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朝汉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为什么是黑sè,原因很简单,北魏自认承继大统于晋,晋为金德,而金生水,因此北魏便居于水德,服sè尚黑,天子朝服和军队戎服皆为黑sè。

    看到周惠出来,周禄低头禀报道:“二郎君,大郎主说了,让小人也随您一起去。”

    “辛苦你了,”周惠点了点头,转向周忠问道,“大郎主起身了没?”

    “大郎主、大郎君和文小郎君都起身了,正在堂上等候二郎君,”周忠低头回答,“还有几位娘子也都在。”

    “哦!”周惠抬头看了看天sè,“你们为何不叫醒我?”

    “是大郎主和大娘子吩咐说,不要打扰二郎君的。”周忠回答。

    “那咱们快点过去吧!”周惠快步走向正堂。

    一家人用过早饭,眼看分别在即,自然免不了好一番嘱托,周惠都一一答应,也由着伯母王氏将一件明光铠穿到他的身上。穿好之后,他感觉有些不对劲,低头看时,居然发现腰间挂着一个布囊,里面是满满的一袋铜钱,配着明光铠颇显得不伦不类。

    “伯母,军中用不着钱的。”周惠笑着说道。

    “你拿着!”伯母王氏按住周惠的手,“见到上官,把这钱递上去,也好安排个轻省的位置……别听你阿兄胡说,该使钱的时候就尽管使钱!”

    显然,周恕和周惠之间的不对劲,她是已经知道了。

    听到母亲这么说,周恕的脸sè有些尴尬。他走上前来,握住周惠的手,脸上努力挤出一个笑容:“允宣,你把这次赴征看得那么严重,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总之,自己注意吧!这两天文儿和七七念书,我和你阿嫂听着都很欢喜。”

    “我会的,阿兄,”周惠点了点头,“你在家里也要注意,钱粮要妥善安置好,免得招来过境的乱兵。”

    “你就安心从军好了,”周恕摆了摆手,“家里的事,你不用担心。”

    周惠就知道,自己这番话周恕未必听进耳中。看他这态度,显而易见的是在敷衍。

    不过,各人有各自的想法,他对此也无可奈何。

    在陌头的路口作别家人,周惠带着周禄、周忠上路了。

    他们所居的巩县,属于河南府管辖,府衙位于洛阳城内城东北角落,沿阳渠至护城河,过建chūn门石桥,前行不远即是。府衙的前面有翟泉,据传是以前东周会盟诸侯的地方,其南还有周景王,周烈王的陵墓。泉池周回三里,水质十分清澈,站在边上,不时可以看见有鱼虾游过。

    当初孝文帝营建洛阳城时,曾经打算在这里营建东宫,可惜太子元询很快便犯事废黜,之后的宣武帝、孝明帝皆是幼年即位,长居于洛阳宫中,营建东宫之事便一直没有提上rì程,到如今依然是一片空地,正好用来当作府户军的校场使用。

    至于一般的郡兵,都被安排在外城东郭,没有进驻内城的资格。

    周惠自认来得不算早,可是当他到达府衙外,站在檐下等候报备时,发现前面校场上居然只有两百余号人,每人身着一件黑sè军袄,手持长枪,却是站得稀稀拉拉,不成行列。

    “这就是河南的府户军?”周惠惊讶的问周忠,“怎么就这副模样?”

    “大概是长时间没有cāo练的原因。”周忠猜测道。

    北魏的府户军类似于曹魏的屯兵,农忙务农,农闲cāo练。只是,曹魏时人口极少,屯兵除军役外,还要像编户一样承担租赋,以济国用,因此被称为兵户。之后的两晋和南朝,这种兵户依然是军队的主体,且由于普遍穷困,朝不保夕,社会地位极其低下。而相对于这些兵户而言,北魏世兵、军府兵的境况就好得多,即使这些年因为汉化深入,渐渐形成崇文抑武、重汉轻胡(指文化而非血统)的风气,但至少在服役之余,享有豁免或给复的优待,不需要另外缴纳繁重的租税。

    然而听到周忠的回答,周惠却不怎么信服:“即便是缺乏cāo练,但毕竟是府户军啊!”

    “那小人就不知道了,”周忠低了低头,“小人随大郎主从军那会,府户军已经解散,所以当的都是郡兵。”

    “岂止是解散而已?”旁边忽然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语气中不无遗憾,“真正的府户军jīng锐,八年前全部葬送在了南荆州,已经是不复存在。如今赴征的,都只不过是府户军的子弟罢啦!”

    周惠侧头一看,说话的人是位二十余岁的年轻人,相貌十分俊秀,身上同样穿着一件黑sè明光铠。在他的身边,站着三名身着两档铠的青年,不知道是仆从还是同伴,却是把他的形象衬托得越发出众。

    “哎呀,这不是王家二郎君吗?”周禄忽然叫道,显然是认出了这个年轻人的身份。

    年轻人眨了眨眼,疑惑的看着周禄:“这位是?”

    “小人是周家家仆,前年和去年都随家主拜访过郎君家。我们家的家主娘子,是郎君家的堂亲,当初我们大郎君加冠,还是您的父亲赠予表字。”周禄恭敬的答道。

    “原来是伊水之畔的义兴周家,”王姓年轻人点了点头,向周惠拱手道,“在下太原王建,字仲立,向来不太出门,也没认出兄台家的管家,倒是让兄台见笑了。”

    “在下义兴周惠,字允宣,”周惠也拱手为礼,目光望向他周围的人,“这几位是?”

    “都是家父昔rì同僚家的子弟,现跟随家父进学。”王建王仲立把三人介绍给周惠,分别是谯郡夏侯敬夏侯宗德,陈郡谢邦谢世裔,还有鲁阳田颖田子聪,其中除田颖是真正的蛮族后裔外,包括王建在内的另外三人,都和周惠一样出身于随桓家没于蛮部的汉族世家。尤其是谢邦,居然是陈郡谢氏,著名的王谢子弟啊!但是,他祖上显然并非直系,估计是庶支中的庶支,或者就是犯了什么事情,否则肯定不用逃往蛮部。

    王建出身于太原王氏庶支,父亲曾任平南将军桓晖的中兵参军,桓晖病亡后返回巩县居住,由其长子王凯王伯勋代为赴征。桓晖之弟桓叔兴南叛那会,王凯已经是一军军主,据传因为直言谏阻叔兴,被他羁押于州牢,因此朝廷贵其忠贞,封其为巩县男,却是可以继承的开国爵位,比周惠父亲那个散爵的含金量高得多。

    由于背景相似,周惠又是诚心结交,因此很快和四人熟络了起来。夏侯敬眼尖,瞄到周惠腰间挂着的钱袋,当下就忍不住大笑:“听说周兄家中颇为殷实,今rì一见果真不假,从军有两名家仆跟随不说,腰间还带着孔方兄!”

    “这是家伯母爱护之意,却是不好推脱,”周惠无奈的笑笑,摘下钱袋交给周忠,“今rì遇见几位,可谓是一见如故,实属难得。晋见之后,就借孔方兄之力,和几位世兄好好聚一顿可好?”

    “周兄都这么说,自然是要叨扰的!”王建微笑着点了点头。

    这时侯,几名青年人走出了府衙,手上各自捧着戎服、腰牌、佩剑,似乎都是中低级军官的制式。周惠明白了,能够获得晋见的,都应该是预定的府户军军官,毕竟河南尹身为洛阳所在的河南府长官,乃是第三品的官位,高于司州牧以外的所有州刺史,平时不仅要负责河南府事务,还要参与朝廷大政,不可能有那个闲工夫接见所有府户军。

    紧跟着这几名新鲜出炉的军官,两名身着皂衣的书吏也走了出来。其中一人瞟了檐下的众人一眼,传令周惠等五人进府衙报备,众人便收起说笑,跟着他一同进入了府衙。

    府衙正堂之上,河南尹元子思据书案而坐,打量着前来晋见的周惠等人。应他的要求,众人一一报上各自的姓名、年龄、籍贯、居地等,以及各家昔rì在府户军的官职,元子思便根据这些,当庭安排了他们几人的职务。王建获得的职务最高,领一幢幢主,夏侯敬、谢邦、田颖皆为幢中队主,基本上是在父兄职务上降了一格。周惠原本也该为队主,但由于父亲有个巩县男的追赠,自个又身着明光铠,卖相不错,破例只降了半格,被安排为幢副之职。

    五人拜谢了恩典,领过戎服、腰牌和佩剑,便跟着带他们进来的那位书吏前往军营。入营之后,书吏取出一块令牌交给王建,吩咐众人明rì一早前往校场领取旌旗、部众、辎重和调拨文书,然后尽快带往荥阳郡城,归于东南道大都督府的节制之下。

    “这样就完了?”周惠看着书吏的背影,颇有些目瞪口呆。

    他原以为,至少要等诸军士会齐,分派指挥,稍加cāo练再出阵吧!像现在这样仓促上阵,没有指挥体系不说,连自家直属的军主是谁都不清楚,何来战斗力可言?

    本来他还想报出郡学生员的身份,在军中争取一个文职,但现在那个计划显然也泡汤了。

    “事急从权,河南府恐怕也是迫于形势,”王建手握令牌,似乎也感受到了其中的分量,脸sè显得十分严肃,“我昨rì听说,南军的兵锋极其锐利,已经连续攻破仓垣、大梁两城,离荥阳只有两百多里。前面的管城和中牟,恐怕也挡不住南军……朝廷和洛阳府,已经没有多少时间来聚集兵力啊。”

    。。。

第一二章:代赴戎机(下)() 
眼见形势紧迫,众人都收起闲心,商量明rì领军及行军的事情。王建的军职最高,也曾经跟从父亲学过兵法,因此主要由他安排。

    “一幢应领两百五十人,按五方分作五队。每队五十人,三人为一小队,三小队为一中队,又合五中队为一大队,余欠五人,即为队主一人、队副一人、队头执旗一人,左右傔旗二人……咱们这只有三名队主,因此我和允宣须各兼一队,行军时分掌中军和殿后。队中其余辅职,也须从普通军士中选出,大家尽量以本乡本里人充任。”王建吩咐众人道。

    “明白。”周惠等四人纷纷应承。

    “行军和扎营,由于是在境内,倒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