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朝汉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朕明白。”元颢点了点头。这几rì他的确提拔了不少昔rì的故旧,一方面是酬答他们前往巩县觐见的殷勤,一方面也是因为许多侍臣休沐回家,中书、门下两省空出了不少位置。不过,元彧所说的也是事实,他提拔的那些人里,的确没有几个具备担任天子近臣的才干和名声。

    望着众人不知所措的模样,元颢完全失去了宴游的兴致。他挥了挥手,令众人各自散去,只留下了安丰王元延明一人。然后,元颢走进茅茨堂,在上首御床上坐定,向元延明问道:“你刚才说,是为了征兵之事求见?”

    “是。”元延明应了一声,从袖子里拿出一纸奏札呈给元颢。元颢接过奏札,粗略的翻看了两眼,便摇摇头丢到了一旁。

    “洛阳六坊子弟,居然如此不堪役使了么?”他轻声说道,不知是自言自语,还是在说给面前的元延明听。

    “回陛下,情形正是这样,”元延明躬身向元颢解释,“近些年来,四方多事,朝廷入不敷出,除台军之外,其余六坊子弟应给之钱粮、衣帛等,很少能够足额发放,因此众人尽皆丧气,武备自然大为松弛。”

    “那就降格录用好了,”元颢挥了挥手,“不管怎样,先召集起来再说。”

    “是,微臣遵旨。”元延明点头领命。

    元颢略一沉吟,忽然问元延明道:“安丰,你觉得,是不是可以再向梁朝请援?之前咱们总以为南兵懦弱,但朕观陈庆之所部,其战力不输北地jīng兵,当可报以期待。”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元延明大惊,“若梁朝增兵,自当配与陈庆之麾下。然庆之以七千人即纵横淮北,若再得增援,陛下可有把握约束?况且,若其兵力充足,难保不生异心,万一事有不谐,则我大魏危矣!”

    听了元延明的话,元颢陷入沉思之中。

    。。。

第二七章:功成见疾(五)() 
夕阳斜斜的坠入山谷,夜幕渐渐落了下来,城下的敌军如退cháo般退走,留下满地的狼藉和烽烟。城墙的暗影内,台军的尸首躺满了一地,近处甚至叠起厚厚的几层,间或还有冒着青烟的攻具残骸,在空旷无人的战场显得尤其凄凉。

    与死伤颇重的台军相比,虎牢关守军由于防守得当,只受到了轻微的损失,伤者也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城墙上的军士都非常的放松,看着敌人远去的背影,纷纷发出了各式各样的笑骂。

    而陈庆之做得更绝,他回到营地后,立刻派人传召文德骑军军副马佛念、近期擢升的步军军副宋景休两人。周惠心下明白,他这是想夜袭的意思。虽然今晚正值朔rì,月sè全无,正合偷袭只用,但他还是觉得不妥,连忙出言劝谏陈庆之道:“将军!敌人远道而来,夜中定会防备我方,偷营恐怕难以收到成效。属下认为,我方还是以稳妥为主,只需守住两三天,敌人自会再作打算。”

    “允宣,你没注意到今rì的战况吗?敌方的损失如何?”陈庆之微微一笑。

    “是,敌方确实损伤颇重。但这也属平常,毕竟他们远道而来,又是在进攻虎牢关这样的坚城……可是,单论野战的话,敌方还是颇有战斗力的。”

    “既然这样,敌方为什么还要攻城?”陈庆之提醒周惠,“费穆也算久经战事的名将,难道会不明白这个道理?论理说,他至少该休整一rì的,之所以急着攻城,要么是迫于麾下众将的意见,要么是他本人已经乱了方寸,这其中无论是哪一种,都是临战之大忌……如今敌方不顾行军辛劳,强行轮番攻城,势必累上加累,很难说还有多少jīng力;而我方骑军却养jīng蓄锐已久,本身又擅长夜袭,此去定可奏捷而还!”

    “将军高见。”周惠心悦诚服的点了点头。看来,谈到真正的战阵之道,自己实在是差了许多。同时他心里却是一动,敌方这么急迫的攻城,是被早先那百多名游骑的覆灭而激怒,还是已经得知元天穆放弃了他们?

    总之,正如陈庆之所言,敌军远道而来,立刻轮番攻城,确实是累上加累了。这一次夜袭,因而也值得报以期待。

    不一会儿,马佛念、宋景休两人相继来到将军府中。马佛念依然身着白袍白甲,宋景休却换上了魏军的黑sè常备戎服。

    “佛念,你现在立刻率全军出城,于敌军营寨前挑衅。若敌军大举出动,可速速回转,我将令城上举火备弓以接应;若敌军不出,可绕营而走,以弓箭shè击敌营,务使其惊扰一番。”陈庆之吩咐道。

    “是!”马佛念大声领命。

    “至四更时分,你部骑军再出击一次,皆马裹蹄,人衔枚,潜至敌营突袭。敌军先前被你部袭扰过,必以为今夜不过尔尔,且早已劳累不堪,防备定然松懈……景休也率麾下jīng锐同时出动,趁乱潜入营中,放火烧其粮草、辎重等物。”

    “属下遵命!”宋景休也大声应道。

    “去吧!”陈庆之点了点头。

    待到两人离开,陈庆之令护兵拿出一副围棋,邀周惠同他对弈两局,等待骑军第一次夜袭归来。周惠知道陈庆之棋艺不差,因为史书上记载说,他少时在梁帝萧衍府中担任侍从,主要任务就是陪萧衍对弈;不过,周惠却是后世之人,见过不少现代谱局,因此自认能够应付一二。事实上也正是如此,仗着见识方面的广博,周惠在开局之时,往往颇有妙招,令陈庆之耳目一新;然而随着棋局的深入,周惠就渐渐捉襟见肘,直至完全落入下风。

    看着满局的疮痍,周惠感到十分无奈。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他毕竟不是真正的棋道高手,开局之所以能抗衡,完全是仗着后世的见识,等到需要随机应变的时候,他就只能望子兴叹了。

    不过,陈庆之对周惠的评价却是挺高:“允宣开局极有新意,可见天赋极佳;所欠缺的,只是一些耐心和经验而已。假以时rì,若能好生磨练,棋艺必将居于我之上。”

    “将军太高看属下了。”周惠苦笑了一声。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以后还是藏拙吧!

    于是他轻轻的转移了话题:“将军料敌及处分皆为jīng妙,两位将领也是久经战阵之人,此次夜袭必可奏凯,守住此关也自然毫无疑问。那么属下斗胆,请问这一战之后,将军准备如何行事呢?是继续攻城略地,还是前往洛阳安享尊荣?或者率军返回徐州刺史任上履职?”

    “这可不是我能决定的事情。”陈庆之摇了摇头。沉吟了片刻,他决定向周惠坦白:“允宣不是外人,我就明说了吧!当初陛下立北海王为魏主,令我率军送其北上,实际上是想借助魏主的身份,间接控制淮南、淮北之地。正所谓‘守江必守淮’,若两淮之地为我所用,则江东安如磐石,其后自可从容展布……因此,尽管魏主陛下于睢阳登基后,陛下令我相机行事,但真的趁虚而入,一路打到洛阳,恐怕是很出乎陛下之意料,暂时也还没有准备好下一步的方针。”

    “原来如此。”周惠恍然道。

    事实上,梁帝萧衍共任命过三位魏主。第一位是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因为靠山元乂倒台,惧怕受到清算,举徐州之地谋逆,被击败后南投萧衍,被萧衍立为魏主,在淮南颇搅了些风浪;第二位是元颢,起初是安置于睢阳,为梁朝守了大半年的边境,然后才趁着刑杲之乱北征;第三位是汝南王元悦,同样置于境上,以觊侵逼,后来高欢击败尔朱,准备立元悦为皇帝,元悦便背梁归魏,然而高欢见他举止清狂,又改变主意立了他的侄子元修。

    想了想,周惠提醒陈庆之:“不过,属下见过军报,如今形势于将军颇为不利。至荥阳以东,沿途中牟、大梁、考城尽皆为台军所陷,齐州刺史沛郡王元欣也拒绝了魏主陛下的招揽,连带着襄州刺史贾思同、广州刺史郑先护、南兗州刺史元暹亦不受命。甚至连魏主陛下起家称帝之睢阳,也受到行台崔孝芬、大都督刁宣的围攻……将军即便要结连江东方面,暂时也难以做到,必须重新打通这条北征通道才行。”

    “允宣倒有好见识,”陈庆之面露笑容,显然非常满意,“打通两方通道,正是我方的当务之急。我辞别魏主陛下,率军东向,也是为此而来。”

    ……,……

    。。。

第二七章:功成见疾(六)() 
第二天凌晨,马佛念、宋景休双双夜袭得手,返回虎牢关向陈庆之告捷。而在此之前,陈庆之、周惠已经得到巡城军士的禀报,相率登上城墙,远眺着三四里外的台军前军营地。营地内冲天而起的大火,以及隐隐约约传来的嘈杂声,让城墙上的众人看得心旷神怡。

    “恭喜将军!”周惠拱手向陈庆之致贺,“经此夜袭,台军前军是走是降,今rì当可见分晓。”

    “哈哈!”陈庆之长笑一声,“允宣莫忘了,这才是开始呢!”

    “是,属下自当追随将军。”周惠答道。

    事实证明,周惠的预见十分正确,历史也依然按着原本的轨迹运行。到了上午,台军前军大都督费穆遣使者单骑叩关,表达了情愿归降的意思。不过,使者同时也带来了两个条件,一是降洛阳不降南军,受降之人必须是天子亲自派出的使节,在使节到来之前,虎牢关必须保证台军前军的粮草供给;二是台军前军投降之后,天子不得追究台军攻击虎牢关的罪责,不得撤换军中各级将领。

    这是题中应有之意,陈庆之很快同意了使者的要求,然后派周惠飞马向洛阳尚书台告捷。

    洛阳的录尚书事元彧、领军将军元延明得到消息,立刻带着周惠,联袂求见天子元颢。元颢听了两人的奏报,又亲自向周惠问清了其中的详细情形,自然是欣喜不已。他正愁兵力不够呢,结果就凭空得到两万jīng锐,对于投降的诸人,他只有赏赐拉拢的道理,哪里会追究他们的什么罪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