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朝汉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鹑堑目诤牛骸霸杆娼勒剑 

    “好!”王建把剑一挥,“众军听令!随我出击豫州军!收复襄城故里!此战过后,我将禀报使君,免除诸位家中的下年租赋!”

    ……,……

    在王建出击襄城不久,谢邦派出的信使也到达了汝南郡。周惠接到信件,对王建的这一行动极为欣赏,他把信件交给帐内的卢叔彪、卢柔两人,笑着向他们说道:“司马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凭着这样的决心,何愁襄城郡不下?”

    “收复襄城郡倒是不难,道路虽然难走,也不过就那数十里,”卢叔彪点头附和,眉宇间流露出几丝忧虑,“可这雪一下,咱们却不方便南下支援荆州,只好先缓一段时日再说。”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但咱们也用不着过于担忧。据那名使者所说的情况,南阳赵脩延不太可能控制住荆州,连州城也难以掌控。所以,无论是荆州的形势,还是李大行台的性命,这段时间都不会有什么问题。”

    “话虽如此,但最好能尽快挽回事态,以免夜长梦多,”卢柔手捧文轴念道,“北面的尔朱氏势大,除尔朱兆、尔朱世隆外,徐州尔朱仲远、河北尔朱度律也率军进入司州,咱们不可不防……”

    他的话音未落,忽有家仆周怀章在帐外求见。他是奉周惠之命,前往洛阳打探消息的,如今见到周惠,他马上急切的禀报道:“有一支尔朱氏骑兵,正往阳城关方向而来!”

    “尔朱氏骑兵!”周惠惊讶的站起来,“你在哪碰到的?具体是什么时候?他们有多少人?”

    “是前天中午,在巩县通往阳城的郡道上,人数大约一千,赶得倒不是很急。小人望见他们尾队的旗帜后,立即上山探视了一会,然后改走附近的山道,赶在了他们的前头进了阳城关……可是,阳城郡的两支府户军都不在,关城中只有千余乡军,小人只得向元将军、长孙参军示警,然后赶过来向家主禀报!”

    “元将军?”卢叔彪极为敏感的望向周惠,“哪个元将军?将军麾下,有出身宗室的将领吗?”

    周惠自然明白,周怀章说的是元整元子肃。可元整乃亲卫府中郎将,禁卫军的最高统领之一,身份实在太过敏感了些。据周怀章几日前的情报,洛阳坊间早已传得沸沸扬扬,说是元整救走了元子攸的太子,尔朱氏也正到处缉拿他们一行。

    也就是说,元整绝对不能在尔朱氏的面前出现,周怀章把消息告诉元整,除了引起他的烦恼之外,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而由于此事关联太大,周惠也不方便公开元整的消息,即使是对府中几位主要幕僚也是如此。

    w

第一百三十六章:天时天意(二)() 
考虑到这一节,周惠很快转移了话题:“元将军的事先不说。现在最重要的,是弄清尔朱氏骑兵的动向和意图。两位参军对此有何看法?”

    “属下认为,将军无须忧虑,”卢柔胸有成竹的回答,“来者既然是少部骑兵,攻城不便,乡军在轘辕关坚守个两三日应该不难。况且如今天降大雪,想那尔朱氏骑兵必然难以久持,很快就会收兵退回去的。”

    周惠立即点了点头:“子刚此言甚有道理,是我自己杞人忧天……好了,两位也忙了这半天,先下去休息一阵如何?这军帐之中颇有寒气,两位都是文人,还是回居所好一些。晚间议事,我会让人准备热酒,请两位边饮边谈。”

    “多谢将军。”卢柔站起身来,拱手退出了军帐。

    周惠叹了口气。他何尝不知道尔朱氏骑兵无法攻下轘辕关?可他担心的并不是关城,而是尔朱氏这一动向所体现出来的涵义。他们为什么会突然派人来阳城郡?是出自兼任司州牧的尔朱世隆,想把这一郡的治权收回司州,还是尔朱兆获得了什么情报,特地派人来查探太子和尔朱英娥的消息呢?

    抬眼望向面前的周怀章,周惠却惊讶的发现,卢叔彪居然还没走,正定定的瞧着他,目光中颇有深意。

    他忍不住困扰的挠了挠头:“卢参军还在?……是有什么事情么?”

    看见这个动作,卢叔彪心中暗自一笑。这位府主为人向来持重,处事颇为高明,常常令人忽略掉他的年纪。可他毕竟只有二十来岁,比麾下的多数幕僚和将领都年轻,有时候还不够老成。例如刚才转移话题和屏退幕僚,都显得十分明显,不免落了形迹。

    “属下是想问下周中尉,青州那边有何消息?”他转向担任周惠开国伯中尉的周怀章,“还有亲卫府中郎将元整元子肃。翊卫府左郎将李苗李子宣,两人都是府主的至交好友,又在宫中统率宿卫,府主想必让你打探过他俩的下落吧!”

    “这个嘛……”周怀章望了望周惠,不知道是否要回答这些问题。

    周惠心中了然。卢叔彪已经猜到了什么。他问起青州的消息。是因为东道大行台、青州刺史李延寔乃元子攸嫡亲母舅,是太子最有可能的去处;提起元整和李苗,则是怀疑两人带着太子前来寻他,目前隐藏在他的控制范围之内。

    那么。到底要不要实言相告呢?

    对于卢叔彪,周惠了解得不多,史载他“少机悟,豪率轻侠,好奇策。慕诸葛亮之为人”,在贺拔胜败投南朝后,便回归本县,“筑室临陂,优游自适”,先后推辞了时任大丞相高澄的征辟和司徒杨遵彦的任官。唯一的功业,就是请北齐孝昭帝高演筑平阳城,并且撰《平西策》一卷,自请屯居平阳成此谋略。结果却因高演突然过世而作罢。

    没有史籍作为参考,相处的时间又不长,周惠暂时还不知道怎么用他。其余的崔士谦擅长抚民理政,周惠任其为治中,居中治州府诸事。昨日刚处理完汝南郡的政务,今日已前往顺阳郡和夏侯敬共同维持;卢柔长于文牒,周惠任其为主簿,录门下众事。省诸署文书,一直都留在身边;只有卢叔彪还没有兼理什么州中实务。是完完全全的“谘议”参军。

    就元整之事而言,卢叔彪确实当得上“机悟”的评价。或许,可以让他来负责谍报方面的事务?毕竟周怀章出身流民,虽然忠诚可靠,眼界和见识却严重不足,既没见过什么世面,也没有受过多少教导,对朝廷典章和士族格局几乎一无所知。所以,周怀章只能负责打探,无法替他作出分析,绝大多数情报都只能由他自己琢磨。

    打定了主意,周惠向周怀章摆了摆手:“卢参军是我的肱骨之臣,你尽可如实回答,不用有任何隐瞒。”

    “是,”周怀章躬身应命,向两人禀报道,“青州那边,李延寔李大行台已经被尔朱氏派人杀害;李子宣将军也有了消息,听说是被尔朱氏所擒,目前关在廷尉寺大牢中。小人曾前去找元将军,除通报尔朱氏骑兵前来阳城,也是应他之前的托付,告知李将军的情形。”

    “如此说来,元整元将军是在阳城郡内啰?”卢叔彪若有所思,“那么太子……”

    “参军猜得不错!太子和皇后,目前都在阳城郡中,”周惠既然决定由卢叔彪接手谍报事务,在他面前也就没必要继续藏着掖着,“此事太过敏感,关联极重,一旦传扬出去,我将成为尔朱氏的第一目标,引来尔朱氏的重兵侵袭,危及太子的性命和辖下的阳城、广州。因此,我才一直瞒着府中的诸位,以免人多口杂,走漏了什么风声。如今卢参军既知,还望谨守秘密,不要轻易外传。”

    卢叔彪没有想到,周惠居然对他如此信任和坦诚,将攸关功业、前途甚至性命的机密直言相告。感动之下,他也认真的站在周惠的立场上考虑起来:“将军此言极是!倒是属下过于孟浪了……然而,联系到这一重大秘辛,属下不得不怀疑,此次尔朱氏兵叩轘辕关,或许就是为了查实这件事情。所以将军最好能早作打算,要么将太子和皇后转移到别处,要么向尔朱氏妥协,要么就联合三荆,拥立太子继位,公开讨伐尔朱氏。”

    周惠轻轻的摇了摇头,这三策都不太理想。转移太子和皇后,如今青州东道大行台李李延寔被杀,三荆二郢大行台李琰之被囚,帝党在地方上的支撑几乎烟消云散,还有比他辖下更安全的地方吗?向尔朱氏妥协投诚?这个他在决定向上谷寇氏发难时就已否决;至于拥立太子继位,在自身实力严重不足、双方对比极为悬殊的时候,则完全是取祸之道,除了加速败亡之外别无任何作用。

    “为今之计,只能希望事情别到那一步了,”周惠叹息一声,吩咐周怀章道,“怀章,你速去轘辕关一趟,看尔朱氏骑兵是否已经撤离。如果还没走,就继续严守关城,待其自行离去,并设法查清他们是尔朱家谁人的部众!”

    w

第一三七章 :天时天意(三)() 
“这是尔朱度律的部众。”长孙毅站在轘辕关城之上,对身边的周怀洮说。

    周怀洮仔细瞧了一会,实在看不出什么端倪,只好虚心向长孙毅请教:“我知道是尔朱家的旗号,可你怎么肯定是尔朱度律的部众呢?”

    “我在城门寺中待过一年,对京师诸将的部众颇为熟悉。这尔朱家的人嘛,别的可能不太好辨别,但打着尔朱家旗号、军容又这般稀松的骑兵,只可能是尔朱度律麾下的。你别看他们现在鼓噪得凶,其实没多少能耐,我在城门寺时,有两回看到他们在酒肆里喝醉后胡闹,曾经带儿郎狠揍过他们。”长孙毅有些不屑的说。

    “原来如此,”周怀洮点了点头,“我也听我家郎主说过,尔朱氏当道诸人之中,尔朱兆于尔朱荣血缘最近;尔朱彦伯、尔朱仲远、尔朱世隆乃亲兄弟,联合实力最大;尔朱天光虽然血缘疏远,却深得尔朱荣的信任;只有尔朱度律既不受亲信,又没有羽翼,地位尴尬之极。其余人或主政中枢,或割据一方,他却一直立不起来,先追随尔朱世隆身后,如今则托庇于尔朱兆麾下,名位和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