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明伟业-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四一抬手:“哦?那就请进来吧。”不多时,四位随行的朝中重臣疾步走来见礼。朱四懒散的说了句:“诸位卿家平身,早朝已毕,太阳都快落山了,诸位此来想必定有要事了。速速说与朕知道。”

    堵胤锡先开口说:“谢万岁,刚刚得报,我军于河南近日又连逢败绩,济尔哈朗目前正分兵两路,分别在南阳、洛阳击败了王进才的两支部队,澧阳伯王进才如今已分兵退守朱阳关、武关两地。另有南直隶方面清军的援军左梦庚部已于日前抵达徐州,兵力约有10万余,郑成功部兵力劣势明显。如今郑成功已被左梦庚的援军逼退至凤阳、扬州两地,郑成功部对南京城北部的包围即将瓦解。”

    堵胤锡的奏陈还未说完,高必正已经急不可耐地道:“万岁啊,这数年来,咱老高都没有捞到一次像样的仗打,恩这次不管是战场在哪儿,我也想去。看样子南京现在的热闹不小啊,我自请带领援军前去破敌,您看成吗?这几年咱老高天天陪着皇上喝酒、闹事儿,名声都臭了大街了。这可都是因为万岁您啊,恩,这败破的名声您可得帮我找回来呀!”

    看到一干战友如今在各个战场杀的风生水起,高必正心里难以安奈住他对驰骋沙场的向往,急匆匆的赶在其他将领前面,想要争抢这次带兵作战的机会。朱四对他给予了赞许的微笑道:“老高啊,谋定而后动啊。你之前的名声本就不值几个钱,就算赔你也不打紧。不过要先做一番商议,咱得先仔细研究一下局势,看此番可有胜算。咱们让如靖(李定国的字)和永忠也都来讲讲。”

    李定国与郝永忠听到了朱四的话,各自都谦让了一番,最后还是比较沉不住气的郝永忠先说道:“臣以为,河南的济尔哈朗此战能够从澧阳伯哪里占得些便宜,无非就是因为他比澧阳伯的兵力多些。而我们要是能调遣兵力从武昌、九江、潼关三路杀向河南,济尔哈朗必将顾此失彼。若是其中一路能寻求与济尔哈朗进行决战,牵制住他的主力,最后再有另外两路同澧阳伯一起对济尔哈朗进行包抄,那么济尔哈朗必败。还有南京、凤阳乃我大明龙兴之地,如能决心收复,对鞑子的震动以及对我大明军民士气上的鼓舞自然不是收复其他地区可以比拟的。臣认为济尔哈朗军久陷于江南,早已疲惫,观察他曾经在武昌、九江,坚守不出的时间竟然数月有余。而从不敢出兵与我军作战,必然是早已对我大军心存忌惮,所以臣认为战胜济尔哈朗不难。南京的巴山和洪承畴被围困日久,左梦庚的部队又是清军中战斗力最差的部队。所以南直隶的收复也是指日可待,左梦庚、洪承畴被歼灭的日子不远了。恳请万岁爷对这两个逆贼痛下杀手,以儆效尤。”

    郝永忠的这番话,朱四很是赞许,他对大局的把握、还有对敌人的细致分析都是入情入理。看来这段时间他的成长很明显。朱四听后不住的点头夸奖说:“永忠啊,能说出这一番话的人,可以配得上大明的谋臣智囊啦!哈哈。”郝永忠虽然有些不好意思的脸红了,却对朱四的表扬很是受用。

    朱四此时又看向了李定国,示意他也分析一下。李定国发现了朱四的表情,会意的讲到:“陛下,臣认为此时与鞑子进行一两场大会战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之前清军为了清缴山西的义军,将主力过于集中,因此那时的事态对我军寻求逐步消耗掉清军的有生力量的战略设想颇为不利。而如今南京被围日久,洪承畴虽然对我们的数次诱降都不置可否,然而臣认为这也只是因为时机的问题。南京城内清廷死忠将领甚多,因此洪承畴颇受掣肘。如今清廷派左梦庚南下支援南京,臣认为此举更像是多尔衮在试探。用以观察我军的主攻方向,以诱饵致使我主力前往剿灭左梦庚,他再伺机与我决战。而郝将军所设想的在河南同济尔哈朗决战则很难办到。虽然看起来这济尔哈朗像是在拼命的扩大对河南的控制,可是臣认为,他应该还是以守住开封、洛阳为重点的黄河沿岸为最后的目的和底线,日后他继续向南大幅度扩充势力范围的可能性不大。在暴露他的最后底线之前,他会陆续在河南各地进行小范围的延伸,却不是攻势,而是主动防御。如果接下来,我军一旦选择河南做为主战场,他定会立刻收缩兵力至开封及洛阳一线固守待援。山西的阿济格的防守也是以代州以南为次要,重点防守的是大同。这三路清军的布局其实都是在吸引我军出击,他们全都是多尔衮主力大军的诱饵。多尔衮的真正目的是在等待我军想要吃掉他山西、河南、南京的任意一个兵团时,他再以主力压上。而后迫使我军在有利于清军的骑兵野战的地型中与清军进行战略决战,还请陛下明察。”

    朱四称赞了所有大臣对当前局势的分析,但是并没有做进一步的讨论,而是将话题暂时转移,他问堵胤锡道:“堵卿,陕西的团练如今进展如何?御营骑兵的训练如今进展的怎样了?”堵胤锡出班回答道:“回万岁的话,北军校练营的最后一批200000人的义军训练已经结束,现在威远伯秦翼明正在着手对陕西团练的训练,而陕西的团练人数共计180000人。另外根据万岁的指示,最后一批的20万义军中,我们照样吸纳了愿意参加御营北军的义军部队,如今已经有90000义军归入了御营北军步营序列、另有20000名精于骑术的义军也自愿了御营北军骑营。又有王永强、王永镇二位义军首领申请加入北军。其余的义军将领及士兵的归属正在等待万岁的朱批。”

    (本章完)

第262章 钟山只隔数重山(5)() 
朱四很清楚的一点是,这些起义军中的兵将们,各自起义的目的以及对大明的忠诚度各有不同,有些真的是为了民族的复兴大义,这样的人为了大明的汉家江山可以牺牲一切,比如傅山。更有些人则完全是为了不同的个人目的,甚至更多的只是为了一口饱饭而已。这样的人如果管理得当则可以为朝廷所用,如果管理失当就有可能造成尾大不掉,形成军阀割据势力。

    所以朱四在允许他们加入大明校练营的序列之前,先打乱了他们原有的建制,然后再对他们加以训练和加强思想教育工作。此后再由他们自愿的选择是否加入大明正规军的序列或者是继续选择已起义的原有模式镇守地方,那样的话,也就等同于乡勇了。如此调配,既可以充分的尊重他们的自主权,又可以对这些人进行考察,继而有选择的使用他们的力量。

    堵胤锡继续说道:“我军新建立的骑兵部队如今的训练比较顺利,主要是因为战马数量充沛。人员方面又有新加入的2万名北军骑营的士兵,他们原本就是西北各族中长期生活在马上的牧民。北军骑营的军马来源主要有在去年西北的各次战斗中缴获的数千匹战马,又有同鞑靼的土默特部、喀尔喀部交易了一部分战马,再有太仆寺储备军马中拨调的3000匹共同组成的。御营骑兵也由原先的3万人增加到了如今的8万人,足足增加了5万,所用战马大半都来自缴获,当然还有万岁爷用十几万两银子的内帑从蒙古各部买来的数千匹战马。此外太仆寺还有1万匹军马储备,新增的5万名御营骑兵也是从各军中抽选的,抽选后的空缺编制已经从江南原有的10万校练营中填补了过去。”

    朱四听后,点头说道:“很好啊,只是现如今我军的规模庞大,此后恐怕无论财政上还是兵源上都难以在如今的规模之上再扩充新的军队了,百姓们苦了这么就,再增加他们的负担,就是对他们的压榨。江南剩下的5万校练营就补充给永忠的御营左前军吧,永忠啊,这样你的人马将有多少?”郝永忠:“谢陛下增兵,如此补充过后我御营左前军共有兵力71000人。”朱四笑着说:“好啊,你就带着你的部队先把安庆给朕守住,再等候下一步命令。”“臣,遵旨。”

    安庆是长江下游战略要地,位于现今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皖河入江处,今安徽省的叫法起源便是安庆与徽州各取一字而来。明朝并没有安徽省这个称谓,此时的安庆隶属于南直隶安庆府,是南直隶最西南的一个府治,对于安庆,国人素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的形容。这里是长江下游的战略要地。

    朱四让郝永忠防守安庆的目的是为了让御营左前军控制住长江中游与下游之间的航道、并支持其他部队对南京的围攻。如果在安庆有像他这样的一支强军,还可以向北威胁河南的济尔哈朗以及监视南直隶清军的远距离调动和相互的支援,将清军限制在各自所在的区域之内无法动弹。

    这样一来,郝永忠在安庆的驻军不但可以将南京与河南的清军切割成两段,将他们隔离开来,还可以作为未来战役的预备队。此后明军可以在清军的南京援兵出现以后集中优势兵力围点打援,而一旦战事出现不利,守住了安庆则可以保住长江中上游不会落入敌手,败军还可以从容的向安庆以西撤退,避免部队遭受更大的损失。

    接下来的调动是陕西以及襄阳的部队,随着话题的不断深入,朱四将这四位重臣让进了偏殿的沙盘旁。无论朱四到哪里,临时朝堂的一边儿都必须要有一个偏殿才行。他们一起看着沙盘之上的战场模型,朱四则慢慢的调遣部队发布命令。由于济尔哈朗在河南的存在仍然是江南明军最大的威胁,所以明军沿长江及汉江的防线,襄阳、汉口、九江、安庆一带都需要重兵防守,这就造成了南京战场上的兵员短缺问题。

    而且虽然明军如今有南北两个方面的大军一百多万人,可是真正的主力部队还是太少太少,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两支清军的主力就是四十万,如果在一些小毛毛虾的身上就把大明仅有的一些精锐消耗光了,其他的明军数量就算再多,也是没有骨头的软体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