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朝汉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如此!”元延明总算弄清楚了情形。可是,这情形却很让他无奈,元冠受是储君,元颢也仅有那么一个儿子,他的安危实在太过紧要,别说是陆仁区区一个东垣守将,便是他自己也要投鼠忌器,避免危及到他的安全。

    以元冠受的身份和年龄,当初就不该领军出镇西线。只可惜元颢不能完全信任他元延明,手下的亲信之中,又没谁具有独当一面的能耐和资格,只能将自己的儿子放过去,利用他储君的身份作为招牌。可以说,从那时候起,西线便成了整条防线的软肋,而今天的失败就已经注定。

    “敌方领军的将领是谁?”长史代元延明问道。

    “是前骠骑将军、颍川郡公尔朱兆,以及中山道大都督、易阳县伯贺拔胜!”

    又是尔朱家的人!看来,长乐王元子攸也好,北海王元颢也好,还有自己这安丰王,终究是斗不过尔朱家的人啊……而经过这一次征讨,尔朱氏的势力肯定会更加膨胀,元氏宗亲的大仇再也没有可能报得;至于他自己,作为元颢的领军主将,除了自尽或者南逃以外,已经没有了其余的选择。

    元延明忽然感到浑身无力。他轻轻的挥了挥手,示意令官及陆仁退下。(未完待续。。)

    p

    。。。

第五二章:有险无难(二)() 
……,……

    正所谓兵败如山倒,函谷关和东垣城的陷落,几乎摧毁了河南本就不甚坚定的军心,整条大河防线也随之动摇。没过多长时间,这个消息便蔓延开去,河北沿岸数十里内的各部陆续发动,乘着近期准备的数千木筏强渡大河;而面对这一态势,河南方面的反应却十分迟钝,甚至还有消息说,主将安丰王元延明已经弃军离开,由洛阳南面的伊阙逃往南朝,于是河南防线多处被河北军突破,很快迭次崩溃。

    北中城外围的河北军,也趁机再次发动进攻,试图拿下这座坚持了近一个月的坚城,由城南的河桥直趋洛阳城北,却依然被陈庆之麾下挡住。然而,通过两岸军队的异常表现,以及上下游河面上的喧嚣,陈庆之也发现形势的不对,似乎是出了什么重大的变故。再想起周惠临走时的谏言,他当机立断,率军弃城撤往大河中渚,然后一把火烧断了北端河桥。

    这个时候,中渚也已经开始受到攻击。近千河北军乘着木筏,直接靠往大河中渚,攻向由李苗驻守的河湾,想抢占湾内停靠的船只。以李苗麾下的军队人数,本不用担心社么,无奈本方形势堪忧,军心散乱不已,一时居然被逼得节节后退,若不是陈庆之所部到来,几乎就要丢掉这片河湾。

    趁着敌军暂时被击退的空隙,陈庆之找到守将李苗,大声问道:“李将军!南岸究竟出了什么事?为何纷扰大作,一片混乱?”

    “末将也不是很清楚!”李苗犹豫了一下,又接着补充道,“好像是洛阳以西发现了敌军,另外还有许多不好的传言……众军因此都颇为担忧,却又没有任何命令和说明,故而人心颇为惊惶!”

    “陛下乘舆何在?还有,周允宣曾助你守城,并暂驻在你城中。可知他如今担任何职?”

    “陛下前几rì去了虎牢关,据说也受到了攻击!但虎牢关极其坚固,想来必定无碍。”既然已经回答了,李苗索xìng将自己知道的情况和盘托出,“至于允宣,之前被任命为洛阳令。假城门校尉,主持洛阳治安和关防;但几rì前他私自放走城门寺的死囚,已经主动前往卫尉寺投监待罪!”

    “允宣居然被下狱了?”陈庆之大为诧异。在他看来,周惠是一个很看重名位的人,也善于保全自己。怎么可能会为了什么死囚弃官投监?

    陈庆之认为,这其中必有蹊跷之处。只可惜形势紧急,他没有时间去深究,而李苗已经很郑重的拜托他道:“陈将军,你是陛下亲封的武都郡王,麾下军队的战力也是极其出众,将数十万河北军挡住一个月之久,河南诸军无不钦服;当此危急时刻。将军若能够前往西线。必能替陛下稳定态势,再次立下莫大功勋!”

    让我去西线?这可能么!如今西线形势不明,诸军混乱不堪,别说李苗区区一个尚书左丞、龙骧将军,便是元颢在此,亲自向他下达这样的命令。他也绝对不会接受。否则的话,无论是西线发生了什么变故。还是这河桥一线落入河北军的手中,他都没有任何机会返回梁朝。

    “李将军。我是客军的身份,于西线地形和将领不熟,诸军也不会服从我,去了能济得什么事?”陈庆之毫不客气的摇头拒绝,“如今洛阳三面受敌,我只能退往洛阳以南,为陛下震慑南线新附地区,防止南线再出什么事态,然后等待下一步的命令……这大河中渚,还望李将军能继续坚守一段时间,等待陛下返回洛阳主持!”

    说完,他向李苗拱了拱手,率军迅速往南段河桥而去,显然是准备退往大河南岸。

    看着陈庆之这支jīng锐如此干脆的离开,李苗心中暗自腹诽。什么震慑南线?分明是看中了洛阳南部的伊阙通道,为自己准备返回南朝的退路而已……可是,在作为客军的陈庆之而言,这的确是最为合适的选择,他李苗既没有权力约束南军,也没有阻止他们的能耐。

    不仅如此,眼看着陈庆之率部离去,被压缩到河渚边沿的数百河北军又恢复了士气。他们重新振奋起jīng神,纷纷大声呐喊着,向守备河湾的李苗发动了进攻。李苗本想竭力抵挡,北岸的元子攸却派杨宽传来口谕,若他能够交出中渚阵地,协助河北军重修被陈庆之烧毁的北段河桥,即可赦免之前抵抗大军的罪责。李苗见北中城已经陷落,河南守军大势尽去,已经没有了继续坚守的理由,只好选择向元子攸输诚。

    能够占据中渚,获得河湾的大量船只,尔朱荣、元天穆尽皆大为高兴。元天穆立刻传令杨宽,迅速领本部渡河击溃对岸防御,然后直取洛阳城。

    这是个很轻松的任务,南岸的守军见陈庆之南走,中渚李苗投降,早已军心尽失,纷纷弃河溃逃,只有小部分军队还坚持守备,并且烧毁了南段河桥,以阻拦杨宽部的进攻。

    由于这一延迟,西线的尔朱兆、贺拔胜率先取得了突破。他们马不停蹄,驱散沿途的几支溃军,于当rì下午越过张方桥,抵达了洛阳外郭之下。尔朱兆大喜,顾不得行军的疲惫,下令所部一千五百余骑尽数下马,准备对西郭门展开进攻。

    就在这时候,郭门却忽然打开,百余名缇骑缓缓出城。走在最前列的,是城门司马元整元子肃,以及十二余岁的陈留王元宽。

    看见这些人的态度,尔朱兆虽然头脑不算灵光,却也明白是来献城投降的。他本不想接受任何人投降,甚至还想着在城内大肆抢掠一阵,然而有陈留王元宽在场,他倒不好做什么太过分的事情,因为陈留王元宽除了是元子攸的亲侄儿以外,还是尔朱荣极其看重的女婿。而他目前骑着的白马,乃是尔朱荣曾经的坐骑,去年约定婚姻时才作为礼物送给了他。(未完待续。。)

    。。。

第五三章:有险无难(三)() 
元子攸有兄弟三人,庶长兄元子直,同胞嫡兄元劭元子纳,胞弟元子正。其父彭城王元勰被暗害后,由元劭元子纳袭封,至孝明帝时,因元勰功高,另封元子直为真定县公,元子攸为武城县公,元子正为霸城县公,而元子攸素为孝明帝所亲,不久又进封长乐王。后来尔朱荣率军入洛,立元子攸为帝,却又为高欢等人所惑,准备自行称帝,于是杀元劭与元子正,令迟来的百余名朝臣作禅表,之后明白事不可为,于是奏请大肆追封被杀的诸多朝臣。元子攸的兄弟之中,元劭追封为皇帝,元子正追赠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加鸾辂九旒、黄屋左纛,只有元子直早已死去,躲过了河yīn这一劫。尔朱荣立刻奏请元子攸,追封元子直为陈留王,邑两千户,由长子元宽袭爵,次子元刚封千户浮阳王,三子元质封千户林虑王,并把自己八岁的小女儿许给了元宽,以示看重和拉拢之意。

    当rì元子攸北逃,元宽兄弟三人,以及元劭之子彭城王元韶、元袭,元子正之子元钦尽皆年幼,没有随行,故而留在洛阳之中。如今河北军即将兵临城下,城内防御薄弱,元整入卫尉寺监狱请教周惠之后,便依着他的主张,主动向河北军放开城门,并且把身为尔朱荣女婿的陈留王元宽搬出来,以阻挡先期到达的河北军肆虐京师。

    这一招果然有效果。元整看着郭门外突然安静下来的军队,心中暗自佩服周惠的智计。他在马上高拱双手,朗声说道:“城外是哪位将军?在下乃城门司马元整元子肃,暂时执掌洛阳关防,如今已奉天子亲侄、尔朱柱国女婿陈留王殿下之命。封闭了内外宫室和各处府库,等待天子乘舆和柱国大驾。”

    “我是骠骑将军尔朱兆!”尔朱兆略感郁闷。恶声恶气的通报了名字。

    “原来是柱国殿下亲侄尔朱将军,”元整拱着手,继续照搬周惠的话,“将军既然先到,便请入城交接,并约束麾下部众,勿要惊扰城中士民,伤及天子、柱国之厚德。”

    听元整搬出天子和尔朱荣,要求他约束部众,尔朱兆更加郁闷。一旁的贺拔胜见他不回话。驭马走到他的身边。低声提醒他道:“将军,咱们孤军深入,一路奔袭百多里,不就是为了夺下洛阳的首功吗?如今到了城下,还有什么可犹豫的?至于答应儿郎们的犒赏。有了宫室和府库在手中,难道还担心拿不出来?况且,能够免去这番劫掠,在上党王殿下那里也是一份人情啊!”

    “也只能这样了。”尔朱兆点头叹道。

    事实上,十多天前他与贺拔岳出发时,上党王元天穆就曾经特意交代过,若能先行进入洛阳的话,勿要惊扰城中,以免他这个主政的录尚书事不好善后。尔朱兆本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