是要出仕的,”临淮王元彧叹了口气,试探着问道,“既然事已至此,你今后有何打算?要不……还是入我的司徒府中为参军事或诸曹行参军?”

    “这不成!小婿不……不要岳父大人破例。况且,上次在……在李子宣那,杨元慎以……以驸马之……之紫罗袍相讥,我不能……不能落入他……他的口实。”卢柔闷闷的说了句,顺手举起了酒樽。然而,看见岳父临淮王的目光,他略一犹豫,最终将其放回酒案上面,向自家岳父说出了自己的心思:“至于今后……打打算,小婿认为,天……天下纷扰已久,如今又……又面临尔朱氏余党……余党的挑战,想必多有用……用武之地。小婿认为,既然诸朝臣府……府上难以容身,不如入诸将或……或诸重镇的幕……幕府,或可得……得著功绩,进而步……步入仕宦坦途,重振……振家门家声。”

    。。。

第一一九章:失凤得鸿(四)() 
卢柔的这番话,临淮王元彧并非完全认同。不过,元彧正想荐他入平南将军周惠的府户军中,如今他有这样的意愿,正好与他此次相召的初衷相合。于是他欣然的点了点头,对这位女婿说道:“子刚此言,甚合我意。不瞒你说,我今rì才见过平南将军周惠,其人虽然出身寒族,才学和品行却是极为可观,在京师颇有令名;此次他赴京逼退尔朱氏,已为朝廷立下惊世奇功,今rì又在朝廷上一番直谏,更显出其忠诚和眼光来。因此,我特意邀他过府拜访,准备把你引荐给他。你既然有意从军,不妨就入他的幕府任职如何?他府中现在没有什么才德之士,正是求贤若渴之时,你若相投,必定可获重用。”

    “平南将军周惠?”卢柔稍稍一愣。这人他倒是有些印象,那与杨元慎唱和的《长歌行》,在京师流传得颇广,听说还成就了他与南阳王元宝炬之妹的姻缘。此外,那次参加李苗的宴会,他曾经见过那周惠一次,现在想起来,其风度倒是不错。例如杨元慎的讥讽,原本就是对他而发,可他却谈笑应对,在自己愤而离席时,还出言开解和挽留。

    可是,真要投入周惠的麾下,卢柔却有些踌躇。不仅如此,他甚至还有些回避这个名字,正如他借酒醉逃避现实一般。因为这个人年龄和他相仿,出身远不如他,现在却挣下了这么大的名声和功绩,以弱冠之龄晋身正三品紫袍大员,并且手握数千jīng兵。

    和这个人相比,卢柔的那点微名根本就不够看的。而每次想到这个人,或者从杨宽、李苗等人口中听到这个名字,卢柔都仿佛是在对镜自照,审视着自己名位的卑微,审视着自己内心的逃避,审视自己如今的一事无成。

    卢柔心下犹豫着,下意识的取过案上的酒樽。然而。一闻到那芳香浓郁的酒味,卢柔忽然想了起来,这酴釄醇酒也是周惠所酿啊!

    他叹了口气,忽然把这樽价值不菲的酴釄酒泼到案前,起身向临淮王元彧躬身一揖:“岳父大人说……说得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