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朝汉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豫州刺史郑先护无法回援,却连守将是谁、能力如何都不清楚,显然无法制定什么有效的计划。至于周围的地形,也只能依靠东豫州刺史湛僧智提供的那点情报。

    走一步算一步!好在敌人不多……陈庆之只能这样想道。

    ……,……

    周惠率军到达鲁阳,并没有作出什么大的动作,州府中的各从事史、各佐等佐官及手下吏员也大多留任,继续履行职责。这些州府佐官和督府幕僚不同,大多从本州征辟,乃是从属于州府,而不是刺史本人,没有督府幕僚和府主之间那样正式的主从关系,即使刺史离任也依然可以留在州中。正因为如此,即便州中刺史之位空缺一段时间,州府也能正常运转,不至于瘫痪下来。

    有鉴于此,周惠也就没有过多的干预,只是令兼任州中主簿的平南府谘议参军谢邦进驻州府,代录州中众事,省署文帐册,以便逐步接管州中的治权。

    他的主要心思,还是花在整军练兵之上。在这方面,王建是最可依靠的人,所以周惠特地任命他为镇城都督,全权主持州城中的军事;田颖则为防蛮别将,进驻作为州城屏障的鲁阳关南中郎将府,密切注意蛮民的动静。

    卢柔、卢叔彪和崔士谦也从京师过来,带给周惠一好一坏两个消息。好消息是,卢柔的从祖父、范阳太守卢文伟,驱逐了尔朱荣任命的平州刺史侯渊,侯渊虽为平定韩楼之乱的名将,却不敢和卢文伟争斗,因为卢文伟出自范阳卢氏,曾主持督亢陂的重建,灌田万余顷,在本郡本州的声望无人能匹。因此他只能放弃地盘,勒兵南向就食。

    “这的确是个好消息,”周惠笑道,“尔朱氏在东北诸州安插的人,以尚右仆shè、幽平营安四州行台、幽州刺史刘灵助为首,其次才是平州刺史侯渊。令从祖并非孟浪之人,敢以区区一郡之力,将侯渊驱逐出州,肯定是和刘灵助达成了什么默契。由此可见,刘灵助已经生出异心,很快也会背弃尔朱氏!”

    s

    。。。

第一二三章:纷纭乱局(五)() 
卢柔、卢叔彪和崔士谦闻言,相互交流了一个眼sè,彼此都有些惊讶。 卢文伟身后有人,刘灵助意图背弃尔朱氏,这是他们推敲了许久才得出的结论。可这周惠才听见消息,立刻就做出了这样的判断,可见其思维之迅速,眼光之灵敏。由此看来,这位出身寒门的府主,能够达到如今的高度,乃是凭着真才实学,并非一时侥幸所得。

    崔士谦在秘书省为著作郎,典司经籍,虽不如中书、门下那般亲贵,却也能够得知一些较为机密的事情。如今既然已经离职,周惠及其余二人都已经有所判断,他也不再隐瞒,很从容的拱手道:“将军此言甚是。前时朝廷曾经派人招抚刘灵助,以东北道大行台之位相许,如今想必是收到了成效。”

    “分化招抚,这是题中应有之意,我也曾经向天子上书言及,”周惠点了点头,对此毫不意外,“那么坏消息呢?可是北道行台魏兰根遭到失败?”

    三人再次对望了一眼,却并没有直接回答,由崔士谦反问周惠道:“将军为何有此猜测?”

    “这也不难。如今朝廷和尔朱氏接战之处,一在河北,一在司豫境上。司豫境上有行台杨元略和郑先护互为犄角,或许还能相持一段时间;可是河北的形势却没那么乐观,三路行台皆不甚得力。而三路之中,杨大行台兵力极少,必须先招纳士卒,一时还不会和尔朱氏碰上;源仆shè手下有兵力万余。扼守太行险要,短时间内尚可坚守;只有魏兰根情形比较特殊,也最容易出现问题。”周惠叹息着应道。

    “将军所料不差,”卢柔手持一轴书卷,如读书一般向周惠禀报着具体的情形,“魏行台至河北后,回定州巨鹿郡本籍招纳府户和乡曲,聚起了数千兵力。听说侯渊被逐南下,进至定州北部的中山郡境内,魏行台立即率部出战。却大败于侯渊手中。”

    对于从侄卢柔的这番动作,卢叔彪已是见怪不怪。与此同时,他对周惠也更加的佩服,因为他已经知道,正是周惠的这个主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卢柔的口吃之症。

    之前他接受卢柔的邀请,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周惠对卢柔的这番关切和照拂。而到了现在,见到周惠的时局判断能力,他终于下定了倾心相投的决心。

    既然这样。卢叔彪也就不再藏着掖着,尽力在周惠面前表现出自己的才华:“魏行台之败。的确是在情理之中。他乃是出外的朝廷罪臣,急于建功赎罪,因此才会主动邀击尔朱氏,以此和尔朱氏划清界限,表达对朝廷的忠诚。可是,他于军略并不擅长,麾下也没有什么jīng锐,一旦接战,难免会遭受重挫。”

    “叔彪此言极有道理。较之当朝诸公。见识尤其高妙。”周惠明白卢叔彪的用心,自然不会吝惜自己的赞誉。不仅如此,他还趁势从座位上站起来,向三人躬身为揖:“我周惠出身寒族,因着对朝廷的忠诚和天子的错爱,才得以牧守一方,心中着实惶恐。广州为新立之州。蛮夏交杂,也正需要借重三位的大才。从今以后,恳请三位贤士多多指教,一同抚宁荒馀。为朝廷再立新功。”

    见周惠如此礼贤下士,把姿态放得如此之低,三人也颇为感动。他们不约而同的起身,拜倒在周惠面前:“将军太谦了。我等既入将军幕下,自当尽心效力。”

    “好!我有三位贤士相助,可谓是如鱼得水啊!”周惠快步上前,逐一扶起三人,微笑着提议道,“三位远道而来,想必旅途劳顿,不如先歇息一阵如何?我已在州城中安排了一处雅舍,敬候三位入住,晚间还安排了酒宴,为三位接风洗尘。”

    “将军费心了!”三人纷纷应道。

    ……,……

    正如三人所客套的那样,周惠为了安排他们,的确是费了不少心思。好在鲁阳虽然偏僻,却是昔年高祖孝文帝驾崩于南征途中之后、其子宣武帝继位之所,有奉迎新君、举行大典的行宫,有安置诸臣的官舍,有南征将帅进驻的军营。这些房舍虽然建得十分仓促,但彼时正值魏朝的全盛时期,又事关朝廷体面,气象却是颇为不凡。

    考虑到三人的出身,周惠特地挑选了两处舍院,一处是昔年的尚书台官舍,乃卢叔彪之父、卢柔叔祖父、时任尚书郎卢光宗所居;一处是昔年的廷尉寺官舍,崔士谦伯父、时任廷尉少卿崔逸崔景俊曾在此住过。这两处房舍都jīng心修葺,焕然一新,又是自家先辈曾经住过的地方,三人对此都非常满意。

    关于三人的职务,周惠也作出了一番调整。先是崔士谦,他生xìng明悟,长于治政,除担任平南府长史之外,周惠还让他兼任州中的治中从事史,居中治事,主众曹文书。卢叔彪志尚宏远,任侠好谋,周惠任命他为平南府谘议参军,参谋军务。卢柔聪敏多才,文思极佳,周惠以他兼任州中主簿,接替谢邦的职责。而谢邦则降一格使用,为平南府录事参军,西曹书佐。

    西曹书佐即汉魏时的功曹书佐,主州吏及选举之事,职务虽低于别驾从事史、治中从事史和主簿,职权却非常关键,非亲信不得居之。至于录事参军,那是周惠出仕于陈庆之时的起家职务,正如他创建府户军时所任的折冲将军一样,于他都有特殊的意义。

    因此,谢邦对此不会有什么意见;出任阳城太守的夏侯敬,甚至还对王建的那个折冲将军头衔羡慕不已。一方面是因王建能够依周惠旧例,置折冲司马、折冲参军,一方面则是因为周惠曾担任过这一职,而他对周惠向来钦服。

    十一月初的时候,王建之前派出的家仆返回阳城,向王建禀报迁至阳城的消息。没过几天,周怀国也风尘仆仆的从阳城赶过来,径直往刺史府求见周惠。

    。。。

第一二三章:纷纭乱局(六)() 
周怀国是周惠亲自拔擢的五名流民之一,除南阳王元宝炬家中的二管事周怀洮外,余下四人都在家中备受重用,各司其职。 其中周怀君跟随调任颍阳县令的大郎主周恕,负责酴釄酒的生意;周怀国留在轘辕关,负责安置河南府的流民;周怀章原本有些急躁,但在经历过陆康背弃之事后,xìng子沉稳了许多,目前负责情报事务;周怀荆年龄最小,又曾替周惠受过伤,因此被留在家中,和小冯、申屠迦娜等分主内外,侍奉家中主母元明月。另外的周福、周禄、周财等三名旧仆,则依然cāo着旧业,主持家中的铸钱作坊和家中田庄,并且照顾老家主周植夫妇二人。

    随着周惠的崛起,家中诸仆的地位也水涨船高。例如周怀国,手中握着周恕拨付的大笔钱粮,已经先后安置流民三四千户,还参与创建府户北军,目前正担任着府户北军军副之职,并兼任康城县县尉,俨然是康城令、屯田别将周忠的副手一般。

    如今他抛下手中的诸多职责,风尘仆仆的赶来鲁阳,周惠知道必有要事,连忙把他召入书房,令人捧来酪浆与他解渴。

    等他坐定之后,周惠关切的问道:“是河南流民那边的事情吗?”

    周怀国放下酪浆,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回家主,的确是流民的事,但是并非只有河南郡,连下游阳翟郡、甚至更下游的豫州都有流民涌来,情况已经非常严重。小人这次来。除了自己的事务以外,还带着主母的家信,以及夏侯府君、允恭兄的嘱托。”

    说着,他从怀中掏出一封信件,离坐奉到周惠的面前。

    周惠接过信,看了看封面,认得是元明月的娟秀字迹。不过,相比起家信来,周怀国带来的消息显然更加急迫。因此他把信件放到一旁,关切的向周怀国问道:“居然有这么多的流民么?宗德和允恭怎么说?”

    “回家主。允恭兄说的是阳翟郡流民。上次家主托他统计流民数目,一体提供房舍,他已经初步统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